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_第1页
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_第2页
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_第3页
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_第4页
2024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本期重点关注】董克用: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我国养老金体系短板 4金维刚:平稳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11——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16唐霁松: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促进高质量发展 57朱俊生: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是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 66【养老金融观点集萃】阳义南等:老年人金融排斥的养老金融发展治理研究 73安 华等:应对老龄化风险的养老保障合作治理路径 100【CAFF50大事记】2024年6月CAFF50动态 106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已一年多时间,目前运行平稳,6000多万人开水平。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提出通过个人养老金制度补齐我国养老秉文教授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对个人养老金一周年进行评估与读者。板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过充分调研与筹备,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金体系的第三支柱,202211252018年开始试点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4%20%25%35%本文摘自《新理财(政府理财)》2024年第4期。的挑战,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一、为什么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个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我国个人养老金的设立,43%—42%4400元。在北京,这一金额应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70%20年,但其覆盖范围仍然相对较小,仅限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职工的约7%。这意味着超过九成的企业职工并未享受到第二支柱的保障。特广大职工的退休生活。二、发展现状的。这一制度在以下三方面表现尤为出色。2023年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5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且这6000万人。大家知道2030005000万人,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显著的成就。2018年试点至今,个人养老金已经从最初的保险领域扩展到了银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涵盖了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面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三、面临挑战50001000120002000余元。这反映了公众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与参与程度仍有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究和探讨。例如,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问题就有很多完善的空间。50007项税前扣除,其中包括赡养父母税前扣除标EET3%的个人所EEE政策,即允许民众将资金存入2400012000EEE政策,而对于超出的12000EET当前正鼓励年轻家庭生育三胎,或许可以借鉴此类补贴政策。此外,实现其长期稳健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养老金体系的健康发展。四、把退休时间选择的主导权还给劳动者谈到养老金制度,就必然涉及何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问题。16岁便开始工作,要求他们工作至65岁显然有些不切实际。而对于博士等高学历劳动者,按照当前教育制度,他们通常在30岁左右才开始工作,要求他们在60岁退休,则可能剥夺了他们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5055动者自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庭需求来作出选择。真正的选择权,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金维刚:平稳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金维刚: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趋势。老金融储备,让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本文摘自《瞭望》2024年第9期。和储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养老保障高质量发展。一、“开闸”起步有序2022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1125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宣布启动实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364个直辖市、福建全312281%人养老金制度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202310739只。在试点一周年之际,开户人数已超过5000万。2024124下一步将推进制度全面实施。二、现实问题亟待破解需要予以关注并加紧研究应对之策。一是如何提高开户缴存质量。从试点情况看,相较于开户人数,实际缴存人数比例低;相较于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缴存额上限,实际1/3,20001.2万元的缴存上限有较大200多亿元。202310只个人养老62.9%21.9%,商业养12.6%2.6%。其中部分养老金产品三是存在准入“门槛”。