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高考语文八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思想及其生活。B.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C.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结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B.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D.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B.“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C.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D.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我国已知的最早开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西周设有“凌人”这么一种官职,专门负责“掌冰”。《诗经》曾经有这么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个“凌阴”其实就是古人挖的冰窖。上世纪70年代,河南滑县就发掘出了战国时期韩襄王的冰窖。据史书记载,曹操修的“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古人一般会储存多少冰呢?一般来说,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无论密封有多好,最终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会融化,冰块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被用来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摘编自华夏收藏网《生活中的化学》)材料二:198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皮耶尔弗兰科•德蒙蒂斯(PierfrancoDemontis)领导的一项研究通过计算机模型,首次预言水或许有一个超离子冰的相位。30年之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力学能实验室,科学家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之一对准了一滴水。激光发射,形成的冲击波让水滴的压力达到了大气压的数百万倍,温度也升高至几千摄氏度。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不同于我们见过的冰,超离子冰是黑色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密度也是普通冰的4倍。(摘编自《环球科学•两千多度时,冰变成了黑色》)材料三:在自然水城中,冰通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融化,大约是0到10℃,这也是团队主要希望探索的温度区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具体来说,在非常寒冷的温度下,也就是约5℃之下,冰会呈现出朝下的尖端形状,类似于冰柱,但冰的表面是光滑的,没有起伏。在高于约7℃的温度条件下,冰会形成类似的基本形状,但上下颠倒,尖端向上。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冰的表面融化出了波浪和波纹状的图案,这种图案被称为流痕,在自然的冰山和其他冰面上都能找到它们。科学家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这些形状差异是水流的变化造成的,而水流的变化则取决于温度。我们都知道,水和其他液体一样,它们的密度都会随着温度下降而上升。但水还有一个独一无二之处,和其他液体都不一样的是,液态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它的密度反而会降低,直到冻结。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摘编自雷夫•里斯特罗普等《异常对流在融化的冰中会诱导切割出尖顶和扇贝形状的冰型》)照片显示了在不同环境水温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状的冰(图片来源:NYU′sAppliedMathematiesLaboratory)(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冰块直接用于消暑降温,西周的“凌人”专门负责“掌冰”,我国最早的藏冰从西周时期开始。B.水的形态有三类——液态、固态、气态,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化为气态。C.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D.古人在冰窖里存冰是为了夏天给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用,所以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3)罗切斯特大学激光力学能实验室超离子冰的发现,给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最忆是西湖董卫华元代散曲家奥敦周卿有曲写道:“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蟾宫曲•咏西湖》)这首曲写的清新脱俗,婉婉动人,后两句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秋日的西湖清澈如镜,在夕照下,恍若人间仙境一般。湖岸边的柳树婀娜多姿,绿幔青帷装点着西湖。远望去,云里雾里,群山飘渺,仿佛是白纱萦仙子,三分灵息妙染,七分典雅端庄。若是凝神望去,便能巡望到被茂盛树木所簇拥的雷峰塔。看到雷峰塔让人不禁联想起许仙和白娘子的凄美爱情神话。顺着这山势风景,也顺着这神话传奇向右望去,便是“断桥残雪”了。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断桥上分别的。共鸣于心底叹息,我深吸一口气,还来不及呼出那忧伤,西湖独有的清爽味道就已经瞬间迷醉了我的身体。轻飘的人,扶着轻灵的风,环视这亦真亦幻的景,人也好,风也好,云也好,桥也好,山也好,塔也好,仿佛都是若隐若现的,只有西子的美在我眼中心里越来越清晰。当天边最后一抹红霞谢幕,早已悬于天上的月亮开启了西子夜的梦幻。“三潭印月”是这夜世界的经典,将原要离去的人们牢牢地摄住心魄,定成了惊讶的石像。岛里潭中的三座瓶型石塔,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独月悬空中,却现三十三轮月。因为,每个石塔上有五个孔洞,在孔洞中放上蜡烛,再倒影在水中,如此便会出现十轮圆月。又因为有三座石塔,所以这样就会有三十个月亮。剩下的三个,分别是:天上的,水中的和心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圆月,洁白如玉;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座西湖,独一无二。游走于人间仙境,我一路走,一路赏,一路叹。难怪宋朝著名诗人苏轼会发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赞叹。西湖好不好,踱步方知晓;浅浅的晕色月光渐渐充盈于远方的天际和内敛的心中,强调着幻化的心情和苏杭独有的迷茫。随风处,似有似无的铃声更是带远了我的思绪。幸而:揽月空深补明窗,斗星不夜画琳琅。不问断桥悲悲处,只有雷锋懒铃长。端庄典雅,西子湖畔,幸甚至哉。忆江南,最忆是西湖!文本二:西湖巴金一年过去了。我又来到西湖,还是在四月。我住在一间带阳台的屋子。房间面对西湖,不用开窗,便看见山、水、花、树。阳台下香樟高耸,幽静的花园外苏堤斜卧在缎子一样的湖面上。我经常在窗前静坐,也常在阳台上散步或者望湖。更多的时候我站在栏杆前,我的眼光慢慢地在绿树掩映的苏堤上来回移动。