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0: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

【课标要求】

【考查重点】

【主要题型】

考倩分析

【重点提示】

【解题技巧】

考点一:人物形象

考点二:刊形象

专题10:古诗必考题型归纳

词阅读之鉴赏艺考点三:景物形象

术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

古诗词阅读之鉴

____赏艺术形象_______।二、鉴赏事物形象

方法,—

三、鉴赏景物形象

----------------考场练兵

【课标要求】

《课标》中要求考生具备初步欣赏古诗的能力,其中经常考查考生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能力。在答题中,

考生存在脱离诗句、架空分析,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等问题。

【考查重点】

“形象”是指古代诗歌中所描写的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寄托着作者

的思想情感,因此,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寓

于形象中的感情。

【主要题型】

鉴赏艺术形象命题方式通常有: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某联营造了什么氛围?

6、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重点提示】

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

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1)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

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

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

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

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解题技巧】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二、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一身份

(2)形象的基本特征:一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一情感

三、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

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常用方法: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

行分析论证。

四、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

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1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

分内容,扣2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2分。

三、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但不能任意拔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刑m触

考点一:人物形象

1、含义: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2、常见命题:

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题要点】概括人物形象

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题要点】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③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题要点】突出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3、解题思路:

①总说形象: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

②具体分析: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

③关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④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模版:诗中塑造了……形象(性格+身份),通过描写……(诗中描写环境特征的词),抒写了……

之情。

方法一:分析诗词对人物的正面描写

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方法二:关注意象。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

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方法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

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要特别注意注释、题目等,做到合理联想。

把握诗人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和个人处境(生活状态,如是春风得意还是受挫

遭贬等)

方法四:借助重要词语或典故或虚写,运用想象众感知形象。

【例题剖析】

【例1】(2024•河南南阳•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问题】词中画线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塑造了为国而战的勇士形象,请自选角度赏析。

【答案】示例一: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驰,弓弦声响如雷鸣一般,刻画出战士们

骁勇善战、奋勇杀敌的英姿。示例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

雷一样震耳离弦,夸大了战马奔腾和弓箭发射的气势,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冲锋陷

阵、勇猛无比的将领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把弓弦声比作霹

雳,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夸大了战马奔腾和弓箭发射的气势,是夸张的修辞手法。"马作的卢飞快”是视觉描

写,"弓如霹雳弦惊"是听觉描写,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以此来刻画一个冲

锋陷阵杀敌立功的将军形象。

【例2】(2024・广东广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问题】诗句"白头搔更短"中"搔"字刻画了诗人什么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诗句"白头搔更短"中的"搔"字刻画了诗人内心苦闷,愁绪难解的形象。他忧国忧民,面对沦陷的山

河,满目凄然,满怀愁绪,诗人因忧愁而频频搔首,头发也越来越少,几乎不能插簪了。这一细节描写,

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首先,需要解析"搔"字在诗句"白头搔更短”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这

个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苦闷。然后,需要将"搔"字与整首诗联系起来,分析它如何刻画了诗人的形象。

这里的"搔"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苦闷,还暗示了他因忧愁而频繁搔头的动作。最后,需要简要分析这种形象

所蕴含的情感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因为忧国忧民,内心苦闷,导致头发越来越少,几乎不能插簪,这

表现了他深深的忧国思家之情。

示例:诗句"白头搔更短"中,"搔"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内心苦闷、愁绪难解的形象。他因忧愁

而频频搔头,导致头发越来越少,几乎不能插簪。这种形象不仅表现了他的苦闷和焦虑,也体现了他深深

的忧国思家之情。

【例2】(2024•河北邯郸•二模)古代诗歌兴趣小组开展"白发”诗词名句研讨会,请你参与研讨并回答下列问

题。

甲: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丙: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T: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问题】概括丁词句中苏轼的形象。

【答案】饱经风霜但仍坚韧不屈、充满豪情壮志。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鬓微霜,又何妨"意为: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何妨"表明词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结合"酒

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

壮志:年事虽高,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救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

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所以"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得到建

功立业的机会,表现出老当益壮的豪迈。

考点二:事物形象

L含义: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

事物形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

2.常见命题:(1)诗歌体现了某物怎样的特点?