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覆盖范围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1.2/年的限额标准享受递延纳税,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符合享受这种税收递延优惠政策的目标人群还相对较窄,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实际上难以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今后全面推广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三、积极探索助力全面实施围,进一步增强制度的普惠性。度应当提供的普惠性政策红利。作出投资选择。同时,加强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市场分析和策略研究,养老金制度平稳运行和资金安全。逐步推广和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高度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以及相保障体系,促进我国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2023年是中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运行的元年,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周展前景。本文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对标准与绝对标准构成的“综合评估标准”,并引入“评估理论基据;三是通过对一年来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出现大面积浮亏的分析,金的实践也显示出个人养老金与资本市场还具有互为条件和相互制怠惰性更强。第四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评估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大面积浮亏造成的制度怠惰性及其未来对养老金替代率造成的深远影响;第五部分集一、个人养老金:政策回顾与理论评估框架20082018年的酝酿阶段。原中(提出在天津滨海20185202211月的试点阶段。原中国(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等三地进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但覆盖面很低,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正式启动至今的先行阶段。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实施正好一周年。2021合中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五年半来由于覆盖面太低而不得不将其并入个人养老金的结果,本文提出个人养老金评估框架主要集中在对于覆盖率的有效分析上。(一)政策过程与制度描述200820086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保监厅发〔2008〕32号),该文提出“补充养老险”计细节;20094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200919号20103月,中国保监会和深圳市政府签署《关于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再次提出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的设想。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的设想没有实质性进展。2014年国务院颁(201429号42018〕22号),51日起在上海市52020年开始,金”,有关部门开始着手重新设计和制订新方案。20224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以下简称“7号文”)标志着第三DCEET型税优模式;1.2万元/金等四类金融产品;等等。202211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202234号),20221月EET施办法》(人社部发〔2022〕70号),对参加流程、信息管理、账细规定。20221125日,人社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的通知》(人社厅函〔2022169号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的名单,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根据7号文的规定,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二)理论分析框架与理论评估框架鉴于第三支柱养老金覆盖率始终是国际实践和中国本土试点中2008年提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以来一进行分类的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个理论分析框架,(覆盖率)进行考察。“相对评估标准”即“模式评估法”是对“模式两分法”1)。准即为“模式评估法”,绝对评估标准是指“本土政策评估法”和建一个“评估两分法”,其目的是在测度覆盖率时以相对标准为主,2035年多层次、多支——中国养老金的前准”以外,还包括“指标评估体系”和“评估理论基础”。其中,2035年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1)。二、理论评估框架:三部分构成及其详解行评估法”。广阔的视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一)构建指标评估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度量和检测市场化运行的第三支柱金最基础和最基本的指标要素。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建立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均为自愿性制其是2008年中国开始提出和酝酿第三支柱以及2018养老金的主要指标。DC量。简单,因为作为强制性的法定养老金制度,其缴费年限、缴费水平、缴费工资基数的上下限设有统一的要求,并已形成国际惯例;其次是第二支柱养老金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类,无论哪一类,作为高度25年左右,且由于覆盖率较低更为复杂的是,很多国家在第二和第三支柱之间设有资金“转移国际组织在统计替代率时常常将第二和第三支柱合并统计,统称为(个领域研究的学术论文和政策文件也鲜有看到。由于上述多重原因,第三支柱养老金替代率和充足性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二)确定综合评估标准金的功能定位,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姑且将其称为“模式评估前者衡量的是覆盖水平与制度设计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其实现进度状(LFS)8400万人,再加上数以亿计的广老金融工具的最佳选择。