有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樟树的香气吹到我的脸上,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我1930年10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我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说岳全传》。我忘不了死者的亲友偷偷扫墓的情景。再过了十几年我第一次站在伟大死者的墓前,我觉得来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连那些石像、铁像都是我看惯了的。以后我每次来西湖,都要到这座坟前徘徊一阵。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着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于是小说中气死金兀术的老将军、舞台上撕毁圣旨的老英雄等各种感人的形象一齐涌上我的心头。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岳飞、牛皋、于谦、张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他们是不灭的存在,是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辉。五十二年来,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很想写一部西湖变化史,可惜我没有精力做这工作。但记下点滴的回忆还是可以的。说出来会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对西湖的坟墓特别有兴趣。其实并不是对所有的墓,只是对那几位我所崇敬的伟大的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敬爱之情,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有一个时期,我到处寻找秋瑾的“风雨亭”。秋瑾是我们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即使人们忘记了她,她也会通过鲁迅小说中的形象流传万代。曾经,“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风雨亭不见了,换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后来墓和碑又都消失了,我对着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着奇迹。现在奇迹出现了,孤山脚下立起了巾帼英雄的塑像,她的遗骨就埋在塑像旁,她终于在这里定居了。我在平凡的面貌上看到无穷的毅力,她拄着宝剑沉静地望着湖水,她给湖山增添了光彩。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当时正在岳王庙内长期举办“花鸟虫鱼”的展览,大殿上陈列着最引人注目的展品——绿毛龟。我和一位来西湖养病的朋友谈起,我们对这种做法有意见,又想起了三百多年前张煌言的诗句。苍水先生抗清失败,被捕后给押送杭州,在杭州就义。他写了两首《入武林》,其中一首的前四句是: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我同朋友合作,借用了三、四两句把它们改成“油盐酱醋于氏墓,花鸟虫鱼岳家祠”。我们看见的就是这样。又过了若干年之后,今天我第若干次来到西湖,于氏墓的情况我不清楚,岳家祠给人捣毁之后又重新修建起来,不仅坟前石像还是旧日模样,连堂堂大宰相也依然长跪在铁栏杆内。大殿内、岳坟前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同到了闹市。看来,岳王坟是要同西子湖长存下去的了。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篇点题,引用元代奥敦周卿的散曲,用优美动人的曲词为读者勾勒出西湖美景的大致轮廓,让人浮想联翩。B.文本一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从视觉、听觉、嗅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描写西湖之景。C.文本二引用苍水先生的诗句,增加了文化内涵,同时与于谦墓的现状形成正面呼应,为下文作者和朋友改写诗句作铺垫。D.两则文本写西湖都采用第一人称,体现出“以我观物”的别致,作者笔下的西湖不仅是世人的西湖,更是“我”的西湖。(2)文本一中说“最忆是西湖”,文本二中说“我却偏爱西湖”,西湖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分析。(3)两则文本都是写“西湖”的优美散文,你更喜欢哪一篇?请结合文本内容,试从语言特色、选材内容和创作意图的角度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使者报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部;微社稷之神灵,则部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部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选自《战国策•赵策二》《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这三处的字母。故循法之功A不足B以高C世D法古之学E不足F以制G今H吾计I决J子K其L勿反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与《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中的“侍坐”意思相同。B.“畔学者”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中的“畔”意思不同。C.“使者报王”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报”意思相同。D.“五伯不同教而政”与“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中的“伯”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非议,事实果不其然。B.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对叔父从国家形势和往事说起,动之以情,对另外两位反对者则晓之以理。C.赵造一开始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D.赵武灵王反复给反对者讲述道理的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策》“智谋细,文辞妙”的特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②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5)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二)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洛阳长句二首(其一)①杜牧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②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君王谦让泥金事③,苍翠空高万岁山④。[注]①大和九年,杜牧愤于朝臣专权,移疾至洛阳任闲散的监察御史分司,随后朝廷发生甘露之变,宦官权势日盛。此诗作于次年。②芝盖,此处指帝王之车。唐玄宗以前,皇帝常驾临洛阳,安史之乱后不再有帝王幸东都之事。③泥金事,指帝王封禅之事。④万岁山,嵩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登嵩山,随从官员听到山中有三次呼喊万岁之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桥横夕阳,高树掩千门,三、四句是在一、二句闲淡心境下对洛阳景观的观照。B.五、六句在三、四句写景的基础上转而抒写了心中的愁情,针线细密,思路清晰。C.帝王幸都,武帝作古,嵩山依旧,诗歌后四句用典,意在表达对古代贤君的赞叹。D.诗歌开篇写自己心境,再以洛阳的景物人事来渲染、烘托,含蓄深沉,意在言外。