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不同地域对村落有着不同的称呼:庄、屯、寨、坪、岗、沟、营、堡,如是等等。它曾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与自然契约中最主要的文字和内容之一。(2)村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荒僻的乡村往往是本土文化悄悄积淀和藏蓄的地方。村落承接乡土的人文主张与人文理想,并赋予了更重要的价值和更持久的意义。(3)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中,其叙事策略基本上是写实的,在彼时的中国,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眼光,作家们发现乡村破败、荒凉的根源。在一种启蒙主义范式中,村落被认定是落后、封闭、狭隘的,灵魂和肉体共同走向枯朽。(4)鲁迅《故乡》里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英雄的少年,每个意象无不纯美如梦;但对照“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之类满目疮痍的现状,“乡愁”原来只是不可逼视的幻象。(5)然而,也是在同一时期,村落仍在诗意的观照下,显露了令人倾心的山水之美、人情人性之美以及风土之美。中国现代文学的原乡就是由此筑造,那血脉是从鲁迅的《社戏》《朝花夕拾》,到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再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汪曾祺《受戒》这条血脉,帝制消亡后的中国文学正在寻找它的发源和母题。(6)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沉重的村落历史被投射了一层柔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用那光晕营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那是一种物资匮乏所馈赠的良善和慰藉,偏僻荒凉所馈赠的清新和温暖,平凡朴素所馈赠的宽厚和悲悯。(7)在封建时代,人们习惯于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从村落开始,我们也慢慢能够从一个农民、一座村庄、一条河流、一首口传的诗歌等视角出发,去领悟这片博大的土地——在残留着古老回声的故地,原来埋藏着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隐秘信息。(8)老井、老屋、石磨、祠堂、古碑、石桥……仿若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无声无息、如影随形地黏附在人们身上,一端伸向已如遗忘梦境般破裂的村落中,这是人与村落集体性的缄默对话。村落是中国作家感情的根基,是魂魄。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偶遇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情景,总是会悲从中来,那是他们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永无止息、悲欣交集的久久忆念。(9)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村落缺少都市灯火辉煌的情调,就连植物也不是什么奇花异草,缺少构成风景绘画、山水诗作等所必要的透视法、事物轮廓和相关的艺术理论。将它们称为“灵魂的内在风景”,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然而,村落携带着“大地经久不息的记忆”,其实在更多的时候,呈现着更为突出和奇异的文学和哲学因素,也同样与一些更遥远、更意象化的事物相关。(10)在诗意观照下的自然村落,隐藏在大地风景之中,和世界发生着神秘的关联,让人们可以在一种更加亲密、友善的关系中彼此相处。动物、粮田与农作物,化作人类内在生命的一部分,同时让农人在大地上找到他们的归属感。生命一次次轮回转化,耕耘栽种、滋生繁育的奇迹,开启着村落的生生不息之源。(节选自《文学就在村落的近旁》)材料二:(1)近日,由李娟散文《我的阿勒泰》改编的同名8集网络迷你剧播出,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观剧热潮。网友惊呼:“这部剧治愈了我们的心灵。”(2)对于阿勒泰来说,李娟的身份颇为独特。一方面,她在阿勒泰生活多年,那里有她的童年和青春,有她的母亲和外婆,她不是一个浮光掠影的外来者,她深入其间,贴身肉搏,与那块土地产生了血肉联系。另一方面,置身于当地的哈萨克民族之中,文化的差异性让她很难有故乡的认同感。这使得李娟对于阿勒泰,既保持了一种亲近和熟悉,又有一种疏远和间离。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距离,可以让李娟生活其中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审美的、文学的目光去观照阿勒泰,并构建起笔下迷人的文学世界。正是置身其中的切肤和置身事外的超然,形成了李娟散文的独特魅力。(3)李娟的文字平实质朴,自然率真,她描摹出来的那个阿勒泰,充满着文学的灵动和诗意。无论是牧民、乡亲、邻居的孩子,还是一座山、一条河、一阵风、一场雨,都在她的笔下趣味盎然,朴素的事物散发出隽永的意味。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充满了陌生的经验,那里时光缓慢,岁月悠长,人们固守着某种质朴和单纯,显示出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异。李娟的文字像她笔下的景物一样浑然天成,不卖弄文学技巧,不兜售异域风情,不渲染生活悲苦。她认真地书写着生活中那些“无用”的事物,处处闲笔,却处处有趣,字里行间渗透出对于生活的超然和豁达。在我看来,李娟最可贵的,正是这样一种看待生活的非功利化的审美视角,一种文学的目光。(4)乡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落后和先进,固守与变革,对于这些对峙和矛盾,剧集没有简单地判定孰优孰劣,而是呈现出一种思辨性。乡村虽然远没有城市物质丰盛,却依然可以寄放城里人的灵魂。传统并不简单地意味着落后,依然有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东西。当然,一味固守传统也不可取,那些不合时宜的旧习惯总是要丢弃。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也是如此,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于各民族文化都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节选自《<我的阿勒泰>何以治愈我们的心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们用平实的眼光发现了乡村破败、荒凉的根源,认为村落是落后、封闭、狭隘的。B.村落缺少情调和相关艺术理论支撑,因此将它们称为“灵魂的内在风景”是不恰当的。C.李娟虽在阿勒泰生活多年,却因民族文化差异而无法对阿勒泰产生故乡一般的认同感。D.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因此乡村的传统和文化应该一直保持不能丢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文本中有对萧索荒村满目疮痍的现状描写,所以《故乡》可以看成是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的代表。B.如果村落是中国作家感情的根基,那么残破的老屋、坍圮的石桥和废弃的祠堂等意象,都是作家情感的依托。C.在非功利化审美视角的影响下,无论文学创作与欣赏,无论作者与读者,比较容易发现事物最本真自然的美。D.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阿勒泰》呈现出的乡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对于当下都市人群是一种滋养和弥补。