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02:古诗词鉴赏之“炼字”解析版_第1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02:古诗词鉴赏之“炼字”解析版_第2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02:古诗词鉴赏之“炼字”解析版_第3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02:古诗词鉴赏之“炼字”解析版_第4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02:古诗词鉴赏之“炼字”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2:古诗词鉴赏之“炼字”【课标要求】古人写诗,特别讲求字词的锤炼,即“炼字”。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从而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考查重点】对古诗词语言评析的要求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主要题型】评析诗词炼字命题方式通常有: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5、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命题趋势】强调考点的全面性,思想内容的'考查和艺术形式的考查并重。考查切入点小,常从炼字角度切入。命题者往往善于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眼(尤其是诗眼)来引发对整首诗的赏析。【备考策略】炼字题的分析,必须首先明白该词语是哪一类词语,是诗眼,分析当顾及全文,重在情感的表达;如果仅是用字之妙,则就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①该词写的对象是什么;②运用了什么手法;③写出了对象什么特征;④表达了什么情感。考点1:从词性入手古人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例题剖析】【例1】(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开篇两句以问答形式,写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B.第四句写泰山割开了“昏”“晓”两个天地,“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C.五、六句描写静景,勾勒出一幅层云生起、飞鸟归林的画面,此景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D.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出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广阔胸怀。【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五、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是动态之景,而非静景。这两句写的是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翩翩归鸟,所以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热爱,并非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且联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作者由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故选C。考点2:从描写对象入手特定的描写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的诗句当中。【例题剖析】【例1】(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章台①夜思②唐末五代时期·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③,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④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该诗选自《唐诗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④〔殊〕尚,还。这首诗先写“夜”,后写“思”。请结合提示,完成填空题。【问题】批注二:炼字传情。尾联“又”字写出了。【答案作者的无限秋思与哀愁,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怀人思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尾联“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承“故人殊未来”一句递进一层,揭出思乡之苦。“故人殊未来”,长期不知“故人”音讯,凶吉未卜,于是他想到了写家书;可是山长水远,“乡书不可寄”,这就更添几分悲苦。时值秋季,芳草凋零,故人不来,秋雁“又”回,家书难寄。结句以景收尾。“秋雁又南回”,点出时当冷落的清秋季节,每每看那结伴南飞的大雁,诗人内心就不禁情潮翻涌,秋思百结。着一“又”字,说明这样郁郁寡欢的日子,他已过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无可奈何;“又”字将悲情推到了一个高潮,表达了诗人无限的秋思与哀愁,和无尽的思乡怀人之情。考点3:从表现手法入手诗歌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炼字时,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例题剖析】【例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问题】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D.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赏析有误。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此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以对两件令人痛心的具体情境的感慨,强化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叙写,流露出诗人的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而非“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故选C。考点4:从表达效果入手表达效果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特定意象的描写而达到的效果,从语言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生动传神、含蓄凝炼、形象鲜明、质朴自然、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等;就风格方面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苍凉悲壮、雄浑豪迈、清新、平淡、沉郁、缠绵、俊逸等。【例题剖析】【例1】(2024·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减字木兰花①[宋]卢炳莎②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绿水千畦。惭愧③秧针出得齐。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④妇耕夫。画作今年稔⑤岁图。【注释】①选自《全宋词》。减字木兰花,词牌名。②莎:通“蓑”。③惭愧:难得,侥幸。④馌yè: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③稔rěn:谷物成熟。【问题】词中“□”处,有人推测是“时”字,有人推测是“急”字,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联系全词内容阐述理由。【答案】示例:赞同“急”字,能展现农民劳作的辛勤,也能凸显农忙时节的紧张气氛。【解析】2.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与辨析。A.“草蓑竹笠湿”:意思是用草编制的蓑衣和竹子做的斗笠是潮湿的。但原词中未提到蓑衣斗笠潮湿这一细节,不符合原词内容;B.“田间稚子嬉”:指在田间有小孩子玩耍嬉戏。原词主要描写的是农忙场景,没有关于小孩子在田间玩耍的表述,不符合原词内容;C.“风雨麦已黄”:描绘了在风雨之中麦子已经变黄,即将成熟的景象。与原词中“麦欲黄时寒又至”所表达的麦子将要变黄的情景相符;D.“寒风雪又至”:说的是寒冷的风和雪再次到来。原词只是说寒冷的风和雪再次到来,并未提及下雪,不符合原词内容;故选C。3.本题考查诗歌炼字。上阕描绘了农民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忙于农事,秧苗出得整齐的场景,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下阕写风斜雨细,麦将黄时又遇寒,送饭的农妇和耕地的农夫,共同构成了一幅为今年丰收努力的画面。“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的意思是,农民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田间紧张地忙碌着,这正是家家户户农忙的时节。