(2)请结合全诗,简要谈谈你对“是非名利有无间”一句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后唐庄宗宠溺伶人而亡国,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孟子早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就曾警诫世人:如果“,”,则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出了曹操战船浩荡,挥师南下直取赤壁的浩大声势。(3)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用“,”两句即写出这样一种梦幻美好又若即若离的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启程前往太空。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①的太空合影。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②。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工程全线充分发扬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弘扬“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始终坚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③,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战绩,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对第一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8.(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毫米汞柱,引起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新指南的意义在于让高危人群①_______,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目前,新指南②_______,临床诊断成人高血压的标准仍沿用2018年的防治指南,即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其实,2018年的诊断指南里,血压高压在130~139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85~89毫米汞柱之间,已被列为血压的正常高值。虽然数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但这类人群已成为高血压患者的高危人群,发展成高血压患者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所以日常多多关注、早发现早干预,对于避免发展成高血压及合并并发症至关重要。另外要注意,高血压患者原则上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值以内,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但③_______。这类人群服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耐受性及长期承受能力,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不可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更不可自己在家测血压自行服药。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综合措施,同时配合药物干预进行有效的血压控制管理,患者心脑血管及肾脏功能损害的发生才能降低。(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请以“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为陈述对象,将第二段画波浪线文字重组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个别词句,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宋襄公为齐孝公复位出力以后,自认为凭此能号令诸侯。他想成为盟主,结果在盟会时被楚成王抓到楚国,后虽然被放回,但仍怀恨在心。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他只好去讨伐曾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的郑国。接到郑国的求救,楚成王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只好带领兵马星夜回撤。宋楚两军隔泓水相对时,公孙固劝宋襄公与楚国讲和,宋襄公却认为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是缺乏仁义;己方虽然兵力单薄,却必将得胜。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劝宋襄公趁机杀过去,宋襄公却认为要讲仁义,没有同意他的提议;在楚军渡河后乱哄哄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赶紧冲锋,宋襄公还是认为要讲仁义,没有同意他的提议。结果在楚军猛冲之后,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没过几个月,宋襄公就因腿伤加重去世了。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高考语文八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思想及其生活。B.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C.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结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B.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D.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B.“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C.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D.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1)A.原文第二段在“潜移默化”前有“曾经”加以限制。C.“及其价值倾向”错。原文第三段是说“和主流价值观”。D.“不外乎”过于绝对,原文第三段是说“主要体现在”。(2)C.“正反论证”错,文章没有进行反面论证。(3)D.曲解文意。原文第七段是说“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与“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思不一样,前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未然,后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已然。答案:(1)B(2)C(3)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我国已知的最早开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西周设有“凌人”这么一种官职,专门负责“掌冰”。《诗经》曾经有这么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个“凌阴”其实就是古人挖的冰窖。上世纪70年代,河南滑县就发掘出了战国时期韩襄王的冰窖。据史书记载,曹操修的“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古人一般会储存多少冰呢?