(包括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指自动加入机制第二支柱不包括在间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存在争执。个对立模式,将三支柱养老金系统划分为“哑铃型”和“金字塔型”槛和资格条件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别,其法定的参加人范围和“基数”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其统计口径具有国际可比性。只是第三支柱实际覆盖人数与其相对应的某个法定参加人数作为基老金制度下的覆盖率水平,并将其置于国际视野下进行跨国比较。(三)建立评估理论基础土政策评估法”和“国际流行评估法”的评估结果也常被作为“参照”,与不同“前景预期”进行比较,但是人们很难看到深层次的“理论”(理念)作为其政策制订的“基础”(依据)。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抉择发挥重要作用。202391日正式停止其投保人新开户功能,开始202411日全面完成其试点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衔接。这意味着试点五年之久的“1.0版本”入新诞生的“2.0”版本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其唯一可解释的原因“塔尖”。720152017年推向全国但覆盖面(约几十万人)始终停滞不前的税优健康被诟病为“富人俱乐部”,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相背离,不符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此,中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及其养老金三支柱结构只能选择“附加模式”和“哑铃型”。三、主要成就:覆盖率的评估结果超出预期制度覆盖率分别进行检视与评价,得出的结果较为令人满意。其中,“模式评估法”的结果显而易见,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的个人养老金36个城市及地区的个人养老金的先行先试是一个质的飞跃。36个城市及地区先行先试的20.236个城(一)“模式评估法”:未来可期20236月底公布的数据,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半40302023920养老金的“可替代模式”基本实现,市场潜力很大,未来可期。22004年建立以来,其覆盖面曾出现过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出现断崖式下跌:200720142002022年年均增加人数不到1003.72019年开始出现显著回升,但随即又开始持续下滑,总体看仍处于变的情况下,企业年金覆盖率的提高难有明显起色。(例如嵌入代理人制度等方面存“模式评估法”的定义,非自愿性的职业年金不纳入本评估法之中,4000万人,退一步讲,即使笼7000万人左右,由于职业年金采取的是超级自动加入机制,其覆盖率36个城市及地区的覆盖率的趋势外推,2024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向全国之后,其覆7000万人将指日可待,实现第三支柱“可替代模式”和“哑铃型”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未来可期。(11.0(第二支柱覆盖人数很少,第三支柱覆盖率是63.7%)等极少数国家建立起“可只有奥地利(第二和第三支柱的覆盖率分别是15.216.5%)(11.532.073.51795.0%,国第三支柱的模式选择和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发展结构提出未来制程中,各级决策者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制度抉择的考验。(二)“本土政策评估法”:成就不俗第三支柱养老金主要发端于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的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30年。30年来,在世界银行这部研究报告的倡导和推动下,各国政府50个,每个国家第三支柱的制度设计均带有明显本土60个。测度一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覆盖率时只能根据该国的具体政策进行计EETTEE两种不同税优模式的制度构成,前者要182006年建立的第三18岁加人范围非常宽泛。EETiDeCo(延税型个人养老金NISA(税型个人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NISA账户分为三类,每个类20岁以上居0-20岁居民。再如,英国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计划数量更多一些,其中的ISA(个人储蓄账户)分为“成年账户”40岁以下才可开立,等等。综上所述,本文权且将“一国一策”的覆盖率测算方式称之为25-64根据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的人社局官网公布的数据,其城镇职2.75亿人,由于很多城市没有公布其(含退休人员)362.00亿人(减去退休人数),36个先行城市及地区的个人养老金的覆20.236个城市及地区符合参加资格的劳动者中,开(三)“国际流行评估法”:差距不大母改为某个年龄队列人群,以期将“本土政策评估法”的结果予以OECD15-64OECD使用的这个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测算方式称之为“国际流行评估法”。36个城市及地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获取3.92022年15-649.6亿人,得68.236个城市及地区15-643615.2%。36个城市及地区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覆盖率253显2024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向全国时需对其制度设计继续进行优化。四、面临挑战:投资收益率浮亏导致制度运行进入怠惰状态测度的是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在其相对应的法定参加人数范围中的至在既定的覆盖人群中将致使制度产生“怠惰性”。益率受到明显影响,“三高”和“三低”的怠惰表现十分明显。(一早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之前,2022年在全球经济衰退、通胀飙退休账户”(IRAs)202113.9202211.52.4401(k)7.76.61.1万亿美元。一些头部基金(GPFG)收益率为-14.1%,瑞典国民养老基金(AP1)收益率为-8.5%,韩国国民年金基金(NPS)收益率为-8.2%。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2022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在0.332016年委托投资运营以来最低点,最高收益202010.95建立以来第三次负收益,20231.45%,前两20082011年,分别为-1.83%和-0.78%,最高收益率为2020年的10.31%(2007年的41.00%被视为特殊情况)。2022年也罕见出现负收益率(-5.07%),投资收益1380.9020082018年,分别是-6.79%和-2.28%,最高收益率为2006年取得的29.01%(2007年的43.19%被视为特殊情况)。