(2)诗(词)描写了某物怎样的形象?

(3)某物(对象)所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物象表层特点(自然属性):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形态、色泽及所处的环境

等)的词语,概括其外在特点。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找出“物”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社会属性):依据物象内涵,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明诗人借助物象

所抒发的感情或传达的寓意

4.公式:形象赏析=外在特征+内在品质十思想情感(+形象意义)

5.答题模版:本诗刻画了……的……(指出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通过描写……(结合诗句具体

分析物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宿迁•一模)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重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②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本诗写于文天祥被元军关押期间。②黄花:菊花。③龙山:暗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问题】这首诗首联中的“秋色老梧桐”和下面链接材料中的“秋色老梧桐"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答案】同:都代表秋色的凄寒与寂寞;不同:李白的诗借此表明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意、苦闷;文天

祥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秋登宣城谢跳北楼》全诗内容: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眺楼远眺晴空。两条江

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

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跳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相同点:依据《重阳》中"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和《秋登宣城谢腓北楼》中"秋色老梧桐"句意

可知,两句都描绘出窗外秋季梧桐叶落的自然景象,都表现了秋季寂寞、凄凉的季节特点。

不同点:《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依据"故乡秋色老梧桐"句意可知,作者离

家万里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看见窗外梧桐叶落仿似故乡秋色,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了身陷囹圄的诗人对

故乡、亲人的的思念之情。《秋登宣城谢腓北楼》写作背景是: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弃

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秋色老梧桐"一句表明入秋梧桐易

衰的自然景象,实际上是从梧桐衰老的景象联想到诗人自己官场失意,从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

考点三:景物形象

1.含义: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

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从中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三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或意境赏析题,二是写景作用

题。

2.常见题型:

(1)描绘诗中景象,概括景物特征(意象内涵)

题干要求“概括”形象特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

(2)描绘诗的画面,分析诗的意境(画面描写意境)

(3)概括景物作用,分析表达效果(景物描写作用)

(4)借助景物形象,分析诗中情感(情景关系)

题干要求“赏析”:除了要写出景物的自然属性外,还要写出景物的社会属性,即诗人在诗中赋予该景

物的情操或品性以及意义等。

3.答题步骤:

(1)找意象,组画面

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或运用的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

(2)抓特点,联意境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指明景物或意境的特点,用恰当的形容词表达,如雄浑壮阔、萧瑟凄冷等。

(3)表感情,明作用

分析景物、意象在诗歌中的具体作用。一般有营造意境、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作用。

4.答题模版:

【理解情景型】诗歌描写了……(名词,描写景物的词,表时令、季节的词语)的景色。通过对……(动

词、形容词、景物的特点)的描写,抒发(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描述画面型】这首诗(哪一联)描写了一幅……(时间、地点、景物特点)画面,创设了(营造)……

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例题剖析】

【例1】(2024•河南周口•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补妇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问题】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见当时的

边塞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

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秋色的绚烂可

与整首诗画面风格一致。

示例三:两种理解都可以。无论哪种理解都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

肃杀的景象则可以从正面烘托。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景物意象的鉴赏。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的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

中凝为紫色。"秋色"一词可理解为秋天的色彩,再结合"霜重鼓寒声不起"可知,当时时值深秋,万木摇落,

草木凋零,天气已经十分寒冷,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

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可据此分析“秋

色"应该理解为肃杀的景象,正面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如"黑云""金鳞〃"夜紫""红旗""黄金台"。再结合"角声满天""半卷红旗临易水"

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

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写出了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的精神。"报君黄金台上

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中,诗人用典,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绚烂的“秋色”与战争的场景形成巨

大反差,更能衬托出战争的悲壮及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

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可据此分析"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

据此作答即可。

古诗词阅读之鉴赏艺术形象

诗歌凭形象思维表情达意,诗人借诗歌形象抒情言志。诗歌作品中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

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有时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时指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

人自己。

(一)思路点拨:

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标题“怀古”

就暗示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人形象和借古讽今、借古伤己的情感表达。如后面的注释为形象的理解与

