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把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如图所示为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带锯齿的石器,专家在该石器的锯齿上检测出麻类和谷类植物纤维。据此可推断,这件石器()A.始制于旧石器时代 B.或被用于农业生产C.属于先民的私有物 D.承担某些礼器功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专家在该石器的锯齿上检测出麻类和谷类植物纤维”可知,这件石器可能用来收割谷物,即有可能用来从事农业生产,B项正确;该石器上带有锯齿,说明其应该是新石器时代的物品,排除A项;根据锯齿上的植物纤维并不足以判断该石器属于先民的私有物,排除C项;石器锯齿上带有植物纤维说明该石器可能是生产工具,而不是礼器,排除D项。故选B项。2.“鼎”是西周的青铜礼器。西周前期存在两套用鼎制度:周王室规定的天子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另一套是五等爵制度,即公、侯用七鼎,伯五鼎,子男三鼎或一鼎。这反映出当时()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冶炼技术的进步C.宗法观念的淡化 D.等级制度的严格【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周王室规定的天子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另一套是五等爵制度,即公、侯用七鼎,伯五鼎,子男三鼎或一鼎”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对各级贵族在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等级规定,用鼎制度就是这种等级制度的体现,D项正确;秦朝统一后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西周时期尚未建立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用鼎制度,通过各级贵族使用青铜器的数量不同不能反映青铜器制作的技术,排除B项;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用鼎制度有利于强化宗法制,排除C项。故选D项。3.如图为西周早期至战国晚期宗族性铭文在礼器铭文中的比重演变示意图(注:礼器铭文只统计拥有15个字及15个字以上的铭文的器物,宗族性铭文统计的为“子子孙孙永宝用”或意思相近的表述)。这类数据的变化深刻反映了两周时期()A.书写载体的革新 B.铜器产量的下降 C.贵族特权的丧失 D.社会结构的变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周时期(中国)。据题干“西周早期至战国晚期宗族性铭文在礼器铭文中的比重演变示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表显示宗族性铭文在礼器铭文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这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族观念和家族权力的重要性逐渐削弱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在两周时期,传统的宗族制度受到冲击,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迁。D项正确;这一时期书写载体是青铜器,排除A项;材料是指青铜器上刻有宗族性铭文的比重下降,而不是青铜产量的下降,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特权逐步被削弱,而不是丧失,排除C项。故选D项。4.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兴起一种宽大的长“深衣”,上衣下裳相连;春秋晚期逐渐发展成为短款的“深衣”,其外形与西北地区人们着装相似。该变化主要得益于()A.民族交融的加强 B.早期国家的建立C.中央集权的确立 D.等级观念的强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晚期(中国)。据材料“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兴起一种宽大的长‘深衣’,上衣下裳相连;春秋晚期逐渐发展成为短款的‘深衣’,其外形与西北地区人们着装相似”可得出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交流增多,该变化主要得益于民族交融的加强,A项正确;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导致了早期国家的形成,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社会,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在秦朝时才确立,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原与西北地区服饰交流情况,与等级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商君书》载:“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这体现了()A.诸侯争霸的激烈 B.重农抑商的思想 C.货币形制的混乱 D.生产工具的革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可知,商鞅认为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商业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商业要服从农业的发展,强调商业过度发展会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激烈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货币形制混乱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生产工具的革新”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6.孔子称赞卫国人口富足,指出“足食、足兵”百姓就会信任统治者;孟子提出,“广土众民,君子欲之”;荀子说“土之与人也,国家之本作也”。这些思想在当时()A.有利于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 B.促进分封宗法制度瓦解C.反映不同阶层共同理想追求 D.导致社会等级秩序强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足食、足兵”“广土众民,君子欲之”“土之与人也,国家之本作也”可知,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人口的多少是衡量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要重视民意,重视提高人口质量,追求社会和谐,这些思想有利于国家富强和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井田制逐渐被破坏,进而促进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排除B项;孔子是倒退的历史观,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其理想追求和孟子、荀子不同,排除C项;社会等级秩序强化是政治表现,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7.如图是秦始皇出巡行路线示意图,公元前219年巡行至琅琊时,刻石曰:“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据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强化臣民国家认同 B.有利于强化家国一体观念C.重在考察边疆军政事务 D.消除了关东士民敌对情绪【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刻石内容“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秦始皇通过此次东巡向臣民展示其统一天下、建立郡县制的功绩,以及天下和平的局面,旨在加强国家认同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因此此次东巡主要目的是强化臣民的国家认同,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国家的认同,与“家国一体”的观念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秦始皇东巡的路线和天下和平,没有涉及对军政事务的考查,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晚期,关东地区的一些人仍然对秦政权存在敌对情绪,排除D项。故选A项。8.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评价秦始皇:“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始皇()A.修筑长城维护边疆稳定 B.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C.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 D.首创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管理【答案】B【解析】根据“盖秦政称皇帝之年”,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修筑长城不属于“秦政”,排除A项;焚书坑儒不符合“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9.秦律规定,迁移户口者,须事先申请,经批准,办妥更籍手续后方能生效,否则要受到严厉制裁;若发现隐匿人口或以小报老、以壮报残,里典、伍老及同伍邻人不予告发,要受到经济处罚及流放。