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实战指南TOC\o"1-2"\h\u13299第1章引言 329781.1软件系统集成概述 3266721.2实施实战指南的目的与意义 320221.3集成与实施的基本流程 410256第2章需求分析与规划 4111002.1需求收集与分析 443632.1.1需求调研 41212.1.2需求分析 5172022.2系统规划与目标确定 5124622.2.1系统规划 5197592.2.2目标确定 5304592.3技术选型与风险评估 5125722.3.1技术选型 5317092.3.2风险评估 54382第3章系统架构设计 635803.1架构风格与模式选择 6189323.1.1常见架构风格 612853.1.2架构模式选择 6130133.2组件划分与接口定义 6185763.2.1组件划分 6136423.2.2接口定义 77783.3系统功能与扩展性设计 7176523.3.1系统功能设计 722833.3.2系统扩展性设计 715958第4章技术选型与平台搭建 8324644.1开发语言与框架选择 8115504.1.1开发语言 8238544.1.2开发框架 8157454.2数据库与中间件选型 899034.2.1数据库 8311394.2.2中间件 937134.3搭建开发、测试与生产环境 9151444.3.1开发环境 9302414.3.2测试环境 9149404.3.3生产环境 99826第5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9121885.1数据集成 914705.1.1数据源识别与接入 9247915.1.2数据抽取与清洗 9241245.1.3数据转换与映射 1011335.1.4数据加载与同步 1059955.2应用集成 10275725.2.1接口技术 10115805.2.2中间件技术 10150805.2.3业务流程管理(BPM) 10130065.2.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10249115.3服务集成 10267205.3.1服务识别与设计 11235185.3.2服务注册与发觉 11261175.3.3服务组合与编排 11239685.3.4服务质量管理 1110449第6章系统开发与实现 1152876.1编码规范与质量控制 11324076.1.1编码规范 11141756.1.2质量控制 11277626.2系统模块开发 1295756.2.1模块划分 12201386.2.2模块开发 121076.3系统集成与调试 1294016.3.1系统集成 1211686.3.2系统调试 1321111第7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3259647.1测试策略与方法 13101747.1.1测试策略 13234647.1.2测试方法 13189407.2功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14124717.2.1功能测试 14142257.2.2功能测试 14167177.3系统优化与调优 146896第8章系统部署与运维 15298118.1部署策略与实施 1550738.1.1部署概述 15216228.1.2部署策略 1538368.1.3部署实施 1581868.2系统监控与维护 15188108.2.1系统监控 1674198.2.2系统维护 16169368.3系统升级与迁移 1611548.3.1系统升级 16135678.3.2系统迁移 1621848第9章用户培训与支持 16219089.1培训计划与实施 1633259.1.1培训目标 16272899.1.2培训对象 164309.1.3培训内容 17149529.1.4培训方式 17115829.1.5培训时间与地点 17309429.1.6培训讲师 17307309.1.7培训评估 17105099.2用户手册与帮助文档 17195489.2.1用户手册 17147419.2.2帮助文档 17158509.3客户服务与问题解决 1763029.3.1客户服务 17118679.3.2问题解决 189417第10章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182431710.1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 181909710.1.1项目启动与立项 18845710.1.2项目范围定义与分解 182306810.1.3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18849110.1.4项目资源分配与协调 181609110.1.5项目进度监控与调整 182871110.2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82159810.2.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81480510.2.2质量保证活动策划 18916310.2.3质量控制方法与工具 182580110.2.4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183158210.2.5质量审计与评审 182671810.3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18584510.3.1风险识别方法与工具 182150410.3.2风险评估与分类 18204810.3.3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18663410.3.4风险监控与应对措施 181871410.3.5风险沟通与报告机制 18第1章引言1.1软件系统集成概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系统集成是将多个软件系统或模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稳定的整体,以满足企业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软件系统集成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服务集成等。通过有效集成,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1.2实施实战指南的目的与意义本书旨在为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提供实战指南,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集成与实施的过程、方法和技术。本书的主要目的与意义如下:(1)梳理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2)分析集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和策略。(3)分享成功实施软件集成的经验和案例,为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4)提升读者在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领域的专业素养,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1.3集成与实施的基本流程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阶段:(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明确集成目标、范围和预期效果。(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集成方案,包括技术选型、架构设计、接口设计等。(3)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方案,开发各模块,并进行单元测试。