2022年来的新低。2.0%~3.5%的理3.0%~6.0%,银行理财产品全部取得正收益,收益率平均超过2.3%。总体看,上述三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受到投资市场的认可。2023年全年,全市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公募基金九成跌破净值,最高跌幅为-17.8%,平均收益率为-4.47%。36个城市及地区获得一年来个人养老金市场的投资收益情况。(二)四类金融产品分布情况推算及其总体投资绩效估算202311715162691936个城市及地区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对四1。AD的数据为四家银行总行提供的数据,银行EF20236月笔者参与对某省个人养老金专项调研时某银行分行现场提供的数据。上述(剔除一家没有开立账户人数的数据以外的开户总人数约403018260%以上,这两组数据显示的四类产品的资金分布具有67%,公募基金占394%左右。364030900182110(即使在个别账户持有人缴存额为上限全额缴存的情况下(调研结果也大致如此110亿元中大约三分之一即30-40三分之一即150-180(三)观望情绪弥漫,制度运行进入明显的怠惰状态101520年的周期刚落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其开立个人账户的投资人来说无疑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虽然企业年金已运行20年,但由于个人然陷入茫然与怠惰,整个市场情绪必然弥漫着踌躇与彷徨。(来自笔者率领调研小组在某省个人养老金基层专项座谈与访谈)奖券而开立个人账户的人数比例“权益奖励”的人数比例较高;账户资金缴存之后立即申请“退款”遭拒后提出投诉甚至对簿公堂的人数比例较高。“三高”现象说明,很多人对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意义及其认知还存在差距,对个人养2240309002.5202360.6万1.21.8万参加人的缴存额上7254182亿元,仅为政策规定的最高202245261%。实际缴存额相对于税优政策规定的缴存上限本来已经太110亿元左右,占182亿元实际缴存额的61%,39%的缴存资金沉淀为开户银行的活期存款。DC型的第二和第三支柱补充养老金制度中,6000澳元且一年以上不活动的账户予以合并处理。在加拿大第三支柱养老金中,TEE型税优模式的“免税储蓄账户”(TFSA)也存在很多怠惰现象。例如,2020纳税年度该制度的账户持有人为160958.1%;按最高缴费额度进行缴存的人数仅占8.915.3%;没有投资交易行为的人数126老金的怠惰表现进行描述并给出量化参照(2)。五、理性前瞻:养老金改革的逻辑、悖论与策略2023700373.9率的良好表现与收益率的尴尬遭遇为个人养老金学术研究和政策研透彻,并平添了一分“客户体验感”。资本市场的关系息息相关,相融相伴,它们的发展逻辑是共生双赢,展阶段。(一)养老金逻辑: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共生共存,实现双赢2023724103031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为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步伐等方面将提出更多务实举措。和尽职调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进而有助于价格发现。中央在关键时刻如此密集和明确地提出活跃资本市场和提振投本市场的正向互动与良性循环。(二)养老金悖论:养老金与资本市场互为前提,彼此制约20237月以来中央决策部门提出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措施6期资金匮乏是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个人养老金实施过2023年见证的这个养老金悖论看似一个迷思,有“蛋生鸡鸡生68国仅养老基金持股2030%左右,有些国家个别年40%。达成共识比较容易,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这202312(三)养老金改革:个人养老金诞生后,“单轮驱动”将转向“双轮驱动”2023年首次见证的养老金悖论所揭示的是个人养老金与资本市改革面对的问题和各方面的关切主要聚焦在养老金自身的制度设计类养老金投资收益率有些年份(例如,2022年)也遭遇过挫折和回年个人养老金那样遭遇过如此尴尬。2017年才实行市场化的委托投资,六年来年5.446.58%,2023年起踏上新的征程:与其他支柱养老金不太一样,同为市场化运作的个人养老金既要在制度设计上历经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连续试错”,又要经受住来自资本市场的外部考验;完善,“两个完善”缺一不可。个人养老金制度一年来的实践还向业界显示,2023年不仅是中个人养老金制度要真正落地扎根需同时应对来自制度内外两个方面革实施“双轮驱动”,既是一个趋势,对决策者来说也是一个策略。金包括投资收益率在内的相关参数表现不如其他各类养老金?很显然,这与第三支柱养老金独有的一些特征高度相关。(四)养老金市场:相较于其他各支柱,个人养老金独有的四个特征相较于第一和第二支柱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属性的特征主要有四个:运转流程上的去中心化、劳动关系上的去组织化、个制度属性特征就会很快衍生出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敏感性、依赖性、第二,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性更大一些。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将直接承受来自市场的波20年金。账户收益由三部分构成,即个人缴费、雇主缴费和投资收益,其中,根据制度设计,雇主提供的缴费率高于雇员缴费率水平,作为一种率,进而成为诱发账户持有人怠惰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养老金的社会平均收益率也低于同期该国第二支柱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六、结语构建这个理论评估框架的目的旨在体现国家和决策者的价值判断与发展理念,观察和跟踪制度运行的客观进展。本文的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一年来在36个城市及地区的表现较为理想,其制度目标预期已基本实现,前景喜人,2035年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目标可期。第二,关于覆盖人数的“活跃性”与缴存投资行为的“怠惰性”的较好表现。很显然,参加人的“怠惰性”来自现实中资本市场的年多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相比,2023年个人养老金覆盖率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在制度设计上有些做法值得中国根据具体国情予以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应一蹴而就,笔者对此将另文专述。泛共识。但同时,个人养老金实施一年多的实践则提出了一个悖论,资本市场不活跃对初露头角的个人养老金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比较分析同为市场化运营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第二支208021世养老保险基金余额和城乡居民当期收支的部分结余也逐渐进入市场出应有贡献。