秦朝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中央集权 B.保障赋役征发C.掌握人口实况 D.加强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秦朝对于民众的户籍变动及户籍登记有严格的管理要求,违反相关规定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王朝的户籍制度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更有保证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的目的,B项正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并不是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秦朝上述政策可以帮助国家掌握人口实况,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C项;加强君主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 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在此背景下,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B项正确;“事征四夷”“图制匈奴”是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措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的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创立察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孝顺和廉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以下材料。如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序号内容①《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位于今天的新疆)。”②敦煌悬泉遗址中,发现至少8枚汉简涉及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③《后汉书·西域传》:“(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A.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 B.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C.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 D.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专门官员管理西域地区,并进行屯田,据材料“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可知,汉代在西域地区进行屯田,据材料“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可知,汉代在西域地区设置了专门管理西域地区的机构,这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和经营,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置机构和进行屯田,没有涉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理,不是商贸往来,排除C项;材料虽然涉及西域地区,但没有涉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2.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作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A.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C.形成了完整数学理论体系D.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九章算术》将实用类型问题进行求解,说明中国古代数学重视实际问题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实用问题求解,而非运用演绎方式叙述,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士大夫的价值追求在汉代是儒学而非数学,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错误;《九章算术》是实用数学运用而非数学理论,故C选项错误。13.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采用胡汉分治、以胡制汉的统治策略;而西魏-北周则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最终灭掉北齐,这反映了()A.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 B.民族交融历程艰难曲折C.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魏北周推行鲜卑汉族文化融合,最终灭掉北齐,说明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不同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与民族交融历程无关,排除B项;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族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发展,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说法与材料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14.史学家何兹全说:“(两晋南北朝时)经济的逆转,大体上只限于黄河流域,很少波及长江流域的江南”,“交换经济的衰歇……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货币使用之发达。”据此可知()A.北方被南方所超越 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逆转C.南方没有发生战乱 D.南方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交换经济的衰歇……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经济及货币使用之发达”可知,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品经济衰歇,而南方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南北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根据材料“交换经济的衰歇……以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可知北方商品经济发展逆转,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方战乱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5.《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由宰相李吉甫主持编纂,以“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该书分镇记载了各府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其编纂()A.旨在为税制改革提供参考 B.规范了地方志编写的范例C.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效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分为47个节镇,将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古迹以至贡赋等依次作了叙述”及所学可知,该书继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地理志、图记、图经的优良体例传统,对各项地理内容作了翔实的记载,又在府州下增加府境、州境、八到、贡赋等项内容。该书有利于朝廷掌握藩镇的具体情况,为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支持,意在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服务,D项正确;《元和郡县图志》属于地理著作,并不是唐代税制改革的依据,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该书对地方治理的记载,并未涉及规范编写格式,排除B项;《元和郡县图志》包括了唐朝各地的地方管理,并不止局限于边疆,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图是东汉与唐开元时期地方行政机构分布示意图。两图对比变化反映了,唐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较快 B.基层自治制度建立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民族关系极为融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与唐朝(中国)。从两图中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可以看出,汉到唐,江南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划更多,反映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并经济发展较快,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建立基层自治制度,时间不符,排除B项;示意图未涉及地方行政效率,排除C项;“民族关系极为融洽”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17.