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2.赏景物,感悟形象。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

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如“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战乱后京城的荒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

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抓描写,分析形象。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

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如“白头搔更短”描绘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的诗人形象。

4.借典故,感知形象。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刻画了怀才不遇却又对人生前途充满

乐观豪迈气概的诗人形象。

(二)鉴赏人物形象三步骤:

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概括时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比如: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

人物形象通常有: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

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

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要联系标题、诗句、背景等,分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常用词语:不慕

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

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步骤三:概括形象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是指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花鸟虫鱼等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

物诗。

(一)思路点拨:

1.品词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

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2.悟内涵,深挖物象。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

3.连背景,理解物象。很多作品是有时代背景的,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做深入分析。

(二)鉴赏事物形象“三步骤”:

步骤一: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自然属性)。这一步主要是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描写物象的

形态、色泽、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概括其外在特色,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和精神。

步骤二:链接“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这一步主要是将“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点

连接起来。

步骤三:点出物象的意义(社会属性)。这一步主要是明确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感情或表现的寓意,

要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

三、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常见于抒情诗中,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

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一)思路点拨:

1.找景物,描画面。寻找诗歌中的具体景物,通过合理的想象,再现诗歌中的画面,进而把握景物形

象。

2.赏词句,抓特点。关注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比如色彩、远近,季节,动静等,感知景物形象的特点。

3.品意境,悟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品味感情。

4.看头尾,知情景。看头尾指关注题目和最后的注释。在诗歌题目中,有时候会告诉我们写景的时间、

处所,便于我们理解景物形象。同时,诗歌的注释有时候会解释景物的特点等。

(二)鉴赏景物形象“三步骤”:

步骤一: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联想、想象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二:析特点,悟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步骤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

暗含的寓意。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

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一、(2024•四川泸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春望①

卢纶【唐】

东风吹雨过青山②,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③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释】①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期。②"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

出。③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④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1.首联"却望千门草色闲"中"闲"字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闲"有悠闲、闲适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出诗人内心

的愁苦(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2.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感时伤乱,在乱离中思家望

归的诗人形象。

分析例L颔联写自己不能回去,家只能在梦中出现,看到他人回归,自己不尽羡慕之意。

例2:在颈联中诗人远望家乡,却看到浮云缭绕,遥不可及,近看宫阙,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

此联表面写壮观之景,暗含衰飒之意。

例3:尾联写自己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无人怜悯。

【解析】L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意为: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

草色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

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

的"闲"字用得极为巧妙,"闲"为悠闲自在之意。把"草色"人格化,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春草之闲正好与

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这是比较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加衬托了作者内心因为思乡产生的愁苦

之情。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形象。

《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

示例: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

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

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

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刻画了一个感时伤乱,在乱离中思家望归的诗人形

象。

二、(2024•广西玉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木兰诗

乐府诗集〔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

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叹息"的原因是:天子征兵,年老父亲在被征之列,而自己又无长兄,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B.木兰到集市上紧张地购买战马和用具,然后马不停蹄,飞速奔赴战场。可见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

切。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手法,详细刻画了将士们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有的归来。可见,

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D.木兰得胜归来,辞官还乡,恢复女儿装束,惊呆伙伴,富有戏剧意味。最后一段的比喻,俏皮风趣,

令人回味,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4.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答案】3.C4.因为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

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而且木兰身上还寄托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析】3.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两句诗用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有的战死,有的归来。并不是"详细刻

画”;

故选C。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

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

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通过选文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

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内容可知,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

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

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表现出木兰的英勇善战和献身精神;通过选文中"可汗

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内容可知,木兰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

官,只求回家团聚,表现出她不慕名利的品质。

示例:木兰形象一直受人们喜爱,原因在于木兰诗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

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

的女儿。她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身上有一股英雄豪气。同时,她不慕名利不

愿做官,只有对亲人的眷恋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三、(2024•北京朝阳•一模)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首词上片由“挑灯看剑”写起,描述。下片首先描写战斗场面,继而直抒胸臆,

