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答题技巧
1.理解并翻译句子:首先,需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然后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过程中,
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和翻译,以及语序的调整,确保翻译出来的句子既准确又通顺。
2.分析人物形象:在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展现。在阅读时,要
注意这些描写,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倾向。同时,也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以便更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
3.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是考试的重点。要熟记这些词汇,并掌握它
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对于不熟悉的词汇,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和理解。
4.注意特殊句式和语法结构: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式和语法结构,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在
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句式和结构的识别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文意。
5.归纳和总结:在阅读完文言文后,要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
理解,并能够在答题时迅速找到相关信息。
专项练习
甘凤池传
甘凤池,江南江宁人。少以勇闻。康熙中,客京师贵邸①。力士张大义者慕其名,自济南来见。酒酣,
命与凤池角,凤池辞,固强之。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拇②,腾跃若风雨之骤至。凤池却立倚
柱,俟其来,承以手,大义大呼仆。血满靴,解视,拇尽嵌铁中。即墨③马玉麟,长躯大腹,以帛约身,缘
墙升木,捷于猱④。客扬州巨贾家,凤池后至,居其上。玉麟不平,与角技,终日无胜负。凤池曰:"此劲
敌,非张大义比!"明日又角,数蹈其瑕,玉麟直前擒凤池,以骈指却之,玉麟仆地,惭遁。凤池尝语人曰:
“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释】:①贵邸:指王侯宅第。②拇:这里指脚趾。③即墨:地名。④猱:猿猴类动物。
1.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语句方法示例释义
凤池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①
课内迁移法
凤池尝语人曰尝射于家圃②
第1页共18页.
以驻指却之查阅字典法A.拒绝,推辞;B。退;C。除,消除。③(填字母)
腾跃若风雨之骤至联系成语法疾风骤雨④
2.用“/”给划线句断句。(限2处)
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玉麟不平,与角技,终日无胜负。
4.本文尾句中的“耳”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中的“尔”表达的情感相同吗?结合文章内容
加以分析。
5.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号挑战者:张大义从()(填文中句子)看出
1“1”(3)本文写了两场结局相同的对决,是否多余?结
张大义(2)的特点。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2号挑战者:马玉麟从“缘墙升木,捷于猱”看出马玉
麟敏捷的特点。
【答案】1.推脱曾经C迅速2.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马玉麟心中愤愤不平,与甘凤池较量技艺,一整天也没分出胜负。4.相同。“耳”和“尔”都译为“罢
了”,都体现了人物谦虚、不骄不躁的性格特点。卖油翁有着高超娴熟的技术,却仍然毫不夸饰地说:“我亦
无他,惟手熟尔。”体现了卖油翁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态度和朴实谦逊的品德;甘凤池武艺高强,几乎无
人能敌,却对别人说,自己只是“善借其力以制之耳”,写出了甘凤池武艺高强却毫不骄矜、从容冷静的特点。
5.(1)腾跃若风雨之骤至(2)腿部力量强大(3)不多余。两场对决虽然结局相同,但与甘风池对决的
人物特点并不相同,甘凤池取胜的方法也不相同。两场对决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甘风池的人物形象。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注意联系课内迁移的句子并结合语境,来确定词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大意是:吕蒙用军中事物多这个理由推脱。辞:推脱;(1)句大意是:凤池推脱,
(张大义)坚持要比试。辞:推脱。
②“尝射于家圃”大意是,曾经在自己家园子中练习射箭。尝:曾经;(2)句大意是,甘凤池曾经对别人说。
尝:曾经。
③句意是:(甘凤池)用合并的手指除去了他的攻击。却:除去;故填C。
④成语“疾风骤雨”的意思是,风雨来的突然而猛烈。骤:突然而猛烈;(4)句大意是,腾空跃起而下就好
第2页共18页.