“急”字更能凸显农忙时节的紧张气氛,与上下阕的整体氛围相契合,生动地展现出农民们抢农时、忙生产的急切心情。而“时”字相对较为平淡,不能很好地突出农忙时的紧迫之感。故推测是“急”字。考点5::从联想想象入手在鉴赏过程中,根据诗词的内容进行联想想象,就可以有效地还原诗歌的场景,把握作者的用字之妙。【例题剖析】【例1】(2024·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出塞王褒①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②。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③。[注]①王褒: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周文学家。②馀蒲:指西域蒲类国的遗迹。③来送月支图:指西域月氏国遣使来贡、臣服汉朝。月支,即月氏。【问题】小元选择本诗参加“诗意中国”古诗文朗诵会,老师建议“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读。请你简要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答案】“唯”“但”两字都意为只有,两句诗写的是在边塞,除了大雁,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飞禽;而在这关口的树木,也只是生长着榆树。重读“唯”“但”更能表现边塞的荒凉和战士们的孤独与坚韧,寄托了诗人对战士们的深切关怀和思念。【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特点、感情。“唯”但”都是“只有”的意思,这两句诗意为:在边塞,除了大雁,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飞禽;而在这关口的树木,也只是生长着榆树。从字面上看,“塞禽唯有雁”描述了在边塞的天空中,飞翔的鸟类几乎只有大雁。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迁徙,它们的存在为这荒凉之地增添了一丝生机,同时也勾起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在这里,大雁不仅仅是鸟类,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们象征着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让战士们在遥远的边塞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关树但生榆”则描绘了边塞的植物景观。在边关,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原因,生长的树木并不多,而榆树则成为了主要的树种。榆树的生命力顽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这也象征着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榆树也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这与边塞的环境和战士们的情感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点睛】参考译文:飞蓬就像那些出征的战士们,千里迢迢,他们奋力前行。在边塞,除了大雁,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飞禽;而在这关口的树木,也只是生长着榆树。他们背靠着山峦,望着那些曾经的堡垒,心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当他们系好马匹,会看到一些余下的蒲草,这些都成了他们辨认归途的标记。手下的骑兵送来敌国的地图,以便部署下一步的追击行动。考点6:从词语意义入手词语的意思可以分为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在分析炼字妙用的时候,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例题剖析】【例1】(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过广陵驿萨都剌①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寒砧②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③,十年心事一灯前。【注】①萨都剌,元朝诗人。②砧,捣衣石。③栖迟,长久居留。诗人长年客居南方,故称淮海客。【问题】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自笑”的内涵。【答案】诗人“自笑”自己是一个在江南滞留的客人,十多年的心事,只有一盏明灯知晓而已,带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也是对自己的宽慰,同时又有着惆怅而又无可奈何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诗句“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和前文可知,作者飘泊他乡、孤寂难捱,一点寒灯就勾起了他联翩的思绪,看到这一幕幕让人思乡的画面,作者却忽然开始自嘲起来。结合作者身份背景,作者自称“淮海客”,因为他这位北方人长期滞留于南方,虽然早已习惯了当地的风俗,但是始终觉得应该落叶归根。所以埋藏在心中的“十年心事”,突然就被一盏灯全部点亮,更折射出其心中的无限愁情。作者的一份深情难以言表,只好自嘲和假装豁达,体现出作者的惆怅而又无可奈何之情。考点7:从情感入手情感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例题剖析】【例1】(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一路风景一路歌。请参加班级品诗沙龙。田舍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问题】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作简要赏析。【答案】)“眠”字将儿童随意地在落叶上入睡的悠闲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凸显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儿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营造出一种安然闲适的氛围。“噪”字生动描绘出鸟雀在斜阳下叽叽喳喳鸣叫的热闹场景,既增添了乡村环境的生机与活力,又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乡村的静谧祥和,使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富有意趣。【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赏析。“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意为: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眠”字生动地写出了儿童在落叶上安然入睡的情态,体现出乡村生活的安宁与儿童的天真无邪,给画面增添了一份静谧祥和之感。“噪”字形象地描绘了鸟雀在斜阳下喧闹的场景,以动衬静,使得乡村环境更显幽静,同时也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另外,鸟雀的喧闹也象征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田园气息。考点8:从文化知识入手诗人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将大量的文化知识巧妙地融入在诗歌里,如果我们平时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考试时结合诗歌进行理解,就能应对自如。【例题剖析】【例1】(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题】“归雁洛阳边”与“衡阳雁去无留意”都写到了“雁”,二者写“雁”的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归雁洛阳边”中的“雁”是诗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诗人通过写希望大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衡阳雁去无留意”则通过“雁”的“无留意”表现了边塞秋天的寒冷与荒凉,同时也反衬将士们因战功未建而有家不能归的悲伤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归雁洛阳边”中的“雁”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在这句诗中,诗人望着北归的大雁,心中涌起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希望通过这些大雁将自己的家书带回洛阳,也就是他的家乡,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雁”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他思乡之情的具象化表达。“衡阳雁去无留意”则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在这句词中,“雁”被用来描绘边塞秋天的寒冷与荒凉。大雁飞往衡阳,对边塞的寒冷荒凉之地并无留恋,这反衬出了将士们因长期驻守边塞、战功未建而有家不能归的无奈和悲伤。这里的“雁”是边塞环境的象征,也是将士们心情的反映。