唐霁松: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促进高质量发展唐霁松: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20221136个先行城市(地区)融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显得十分必要。一、加快构建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本文摘自《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4年第1期。(OECD)15%。1991年就已提出,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早于世界银行1995年提出的三支柱报告。但当时的国情民情还不具备建立和推动的条件。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49283元,1991170020226019.8%,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19918.59%。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启动时间也比较早,是在2005年我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初期时。相比之下,世界上很多国建立起来的。2022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200030004000100020235000万人的开户规模。对上述人数,有两点值得关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取得的进展。在尝40%22个省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88.25%第二,个人养老金试点仅仅一年多,时间尚短。从国际经验看,IRA197450202235岁2001年IDECO1520多万,2016IDECO32.6%2017年扩大了参与者2022240万人,占日本参67604%。来取得的成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仍在稳步持续增长。二、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发展的不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20227.52亿人,以此7%。现阶段吸引参加个人养老金的10%-15%7000万-166(2023105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的扩面。20233038有90030%20001.2万10%。IRA22%13%IRA缴50%1/4的人缴费不足2000(202255006500美元)60%40%的人因为个人养老金推出时80%在上传身份证影印件、填写银行卡和身份信息时流失。要双录(录音录像),对个人而言感觉非常繁琐。开户到投资的转化率低,投资选择不积极。个人养老金要经过“了解-开户-缴费-4偏好较低。根据《2023年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数据,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达到80%,但是实际购买率仅为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转化率为45%,从开户到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60%代率。资养老”的意识转变尚未形成,宣贯深度、力度尚不到位。2%-3%之间。如果个人想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就要投资于(属于中等风险产品)公募基金产品的金额,受短期收益波动的影响较大。202350亿-60亿元,主要增长的时3%,促进了个人选择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积极202320231/7左右,平均收益更是下滑到-3%右。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个人养老金投资信心的影响非常明显。是领取的锁定期,除了极个别情况外,个人养老金只能退休后领取。由于期限太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多持观望态度。三、优化制度政策,促进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金个人缴费额度与个人养老金缴费额度打通使用。EEE模式。考虑放开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已退休这一庞大群体目前不能加入的制度限制。App屏幕、宣传单册、各类媒体以及社交网络等。特别要注重政府公共资源的发动与利用,如各地政务服务大厅、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大厅等。宣传的内容既要注重个人养老金政策,也要注意对个人养老金产品方面有针性、因人而异“订单式”的宣传讲解。领取期的产品供给还比较少。养老金资金都是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转移连通没有性质上的障碍。(全部或部分等。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的信息披露主要在人社部端政务服务平台、朱俊制度设计朱俊生: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融五篇大文章。后,我国积累的养老金融资产规模较为有限。根据笔者测算,202110.97GDP9.59%OECDGDP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23年12月26日。前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是完善制度设计,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率。一、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是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率养老金在内的私人养老金体系。以美国为例,2021年底养老金融资42.3万亿美元,其中私人养老金资产39.4万亿元,占比超过了93%75%金计划。IRAs(个人退休账户20102021IRAs13.935%资本形成和资本市场发展。首先,企业年金发展已经遇到瓶颈,短期内难以有效突破。2022年3010万,仅占同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6%。企业年金参与主体主要是央企和地方国企,民营中小企业参与率偏低,且近年来扩面速度明显放缓。从国际经验看,确立“准强制性”的自动加入机制是扩大企业年金参与率和覆盖面的关键。但由其次,以个人养老金为主的养老金融则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一2020年,我国储蓄率(GDP的比例)44%26%的世界35%,远高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预防性储蓄占较大比重。