《唐律·户婚》规定:百姓侵占私田的,一亩以下笞五十,五亩加一等,过杖一百,十亩加一等,罪止徙一年,而官吏侵夺私田的,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罪止徙二年.这说明唐初在经济恢复中()A.注重整顿吏治 B.遏制土地兼并 C.贯彻民本思想 D.缓解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侵占土地的规定,限制土地兼并行为,一定程度保护了自耕农,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遏制土地兼并,并非整顿吏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限制土地兼并是针对所有人的,排除C项;缓解社会矛盾并不能在材料中直接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18.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如唐高宗时期靺鞨人李谨行出任右卫大将军。据此可知,唐朝时期()A.中外贸易交流频繁 B.民族政策较为开放 C.世家大族走向衰落 D.边疆治理趋于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在唐朝同样受到重视,并为唐朝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关系,并非对外关系,排除A项;开明的民族政策与世家大族的衰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不能反映边疆治理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19.隋唐时期,皇帝所下的诏令是在与三省长官商量之后做出的决定。形成决策之后,需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这三个步骤。由此可知,“三省”制度()A.提高了行政效率 B.限制了皇帝权力C.削弱了地方势力 D.完善了运行机制【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据材料形成决策之后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可知,隋唐“三省”制度使相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推动了三省相互牵制与机构运转,运行机制合理有效,D项正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不合逻辑,与材料提及形成决策之后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相悖,排除A项;“限制了”不合史实,应为“加强了”,排除B项;“三省”制度涉及的是丞相之间、丞相与皇帝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20.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缯纩布麻”,还有各种杂税杂役,税目繁多。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A.简化了税收种类与程序 B.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C.有利于全社会经济发展 D.减轻了人身依附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题干可知租庸调制既有租、庸、调,还有各种杂税杂役,征税非常复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征税非常简单,分夏秋两次征收,大大简化了税收程序,A项正确;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是因为扩大了收税的对象,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租庸调制的税收种类与程序的简化,而“有利于全社会经济发展”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减轻了人身依附关系主要是因为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1.唐朝开窟造像达到了高潮,除了继续在前朝已开发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多处雕造佛像外,还在邯郸响堂山、济南千佛山、广元皇泽寺等处开凿石窟,唐朝佛像呈现出多样化、世俗化、一体化的趋势。由此可知,唐朝()A.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色 B.三教合流开始形成C.佛教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唐朝开窟造佛像很多,唐朝佛像呈现出多样化、世俗化、一体化的趋势,反映出唐朝文化在兼容并包下新发展的特色,A项正确;三教合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形成,排除B项;佛教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不符合史实,佛教的传播不分地域,排除C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儒学,排除D项。故选A项。22.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一“鸟毛立女屏风”,其多种绘画要素均带有唐朝特征;日本学者根据屏风所贴的鸟羽及背面的日本文书,判断其为日本制品。由此可见()A.立场影响价值判断 B.唐朝经济非常繁荣C.屏风产地无法确认 D.唐朝文化惠及日本【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是古代中国和日本。根据材料,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一“鸟毛立女屏风”,其多种绘画要素均带有唐朝特征,这说明唐朝对日本文化有影响,D项正确;唐朝经济繁荣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日本学者根据屏风所贴的鸟羽及背面的日本文书,判断其为日本制品,这说明屏风产地可以确认,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立场对价值判断的影响,排除A项。故选D项。23.依据现有考古墓葬出土的资料可知,在隋代入华粟特男子的世俗服饰中,粟特胡服体系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隋代本土服饰虽有出现,但所占比例不大。而在唐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发现其所穿服饰均是唐代本土服饰。这说明唐代()A.入华粟特人中华文化认同加深 B.民族交融推动服饰多样化C.大力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D.中华文化的对外辐射增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题干“在唐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发现其所穿服饰均是唐代本土服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粟特人改穿唐朝服饰反映出他们对唐朝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加深,这说明唐代入华粟特人中华文化认同加深,A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服饰的多样化,而是强调粟特人采用了唐朝的服饰,排除B项;虽然唐代确实有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但这不是题干信息直接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题干信息侧重于粟特人对唐朝文化的认同,而非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排除D项。故选A项。24.陈寅恪先生认为,“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据统计,唐早期的科举入仕官员有245名,在整个唐早期的899名官员中占比仅为27.8%。由此可知,隋代至唐早期()A.地方割据势力潜滋暗长 B.科举制度不受帝王重视C.选官制度改革流于形式 D.士族门阀政治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早期的科举入仕官员有245名,在整个唐早期的899名官员中占比仅为27.8%”可知,除科举并非主要的选官制度,士族门阀政治影响较大,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地方割据势力潜滋暗长,排除A项;帝王很重视科举制度,排除B项;选官制度改革并非流于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5题8分,第26题8分,第27题24分,第28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以前,耕犁是长直辕犁,回转困难。唐朝时,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中将耕犁改进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有三个优点:首先,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第二,犁评(耕犁入土深浅的一种控制装置)的出现,使耕犁控制更加随心所欲;第三,改进犁壁,使耕作平稳、深浅一致。因此,曲辕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等材料二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曲辕犁是“当时最先进耕具”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种史料类型以佐证唐朝敦煌地区使用过曲辕犁。