(4)集成测试:将各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系统测试,保证系统满足业务需求。(5)部署与实施:将集成后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实际应用。(6)运维与优化: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持续运维,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并根据业务发展不断优化。(7)项目管理:在集成与实施过程中,进行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方面的管理。通过以上流程,企业可以保证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的成功,实现业务目标。第2章需求分析与规划2.1需求收集与分析需求收集与分析是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过程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明确用户需求,为后续系统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以下是需求收集与分析的主要步骤:2.1.1需求调研(1)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业务流程、操作习惯以及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形式,收集用户对软件系统的期望和需求。(3)分析行业特点和竞争对手,了解行业最佳实践。2.1.2需求分析(1)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形成需求清单。(2)分析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和优先级,识别关键需求和可选需求。(3)撰写需求分析报告,明确需求的具体内容、功能、功能等指标。2.2系统规划与目标确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与目标确定,为整个项目实施提供方向。2.2.1系统规划(1)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系统总体架构和模块划分。(2)确定系统开发周期、资源配置和预算。(3)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2.2.2目标确定(1)确定系统功能目标,包括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2)确定系统功能目标,如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数据处理能力等。(3)确定系统安全目标,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2.3技术选型与风险评估在系统规划与目标确定后,进行技术选型与风险评估,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2.3.1技术选型(1)根据系统需求和目标,筛选出合适的技术方案。(2)对比分析不同技术方案的优缺点,评估技术成熟度、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3)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技术方案。2.3.2风险评估(1)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进度风险等。(2)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和可能导致的后果。(3)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第3章系统架构设计3.1架构风格与模式选择系统架构设计是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与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需求、团队技能、业务发展等因素。3.1.1常见架构风格在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过程中,以下几种架构风格较为常见:(1)分层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2)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一组独立的、可替换的、松耦合的服务,每个服务实现特定的功能。(3)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架构:以服务为中心,通过服务间的相互协作完成业务流程。(4)CQRS(CommandQueryResponsibilitySegregation)架构:将系统的命令(Command)和查询(Query)分离,提高系统功能和可扩展性。3.1.2架构模式选择在选择架构模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系统所需的架构特性,如功能、可用性、可扩展性等。(2)团队技能:评估团队在各类架构风格上的技术积累和经验,选择团队擅长的架构模式。(3)业务发展:考虑业务的发展趋势,选择具有较好适应性和扩展性的架构模式。(4)技术选型:结合项目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技术栈。3.2组件划分与接口定义组件划分与接口定义是系统架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组件划分和明确的接口定义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3.2.1组件划分组件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内聚:将具有相似功能的模块划分到同一组件中,提高组件的内聚性。(2)低耦合:减少组件间的依赖关系,降低耦合度。(3)单一职责:保证每个组件只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避免组件职责过多导致难以维护。(4)可替换性:设计易于替换的组件,以便在系统升级或优化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替换。3.2.2接口定义接口定义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性:接口应具有明确的职责,易于理解和使用。(2)简洁性:接口应尽量简洁,避免过多的冗余方法。(3)可扩展性: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以便在后续版本中添加新功能。(4)兼容性:保证接口在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降低系统升级带来的影响。3.3系统功能与扩展性设计系统功能与扩展性设计是保证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和适应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3.3.1系统功能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等场景下的功能需求,确定功能优化方向。(2)数据存储优化:根据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并进行索引优化、分库分表等操作。