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_第1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_第2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_第3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_第4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一、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监控,确保企业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明确各岗位、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后勤人员。

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

三、职责

1.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审批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监督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确保公司生产安全。

(1)组织召开隐患排查治理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隐患问题。

(2)审批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3)对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各部门、车间、班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1)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排查范围、方法、周期和责任主体。

(2)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和登记,建立隐患档案。

(4)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3.各部门、车间、班组:负责本部门、本车间、本班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

(1)组织本部门、本车间、本班组的员工参加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2)按照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3)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4)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4.员工: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1)参加公司组织的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2)认真执行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做好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工作。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积极参与隐患整改。

四、隐患排查范围

1.人员安全行为: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设备设施安全:涵盖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电气线路、管道、仓储设施等的安全性能和运行状态。

3.生产环境安全:包括生产场所的布局合理性、安全通道的畅通情况、作业场所的卫生条件、通风照明状况等。

4.安全管理制度:涉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防护罩、限位器、紧急停车装置等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6.作业过程安全:涵盖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作业方法的合理性等。

7.危险化学品管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废弃处理等环节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响应。

8.职业健康安全:涉及职业病的预防、员工健康检查、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监测等。

9.环境保护设施:包括废气、废水、固废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放达标情况。

10.交通安全:包括企业内部车辆管理、驾驶员的安全培训、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等。

11.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演练的开展、应急物资的准备等。

12.信息安全管理:涉及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数据保密、网络安全等。

13.新技术应用: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14.外包和协作单位管理:对外包和协作单位的安全资质、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进行监督和考核。

15.其他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因素。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全面评估企业生产安全状况。

2.检查内容应包括人员安全行为、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环境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3.检查应由多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员工访谈等多种方式。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二)专业检查

1.针对特定设备、工艺或专业领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检查。

2.专业检查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

3.专业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确保检查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4.对专业检查发现的问题,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季节特点,针对易发事故和季节性安全风险进行专项检查。

2.例如,夏季进行高温天气安全检查,冬季进行防冻保暖安全检查。

3.季节性检查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和要求。

4.对季节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期间,组织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2.检查重点包括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状态等。

3.节假日检查应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全,防止因假期松懈导致事故发生。

4.对节假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迅速采取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情况的实时监控。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的检查,如每周、每月、每季度等。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检查计划和内容。

4.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设备设施安全检查:长假前应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在长假期间能够安全运行。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紧固件、传动带、防护装置、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位的安全状态。

2.安全防护设施检查:检查所有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包括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防护罩等,确保在长假期间员工操作时的安全。

3.应急设备检查:对消防器材、急救箱、应急照明、报警系统等应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生产线巡查:制定长假期间的巡查计划,安排责任心强的员工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5.作业环境检查:检查作业场所的卫生条件、通风情况、照明状况等,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6.安全培训:长假前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值班人员能够处理紧急情况。

7.安全预案:制定长假期间的安全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8.安全记录:详细记录长假期间的安全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作为安全生产的追溯和改进依据。

9.安全警示:在显眼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和标志,提醒员工注意长假期间的生产安全。

10.安全沟通:加强与值班员工的沟通,确保安全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共同维护长假期间的安全生产秩序。

(二)交通安全

1.车辆安全检查:长假前对所有企业车辆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制动系统、灯光、轮胎、油电路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在长假期间的安全运行。

2.驾驶员安全教育: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调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3.行车路线审查:针对长假期间的出行需求,审查行车路线,避开交通高峰和事故多发路段,确保行车安全。

4.车辆维护保养: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因车辆故障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

5.应急物资准备:在车辆中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包、灭火器、备用轮胎、拖车绳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6.车辆监控管理:利用GPS等车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态,确保驾驶员遵守行驶规定,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7.交通安全提示:在车辆内部及企业内部显著位置张贴交通安全提示,提醒驾驶员和员工注意交通安全。

8.车辆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车辆使用情况,包括行驶里程、加油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以便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跟踪管理。

9.事故处理预案:制定交通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确保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降低事故损失。

10.交通法规遵守:要求所有员工遵守交通法规,特别是在长假期间,要特别注意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的防范。

(三)环境保护安全

1.污染防治设施检查:长假前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环境风险评估:对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废水、废气、固废处理设施,以及应急事故的风险评估。

3.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泄漏处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等措施。

4.环保培训:长假前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环保相关事宜。

5.环境监测:加强对废水、废气排放的监测,确保排放数据真实可靠,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废物管理:对固废进行分类收集,确保废物得到合法处理,避免非法倾倒和污染环境。

7.油品及化学品管理:检查油品和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环节,确保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防止泄漏。

8.环境保护设施运行记录:详细记录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运行参数、维护保养情况等,以便追踪和分析。

9.环保法规遵守:确保企业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特别是长假期间,加强对环保法规的宣贯和执行。

10.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企业内部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11.环境安全巡查:长假期间安排专人进行环境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问题。

12.环境事故处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环境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分级标准:根据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将隐患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和较小隐患四个级别。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需要立即停产停业整改的隐患。

-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需要在短期内整改的隐患。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整改的隐患。

-较小隐患:可能导致较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可以立即整改或纳入日常管理范畴的隐患。

2.隐患分级程序: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级别,并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3.隐患整改要求:对不同级别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期限,重大隐患应立即整改,较大隐患应在15天内整改完成,一般隐患应在30天内整改完成,较小隐患应在7天内整改完成。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计划: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等。

2.隐患排查实施:各部门、车间、班组按照排查计划,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全面、深入、细致。

3.隐患整改跟踪: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整改效果符合要求。

4.隐患排查记录: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详细记录隐患排查情况,包括排查时间、排查人员、排查内容、发现隐患及整改措施等。

5.隐患排查总结: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隐患排查的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6.隐患排查奖励与处罚:对在隐患排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奖励,对未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或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处罚。

7.隐患排查培训: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隐患排查技能和意识。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隐患报告制度:建立隐患报告制度,鼓励员工主动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报告应包括隐患的具体情况、发现时间、地点、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初步处理意见。

2.隐患报告流程:员工发现隐患后,应立即向直属上级报告,上级应在1小时内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进行现场核实,并根据隐患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3.隐患排查报告: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各部门、车间、班组应提交隐患排查报告,报告应详细记录排查过程、发现隐患、评估结果、整改措施及预计整改时间。

4.隐患档案建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隐患档案,档案应包括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记录、整改记录、验收记录等,确保隐患治理的可追溯性。

5.隐患监控机制:对重大隐患和较大隐患实行重点监控,指定专人负责,定期跟踪隐患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6.隐患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并记录在案。

7.隐患信息更新: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隐患档案信息,确保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8.隐患排查报告分析:定期对隐患排查报告进行分析,总结隐患发生的规律和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隐患的再次发生。

9.隐患排查报告公开:将隐患排查报告在公司内部公开,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10.隐患排查报告备案:将隐患排查报告备案至相关政府部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十、考核

1.考核目的: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