一般来说,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无论密封有多好,最终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会融化,冰块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被用来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摘编自华夏收藏网《生活中的化学》)材料二:198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皮耶尔弗兰科•德蒙蒂斯(PierfrancoDemontis)领导的一项研究通过计算机模型,首次预言水或许有一个超离子冰的相位。30年之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力学能实验室,科学家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之一对准了一滴水。激光发射,形成的冲击波让水滴的压力达到了大气压的数百万倍,温度也升高至几千摄氏度。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不同于我们见过的冰,超离子冰是黑色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密度也是普通冰的4倍。(摘编自《环球科学•两千多度时,冰变成了黑色》)材料三:在自然水城中,冰通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融化,大约是0到10℃,这也是团队主要希望探索的温度区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具体来说,在非常寒冷的温度下,也就是约5℃之下,冰会呈现出朝下的尖端形状,类似于冰柱,但冰的表面是光滑的,没有起伏。在高于约7℃的温度条件下,冰会形成类似的基本形状,但上下颠倒,尖端向上。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冰的表面融化出了波浪和波纹状的图案,这种图案被称为流痕,在自然的冰山和其他冰面上都能找到它们。科学家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这些形状差异是水流的变化造成的,而水流的变化则取决于温度。我们都知道,水和其他液体一样,它们的密度都会随着温度下降而上升。但水还有一个独一无二之处,和其他液体都不一样的是,液态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它的密度反而会降低,直到冻结。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摘编自雷夫•里斯特罗普等《异常对流在融化的冰中会诱导切割出尖顶和扇贝形状的冰型》)照片显示了在不同环境水温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状的冰(图片来源:NYU′sAppliedMathematiesLaboratory)(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A(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古代的冰块直接用于消暑降温,西周的“凌人”专门负责“掌冰”,我国最早的藏冰从西周时期开始。B.水的形态有三类——液态、固态、气态,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化为气态。C.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D.古人在冰窖里存冰是为了夏天给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用,所以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3)罗切斯特大学激光力学能实验室超离子冰的发现,给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及图解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把握题干涉及的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的图解,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三约5℃之下,冰会呈现出朝下的尖端形状,类似于冰柱,但冰的表面是光滑的,没有起伏。在高于约7℃的温度条件下,冰会形成尖端向上的冰柱,其表面是光滑,没有起伏。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冰的表面融化出了波浪和波纹状的图案。故选:A。(2)A.“古代的冰块直接用于消暑降温”错,根据材料一,古代冰块的作用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用冰做成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我国最早的藏冰从西周时期开始”错,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我国已知的最早开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B.“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化为气态”错,根据材料二“温度也升高升至几千摄氏度!X射线瞬间穿越水滴”“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可知,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化为气态,温度足够高也会凝固、结晶成冰。C.正确。D.“所以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错,材料一只是说“古人一般会储存多少冰呢?一般来说,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无论密封有多好,最终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会融化,冰块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被用来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可见,选项中说的前后无因果关系。故选:C。(3)根据“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在自然水城中,冰通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融化,大约是0到10℃,这也是团队主要希望探索的温度区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可知,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促使更多科学家探索冰的奥秘,这种研究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通过计算机模型,首次预言水或许有一个超离子冰的相位”“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不同于我们见过的冰,超离子冰是黑色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密度也是普通冰的4倍”可知,前人预言但尚未证实的问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根据“科学家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之一对准了一滴水。激光发射,形成的冲击波让水滴的压力达到了大气压的数百万倍,温度也升高至几千摄氏度。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可知,运用创新思维,通过改变实验条件,会有新的科学发现。