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骤:突然而猛烈。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的力气没有超过中等人,我能够战胜别人的原因是,我擅长借助外力来制服他们罢了。“吾”是主语,
“逾”是谓语,“吾力不逾中人”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在“人”后面断开第一处;“所以能胜人者”是一个因果结构,
其中“所以”表示原因,“能胜人者”是结果,在“者”后断开第二处;“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是对“能胜人者”的进
一步解释,说明是如何战胜别人的。
故断句为: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有:角技:比赛技艺;终日:一整天。
4.本题考查文言情感的分析。
《卖油翁》中“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是卖油翁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尔”是而已、罢了的意思,写出了卖
油翁纯朴厚直、怀技而谦谨的特点,也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中“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是甘凤池自述能
胜过他人的原因,“尔”也是而已、罢了的意思,甘凤池多次战胜他人却能冷静,理智的分析自己取胜的技能,
表现了人物不骄不躁谦逊理智的特点。因此,情感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人物谦虚、不骄不躁的性格特点。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概括。
(1)文中句子“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腾跃若风雨之骤至”意思是,张大义身高八尺有余,
小腿力量强大,用铁皮包住小腿,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写出了张大义身长、力
大的特点。
(2)“腾跃若风雨之骤至”意思是,(张大义)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形象具体的
写了张大义腿部力量强大。
(3)本文中的两场对决,分别从不同的两个方面来刻画甘凤池的形象特点。与甘凤池对决的两个人物特点
不同,句子“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腾跃若风雨之骤至”表明张大义的特点是力量强大,句子
“长躯大腹,以帛约身,缘墙升木,捷于猱”表明马玉麟的特点是敏捷。甘凤池战胜他们的方法也不同,面对
力量强大的张大义,凤池取胜的方法是“凤池却立倚柱,俟其来,承以手”;而战胜敏捷的马玉麟甘凤池则采
取“以骈指却之”的方法取胜,不管是力量强大的对手还是迅速敏捷的对手,甘凤池都能轻易的化解对方的攻
击,说明甘凤池武艺高超。
【点睛】【参考译文】
甘凤池,是江南江宁人。小时候就凭借勇猛闻名。康熙年间,客居在京城中往后第宅。大力士张大义仰慕
甘凤池的大名,从济南来京城拜见他。酒喝得正畅快时,(张大义)招呼甘凤池与自己比试,凤池推脱,
(张大义)坚持要比试。张大义身高八尺有余,小腿力量强大,用铁皮包住小腿,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
第3页共18页.
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甘凤池后退,靠着柱子站立,等到张大义袭来,用手制止了张大义,大义大叫一
声扑倒在地。血流满了他的靴子,解开靴子来看,只见他的脚趾都深深的埋入了铁片中。即墨的马玉麟身
材高肚子大,用布帛束住身体,沿着墙攀援到高高的树上,比猴子还要敏捷。(马玉麟)客居在扬州一巨
商人家,甘凤池后来到了巨商家,职位在马玉麟之上。马玉麟心中愤愤不平与甘凤池较量技艺,一整天也
没分出胜负。甘凤池说:“这是一位强有力的敌人,不是张大义能比的!”第二天又比试,多次攻击他的弱
点,马玉麟直身上前去擒甘凤池,(甘凤池)用合并的手指击退了他,马玉麟扑倒在地,惭愧的逃走了。
甘凤池曾经对人说:“我的力气没有超过中等人,我能够战胜别人的原因是,我擅长借助外力来制服他们罢
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
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①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
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
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④
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恚:恼怒。②不虞:意料不到,意外(之事)。③造次:鲁莽,轻率。④拊(fǔ):抚摩。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数讨山越()②当顾见大惊()
③肃意尚轻蒙()④遂拜蒙母()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关羽实虎熊也
A.结友而别(《孙权劝学》)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C.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肃于是越席就之
8.翻译下列句子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第4页共18页.
9.根据选文,并结合课文《孙权劝学》,分析吕蒙的形象特点。
【答案】6.(1)①多次②看见,发现③轻视,看轻,瞧不起④拜见,叩拜
(2)B7.肃/于是/越席就之8.(1)不探寻老虎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
(2)(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9.①知错就改,当孙权指出自
己存在的问题时,他能及时改正,且学有所成;②有勇有谋,他十五六岁时就偷偷地随军打仗,与鲁肃谈
论时局时能有独到的见解。
【解析】6.(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邓当多次带领军队去征讨山越。数:多次。
②句意:邓当发现以后大吃一惊。顾:看见,发现。
③句意:他起初并不看重吕蒙,有些轻视他。轻:轻视,看轻,瞧不起。
④句意: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拜:拜见,叩拜。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而关羽实虎熊也”中的“而”,连词,表示转折;
A.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B.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C.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D.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故选B。
7.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意:在这个时候,鲁肃越过座位靠近吕蒙。
重点字词:于是:在这个时候。越:跨越。席:座位。就:接近、靠近。之:吕蒙。
句子结构:“肃”是指鲁肃,“于是”是一个连词,“越席就之”是一个动作短语,表示鲁肃离席走向吕蒙。
根据以上分析,可推知:肃/于是/越席就之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1)重点字词:探:探索,寻找。安:怎么,哪里。得:得到。
(2)重点字词:见:看见。发:发射。矢:箭。中:射中。但:只是。颔:点头。
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根据《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知,吕蒙在初次拒绝学习后,在孙权的劝说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开始
第5页共18页.