""一句,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

6.这首词处处扣着"壮"来写,风格雄壮。结合画线句中体现"壮"的形象,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5.军旅生活可怜白发生6.画线句抓住了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写出

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情感豪迈,风格雄壮。

【解析】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这首词上片由“挑灯看剑"写起,描述了词人梦回军营、与部下分食烤肉的场景,也写出了军中奏乐、沙场点

兵的雄壮气势。这正是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从"看剑""吹角""分麾下炙""塞外声""秋点兵"

可以看出写的是"军旅生活";"可怜白发生"意为"可惜我如今白发己生",一方面表明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

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以实现,此句变雄壮为悲壮,表现了词人壮

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6.本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这首词处处扣着"壮"来写,风格雄壮。画线句中"的卢马"和"弓〃体现了"壮"的形象。"的卢"为古代名马,跑

的飞快,写出了战马之勇猛。箭发也如霹雳,极言战斗之激烈,从侧面衬托词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从而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使诗的风格既有雄

壮,又有悲壮。

四、(2024・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浩气吟(其三)

(明)瞿式耗①

正襟危坐待天光,两鬓依然劲似霜。

愿仰须臾阶下鬼,何愁慷慨殿中狂。

须知榜辱②神无变,旋③与衣冠©语益庄。

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注释:①瞿式耙(Si):明末反清将领,被清军俘虏,最终被害。②榜(peng)辱:拷打侮辱。③旋:指

回到牢房。④衣冠:指有正义感有道德的人。

7.下列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聊的一项是()

A."劲似霜"运用比喻,写出诗人的年迈,"劲”字表现诗人誓把牢底坐穿的决心。

B."阶下鬼”一词写出诗人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无论如何严刑拷打,神色始终不变。

C.尾联化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要垂名史册的愿望。

D.全诗激扬澎湃,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与读者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8."殿中狂""语益庄”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答案】7.D8.对敌人,鄙视辱骂;对坚贞不屈者,非常敬重;塑造了一位舍生忘死、英勇无畏、以

身报国的爱国诗人。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

D."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表述错误。根据颈联"须知捞辱神无变,旋与衣冠语益庄"和尾联"莫笑老

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分析,诗句的意思是任凭敌人的拷打侮辱,却神色不变,回到牢房与衣冠之士

谈论复国,不要笑话老夫把生死看的很淡,我以文天祥为榜样,愿意牺牲自己在青史中留下自己的姓名。

此处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舍身报国的态度。

故选D。

8.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

根据注释①可知诗人瞿式耙是明末抗清将领,反抗清军被俘后被害。结合"愿仰须臾阶下鬼,何愁慷慨殿中

狂,须知捞辱神无变,旋与衣冠语益庄"分析,此诗句的意思是我愿意随时牺牲生命,成为敌人阶下鬼魂,

何妨在敌人殿上,慷慨陈词,怒斥叛徒。任凭敌人的拷打侮辱,却神色不变,回到牢房与衣冠之士谈论复

国分析可知,"殿中狂"表达了诗人要在敌人的殿堂上,慷慨陈词,怒斥敌人,谩骂叛徒。"语益庄"表达了诗

人回到囚牢中愿意与其他爱国忠贞的衣冠之士,讨论如何复国,表达敬意。这两处塑造出诗人是一位舍生

忘死、英勇无畏、以身报国的爱国诗人。

五、(2024•江西抚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①

[宋]张元干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②。白鸟飞来风满棹咒收纶④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⑥同一照,浮家泛宅⑦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炀恼。

【注】①玄真子:唐代诗人张志和。南宋词人张元干为了给玄真子图题词而创作了这首词。②渺:形容水

面辽阔浩瀚。③棹(z*o):指船。④纶:钓鱼线。⑤渔童、樵青:张志和的奴婢。⑥太虚:天空,天光。

⑦浮家泛宅:指以船为家。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E理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下片着重抒情,融情入景;全词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B.上片前两句勾勒出一幅远山环绕着春江,云雾迷蒙而渔翁独钓的幽美画面。