答案:(1)A(2)C(3)意义:发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促使更多科学家探索冰的奥秘,这种研究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启示:①前人预言但尚未证实的问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②运用创新思维,通过改变实验条件,会有新的科学发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最忆是西湖董卫华元代散曲家奥敦周卿有曲写道:“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蟾宫曲•咏西湖》)这首曲写的清新脱俗,婉婉动人,后两句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秋日的西湖清澈如镜,在夕照下,恍若人间仙境一般。湖岸边的柳树婀娜多姿,绿幔青帷装点着西湖。远望去,云里雾里,群山飘渺,仿佛是白纱萦仙子,三分灵息妙染,七分典雅端庄。若是凝神望去,便能巡望到被茂盛树木所簇拥的雷峰塔。看到雷峰塔让人不禁联想起许仙和白娘子的凄美爱情神话。顺着这山势风景,也顺着这神话传奇向右望去,便是“断桥残雪”了。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断桥上分别的。共鸣于心底叹息,我深吸一口气,还来不及呼出那忧伤,西湖独有的清爽味道就已经瞬间迷醉了我的身体。轻飘的人,扶着轻灵的风,环视这亦真亦幻的景,人也好,风也好,云也好,桥也好,山也好,塔也好,仿佛都是若隐若现的,只有西子的美在我眼中心里越来越清晰。当天边最后一抹红霞谢幕,早已悬于天上的月亮开启了西子夜的梦幻。“三潭印月”是这夜世界的经典,将原要离去的人们牢牢地摄住心魄,定成了惊讶的石像。岛里潭中的三座瓶型石塔,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独月悬空中,却现三十三轮月。因为,每个石塔上有五个孔洞,在孔洞中放上蜡烛,再倒影在水中,如此便会出现十轮圆月。又因为有三座石塔,所以这样就会有三十个月亮。剩下的三个,分别是:天上的,水中的和心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圆月,洁白如玉;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座西湖,独一无二。游走于人间仙境,我一路走,一路赏,一路叹。难怪宋朝著名诗人苏轼会发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赞叹。西湖好不好,踱步方知晓;浅浅的晕色月光渐渐充盈于远方的天际和内敛的心中,强调着幻化的心情和苏杭独有的迷茫。随风处,似有似无的铃声更是带远了我的思绪。幸而:揽月空深补明窗,斗星不夜画琳琅。不问断桥悲悲处,只有雷锋懒铃长。端庄典雅,西子湖畔,幸甚至哉。忆江南,最忆是西湖!文本二:西湖巴金一年过去了。我又来到西湖,还是在四月。我住在一间带阳台的屋子。房间面对西湖,不用开窗,便看见山、水、花、树。阳台下香樟高耸,幽静的花园外苏堤斜卧在缎子一样的湖面上。我经常在窗前静坐,也常在阳台上散步或者望湖。更多的时候我站在栏杆前,我的眼光慢慢地在绿树掩映的苏堤上来回移动。有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樟树的香气吹到我的脸上,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我1930年10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我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说岳全传》。我忘不了死者的亲友偷偷扫墓的情景。再过了十几年我第一次站在伟大死者的墓前,我觉得来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连那些石像、铁像都是我看惯了的。以后我每次来西湖,都要到这座坟前徘徊一阵。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着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于是小说中气死金兀术的老将军、舞台上撕毁圣旨的老英雄等各种感人的形象一齐涌上我的心头。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岳飞、牛皋、于谦、张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他们是不灭的存在,是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辉。五十二年来,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很想写一部西湖变化史,可惜我没有精力做这工作。但记下点滴的回忆还是可以的。说出来会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对西湖的坟墓特别有兴趣。其实并不是对所有的墓,只是对那几位我所崇敬的伟大的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敬爱之情,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有一个时期,我到处寻找秋瑾的“风雨亭”。秋瑾是我们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即使人们忘记了她,她也会通过鲁迅小说中的形象流传万代。曾经,“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风雨亭不见了,换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后来墓和碑又都消失了,我对着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着奇迹。现在奇迹出现了,孤山脚下立起了巾帼英雄的塑像,她的遗骨就埋在塑像旁,她终于在这里定居了。我在平凡的面貌上看到无穷的毅力,她拄着宝剑沉静地望着湖水,她给湖山增添了光彩。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当时正在岳王庙内长期举办“花鸟虫鱼”的展览,大殿上陈列着最引人注目的展品——绿毛龟。我和一位来西湖养病的朋友谈起,我们对这种做法有意见,又想起了三百多年前张煌言的诗句。苍水先生抗清失败,被捕后给押送杭州,在杭州就义。他写了两首《入武林》,其中一首的前四句是: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我同朋友合作,借用了三、四两句把它们改成“油盐酱醋于氏墓,花鸟虫鱼岳家祠”。我们看见的就是这样。又过了若干年之后,今天我第若干次来到西湖,于氏墓的情况我不清楚,岳家祠给人捣毁之后又重新修建起来,不仅坟前石像还是旧日模样,连堂堂大宰相也依然长跪在铁栏杆内。大殿内、岳坟前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同到了闹市。看来,岳王坟是要同西子湖长存下去的了。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本一开篇点题,引用元代奥敦周卿的散曲,用优美动人的曲词为读者勾勒出西湖美景的大致轮廓,让人浮想联翩。B.文本一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从视觉、听觉、嗅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描写西湖之景。C.文本二引用苍水先生的诗句,增加了文化内涵,同时与于谦墓的现状形成正面呼应,为下文作者和朋友改写诗句作铺垫。D.两则文本写西湖都采用第一人称,体现出“以我观物”的别致,作者笔下的西湖不仅是世人的西湖,更是“我”的西湖。(2)文本一中说“最忆是西湖”,文本二中说“我却偏爱西湖”,西湖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分析。(3)两则文本都是写“西湖”的优美散文,你更喜欢哪一篇?请结合文本内容,试从语言特色、选材内容和创作意图的角度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要求细致分析,准确把握即可。(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解答】(1)C.“与于谦墓的现状形成正面呼应”错,依据“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可知苍水先生的诗句内容和于谦墓的现状形成对比。故选:C。(2)①依据“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秋日的西湖清澈如镜,在夕照下,恍若人间仙境一般。湖岸边的柳树婀娜多姿,绿幔青帷装点着西湖。