(3)缓存策略:合理使用缓存技术,如Redis、Memcached等,降低系统响应时间。(4)异步处理:采用消息队列等异步处理方式,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并发能力。3.3.2系统扩展性设计(1)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2)组件化开发:采用组件化开发,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3)服务化架构:采用微服务或SOA架构,实现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方便进行水平扩展。(4)配置化管理:通过配置文件管理系统参数,便于调整和优化系统功能。第4章技术选型与平台搭建4.1开发语言与框架选择在选择开发语言与框架时,应根据项目需求、团队技能水平以及后期维护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为本章推荐的技术选型。4.1.1开发语言(1)Java:适用于大型企业级应用,具有跨平台、高功能、安全稳定等优点。(2)Python:适用于快速开发,特别是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3)C:适用于Windows平台应用开发,与.NET平台结合紧密。(4)JavaScript:适用于Web前端开发,与HTML、CSS结合实现动态网页效果。4.1.2开发框架(1)Java框架:SpringBoot、MyBatis、Hibernate等。(2)Python框架:Django、Flask、Tornado等。(3)C框架:.NETCore、ASP.NETMVC、EntityFramework等。(4)JavaScript框架:React、Vue、Angular等。4.2数据库与中间件选型数据库和中间件的选择对系统功能和稳定性。以下为本章推荐的数据库和中间件选型。4.2.1数据库(1)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SQLServer等。(2)NoSQL数据库:MongoDB、Redis、Cassandra等。(3)新型数据库:HBase、Elasticsearch、TiDB等。4.2.2中间件(1)消息队列:RabbitMQ、Kafka、ActiveMQ等。(2)缓存:Redis、Memcached等。(3)搜索引擎:Elasticsearch、Solr等。(4)分布式服务框架:Dubbo、SpringCloud等。4.3搭建开发、测试与生产环境为了保证软件质量,需分别搭建开发、测试与生产环境。以下为具体步骤。4.3.1开发环境(1)安装开发工具:如IntelliJIDEA、Eclipse、VisualStudio等。(2)配置开发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开发语言、数据库、中间件等。(3)搭建代码仓库:如Git、SVN等。4.3.2测试环境(1)搭建测试服务器:配置与生产环境相似的硬件和软件环境。(2)部署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Postman等。(3)执行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4.3.3生产环境(1)部署生产服务器: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硬件和配置。(2)搭建生产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3)部署应用:将经过测试的软件版本部署到生产环境。(4)监控系统:对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5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5.1数据集成数据集成作为系统集成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将分散在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统一管理和使用,为上层应用提供一致、可靠的数据视图。数据集成涉及到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ETL)等关键技术。5.1.1数据源识别与接入数据集成首先要识别出各类数据源,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大数据平台等。针对不同数据源,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接入。5.1.2数据抽取与清洗数据抽取是指从源系统中提取所需数据的过程。在抽取过程中,需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等,以保证数据质量。5.1.3数据转换与映射数据转换是指将抽取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符合目标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在转换过程中,需进行数据映射,将源数据与目标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义,以便实现数据的一致性。5.1.4数据加载与同步数据加载是将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目标系统中的过程。数据同步是指在不同系统间实时或定期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5.2应用集成应用集成是指将不同业务系统、应用软件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流程自动化。应用集成关键技术包括以下方面:5.2.1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是应用集成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WebService、RESTfulAPI、消息队列等。通过接口技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5.2.2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是应用集成中的一种重要技术,用于实现系统间的通信、数据传输、事务管理等。常见的中间件技术包括ESB(企业服务总线)、MQ(消息队列)等。5.2.3业务流程管理(BPM)业务流程管理技术旨在实现业务流程的建模、执行、监控和优化。通过BPM技术,可以构建灵活、可扩展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5.2.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应用集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弹性伸缩、资源共享和按需服务;而大数据技术则有助于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5.3服务集成服务集成是指将不同业务系统的功能以服务的形式进行封装,并通过服务组合、编排等方式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服务集成关键技术包括以下方面:5.3.1服务识别与设计服务识别是指从业务系统中抽取具有业务价值的服务,并进行服务设计。服务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原则,以提高服务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5.3.2服务注册与发觉服务注册是将设计好的服务发布到服务注册中心,以便其他系统发觉和使用。