综上所述,“归雁洛阳边”中的“雁”是思乡之情的载体,而“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则是边塞环境的描绘和将士心情的反映,二者写“雁”的目的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从词性入手赏析字词古人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1.炼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动词主要充当谓语,因而根据所陈述主语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当主语是人时,它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意境更加耐人寻味。(2)当主语是物时,它往往使用了比拟的手法,赋予描写对象以人情、人性美或是活化物象,化静为动。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2.炼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锤炼形容词的效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精妙的形容词可以突出描写对象形、声、色等方面的特点,增强画面的感染力。(2)有些形容词不仅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还传递出人物的情感。(3)形容词还可以活用做名词或动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3.炼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炼数量词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1)锤炼数量词可以让描写更加细腻、准确。(2)锤炼数量词还可以有夸张的效果,增强语言的气势与感染力。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4.炼叠词炼叠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音韵美,还可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表达更为充沛的情感。(2)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3)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后者幽深,形容贴切。5.炼副词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二、炼字题答题步骤作答炼字这类题时,不要孤立的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炼字题答题步骤往往是:(1)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2)分析这个字或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3)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描述景象,简要分析其内容;(4)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哲理,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三、炼字题答题格式炼字题答题格式通常为: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一、(2024·北京东城·二模)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各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本诗首联中的“①”和“足”二字突出表现了农家待客的热情,颔联和颈联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好和民风民俗的淳朴,尾联表达了②的情感。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诗句中的情景。【答案】1.留诗人对悠闲惬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2.该句呈现了诗人置身山环水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似无路,忽又见花红柳绿,苦苦寻觅的山西村掩映其间,顿觉豁然开朗的情景。【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句子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留”字写农家主动留下客人,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这两个字充分展现了农家对于客人的热情主动。故第一空填写:留。“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句意是:以后容许我趁着月明来闲游,随时都会拄着拐杖在夜里敲门拜访这里的村民。本诗的首联展现农人的热情好客,颔联展现农村景色的优美,颈联展现农村民风民俗的淳朴古朴,尾联这两句直抒胸臆,通过总想来到这里做客的这个想法,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悠闲惬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故第二空填写:诗人对悠闲惬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2.本题考查诗歌句子理解及画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句意是:山重连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在花明柳暗掩映下出现了一个小山村。这两句景中寓理,既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春光无限,又蕴含着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在描绘时抓住具体的景物,如山、水、路、柳、花、村,结合语境和氛围,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并细致地描写。示例: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二、(2024·河南新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下面诗句与本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4.有人说本诗颔联的“悠悠”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悠悠”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请说明理由。【答案】3.C4.不赞同,本诗颔联的“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悠悠”表达了诗人身在边塞时的浓浓思乡之情。【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古诗的情感。本诗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这里抒发的是思乡之情。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塞外雄浑壮阔之景的赞美;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表达了知音难觅的苦闷;故选C。4.本题考查理解赏析重点词语。《黄鹤楼》颔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思是: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这里的“悠悠”写出了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意思是: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这里的“悠悠”写出了笛声的悠扬。借边塞上的笛声来渲染烘托诗人内心的思乡之苦和凄凉之情。因此这两处的“悠悠”体现的内容不同,所表达的情感意蕴也不同,因此不赞同。三、(2024·河南鹤壁·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5.请分析“十五”“八十”这组数字的作用。6.“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写出了老兵怎样的心理?【答案】5.“十五”和“八十”这组数字,突出老兵从军时间之长,表现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人民深受其苦。6.写出了老兵茫然失措、孤独哀伤的心理。【解析】5.本题考查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意思是:老兵“十五”岁就随军队出征打仗,一直到了“八十”岁才返回家中。从“十五”到“八十”,对人的生命来说,时间跨度十分长,由此可知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表现兵役的繁重,揭露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人民的残酷伤害。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这句诗意为: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老兵做好了饭,却不知道让谁吃。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前句“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可知,老兵离家多年,家中亲人多已离世。