(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六段例证的一项是()A.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门前放一张茶几,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望着、跳着、唱着……——茹志娟《百合花》B.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原来是这样: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铁凝《哦,香雪》C.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家家窗前点上了灯笼,院子里的地上炸得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炮皮。——路遥《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D.湖水是浅蓝色,清澈见底。湖面上长着许多小岛,像一个巨大无比、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蓝宝石。——梭罗《瓦尔登湖》(4)材料一中两次提及沈从文,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我的阿勒泰》可以治愈我们心灵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白雪猪头苏童我母亲买不到猪头肉,她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运来了八只猪头,冒着新鲜生猪特有的热气,我母亲排在第六位。可等肉铺的门打开,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我母亲踮着脚向张云兰的脚下看,说,还有四只大的,让她藏起来了?她把手里的篮子扔在柜台上,人很严峻地站在张云兰面前,说,还有四只拿出来!四只什么?你让我拿四只什么出来?张云兰说。你不拿我自己过来拿了。我母亲以为正义在她一边,推推这人,拨拨那人,可她怎么也无法进入柜台里侧。从店堂四周冒出了许多手和胳膊,它们有的礼貌,松软地拉住她,有的却很不礼貌了,将我母亲的胳膊一把钳住,好像防止她去行凶杀人。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那些人的手拽着我母亲,眼睛都是看着张云兰的,他们的眼神明确地告诉她,云兰云兰,我们站在你的一边。她听见张云兰冷笑的声音,你算老几呀,自己进来拿,谁批准你进来了?我母亲买不到猪头肉,可是有的人到了八点钟才去肉铺,却提着猪头从肉铺里出来了。比如我们家隔壁的小兵,那天八点钟我母亲看见小兵肩上扛着一只猪头往家走,尽管天底下的猪头长相雷同,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的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小兵父亲在绸布店,母亲在杂货店,一个手里管着棉布,一个手里管着白糖,都是紧俏的凭票供应的东西。我母亲不是笨人,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我母亲手巧,会裁剪缝纫,小兵的母亲经常求上门来,夹着她丈夫从绸布店弄来的零头布,让我母亲缝这个缝那个的。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那天夜里我母亲到小兵家去了,多少有点闪烁其词,可是人家很快弄清楚了她的意思,她是要小兵的母亲去向张云兰打招呼,早晨的事情不是故意和她作对,都怪孩子嘴巴馋,逼她逼急了。小兵的母亲完全赞同我母亲的意见,她认为在我们香椿树街上张云兰和新鲜猪肉其实是画等号的,得罪了张云兰便得罪了新鲜猪肉,得罪了新鲜猪肉便得罪了孩子们的肚子,犯不上的。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整天嚷嚷她家孩子穿裤子像咬雪糕,裤腿一咬一大口,今年能穿的明年就短了,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也捎来了张云兰的口信,张云兰的口信之一概括起来有点像毛主席的语录,既往不咎,治病救人,口信之二则温暖了我母亲的心,她说,以后想吃什么,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排什么队了,隔天跟她打个招呼,第二天落了早市只管去肉铺拿。只管去拿!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其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我母亲在缝纫机前说,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天怎么冷成这样呢,手快冻僵了。小兵的母亲后来一定很后悔充当了中间人。你猜怎么样了?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像,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我母亲明显带有一种幻灭的怀疑,她对我们说,今年过年没东西吃,吃白菜,吃萝卜,谁要吃好的,四点钟给我起床,自己拿篮子去排队!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父母亲和其他人都没起床,因为急于到外面玩雪,我没顾上穿袜子,趿拉着棉鞋拉门闩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我吓了一跳,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那时候我还小,不认识张云兰。我问她,猪头是我们家的吗?外面的女人看见我要进去喊大人,一把拽住了我,她说,别叫你妈,让她睡好了,她很辛苦的。然后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她说,你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我认为她放下猪头后应该快点离开,不能影响我堆雪人。可是她不知怎么注意到了我们的脚,大惊小怪地说,下雪光着脚,要感冒发烧的。我记得张云兰当时犹疑了一下,还是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了一双袜子,是新的尼龙袜,商标还粘在上面。你是小五吧?那个女人蹲下来,为我穿上了我的第一双尼龙袜。这样一来,我在这个下雪的早晨得到了一双温暖而时髦的尼龙袜。你妈妈再能干,尼龙袜她是织不出来的。她还说了一句话,现在看来有点夸大其词了,她说,你们这些孩子的脚呀,讨厌死了,这尼龙袜能对付你们,尼龙袜,穿不坏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张云兰的“特权”,母亲无法为孩子买到过年吃的猪头而与其发生争执。可她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又妥协了。B.当母亲与张云兰冲突时,旁观的人们纷纷站到张云兰一边,作者对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和为虎作伥的行为,表达出强烈谴责。C.缝纫机的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这里既是对声音的描写,也是母亲心情的真实写照。D.张云兰冒着风雪将猪头送到“我”家,却不让“我”去叫醒母亲,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她能理解母亲为孩子付出的辛劳。(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塑造人物,如通过张云兰的冷笑及泼辣尖刻的话语,将物质匮乏年代卖方嚣张、傲慢的形象刻画得如在目前。B.小说以“猪头”为线索贯穿文章始终,不但具有连接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还有利于表现情感、凸显主旨。C.