服务发觉是指通过服务注册中心查找所需服务,实现服务调用。5.3.3服务组合与编排服务组合是指将多个服务按照业务需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服务编排则是通过预定义的流程对服务进行自动化调用,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5.3.4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是保证集成后的服务满足业务需求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服务监控、功能优化、故障排查等方面,以提高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6章系统开发与实现6.1编码规范与质量控制6.1.1编码规范为了保证软件系统开发的统一性和可维护性,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编码规范。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编码规范:(1)代码风格:统一采用清晰、简洁、易读的代码风格,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便于团队成员理解和维护。(2)注释规范:要求代码中添加必要的注释,说明代码的功能、实现原理和关键参数,提高代码的可读性。(3)结构规范:合理划分代码模块,遵循模块化、组件化原则,降低代码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4)编码格式:遵循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如GB/T158352011《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编码规范》等。6.1.2质量控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1)代码审查: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代码审查,发觉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修正。(2)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保证模块功能正确、可靠。(3)集成测试:在系统集成阶段,对系统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验证各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是否正常。(4)功能测试:针对系统的功能指标进行测试,保证系统在高负载、高并发等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5)安全测试: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发觉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保障系统的安全性。6.2系统模块开发6.2.1模块划分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模块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内聚、低耦合:保证模块内部功能紧密相关,模块间相互依赖最小。(2)可扩展性:模块划分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3)独立性:每个模块应具备独立的功能,便于并行开发和测试。6.2.2模块开发针对每个模块,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开发:(1)需求分析:明确模块的功能需求,编写模块需求规格说明书。(2)设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模块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和接口等。(3)编码:遵循编码规范,编写模块代码。(4)单元测试:对模块进行单元测试,保证模块功能正确、可靠。6.3系统集成与调试6.3.1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各个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接口兼容性: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兼容,保证模块间正常通信。(2)数据一致性:检查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一致,避免出现数据冗余或冲突。(3)功能完整性:验证系统是否具备预定的功能,保证系统功能齐全。6.3.2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在系统集成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优化。调试内容包括:(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运行,保证系统满足用户需求。(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功能,发觉并解决功能瓶颈问题。(3)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安全性,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4)稳定性测试:验证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通过以上步骤,完成系统开发与实现,为后续的系统部署和上线打下坚实基础。第7章系统测试与优化7.1测试策略与方法系统测试是保证软件系统集成与实施成功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测试策略与方法能够提前发觉潜在问题,降低系统上线后出现故障的风险。本节将详细介绍系统测试的策略与方法。7.1.1测试策略测试策略包括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周期、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规划。以下为制定测试策略的一些建议:(1)分析需求:明确系统需求,保证测试工作覆盖所有功能模块。(2)风险评估:识别系统关键功能和高风险模块,制定针对性的测试计划。(3)测试级别:根据项目阶段和测试目标,划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4)测试方法:结合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5)测试环境:搭建与实际运行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6)测试周期:根据项目进度,合理安排测试周期,保证测试时间充足。(7)资源分配:合理配置测试人员、设备和资源,提高测试效率。7.1.2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通过测试用例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执行,不关心内部实现。(2)白盒测试:针对代码和程序结构进行测试,验证内部逻辑和数据结构。(3)灰盒测试:结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特点,对系统进行测试。(4)静态测试:检查代码质量、规范性和设计缺陷,不需要执行程序。