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所以这两句诗表现了老兵茫然无措的心情,表达了老兵孤独凄凉的心情。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四、(2024·河南鹤壁·模拟预测)班级举行朗诵比赛,小语准备在比赛中朗诵《关雎》一诗,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7.小语要用《关雎》参加朗诵比赛,但是对朗读的感情基调变化有些困惑,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到底该重读“悠”还是“辗转”,小语有些犹豫。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①前四句,河边邂逅淑女,一见钟情,应该读出欣喜,用高昂的语调去读;②中间八句,写男子对淑女的相思和求而不得,应该读出焦灼与失望,用低沉的语调去读;③最后八句,写男子想象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应该读出憧憬与愉悦,用高昂的语调去读。8.示例一:应该重读“悠”。“悠”是忧思的样子,运用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子的相思之苦,所以应该重读。示例二:应该重读“辗转”。“辗转”是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子夜不能寐的相思之苦,应该重读。【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可知,写的是男子河边邂逅淑女,一见钟情,应读得高昂响亮,以表达人物内心的激动和惊喜之情;根据“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意思“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可知,写的是男子对淑女的相思、追求的过程和求而不得的结果,应读得低沉缓慢,以表现人物焦灼与失望的心情;根据“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意思“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可知,写的是男子想象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应再次读得高昂轻快,以表现人物对未来的憧憬及愉悦之情。8.本题考查词句赏析。从两种重读中,选取一个观点,谈出理由即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意思是: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示例1:应该重读“悠”。悠,忧思的样子。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字反复运用,加重了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子对于心中的女子苦苦追求,却求而不得,只得日日思念,辗转难眠。“悠”字集中表现了男子的相思之苦。故应重读。示例2:应该重读“辗转”。辗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这是对男子的细节描写,男子因为追求淑女却求而不得,内心痛苦,所以才难以入睡,所以“辗转”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子追求女子,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故应重读。五、(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下列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忘言”二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和自然之趣,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B.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C.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人生真意,这种乐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会意者无须叙说。D.“忘言”指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知音难觅,对不明白人生真意的人无须多说。10.在“经典诵读”诗会活动中,小豫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以改成“望”,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答案】9.D10.示例:我不赞同。“见”字写出了此时诗人不是有目的地刻意远望,而是以纯粹的心灵意外发现、不期而遇,这样才能达到和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淡泊的效果。“望”字带有目的性和刻意成分,不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歌词句的理解。D.“知音难觅,对不明白人生真意的人无须多说”理解错误;这里“忘言”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故选D。10.本题考查诗歌炼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见”字描写诗人采菊时无意间偶见南山,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相融合,营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惬意。而“望”是有目的性的,比较刻意,不符合诗中诗人无意间所看到的景象的场景,因此“见”字更合适。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六、(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首句交代游踪,次句写远眺湖面,见到的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画面。B.颈联描绘“乱花”“浅草”等植物,生动地展示早春时节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C.尾联“最爱”一词直抒胸臆,写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D.全诗语言极富表现力,准确抓住了早春的景物特征,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12.诗中的“几处”“谁家”改为“处处”“家家”好不好?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1.B12.不好。本诗内容上描绘了早春的特点。“几处”是说只有几个地方,“谁家”也说明并不是“家家”如此,这样表达既表现早春莺鸟还少、燕子始回的特点,又能够照应“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水面初平”“浅草”等早春景象。如果改成“处处”“家家”则没有这个效果。【解析】11.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B.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思是:野花渐开渐盛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展现的是早春花朵渐开渐盛,小草刚刚萌发遮没马蹄的画面;“生动地展示早春时节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分析有误;故选B。1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好。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处处”是到处的意思,“几处”是说只有几个地方。题目是“钱塘湖春行”,内容上描绘了早春的特点。“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既符合早春特点,有表现了诗人踏春的欣喜之情。同样,“家家”各家都有,是暮春以后的景象,“谁家”而不是“家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结合“争暖树”“啄春泥”的语境,“几处”和“谁家”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早春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写出了初春的生机。七、(2024·山西太原·三模)《渔家傲·秋思》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请你参考批注示例,完成下面的问题,为此诗做批注。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题: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批注:“异”主要表现在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城门早闭。任务:这首词意境深邃,请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答案】采用了互文的手法,用将军与战士的白发和泪,表达了在漫长的戍边生活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