小说的叙述语言有生活气息,还有一点幽默,如“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的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D.小说多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如给我穿尼龙袜时,张云兰“犹疑”了一下,将她吝啬但碍于情面的内心状态传达出来。(3)本文篇幅不长,却情节跌宕,请概括出三次主要的情节转折。(4)作者将“白雪”与“猪头”这两个具有反差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有怎样的用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该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咸著文赋数十篇。瑀以十七年卒。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惜其体弱,不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卿昔为本A初移书B但可罪C状孤而已D恶恶止E其身F何乃G上及父祖邪?(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只是,与《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但”意思相同。B.干戈,兵器,文中指战争,与“化干戈为玉帛”的,“干戈”意思相同。C.归,归附,与《归园田居(其一)》“守拙归园田”的“归”意思不同。D.遒,强劲、刚健,与《沁园春长沙》“挥斥方遒”的“遒”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帝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特别看重王粲、徐干等人的才华,并友好亲密的对待他们。B.陈琳任何进主簿的时候,规劝想要恐吓威胁太后的何进不要玩火自焚,何进没有采纳。C.阮瑀和陈琳一同被任命为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起草了很多军国大事的文书檄文。D.疾疫中,很多亲朋好友都躲过了灾难,但徐、陈、应、刘却不幸逝世,文帝为此痛惜。(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②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5)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曹丕认为“诸子”“未及古人”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也善填词。本词为作者于南宋绍兴五年退居湖州青墩镇所作。)(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清晰交代了写作时间、地点与内容,词人在南渡后的一个夜晚,追忆洛中旧友。B.“长沟流月去无声”,时间似乎随着月光映照的流水无声流逝,美好的时光也一去不返。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造语奇丽,词人实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如在目前。D.“二十余年如一梦”,写出了作者历经南北宋国事之变,生发世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2)清代学者陈廷焯认为词人在写作“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时,情感再次发生转变,“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两句话是:“,?”(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摹和侧面描写来营造出天姥山夜间神秘恐怖的氛围的诗句是:“,。”(3)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今人常用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镇江的好风景差不多集中在一起,沿长江一字排开,最适合时髦又实用的一日游。(2)你不妨先去焦山景区:焦山,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其以“大字之祖‘瘗鹤铭’”为代表的焦山碑林,以及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成为A的书法之山。此山曾留下李白、苏轼、郑板桥等人的诗作。①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②曾作《游焦山作歌》,③让焦山一时名声大震。④据《光绪丹徒县志》所录表明,⑤乾隆在镇江作诗115题143首,⑥被称“皇阿玛的镇江诗”。(3)接着上北固山。北固山上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江山英雄难觅,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坐飞机经过镇江,看着下面的美丽景色,感慨万千,于是默写了宋人辛弃疾两首与镇江有关的诗词。(4)金山名胜古迹甚多,(甲)。沈括赞其“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宋代王安石写慈寿塔“数重楼枕层层叫,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辛弃疾也曾登临金山,作“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苏轼先后11次莅临镇江,留下传世诗词上百首,其中金山诗作有《游金山寺》等18首。据记载: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非作于山东密州,而是金山妙高台。(5)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祜漫游江南时,登楼临江远眺,面对月挂高天、星火闪烁的岑寂景致,走笔抒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题金陵渡》。诗中的“金陵渡”,就是镇江的西津渡。青石板路面在脚下蜿蜒延伸,砖石中间留下的深深车辙印,诉说着前朝旅人的忙碌,也印证着这里的历史和变迁。街道两旁,青砖黛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诸多明清建筑B,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让人发思古之幽情。(6)(乙),但西津渡“活化石”般的古代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保存,其所承载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更加。(7)镇江,一城山水半城诗!(1)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文中加点处的引号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字之祖‘瘗鹤铭’”B.“皇阿玛的镇江诗”C.“金陵渡”D.“活化石”四、写作(60分)7.(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不同地域对村落有着不同的称呼:庄、屯、寨、坪、岗、沟、营、堡,如是等等。它曾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与自然契约中最主要的文字和内容之一。(2)村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荒僻的乡村往往是本土文化悄悄积淀和藏蓄的地方。村落承接乡土的人文主张与人文理想,并赋予了更重要的价值和更持久的意义。