(5)动态测试:通过执行程序,检查系统功能、功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7.2功能测试与功能测试7.2.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验证系统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过程。以下为功能测试的主要内容:(1)功能完整性:检查系统是否具备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2)功能正确性:验证系统功能的正确性,保证每个功能按预期工作。(3)用户界面:检查用户界面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包括布局、样式、交互等方面。(4)数据校验:保证系统在各种输入数据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5)异常处理:检查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表现,如输入非法数据、网络中断等。7.2.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评估系统在高负载、高并发等极端情况下的功能表现,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以下为功能测试的主要内容:(1)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在各种操作下的响应时间,评估系统功能。(2)并发用户数:模拟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检查系统在高并发下的功能。(3)负载测试:逐渐增加系统负载,评估系统功能变化。(4)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系统,检查系统在持续工作下的功能和稳定性。(5)网络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功能表现。7.3系统优化与调优系统优化与调优是提高系统功能、稳定性、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系统优化与调优的主要措施:(1)代码优化:优化代码结构,提高代码执行效率,降低资源消耗。(2)数据库优化: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3)系统配置优化:调整系统参数,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系统功能。(4)存储优化:优化存储结构,提高数据读写速度。(5)网络优化: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传输速度。(6)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合理分配系统负载,提高系统稳定性。(7)监控与报警: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并解决问题。第8章系统部署与运维8.1部署策略与实施8.1.1部署概述系统部署是软件系统集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乎系统稳定运行及用户体验。本节将详细介绍部署策略与实施步骤,以保证系统高效、安全地投入使用。8.1.2部署策略(1)逐步部署:分阶段、分批次进行部署,降低风险,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并行部署:新旧系统同时运行,逐步切换用户至新系统,降低用户使用风险。(3)蓝绿部署:分别部署两套相同的环境,一套用于生产,一套用于升级,切换时只需修改路由配置。(4)金丝雀发布:逐步引入新版本,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调整。8.1.3部署实施(1)制定详细的部署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及资源需求。(2)对部署环境进行检查,保证满足系统运行要求。(3)按照部署策略,分批次进行部署,记录部署过程及问题。(4)部署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保证系统功能正常、功能稳定。(5)组织培训,帮助用户熟悉新系统,提高用户满意度。8.2系统监控与维护8.2.1系统监控(1)搭建监控系统,实时收集系统运行数据,包括CPU、内存、磁盘、网络等指标。(2)设定合理的监控阈值,及时发觉并处理系统异常。(3)对关键业务进行功能监控,保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8.2.2系统维护(1)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检查系统配置、软件版本、补丁安装等情况。(2)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降低故障率。(3)及时处理系统漏洞,加强系统安全防护。8.3系统升级与迁移8.3.1系统升级(1)评估升级风险,制定详细的升级计划。(2)对系统进行备份,保证升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回滚。(3)按照升级计划,逐步进行系统升级。(4)升级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保证功能正常、功能稳定。8.3.2系统迁移(1)分析迁移需求和目标,制定迁移方案。(2)评估迁移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3)按照迁移方案,逐步进行系统迁移。(4)迁移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保证系统稳定运行。(5)对用户进行培训,帮助用户熟悉新系统。第9章用户培训与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威士忌市场销售渠道与营销趋势预测报告
- 2024年独家:影视作品版权许可使用协议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实务操作
- 2024年版企业间技术咨询合同
- 茅台学院《公共关系案例精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智能监控系统设备安装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内河化学品运输安全责任合同模板下载3篇
- 2024年生态农业自建房产权转移协议3篇
- 2025废品回收合同
- 2024年标准电脑维修服务承诺合同范本版B版
- 货币交易居间合同模板
- 清表工程协议书
- 精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酒店长租房合同模板
- 露天爆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科技馆开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
- 2024版危重症患儿管饲喂养护理TCNAS 45─2024图文解读学习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宪法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作业1至4)试题及答案
- 《搭船的鸟》说课稿
- 家电以旧换新风险管理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案例1-5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