远望去,云里雾里,群山飘渺,仿佛是白纱萦仙予,三分灵息妙染,七分典雅端庄”可知西湖风景优美,犹如人间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沉迷。②依据“看到雷峰塔让人不禁联想起许仙和白娘子的凄美爱情神话。顺着这山势风景,也顺着这神话传奇向右望去,便是‘断桥残雪’了。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断桥上分别的。共鸣于心底叹息……”可知西湖的故事传说,令人遐思,令人叹息,让人产生共鸣。③依据“有时忽然起了一阵风,樟树的香气吹到我的脸上,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可知西湖美好的气息和明净的湖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④依据“岳飞、牛皋、于谦、张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他们是不灭的存在,是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辉”“其实并不是对所有的墓,只是对那几位我所崇敬的伟大的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敬爱之情,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可知西湖和众多伟大人物及其精神结合在一起,美丽而光辉,让人受到鼓舞并找到信心。(3)示例一:更喜欢文本一。①依据“秋日的西湖清澈如镜,在夕照下,恍若人间仙境一般。湖岸边的柳树婀娜多姿,绿幔青帷装点着西湖。远望去,云里雾里,群山飘渺,仿佛是白纱萦仙予,三分灵息妙染,七分典雅端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圆月,洁白如玉;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座西湖,独一无二”可知文章语言典雅生动,句式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富有韵律感和参差美;且依据“元代散曲家奥敦周卿有曲写道:……”“难怪宋朝著名诗人苏轼会发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赞叹”可知多处引用诗词,富有文化气息。②依据“若是凝神望去,便能巡望到被茂盛树木所簇拥的雷峰塔。……便是‘断桥残雪’了。……‘三潭印月’是这夜世界的经典,将原要离去的人们牢牢地摄住心魄,定成了惊讶的石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圆月,洁白如玉;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座西湖,独一无二”可知文章选取西湖的“雷峰塔”“断桥残雪”“三潭印月”等几处经典风景集中叙写,突出西湖令人陶醉的美丽和魅力。③依据“端庄典雅,西子湖畔,幸甚至哉。忆江南,最忆是西湖”可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由衷赞叹和喜爱。示例二:更喜欢文本二。①依据“一年过去了。我又来到西湖,还是在四月。我住在一间带阳台的屋子。房间面对西湖,不用开窗,便看见山、水、花、树。阳台下香樟高耸,……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五十二年来,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很想写一部西湖变化史,可惜我没有精力做这工作。但记下点滴的回忆还是可以的。……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中“我住在一间带阳台的屋子”“可惜我没有精力做这工作”等可知语言质朴自然,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是在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②依据“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我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说岳全传》”“我在附近山上找着了牛皋的墓,……岳飞、牛皋、于谦、张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他们是不灭的存在,是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辉”“有一个时期,我到处寻找秋瑾的‘风雨亭’。秋瑾是我们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她拄着宝剑沉静地望着湖水,她给湖山增添了光彩”“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等可知文章将笔墨重点放在了对历史遗迹和历史人物的追思上,富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③依据“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岳飞、牛皋、于谦、张煌言、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他们是不灭的存在,是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辉”“其实并不是对所有的墓,只是对那几位我所崇敬的伟大的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敬爱之情,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可知文章表达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依据“即使人们忘记了她,她也会通过鲁迅小说中的形象流传万代。曾经,‘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风雨亭不见了,换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后来墓和碑又都消失了,我对着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着奇迹”“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可知作者对西湖遗迹消失的忧思。答案:(1)C(2)①西湖风景优美,犹如人间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沉迷。②西湖的故事传说,令人遐思,令人叹息,让人产生共鸣。③西湖美好的气息和明净的湖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④西湖和众多伟大人物及其精神结合在一起,美丽而光辉,让人受到鼓舞并找到信心。(3)示例一:更喜欢文本一。①语言典雅生动,句式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富有韵律感和参差美,且多处引用诗词,富有文化气息。②选取西湖的“雷峰塔”“断桥残雪”“三潭印月”等几处经典风景集中叙写,突出西湖令人陶醉的美丽和魅力。③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由衷赞叹和喜爱。示例二:更喜欢文本二。①语言质朴自然,不追求外在的精雕细作,而是在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和艺术上的享受。②文章将笔墨重点放在了对历史遗迹和历史人物的追思上,富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③表达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西湖遗迹消失的忧思。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使者报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部;微社稷之神灵,则部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部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选自《战国策•赵策二》《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这三处的字母。