(3)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中,其叙事策略基本上是写实的,在彼时的中国,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眼光,作家们发现乡村破败、荒凉的根源。在一种启蒙主义范式中,村落被认定是落后、封闭、狭隘的,灵魂和肉体共同走向枯朽。(4)鲁迅《故乡》里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英雄的少年,每个意象无不纯美如梦;但对照“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之类满目疮痍的现状,“乡愁”原来只是不可逼视的幻象。(5)然而,也是在同一时期,村落仍在诗意的观照下,显露了令人倾心的山水之美、人情人性之美以及风土之美。中国现代文学的原乡就是由此筑造,那血脉是从鲁迅的《社戏》《朝花夕拾》,到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再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汪曾祺《受戒》这条血脉,帝制消亡后的中国文学正在寻找它的发源和母题。(6)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沉重的村落历史被投射了一层柔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用那光晕营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那是一种物资匮乏所馈赠的良善和慰藉,偏僻荒凉所馈赠的清新和温暖,平凡朴素所馈赠的宽厚和悲悯。(7)在封建时代,人们习惯于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从村落开始,我们也慢慢能够从一个农民、一座村庄、一条河流、一首口传的诗歌等视角出发,去领悟这片博大的土地——在残留着古老回声的故地,原来埋藏着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隐秘信息。(8)老井、老屋、石磨、祠堂、古碑、石桥……仿若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无声无息、如影随形地黏附在人们身上,一端伸向已如遗忘梦境般破裂的村落中,这是人与村落集体性的缄默对话。村落是中国作家感情的根基,是魂魄。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偶遇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情景,总是会悲从中来,那是他们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永无止息、悲欣交集的久久忆念。(9)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村落缺少都市灯火辉煌的情调,就连植物也不是什么奇花异草,缺少构成风景绘画、山水诗作等所必要的透视法、事物轮廓和相关的艺术理论。将它们称为“灵魂的内在风景”,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然而,村落携带着“大地经久不息的记忆”,其实在更多的时候,呈现着更为突出和奇异的文学和哲学因素,也同样与一些更遥远、更意象化的事物相关。(10)在诗意观照下的自然村落,隐藏在大地风景之中,和世界发生着神秘的关联,让人们可以在一种更加亲密、友善的关系中彼此相处。动物、粮田与农作物,化作人类内在生命的一部分,同时让农人在大地上找到他们的归属感。生命一次次轮回转化,耕耘栽种、滋生繁育的奇迹,开启着村落的生生不息之源。(节选自《文学就在村落的近旁》)材料二:(1)近日,由李娟散文《我的阿勒泰》改编的同名8集网络迷你剧播出,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观剧热潮。网友惊呼:“这部剧治愈了我们的心灵。”(2)对于阿勒泰来说,李娟的身份颇为独特。一方面,她在阿勒泰生活多年,那里有她的童年和青春,有她的母亲和外婆,她不是一个浮光掠影的外来者,她深入其间,贴身肉搏,与那块土地产生了血肉联系。另一方面,置身于当地的哈萨克民族之中,文化的差异性让她很难有故乡的认同感。这使得李娟对于阿勒泰,既保持了一种亲近和熟悉,又有一种疏远和间离。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距离,可以让李娟生活其中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审美的、文学的目光去观照阿勒泰,并构建起笔下迷人的文学世界。正是置身其中的切肤和置身事外的超然,形成了李娟散文的独特魅力。(3)李娟的文字平实质朴,自然率真,她描摹出来的那个阿勒泰,充满着文学的灵动和诗意。无论是牧民、乡亲、邻居的孩子,还是一座山、一条河、一阵风、一场雨,都在她的笔下趣味盎然,朴素的事物散发出隽永的意味。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充满了陌生的经验,那里时光缓慢,岁月悠长,人们固守着某种质朴和单纯,显示出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异。李娟的文字像她笔下的景物一样浑然天成,不卖弄文学技巧,不兜售异域风情,不渲染生活悲苦。她认真地书写着生活中那些“无用”的事物,处处闲笔,却处处有趣,字里行间渗透出对于生活的超然和豁达。在我看来,李娟最可贵的,正是这样一种看待生活的非功利化的审美视角,一种文学的目光。(4)乡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落后和先进,固守与变革,对于这些对峙和矛盾,剧集没有简单地判定孰优孰劣,而是呈现出一种思辨性。乡村虽然远没有城市物质丰盛,却依然可以寄放城里人的灵魂。传统并不简单地意味着落后,依然有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东西。当然,一味固守传统也不可取,那些不合时宜的旧习惯总是要丢弃。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也是如此,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于各民族文化都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节选自《<我的阿勒泰>何以治愈我们的心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作家们用平实的眼光发现了乡村破败、荒凉的根源,认为村落是落后、封闭、狭隘的。B.村落缺少情调和相关艺术理论支撑,因此将它们称为“灵魂的内在风景”是不恰当的。C.李娟虽在阿勒泰生活多年,却因民族文化差异而无法对阿勒泰产生故乡一般的认同感。D.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因此乡村的传统和文化应该一直保持不能丢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由于文本中有对萧索荒村满目疮痍的现状描写,所以《故乡》可以看成是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的代表。B.如果村落是中国作家感情的根基,那么残破的老屋、坍圮的石桥和废弃的祠堂等意象,都是作家情感的依托。C.在非功利化审美视角的影响下,无论文学创作与欣赏,无论作者与读者,比较容易发现事物最本真自然的美。D.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阿勒泰》呈现出的乡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对于当下都市人群是一种滋养和弥补。(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六段例证的一项是(D)A.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门前放一张茶几,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望着、跳着、唱着……——茹志娟《百合花》B.