【答案】理由:曲辕犁更为轻便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曲辕犁上安装了犁评,使耕犁更容易控制;改进犁壁,使耕作更加平稳、深浅一致。史料类型:唐朝人留下的文学或是艺术作品或是史料;例如材料二的牛耕图;出土文物,例如出土曲辕犁或是曲辕犁的零部件。【解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唐朝时的中国。理由:据材料一“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可知,曲辕犁更为轻便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据材料“犁评(耕犁入土深浅的一种控制装置)的出现,使耕犁控制更加随心所欲”可知,曲辕犁上安装了犁评,使耕犁更容易控制;据材料“改进犁壁,使耕作平稳、深浅一致”可知,改进犁壁,使耕作更加平稳、深浅一致。史料类型: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唐朝人留下文学或是艺术作品或是史料或是出土文物。26.考古成果与历史遗迹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材料一铭文释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侯夨(c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材料二北魏初期,统治者在山西大同开凿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比较粗犷,在服饰方面是贴体透肌,衣服短而窄,表情严峻。迁都至洛阳后,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龙门石窟,洞中的佛像,衣服垂于方座前面,衣袖宽大下垂,面相略长而清秀,表情温和并作微笑状。——摘编自何养明《洛阳龙门北魏石窟艺术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宜侯夨簋”铭文体现的政治制度,说明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岗石窟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的不同艺术表现特点,并简析造成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变化的原因。【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巩固西周的统治)。(2)不同:云岗石窟佛像表情严峻、服饰短窄;龙门石窟佛像表情祥和、服饰宽长。原因:民族交融加强(受中原佛教文化影响);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解析】【小问1】制度:根据材料一“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得出“宜侯夨簋”铭文体现的政治制度是西周分封制。作用:根据材料一“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侯夨(c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得出分封制的作用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小问2】不同:根据材料二“统治者在山西大同开凿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比较粗犷,在服饰方面是贴体透肌,衣服短而窄,表情严峻”得出云岗石窟佛像表情严峻、服饰短窄;根据材料二“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龙门石窟,洞中的佛像,衣服垂于方座前面,衣袖宽大下垂,面相略长而清秀,表情温和并作微笑状。”得出龙门石窟佛像表情祥和、服饰宽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交融加强(受中原佛教文化影响)、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刘秀注意到调节田赋征收的意义,重视采用这一方式缓和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公元30年,在全国战事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刘秀下诏宣布:此前因为战争状态尚未解除,军费用度不足,因而实行什一之税。现今军士屯田,粮储有所积蓄,“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这曾是汉文帝时代实行的田赋制度。材料二由于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在唐代中期,失去土地而流亡的农民已经有很大数量。农民逃亡,政府一般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于是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780年,宰相杨炎建议实行的“两税法”正式公布,主要原则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和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在当地上籍征税。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官僚富豪破除籍贯,逃避租唐调,到其他州县去购置田产,以享受轻税优待。另外,征税不再以人丁为主,而是以财产和土地为主,并且越来越以土地为主。征收原则由按人丁改为按贫富,扩大了征税面,也对无地少产的农民有一定的好处。——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前期均推行“三十税一”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代两税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革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古代赋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答案】(1)休养生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缓和政府与民众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或减轻百姓负担,赢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与支持)。(2)特点:扩大征税对象(不再强调籍贯,不分土户客户);按贫富合理分摊赋税(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背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政府要求逃亡农民的邻居代纳租庸调,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按人头收税,无地少产的农民负担沉重;官僚富豪在外地购置田产,破除籍贯以逃避租庸调。(答出四点即可)(3)改革要减轻百姓的负担,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改革要有利于社会生产,保障可持续发展;赋税分摊要合理,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国家税收的保障和增加,主要依靠财富的增长、扩大征税对象、简化税收名目等。(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汉前期(中国)。根据材料一“此前因为战争状态尚未解除,军费用度不足,因而实行什一之税”、“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等信息可得出“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汉初期的政策缓和政府与民众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或减轻百姓负担,赢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与支持)。【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第一小问归纳两税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主要原则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和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在当地上籍征税”可得出“扩大征税对象(不再强调籍贯,不分土户客户)”;根据材料二“征收原则由按人丁改按贫富”可得出“按贫富合理分摊赋税(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第二小问分析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根据材料二“由于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在唐代中期,失去土地而流亡的农民已经有很大数量”可得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根据材料二“农民逃亡,政府一般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于是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可得出“政府要求逃亡农民的邻居代纳租庸调,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根据材料二“征税不再以人丁为主”可得出“按人头收税,无地少产的农民负担沉重”;根据材料二“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官僚富豪破除籍贯,逃避租庸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