C.词中"青""绿""白"等强化色彩,可见用词讲究;"冷"与"闹"、"笑"与"恼",一一相对,可见炼字用心。

全词语言华丽奔放,富有感染力。

D.这是一首题画的词作,表达词人对江南景色的喜爱和对渔家生活的向往。

10.结合本词下片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人笔下的"渔翁"形象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9.C10.从"浮家泛宅忘昏晓"可见渔翁是个流连山水的形象;从“醉眼冷看城市闹"可见渔翁是

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求功名利禄的形象。

【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语句勾勒出一幅远山环绕着春江、烟雾四处迷茫而渔翁独钓的优美画面。

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不慕名利、摆

脱世俗的超然物外的旷达。语言追求真切自然,并未采用"华丽奔放的语言";

故选Ca

1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注意分析时结合具体词句。

本词对渔翁的形象刻画主要集中在下片。下片"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承接上片渔翁以舟为家的

生涯,"忘昏晓"表现其流连山水、怡然自得的形象;"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三句,意

为:喝醉了酒,面对着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冷眼相看。我若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怎么还能招惹世

俗社会上的无聊烦恼呢?"醉眼冷看"写出渔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闲烦恼"是一种不必认真的烦恼。渔翁宁

愿在江湖中终老一生,忘却世俗中的烦恼,可见其不追求功名利禄。

六、(2024•山东东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

被贬于永州时期。

1L请简要分析并概括诗中刻画的早梅形象。

12.孙昌武先生评价此诗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o试选一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11,早梅具有“香、白”的特点,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

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以早梅自比,表现了

诗人虽遭贬但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2.构思: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

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

冬绽开了花蕾,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

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

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

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写法:①借物抒怀,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

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②衬托,诗歌第二联,用"朔吹""繁露"来写早梅生长的恶劣环境,反衬出早梅不畏严寒,坚守"香、白”的品

质。

③运用视觉、嗅觉写景。

语言;①炼字准确,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

②语言平实质直,不事藻饰,意脉若隐若现,艺术美和人格美的融和合一,形式的质朴,感情的其淳,流

露出来的诗人的高洁、孤傲的情志。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形象。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的意思是,腊梅在高树之上早早地绽放,映照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其中“发高树"

表现早梅在高树之上绽放的情景,体现了它的孤高傲岸的品质,"发"字又生动地体现出它生命力旺盛;这句

诗描写了早梅映照在湛蓝的天空下,描绘了一幅明净旷远的画面,体现出早梅的高雅脱俗,暗寓诗人不苟

合流俗,行高于时人的傲岸品格。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的意思是,夜晚的寒风吹来梅花的缕缕清香,清晨的浓霜滋润着梅花洁白的芳容。

其中“朔风〃”繁霜〃表现早梅在恶劣的环境开放,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飘夜香""滋晓白〃

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风骨,表现诗人面对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

1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写法。

"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的意思是,诗歌的内容表述很简明,描写的景物很常见。

但其情感很热烈深沉。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的意思是,腊梅在高树之上早早地绽放,映照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发"字生动地

体现出腊梅盛放的情态,描绘了一幅明净旷远的画面,表现了它的高雅、非凡脱俗,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

法,诗人借在高树绽放的梅花,暗喻志趣高洁的诗人。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的意思是,夜晚的寒风吹来梅花的缕缕清香,清晨的浓霜滋润着梅花洁白的芳容;

写出了腊梅的清香和颜色,表现了它的高雅、非凡脱俗。"朔风""繁霜"通过描写梅花盛开的环境很恶劣,反

衬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香""白"从气味和颜色上描写腊梅的特点,运用了人的感官来描写景物,暗示梅花

品质高雅,志向纯良。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的意思是,想把梅花赠给万里之外的亲友,无奈路途遥远山水阻隔;作者看见了

梅花盛开,就想把梅花赠给万里之外的好友,但因为路途太远而无法相赠。

结合注解"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

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可知:诗人长期被贬流放,他与家乡的亲友被迫分离。"隔"字表现诗人对远方亲友

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被贬的不平之情;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的意思是,寒风中梅花就要凋落,能用什么来抚慰远方的客人呢?看着梅花盛开,

日子一天天过去,但却等不到好友的到来,眼看梅花就要凋谢,诗人显得无奈而惆怅,不由得产生疑问,

用什么来抚慰远方的客人呢?诗人借梅花的销落感叹时光的流逝,表现自己空有理想、抱负而无法实现的

痛苦之情。

诗歌语言简洁质朴,情感热烈,借描写梅花的情态表现诗人孤高傲岸的品格。结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

可。

七、(2024•福建福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禁中①夜作书与元九②

〔唐〕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

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③初鸣后,

一点窗灯欲灭时。

【注释】①禁中:宫中。②元九:即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③五声宫漏:表示天快亮了。

13.划线诗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写信人形象?