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原来是这样: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铁凝《哦,香雪》C.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家家窗前点上了灯笼,院子里的地上炸得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炮皮。——路遥《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D.湖水是浅蓝色,清澈见底。湖面上长着许多小岛,像一个巨大无比、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蓝宝石。——梭罗《瓦尔登湖》(4)材料一中两次提及沈从文,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我的阿勒泰》可以治愈我们心灵的原因。【解答】(1)A.“在一种启蒙主义范式中,村落被认定是落后、封闭、狭隘的”,可见只是“一种启蒙主义范式”中的看法,而非“作家们”的看法。以偏概全。B.强加因果,原文“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村落缺少都市灯火辉煌的情调,就连植物也不是什么奇花异草,缺少构成风景绘画、山水诗作等所必要的透视法、事物轮廓和相关的艺术理论。将它们称为‘灵魂的内在风景’,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然而,村落携带着‘大地经久不息的记忆’,其实在更多的时候,呈现着更为突出和奇异的文学和哲学因素,也同样与一些更遥远、更意象化的事物相关”,其中“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其实在更多的时候,呈现着更为突出和奇异的文学和哲学因素,也同样与一些更遥远、更意象化的事物相关”可知并不是原因,“村落缺少情调”也错误,原文“村落缺少都市灯火辉煌的情调”。D.“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错误,原文只是说“乡村虽然远没有城市物质丰盛,却依然可以寄放城里人的灵魂”,并没有说“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乡村的传统和文化应该一直保持不能丢弃”也错误,原文“一味固守传统也不可取,那些不合时宜的旧习惯总是要丢弃”。故选C。(2)A.“由于……所以”错误,强加因果,“文本中有对萧索荒村满目疮痍的现状描写”只是“《故乡》可以看成是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的代表”的一个依据,而非唯一依据。故选A。(3)材料一第六段的主要观点是:作家们描写的乡村饱含了爱故乡的情感。D.本项描写的是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不是乡村。故选D。(4)①第一次提及沈从文,是论证村落是中国文学的原乡,指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在材料一中,“中国现代文学的原乡就是由此筑造,那血脉是从鲁迅的《社戏》《朝花夕拾》,到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再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汪曾祺《受戒》这条血脉……”,这里的“此”指的是村落,以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等作品为例,论证村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原乡,说明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②第二次提及沈从文,是论证村落的独特魅力对作家的吸引力,指出其带给作家的文学滋养。在材料一中,“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以沈从文为例,论证村落的独特魅力对作家的吸引力,指出其带给作家的文学滋养。(5)①“李娟的文字平实质朴,自然率真,她描摹出来的那个阿勒泰,充满着文学的灵动和诗意”,这句体现了李娟作品真实描绘乡村生活图景的特点,打破了人们对乡村的传统认知。李娟的作品通过平实质朴、自然率真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阿勒泰乡村的原貌,打破了人们对乡村的传统认知,让人们看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治愈了人们的心灵。②“无论是牧民、乡亲、邻居的孩子,还是一座山、一条河、一阵风、一场雨,都在她的笔下趣味盎然,朴素的事物散发出隽永的意味”,这句展示了李娟以审美、文学的目光观照乡村,发现乡村生活之美的能力。李娟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文学目光,观照阿勒泰乡村的生活,发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她笔下的乡村生活充满了文学的灵动和诗意,让人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治愈了人们的心灵。③“乡村虽然远没有城市物质丰盛,却依然可以寄放城里人的灵魂”,这句体现了李娟作品反思现代都市生活,为城里人提供精神寄放之地的意义。李娟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还反思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与浮躁。她的作品让人们意识到,乡村虽然远没有城市物质丰盛,却依然可以寄放城里人的灵魂。这种反思让人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精神的慰藉,从而治愈了人们的心灵。答案:(1)C(2)A(3)D(4)①第一次提及沈从文,是论证村落是中国文学的原乡,指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②第二次提及沈从文,是论证村落的独特魅力对作家的吸引力,指出其带给作家的文学滋养。(5)①展示真实的乡村生活图景,打破人们对乡村的传统认知;②以审美的、文学的目光观照乡村,发现乡村生活的美;③反思现代都市生活,让城里人能在乡村中找到精神的寄放之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白雪猪头苏童我母亲买不到猪头肉,她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运来了八只猪头,冒着新鲜生猪特有的热气,我母亲排在第六位。可等肉铺的门打开,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我母亲踮着脚向张云兰的脚下看,说,还有四只大的,让她藏起来了?她把手里的篮子扔在柜台上,人很严峻地站在张云兰面前,说,还有四只拿出来!四只什么?你让我拿四只什么出来?张云兰说。你不拿我自己过来拿了。我母亲以为正义在她一边,推推这人,拨拨那人,可她怎么也无法进入柜台里侧。从店堂四周冒出了许多手和胳膊,它们有的礼貌,松软地拉住她,有的却很不礼貌了,将我母亲的胳膊一把钳住,好像防止她去行凶杀人。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那些人的手拽着我母亲,眼睛都是看着张云兰的,他们的眼神明确地告诉她,云兰云兰,我们站在你的一边。她听见张云兰冷笑的声音,你算老几呀,自己进来拿,谁批准你进来了?我母亲买不到猪头肉,可是有的人到了八点钟才去肉铺,却提着猪头从肉铺里出来了。比如我们家隔壁的小兵,那天八点钟我母亲看见小兵肩上扛着一只猪头往家走,尽管天底下的猪头长相雷同,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的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小兵父亲在绸布店,母亲在杂货店,一个手里管着棉布,一个手里管着白糖,都是紧俏的凭票供应的东西。