故循法之功A不足B以高C世D法古之学E不足F以制G今H吾计I决J子K其L勿反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与《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中的“侍坐”意思相同。B.“畔学者”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中的“畔”意思不同。C.“使者报王”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报”意思相同。D.“五伯不同教而政”与“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中的“伯”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非议,事实果不其然。B.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对叔父从国家形势和往事说起,动之以情,对另外两位反对者则晓之以理。C.赵造一开始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D.赵武灵王反复给反对者讲述道理的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策》“智谋细,文辞妙”的特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②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5)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所以遵循旧制的做法不能超过当世,效法古代的理论不能治理当代,我的主意已定,希望你不要再说反对的话了。”第一个分句,“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句子结构完整,其中“循法之功”做主语,对应谓语为“高”,宾语为“世”,所以第一处断在“D”处;第二个分句,“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与前句为对称句,“法古之学”为主语,“制”为谓语,“今”为宾语,所以第二处断在“H”处;第三个分句,“子其勿反也”中“子”为该句的主语,应在“子”前断开,所以第三处断在“J”处。(2)A.正确。句意:肥义在旁边陪伴侍奉。/公西华在孔子身边陪伴侍奉。B.“意思不同”说法错误。意思相同,都是通假字,通“叛”,解释为“背离,背叛”。句意:背离了圣贤们的教导。/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C.正确,均解释为“回复,报告”。句意:王孙绁把公子成的话向赵武灵王报告。/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D.正确,“五伯”的“伯”通“霸”,解释为“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二州牧伯”的“伯”解释为“古代管领一方的长官”。句意:春秋五霸的教化不同却都能治理好国家。/两个州的地方长官看见和知道的。故选B。(3)C.“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说法错误,赵造先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为下文的委婉劝谏做铺垫,并非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故选C。(4)①“募”,仰仗;“成”,促成;“谒”,拜望;“服”,穿上胡服。译文:所以我希望仰仗叔父的正确行动,来促成改穿胡服的成功。我特地派王孙绁来拜望您,请叔父穿上胡服吧。②“礼之制也”,判断句;“制”,规定;“所以”,用来……的;“图”,考虑。译文:服装有一定的样式,这是礼法所规定的,这是古代圣人用来教导我们的。希望君王认真考虑一下这件事。(5)由原文“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可知,推行“胡服骑射”是为了抵御赵国周边国家军事力量的入侵;由原文“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可知,推行“胡服骑射”是为了洗雪中山国入侵的耻辱;由原文“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可知,推行“胡服骑射”是为了吸取圣人治国经验教训,即习俗礼法应根据形势变化而变化。答案:(1)DHJ(2)B(3)C(4)①所以我希望仰仗叔父的正确行动,来促成改穿胡服的成功。我特地派王孙绁来拜望您,请叔父穿上胡服吧。②服装有一定的样式,这是礼法所规定的,这是古代圣人用来教导我们的。希望君王认真考虑一下这件事。(5)①抵御赵国周边国家军事力量的入侵;②洗雪中山国入侵的耻辱;③吸取圣人治国经验教训,即习俗礼法应根据形势变化而变化。参考译文:赵武灵王平日没事闲坐时,肥义在旁边陪坐。武灵王说:“现在我打算教导百姓改穿胡服、练习骑射,那么社会上一定会对我进行非议了。”肥义说:“愚蠢的人对于即使成功的事情也弄不明白,聪慧的人在事态尚未露出苗头之际就能察觉出来了,希望大王马上去施行吧。”赵武灵王于是改穿胡服。(赵武灵王)派王孙绁对公子成说:“子女不违抗父母,臣子不违抗国君,这是先王时就已通行的规矩。现在我要改穿胡服的目的,决不是放纵情欲而娱乐心志啊。所以我希望仰仗叔父的正确行动,来促成改穿胡服的成功。我特地派王孙绁来拜望您,请叔父穿上胡服吧。”公子成拜了两拜,说:“中原这个地方,是圣贤进行教化的地方,是仁义道德所施行的地方。现在君王舍弃了这些,而去袭用边远地区的服装,背离了圣贤们的教导,我希望大王要多多考虑啊。”王孙绁把公子成的话向赵武灵王报告。于是,(赵武灵王)就亲自到了公子成家里,对他说:“衣服的式样,不过是为了人们穿用方便;而礼制,是为了处理事情方便。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是燕国、东胡,西面有楼烦、秦、韩紧紧相邻。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武备,凭什么能守得住呢?早些时候,中山国依仗齐国的雄厚兵力,侵犯我国的土地,俘虏我国的百姓,又引水围鄗城;如果不是祖先神灵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对此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这不是我对您期望的!”公子成听了以后拜了两拜,于是赵武灵王就赐给他一套胡服。赵文又前来劝阻武灵王说:“服装有一定的样式,这是礼法所规定的,这是古代圣人用来教导我们的。希望君王认真考虑一下这件事。”武灵王说:“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服饰不同却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的教化不同却都能治理好国家。所以习俗应跟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礼法制度也要随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这才是圣人治国的原则啊。”赵造规劝说:“不竭尽忠心,属于奸邪之类;因私心而危害国家,属于贼害之类。我虽然愚钝,愿尽忠心。不敢逃避死罪。”武灵王说:“忠臣不避危险,明君不拒绝别人提意见,你就说吧!”赵造说:“圣人不交换百姓而进行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习俗而行动。我希望大王好好考虑吧。”武灵王说:“圣人的兴起,不承袭前代而王天下;夏、商的衰败,因不变更制度而灭亡。所以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勋,效法古代的理论不能治理当代,我的主意已定,希望你不要再说反对的话了。”(二)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洛阳长句二首(其一)①杜牧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②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君王谦让泥金事③,苍翠空高万岁山④。[注]①大和九年,杜牧愤于朝臣专权,移疾至洛阳任闲散的监察御史分司,随后朝廷发生甘露之变,宦官权势日盛。此诗作于次年。②芝盖,此处指帝王之车。唐玄宗以前,皇帝常驾临洛阳,安史之乱后不再有帝王幸东都之事。③泥金事,指帝王封禅之事。