学习。这体现出他知错能改,能够接受上级的建议。根据本文“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
叱不能禁止”可知,吕蒙从小就表现出勇猛无畏的个性。再根据“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
不豫定?”“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并为鲁肃筹划了五个策
略可知,吕蒙不仅有勇,而且有谋,能对复杂局势有深刻的理解和对应的策略。因此,吕蒙的形象是既有“窃
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的勇猛,又有“计安可不豫定?”和为鲁肃策划五策的智略,且在孙
权的劝说下能“辞以军中多务”后去学习,显示其知错能改的品质。
【点睛】参考译文:
吕蒙,字子明,是汝南富陂人。他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生活。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
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参加攻击敌寇的活动,邓当看到后立即大
吃一惊,大声指责吕蒙,但他却不听从命令。邓当回来后告诉了吕蒙的母亲,母亲很生气并要处罚他,吕
蒙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听了很感伤,便饶了他。
后来鲁肃代替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鲁肃到吕蒙的驻军所在地(巡查)时,鲁肃(当时)轻慢吕蒙,有
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
蒙。酒到酣畅淋漓之时,吕蒙问鲁肃:“你身受重任,与此地相邻的关羽为人极为狡诈,如果要想防备意想
不到的祸患,必须要用什么计策呢?”鲁肃仓猝回答说:“根据情况,临时想办法。”“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
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计划呢?”于是就这个问题,吕蒙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
方法。在这个时候,鲁肃越过座位,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部说:“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
略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怀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①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
避日,又就燥②,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③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
各有本性。赠以诗日。“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盘④,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
“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年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
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选自《种兰》,有删改)
【注释】①太湖石、黄石:堆叠假山的两种石料。②燥:千爽之地。③箭:像箭一样的新枝。④盎:情趣
洋溢。
10.新考法对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词义
第6页共18页.
A山之阴查阅词典法: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阴影;③暗中北面
B挺然直上课内迁移法: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旁生枝茎)名词作动词,向上生长
叶暖花酣气候
C联想成语法:酣然人梦(畅快地入睡)事物的状态,旺盛、浓烈
浓
D极肥而劲联系语境法:上文说“花皆出叶上”作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A.AB.BC.CD.D
1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B.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
C.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D.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香味坚厚而远。
(2)乃知物亦各有本性。
13.新考法本文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表。
刻画的“物”“物”的生长情况作者寄托的“志”
莲花生于污浊环境却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推崇高洁正直、庄重质朴的君子品德
兰花①②
【答案】10.D11.A12.(1)(兰花的)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
(2)于是我体悟到自然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
13.种植于盆中则容易凋零,种植于假山之阴则长势旺盛。表明自己追求自由、超凡脱俗
的志趣,坚持操守、傲世独立的情怀。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D.有误,“极肥而劲”的“而”表并列;
故选D。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句句意为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此假山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是“这不过
是假山罢了”。在这里,“耳”是一个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罢了”,用于表达一种轻松或不太重要的语气。因
第7页共18页.
此,“此假山耳”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来断句。“尚如此”也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意思是“尚且如此”。这里
的“尚”表示“尚且”,“如此”则是对前面提到的“假山”的进一步描述,强调了即使是假山也有其美好的一面。
“况真山乎”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何况是真山呢”。这里的“况”是“何况”的意思,用于引出更进一步的比较
或推论。而“真山”则是对前面提到的“假山”的对比,强调了真山应该会更加美好。
正确划分为: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
故选A。
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
(1)句重点字词:坚,坚实;厚,厚重;而,表并列;远,悠远。翻译时补出主语“兰花”。
(2)句重点字词;乃,于是;知,体会,体悟;物,自然万物。
13.本题考查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能力。
由“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可知,兰花种植于盆中则容易凋零;由“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
之阴”“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可知,兰花种植于假山之阴则长势旺盛。
由“乃知物亦各有本性”“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可知,作者
寄托着自己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志趣,坚持操守、傲世独立的情怀。
【点睛】参考译文:
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佛人思念故乡的样子。因而将它们移植到
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
来也没有碍眼之处。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个新枝,挺拔直上,(兰花的)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又
过一年,长得更加茂盛。于是我体悟到自然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兰花本是山
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
花都超出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末负笈从师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
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
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任末:人名。笈(jí):书箱。庵:茅草小屋。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门徒/悦其勤学B.门徒悦/其勤学
第8页共18页.