我母亲不是笨人,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我母亲手巧,会裁剪缝纫,小兵的母亲经常求上门来,夹着她丈夫从绸布店弄来的零头布,让我母亲缝这个缝那个的。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那天夜里我母亲到小兵家去了,多少有点闪烁其词,可是人家很快弄清楚了她的意思,她是要小兵的母亲去向张云兰打招呼,早晨的事情不是故意和她作对,都怪孩子嘴巴馋,逼她逼急了。小兵的母亲完全赞同我母亲的意见,她认为在我们香椿树街上张云兰和新鲜猪肉其实是画等号的,得罪了张云兰便得罪了新鲜猪肉,得罪了新鲜猪肉便得罪了孩子们的肚子,犯不上的。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整天嚷嚷她家孩子穿裤子像咬雪糕,裤腿一咬一大口,今年能穿的明年就短了,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也捎来了张云兰的口信,张云兰的口信之一概括起来有点像毛主席的语录,既往不咎,治病救人,口信之二则温暖了我母亲的心,她说,以后想吃什么,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排什么队了,隔天跟她打个招呼,第二天落了早市只管去肉铺拿。只管去拿!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其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我母亲在缝纫机前说,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天怎么冷成这样呢,手快冻僵了。小兵的母亲后来一定很后悔充当了中间人。你猜怎么样了?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像,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我母亲明显带有一种幻灭的怀疑,她对我们说,今年过年没东西吃,吃白菜,吃萝卜,谁要吃好的,四点钟给我起床,自己拿篮子去排队!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父母亲和其他人都没起床,因为急于到外面玩雪,我没顾上穿袜子,趿拉着棉鞋拉门闩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我吓了一跳,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那时候我还小,不认识张云兰。我问她,猪头是我们家的吗?外面的女人看见我要进去喊大人,一把拽住了我,她说,别叫你妈,让她睡好了,她很辛苦的。然后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她说,你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我认为她放下猪头后应该快点离开,不能影响我堆雪人。可是她不知怎么注意到了我们的脚,大惊小怪地说,下雪光着脚,要感冒发烧的。我记得张云兰当时犹疑了一下,还是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了一双袜子,是新的尼龙袜,商标还粘在上面。你是小五吧?那个女人蹲下来,为我穿上了我的第一双尼龙袜。这样一来,我在这个下雪的早晨得到了一双温暖而时髦的尼龙袜。你妈妈再能干,尼龙袜她是织不出来的。她还说了一句话,现在看来有点夸大其词了,她说,你们这些孩子的脚呀,讨厌死了,这尼龙袜能对付你们,尼龙袜,穿不坏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因张云兰的“特权”,母亲无法为孩子买到过年吃的猪头而与其发生争执。可她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又妥协了。B.当母亲与张云兰冲突时,旁观的人们纷纷站到张云兰一边,作者对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和为虎作伥的行为,表达出强烈谴责。C.缝纫机的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这里既是对声音的描写,也是母亲心情的真实写照。D.张云兰冒着风雪将猪头送到“我”家,却不让“我”去叫醒母亲,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她能理解母亲为孩子付出的辛劳。(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善于塑造人物,如通过张云兰的冷笑及泼辣尖刻的话语,将物质匮乏年代卖方嚣张、傲慢的形象刻画得如在目前。B.小说以“猪头”为线索贯穿文章始终,不但具有连接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还有利于表现情感、凸显主旨。C.小说的叙述语言有生活气息,还有一点幽默,如“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的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D.小说多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如给我穿尼龙袜时,张云兰“犹疑”了一下,将她吝啬但碍于情面的内心状态传达出来。(3)本文篇幅不长,却情节跌宕,请概括出三次主要的情节转折。(4)作者将“白雪”与“猪头”这两个具有反差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有怎样的用意?【解答】(1)B.“表达出强烈谴责”错误,从文中“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他们的眼神明确地告诉她,云兰云兰,我们站在你的一边”可见,作者对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和为虎作伥的行为,表达出强烈谴责,但这里旁观的人并非都是“为虎作伥”,他们只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选择了沉默。故选B。(2)D.“将她吝啬但碍于情面的内心状态传达出来”错误,从文中“你是小五吧?那个女人蹲下来,为我穿上了我的第一双尼龙袜。这样一来,我在这个下雪的早晨得到了一双温暖而时髦的尼龙袜”可见,张云兰对于孩子是充满爱心的,她送“我”尼龙袜,只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表现她善良、朴实的内心。故选D。(3)第一次转折,从“我母亲不是笨人……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可见,母亲知道小兵家能拿到猪头的原因,于是让小兵的母亲从中斡旋,母亲原本对张云兰是充满怨气的,但是为了孩子,母亲还是做出了妥协;第二次转折,从“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只管去拿!”可见,经过小兵母亲的斡旋,张云兰不仅既往不咎,还许诺我母亲可以不用排队就能拿到猪头,这是母亲没有料到的,情节在此出现了转折;第三次转折,从“小兵的母亲后来一定很后悔充当了中间人。你猜怎么样了?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让她睡好了,她很辛苦的”可见,就在母亲为孩子为过年忙碌的时候,张云兰却调走了,就在我们对过年没有希望的时候,张云兰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送来了猪头,情节在此出现了转折。(4)由文章倒数第五段“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整个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她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可知,张云兰人已经调走了我家应该买不到猪头了,与文章倒数第三段“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形成强烈对比,张云兰人已经调走了却仍然送来猪头,体现了困顿处境中的人情温暖,人情美。