14.诗歌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3.刻画了一个心潮不定,思绪万千,茫然不知所从的人物形象。14.诗中"五声""一点"这一

环境描写(或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了诗人在宫中当值时安静和凄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

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想念之情。

【解析】1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写作背景: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中秋节,白居易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兼翰林学士。此前好友元稹

因在监察御史任上弹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事并擅停其职,触怒朝廷权贵,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此时已将近

半年。自从两人订交以来中秋多在一起度过,但这年中秋,诗人独自在翰林院夜值,而好友却被贬谪在两

千里之遥的江陵。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诗寄给好友。

全诗的意思:心绪万千,只因与你修书几张,装入信封后又觉许多话尚未说完,取信重读,但却又不知道

该补充什么。直写到五声宫漏响过,窗前灯盏已呈半明欲灭之状。

依据诗句意思可知,作者写自己写完书信后,将信纸装入信封,又觉得似乎还有许多话尚未说完,似乎还

应当补充或修改些什么,于是又把信取出来重读了一遍,但却又不知道该补充什么。所以,全诗中刻画了

一个心绪难平,若有所思,怅然,迷茫的人物形象。

14.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声宫漏初鸣后,一点窗灯欲灭时”的意思是我给你写这封信,一直写到五声宫漏响过,窗前灯盏已呈半明

欲灭之状,天快亮了。依据诗句的意思和写作背景可知,这是描绘作者给好友写信时候周围环境,借环境

的寂静烘托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八、(2024•北京西城•一模)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十五从军征》用两个数字"十五""八十"写出了主人公从军时间久,用一组问答表现了主人公由①一

到的心情,用四种事物"—""雉""谷""葵"描绘了主人公家中的景象。

16.“泪”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捕捉这个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歌中的不同形象。请根据你对下面作品的理解,

完成表格。

意象作品语句形象

《十五从军征》泪落沾我衣①—

泪《春望》感时花溅泪感时伤世的诗人

《渔家傲・秋思》将军白发征夫泪②____的将士

【答案】15.示例:期望失望兔示例:荒凉破败16.悲伤痛苦的老兵思

乡忧国

【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第①空,根据"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可知,主人公"十五"从军,"八十"始归,背井离乡几十年的时

间中,对家乡亲人充满了热切的思念,所以在路上遇到同乡之人时急切地询问家中亲人的情况。这时主人

公的心情应该是期待(憧憬、激动)的。

第②空,联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句同乡人的答话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家中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

中的一片坟墓,暗示主人公已经没有亲人了。本是满心欢喜回家与亲人团聚,却突然得知已经天人两隔,

所以这时主人公的心情应是失望(悲恸、沉重)的。

第③④空,诗歌"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两句意为: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

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这两句话借用

,,兔",,雉“谷,,,,葵,,四种事物,描写出主人公家中长久无人居住,已经被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所占据,一片荒凉

破败的凄楚景象,使人倍感伤神。据此可知,第③空填"兔",第④空填"荒凉破败"(意思相近即可)。

16.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解答此题时,注意仿照"感时伤世的诗人”这一结构,将答案组织为四字词语

加人物的形式。

第①空,“泪落沾我衣"意为: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这句话描写出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

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据此可组

织答案为:悲伤痛苦的老兵。(意对即可。)

第②空,"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这句话

写出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时落泪,而这里的"泪"有悲的成分,即是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但更重要的是忧,是

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的愤愤不平。据此可组织答案为:思乡忧国。(意对即可。)

九、(224•浙江杭州•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