C.门徒悦其/勤学D.门/徒悦其勤学
15.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负()(2)题()
16.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2)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7.任末读书时条件十分艰苦,请你摘抄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18.读了本文后,谈谈你在学习或写作上有何收获?
【答案】14.A15.(1)背(2)写16.(1)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
在衣服上,用来记下它。
(2)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17.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18.学
习贵在勤奋好学。要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4.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停顿的把握。
A.这句话的大意是:门徒为他的勤学感到高兴。故选A。
15.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
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就背着书跟老师学习。负:背。
(2)大意:就把感悟写在自己的衣服上。题:写。
16.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
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会,体会、领会。题,写。以,用来。
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有:虽,即使。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17.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通读文段内容可知,表现任末读书时条件十分艰苦的语句是“或依林木
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这几句话的大意是:(他)
有时候靠着树木,用茅草编成草庐,削荆条当做笔,刻树汁当做墨。在夜里就借着星星月亮的光辉读书,
光线暗了就绑麻蒿照明。
18.这道题考查阅读文段的感悟启示。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分析其含义及其在文中
的作用。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从“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可以感悟到:学习贵在勤奋好学。
第9页共18页.
从“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可以感悟到:要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点睛】译文:
任末十四岁起,就背着书跟老师学习,不怕艰险。(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他)有时候靠着树木,用茅草编成草庐,削荆条当做笔,刻树汁当做墨。在夜里就借着星星月亮的光辉
读书,光线暗了就绑麻蒿照明。读书读到领会意旨时,就把感悟写在自己的衣服上,记下自己的体验。门
徒为他的勤学感到高兴,常常拿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临终时告诫道:“人只要好学,即使死
了也好像活着一样;不好学的人,即使活着,人们也会称他为行尸走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哀溺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
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寻常:这里指平时。
1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乘小船/绝湘水B.乘/小船绝湘水
C.乘小船绝/湘水D.乘小船绝湘/水
2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善
(2)是以
21.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22.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
23.本文告诉了你一个什么道?
【答案】19.A20.(1)善于、擅长(2)因此21.(1)其中有一个人竭尽全力却不能像以前一
样善于游泳。
(2)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22.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
被溺死。23.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解析】19.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
第10页共18页.
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
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乘着小船渡湘江。可断句为:乘小船/绝湘水。故选A。
20.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
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善”,善于、擅长;“是以”,因此。
21.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1)氓:百姓;而,然而,却;寻常,
往常。(2)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甚,极点;且:将要;货:财物,这里指钱。何以货:还要钱
干什么?
22.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根据“吾腰千钱,重,是以后”分析,可知这个落水之人是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
溺死。
23.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关键句子概括得出主旨即可。文中的“氓”因“腰千钱,重”而落后,最终筋疲力尽
而溺亡。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不肯舍弃钱财来保住自己的生命。文章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进而
警告那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于名利场中。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点睛】参考例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
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
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
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
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①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
颔②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
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
言讫,溘然③长逝。
注:①弈秋:古代下棋高手,秋,人名。②颔:点头。③溘kè:突然。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史某好弈,自诩曰(2)人皆神之
(3)或请于手谈一局(4)及病笃
第11页共18页.
25.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或请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家?
(2)言讫,溘然长逝。
27.从选文来看,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24.①吹虚、夸耀②以……为神③有的人④等到25.或请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
去/似不屑于弈者。26.示例:①如果你没有密谱,为什么你下棋从来不败呢?
②(太史)说完,就突然与世长辞了。27.示例:讽刺社会生活中没有真才实学,却爱装模作样的人。
【解析】24.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
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中注意词类活用词,神: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神;多义词,或:有的人。
2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
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如果)有人请他
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潇洒地离去,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或请于手谈一
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26.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
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
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
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①句重点词语有:“若”,如果;“何以”,以何,为什么。
②句重点词语有:“讫”,完结,终了;“溘然”,突然。
27.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归纳文章的主旨,一是根据内容,一是根据主旨句。根据“每袖手于侧,
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可以看出那人很会
掩饰自己的缺点,不会下棋就不跟人下棋,还摆出一副高深的样子。讽刺社会生活中没有真才实学,却爱
装模作样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太史喜欢下棋,自己吹虚说:“我一生从没有输过棋。”人人都把他当作神奇的人,太史也把自己命名为弈秋。
别人下棋时,他总是在旁边观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手,好像他的举动中存在着什么深刻的含意,大
第12页共18页.