本就对“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象”破灭的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白雪猪头象征着张云兰重信守诺的人性美,已经超越了现实中的猪头,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猪头本是一种食物,却与美好的意象“白雪”相结合,有一种诙谐美,用白雪来形容猪头,这种雅俗反差形成了幽默感。张云兰的衣服上围巾上和猪头一样都落了雪,暗示了张云兰的千里送“猪头”的情意,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以及回味的审美空间。答案:(1)B(2)D(3)①母亲原本对张云兰有怨气,但是为了孩子,还是做出了妥协;②经过小兵母亲的斡旋,张云兰不仅既往不咎,还许诺我母亲可以不用排队就能拿到猪头;③张云兰从肉铺调走之后,除夕前夜,她给“我”家送来了猪头。(4)①白雪覆盖的猪头体现了困顿处境中的人情温暖。②白雪猪头超越了现实,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③用白雪来形容猪头,这种雅俗反差形成了幽默感。④白雪猪头为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审美空间。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该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咸著文赋数十篇。瑀以十七年卒。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惜其体弱,不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卿昔为本A初移书B但可罪C状孤而已D恶恶止E其身F何乃G上及父祖邪?(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但,只是,与《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但”意思相同。B.干戈,兵器,文中指战争,与“化干戈为玉帛”的,“干戈”意思相同。C.归,归附,与《归园田居(其一)》“守拙归园田”的“归”意思不同。D.遒,强劲、刚健,与《沁园春长沙》“挥斥方遒”的“遒”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帝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特别看重王粲、徐干等人的才华,并友好亲密的对待他们。B.陈琳任何进主簿的时候,规劝想要恐吓威胁太后的何进不要玩火自焚,何进没有采纳。C.阮瑀和陈琳一同被任命为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起草了很多军国大事的文书檄文。D.疾疫中,很多亲朋好友都躲过了灾难,但徐、陈、应、刘却不幸逝世,文帝为此痛惜。(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②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5)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曹丕认为“诸子”“未及古人”的原因。【解答】(1)句意:你以前为袁绍写信,只可以列举我的罪状,为什么要涉及我的父祖呢?恶事应该只限于本人,为什么还要追溯到祖先?“卿昔为本初移书”中“书”为宾语,故在“书”后断开;“但可罪状孤而已”中“而已”句末虚词,故在“而已”后断开;“何乃上及父祖邪”中“何……邪”为固定结构,故在“何”前断开。故选BDF。(2)A.正确。《红烛》中的“但问耕耘”的“但”意思是只是。B.正确。“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意思是战争。C.错误。《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守拙归园田”的“归”是指回归田园生活。D.正确。《沁园春长沙》中的“挥斥方遒”的“遒”意思是强劲、刚健。故选C。(3)D.“很多亲朋好友都躲过了灾难”错误。原文提到的是“亲故多离其灾”,即很多亲朋好友都遭遇了灾难,而不是躲过了灾难。故选D。(4)①微,微小;其,怎么;诈,欺诈。译文:对小事物尚且不能通过欺骗来达到目的,何况国家大事,怎么可能通过欺诈来建立呢?②观,观察;细行,不拘小节;鲜,少。译文:观察古今文人,大多不拘小节,很少能够凭借美好的名节自立。(5)由“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可知,曹丕认为“诸子”“未及古人”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能够用美好的名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在道德和品行上自立。答案:(1)BDF(2)C(3)D(4)①对小事物尚且不能通过欺骗来达到目的,何况国家大事,怎么可能通过欺诈来建立呢?②观察古今文人,大多不拘小节,很少能够凭借美好的名节自立。(5)曹丕认为“诸子”“未及古人”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能够用美好的名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在道德和品行上自立。参考译文:文帝曹丕在担任五官中郎将的时候,以及平原侯曹植都非常喜欢文学。王粲与北海的徐干字伟长、广陵的陈琳字孔璋、陈留的阮瑀字元瑜、汝南的应玚字德琏、东平的刘桢字公干都和他们关系友好。徐干担任司空曹操的军谋祭酒属官,负责文学方面的事务。陈琳之前担任何进的主簿。何进想要诛杀所有的宦官,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召集四方的猛将,并让他们带领军队向京城进发,想要以此来胁迫太后。陈琳劝谏何进说:“《易经》中说‘追逐鹿却没有虞人引导’。还有‘掩着眼睛捕捉麻雀’的说法。对小事物尚且不能通过欺骗来达到目的,何况国家大事,怎么可能通过欺诈来建立呢?现在将军您掌握皇帝的威势,掌握兵权,如同龙腾虎跃,一切都在您的掌控之中;这样做事情,无异于用大火炉来烧毛发。您应该迅速发出雷霆之怒,行使权力,决断事情,违背常理却符合道义,天意和人心都会顺从您;但您反而放弃了手中的利器,去征讨他人。大军集结,强者称雄,这就是所谓的倒拿着武器,把柄交给别人;这样做一定不会成功,只会成为祸乱的根源。”何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因此招致了灾祸。陈琳逃到冀州避难,袁绍让他负责撰写文章。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附了太祖曹操。太祖对他说:“你以前为袁绍写信,只可以列举我的罪状,为什么要涉及我的父祖呢?恶事应该只限于本人,为什么还要追溯到祖先?”陈琳谢罪,太祖因为爱惜他的才华而没有追究。阮瑀年轻时跟随蔡邕学习。建安年间,都护曹洪想要阮瑀担任书记,但阮瑀始终不屈服。太祖曹操同时任命陈琳和阮瑀为司空军谋祭酒,负责记室,军国书檄大多由他们二人撰写。陈琳后来调任门下督,阮瑀担任仓曹掾属。应玚和刘桢都被太祖曹操征召为丞相掾属。应玚后来转为平原侯曹植的庶子,后来又担任五官将的文学官。刘桢因为不敬被处罚,刑罚结束后被任命为小官。他们都著有数十篇文赋。阮瑀在建安十七年去世。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在建安二十二年去世。文帝曹丕写信给元城令吴质说:“往年发生疫情,亲朋好友大多躲过了灾难,但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却同时去世。观察古今文人,大多不拘小节,很少能够凭借美好的名节自立。而徐干独独怀揣文才,品质朴实,淡泊寡欲,有隐居的志向,可以称得上是文雅的君子。他著有《中论》二十余篇,文辞义理典雅,足以流传后世。应玚常有著述的意图,他的才学足以著书,美好的志向未能实现,实在令人痛惜!陈琳的章表特别雄健,只是有些过于繁复。刘桢有超凡的气质,只是未能充分表达出来。阮瑀的书信文辞优美,读来足以令人愉悦。王粲在辞赋方面特别擅长,可惜他的文章不够雄健;但就他擅长的领域来说,古人也无法超过。