④万岁山,嵩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登嵩山,随从官员听到山中有三次呼喊万岁之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长桥横夕阳,高树掩千门,三、四句是在一、二句闲淡心境下对洛阳景观的观照。B.五、六句在三、四句写景的基础上转而抒写了心中的愁情,针线细密,思路清晰。C.帝王幸都,武帝作古,嵩山依旧,诗歌后四句用典,意在表达对古代贤君的赞叹。D.诗歌开篇写自己心境,再以洛阳的景物人事来渲染、烘托,含蓄深沉,意在言外。(2)请结合全诗,简要谈谈你对“是非名利有无间”一句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诗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表达对古代贤君的赞叹”错误,尾联用汉武帝典故,意思是君王久已不来洛阳,只有嵩山苍翠依然,寂寞空高,借以表达人事无常、盛世不再的感慨。故选C。(2)首联“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意思是心情与春草一样悠闲自适,是非名利的纷扰,也都变得若有若无。草色本来不存在悠闲安逸,诗人却采用移情手法,将草色和人心互相映衬,表达出豁达的心境。颔联“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意思是放眼望去,只见夕阳余晖中的小桥如一湾彩虹,茂密的树木深掩着千重门户,鸟儿却在其中自由地飞来飞去。从首联中“相与闲”和颔联的写景可以看出,诗人在闲散中寻求一种淡泊的情境。据此分析出,诗人远离长安,移居洛阳,官职闲散,此句是诗人淡泊懒散的心境表达。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诗人表面的闲散背后更有一种宦海沉浮、人生险恶,不得不做退而求其次的仕途选择的感慨。据此分析出,诗人目睹朝政混乱,朝廷无所作为,此句是对宦海风波险恶的人生感慨。颈联“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意思是纵然皇恩浩荡,洛阳城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一丝温暖;昔日的繁荣,早已随着流水漂逝。尾联“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意思是诗人回忆起昔日皇帝临幸时,苍翠的高山中都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泥金事、万岁山,引用汉武帝登泰山行封禅之事,其所用玉制的牒、册等都以金绳缠缚,金泥封固。才子非常清楚盛衰变化的道理,但自己身处其中,依然希望大唐早日恢复往日的荣光。联系后两联,应体悟出诗人所言“是非名利有无间”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还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悟。据此分析出,诗人回首洛阳往事,曾经的繁盛如今已然不在,此句暗含对荣谢转换、盛衰无常的世事感悟。答案:(1)C(2)①诗人远离长安,移居洛阳,官职闲散,此句是诗人淡泊懒散的心境表达。②诗人目睹朝政混乱,朝廷无所作为,此句是对宦海风波险恶的人生感慨。③诗人回首洛阳往事,曾经的繁盛如今已然不在,此句暗含对荣谢转换、盛衰无常的世事感悟。(三)名篇名句默写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后唐庄宗宠溺伶人而亡国,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孟子早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就曾警诫世人: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则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2)苏轼《赤壁赋》中“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写出了曹操战船浩荡,挥师南下直取赤壁的浩大声势。(3)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即写出这样一种梦幻美好又若即若离的景象。【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解答】故答案为:(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重点字:拂)(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重点字:旌、蔽)(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沧)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启程前往太空。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①的太空合影。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②。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工程全线充分发扬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弘扬“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始终坚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③,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战绩,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对第一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正确填写。(2)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段落的内容,抓住要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第①空,根据语段对两个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的描述可知,此处要填写表示“大合影”永留史册的成语,还应与“足以”二字搭配,故此处可填“载入史册”之类的成语。载入史册: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第②空,根据前文“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任务圆满完成,故可填写“大功告成”之类的成语。大功告成: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物业清洁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检测领域咨询服务协议精简版版
- 2024年协议离婚合作的艺术与法律框架3篇
- 2024事业单位青年英才招聘合同3篇
- 2025营业执照抵押合同范本格式
-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投标书范本合同3篇
- 2025年开封货运上岗资格证模拟考试
- 洛阳师范学院《包装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地产销售顾问聘用合同样本
- 环保产业授权经营的管理办法
- 技术需求信息表
- 乐山大佛介绍课件
- 血透室运用PDCA循环降低血透病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云南省昆明一中2024年高二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防守方方案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
- 教育政策与法规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关注心灵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 数胎动那些事儿胎动与胎儿安全孕妇学校课件PPT
- 冲刺高考主题班会
- 小型谷物烘干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