家都猜不出他的道行深浅。(如果)有人请他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潇洒地离去,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
人下棋。等到他病得很严重了,他的儿子跪在床前说:“我想要得到父亲你的精华棋谱。”太史说:“傻瓜,
我哪里有棋谱。”儿子说:“如果没有,哪能做到不败?”太史说:“如果你一定认为我有谱,那我就教你三个
字,是‘不对局(不要和人下棋)’。我一生都不和别人下棋,因此一生也没有输过一局。”说完,突然去世
了。
阅读《刘氏善举》,完成下列各题。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
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
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
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竟年如是(2)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4)心有憾
29.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C.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3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31.翻译下列句子。
乡里咸称其善。
32.“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答案】28.(1)整(2)就(或“往往,总是”)(3)赠送(送给)(4)怨恨,怨言29.D
30.刘氏/以己之衣/遗之31.乡里人都称赞(说)她善良(好)。32.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
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
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解析】28.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
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可以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整年都像这样。竟:整。
(2)大意: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辄:就。
第13页共18页.
(3)大意: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遗:赠送(送给)。
(4)大意:心里有怨言。憾:怨恨、怨言。
29.这道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例句中的“之”:助词,的
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B.代词,指两只石兽;
C.代词,指卖油翁;
D.助词,的;
故选D。
30.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
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故停顿
是: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31.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
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咸,全,都。称,称赞。
32.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
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了以前刘氏对乡邻们的帮助,在刘家发生大火后,乡邻
们才纷纷来帮助刘氏的儿子。因此刘家儿子最后“悟”出的一定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帮助别人,实际
上也是在帮助自己。
【点睛】译文:
姓刘的一个人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儿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
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
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儿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为别人做
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全部
被烧光,乡亲和邻居们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儿子
才明白母亲的友善的举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②乎?”甘戊曰:“不然,
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骤耳③,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
不如小狸④;干将⑤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⑥。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⑦之君,
万乘⑧之主,子亦不如吾矣。”
第14页共18页.
【注】①甘戊:战国秦国人。②说:说客。③骐骥碌耳:四种骏马的名称。④狸:野猫。⑤干将:古代
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⑥斤斧:指斧子。⑦千乘:指小国。⑧万乘:指大国。
3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河水间耳间:
(2)说千乘之君说: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35.读了这篇短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33.(1)缝隙,此指河面狭窄(2)说服34.工匠用它(宝剑)劈削木头,还不
如斧子。35.物各有所长,应该要用其长处,发挥其特点。不能因为别人的短处而瞧不起别人,要学
会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知识。
【解析】33.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
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间:缝隙,此指
河面狭窄。说:在这里是“说服”的意思。
34.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
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
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
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关键词:以:
用。
35.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
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根据甘戊所说话“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以及他
举的例子,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学会取长补短,完善
自己的知识。
【点睛】参考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说服齐
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
臣子,可以辅助君王,(但是)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
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野猫;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现在用桨划
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有千万辆战车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第15页共18页.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①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
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②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故愿慕
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③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
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④之也!”使者以
报。王自请往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
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⑤;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
先王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
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中山:地名。后文“房子、代、无穷、黄华”都是地名。②驱世:全天下。③稽首:古时一种礼节。
④图:想,反复考虑。⑤鄗:地名。
36.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舍近求远”,可推知“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中“舍”意义为“放弃”。
B.回顾课文“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可推知“变古之道”中“道”的意义为“方法”。
C.查字典,“负”有“背”“依仗”等义项,“中山负齐之强兵”中“负”应选择“依仗”。
D.古汉语有字同义不同现象,“引水围鄗”与“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两个“引”字
同义不同。
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B.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C.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D.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向北占领中山、房子等地,与肥义谋划让百姓穿胡服和学骑马射箭之事。
B.公子成不赞成改革,称病不上朝,赵武灵王派使者向他转述了改革意义,希望能说服他。
C.赵武灵王礼贤下士,他亲自拜访公子成,向公子成分析了当前形势并表达自己想法。
D.赵武灵王用先王因循守旧而造成鄗城失守的历史事实,最终说服公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