过去伯牙在锺子期死后不再弹琴,孔子在子路死后倒掉了肉酱,他们都痛感知音难遇,伤心门下无人能及。这些文人虽然未能达到古人的水平,但也是一时的俊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也善填词。本词为作者于南宋绍兴五年退居湖州青墩镇所作。)(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标题清晰交代了写作时间、地点与内容,词人在南渡后的一个夜晚,追忆洛中旧友。B.“长沟流月去无声”,时间似乎随着月光映照的流水无声流逝,美好的时光也一去不返。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造语奇丽,词人实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如在目前。D.“二十余年如一梦”,写出了作者历经南北宋国事之变,生发世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2)清代学者陈廷焯认为词人在写作“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时,情感再次发生转变,“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解答】(1)C.“词人实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如在目前”错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虚写,是词人回忆当年与朋友在洛中,在杏花疏影里吹笛直到天明的欢乐情景。故选C。(2)“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意思是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事,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答案:(1)C(2)①“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②“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两句话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摹和侧面描写来营造出天姥山夜间神秘恐怖的氛围的诗句是:“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3)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人常用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解答】故答案为:(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重点字:厌)(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巅)(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镇江的好风景差不多集中在一起,沿长江一字排开,最适合时髦又实用的一日游。(2)你不妨先去焦山景区:焦山,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其以“大字之祖‘瘗鹤铭’”为代表的焦山碑林,以及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成为A的书法之山。此山曾留下李白、苏轼、郑板桥等人的诗作。①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②曾作《游焦山作歌》,③让焦山一时名声大震。④据《光绪丹徒县志》所录表明,⑤乾隆在镇江作诗115题143首,⑥被称“皇阿玛的镇江诗”。(3)接着上北固山。北固山上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江山英雄难觅,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坐飞机经过镇江,看着下面的美丽景色,感慨万千,于是默写了宋人辛弃疾两首与镇江有关的诗词。(4)金山名胜古迹甚多,(甲)。沈括赞其“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宋代王安石写慈寿塔“数重楼枕层层叫,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辛弃疾也曾登临金山,作“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苏轼先后11次莅临镇江,留下传世诗词上百首,其中金山诗作有《游金山寺》等18首。据记载: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非作于山东密州,而是金山妙高台。(5)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祜漫游江南时,登楼临江远眺,面对月挂高天、星火闪烁的岑寂景致,走笔抒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题金陵渡》。诗中的“金陵渡”,就是镇江的西津渡。青石板路面在脚下蜿蜒延伸,砖石中间留下的深深车辙印,诉说着前朝旅人的忙碌,也印证着这里的历史和变迁。街道两旁,青砖黛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诸多明清建筑B,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让人发思古之幽情。(6)(乙),但西津渡“活化石”般的古代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保存,其所承载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更加。(7)镇江,一城山水半城诗!(1)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文中加点处的引号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大字之祖‘瘗鹤铭’”B.“皇阿玛的镇江诗”C.“金陵渡”D.“活化石”【解答】(1)A.名副其实(或名符其实)原文出处:其以“大字之祖‘瘗鹤铭’”为代表的焦山碑林,以及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成为A的书法之山。名副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轻质砖隔墙工程进度控制的合同
- 综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 滑雪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 脱水蔬菜的工厂课程设计
- 素描速写课程设计
- 鲜花行业员工福利策略
- 社交平台客服工作总结
- 传媒行业前台工作总结
- 食品行业生产过程安全控制
- 酒店服务员的服务技巧
- 储能锂离子电池 液冷热管理系统运行和维护规范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2024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
-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工贸)
- 2024版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合同书(临时工、季节工、农民轮换工)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质量通则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
- 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答辩模板
- 中药煎煮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