养老需要提前规划足够、专项的资金,但目前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中,2023112/3以上为一年期以内存款,不利于建立长期养动资本市场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二、制约个人养老金参与率提升的制度因素5000万人开立账户,但实际缴费人数占比不到三200012000元的未充分释放。第一,纳入更多灵活就业人群。《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28400万人。这些群体可以以个人缴费方式2023963.77.912.4%。可见,新就业EET模式(EET体等原因,税收激励的效果不显著。EET的国家与地区通常都有资本利得税,而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投资则免税,3%的税则包含投资收益。在整体税收体系中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个人养老金基金增值部分征税显然是负激励,12000EET模式难以惠及低收入群体,亟需创新税优模式。EET模式对TEE(贴方式。第三,二、三支柱之间缺乏对接机制。从国际经验看,建立二、三支柱之间的对接机制有利于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我国第二、三、完善制度设计,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率去中心化、独立性、精算中性等制度属性,理论上可覆盖所有人群。完善税优政策。一是在没有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应明确领取的税收上的同等待遇,增强税惠的吸引力。2400036000TEEEETTEEEETTEETEE模式,尤其有利于促进低收入群体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度安排,支持低收入群体参加个人养老金。性增强,工作变动日益频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成为重要形式。一是建立账户转换与对接通道。企业(职业)年金参与者在工作转移接续和待遇等对接。(仅相当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低档的税率可允许职工选择税惠力度最大的方式。三是投资管理对接。第二、三支柱均采用委托人投资运营模式,导读:养老金融观点集萃栏目是养老金融领域相关文章的摘录,障合作治理路径》。欢迎大家向本栏目投稿。阳义南 等:老年人金融排斥的养老金融发展治理研究阳义南: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516伟单位系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引言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养老保险、财富管理、医疗支出、2023年底,储蓄、基金、保险、理财等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已增至757不足、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信息不对称严重、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系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对老龄化、发展养老金融都没有试错时间。不消除金融排斥,不仅老年人金融消费和养老消费难以实现和满足,也会使养老金融市二、老年人金融排斥的主要表现(一)老年人金融排斥的主要类型下几种类型。难时,老年群体获取金融服务的难度明显增加。2018年底每万农村1.31个,远低于城市水平。县城平均每县有网56.413.950.24个,网点分布呈现稀疏态势。这种格局导致农村老年人面临严重的金融服务可及性难题。2022岁以43%30%20%30%,其中寿险22%、疾病险26%。此现状揭示了金融产品与服务对中老年群体需求的结构性忽视。第三,成本与价格排斥。老年人对金融服务成本的敏感度较高,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数据研究发现物质水平高的老年人能够积极投资各类金融产品。民金融素养报告》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在消费者权利与责任素养方面的得分(50.6)显著低于整体平均分(65.0),揭示了老年人面临金融信息与知识获取障碍。金融,普惠金融的支持政策存在执行力度不足、覆盖面有限等问题,未能有效激发金融机构开发适老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利用金融服务。2023年《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显示,48.63%的排斥情绪。等,共同构成了老年人在金融领域遭受排斥的深层次原因。(二)老年人金融排斥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表征斥的主要表征。产品理解浅显,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弱,易成为被欺诈目标;其二,老年人在使用数字设备与互联网金融服务时面临困难,对新型身份验与帮助,在应对复杂金融产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受限。策环境制约,现有监管框架未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政策支持不足,三、老年人金融排斥的现实成因参考前述的老年人金融排斥现象及解释,进一步从金融机构、金龄群体需求的老年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依据。(一)金融机构层面金融机构可及性不足。金融机构可及性的局限性表现为金融技术接纳能力低、具有特殊需求的社区中表现尤为明显。2023年底,10.6330(0.31%)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差异。老年人普遍被视为具有较高的健康更多的限制和挑战。数据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银行贷款占比仅为4042.5%30%0.5个百分点。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金融机构倾向于根据目标市场的活跃产品定制化程度不高、服务渠道不够便捷,风险控制措施不匹配等。(二)金融产品与服务产品设计复杂性过高。主要体现在信息呈现的专业化壁垒与APP误导宣传致使风险偏好模糊错位。当前市场中存在显著的产流养老金融产品普遍呈现投资期限冗长以及收益波动性显著等特点,并不适宜收入来源有限且追求稳健回报的退休人群。老年投资者通常体对资金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以及对金融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相作难题,其长期投资属性常与老年群体短期资金使用需求产生冲突。宣传的比例达54.74%个性化和适老化服务欠缺。具体表现为:一是生命周期精细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例如,新近退休者关注资产保值与生活质量,服务响应与售后支持不足。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应对老年人的电话难接通、在线客服响应滞后、问题反馈渠道不通畅等现象频现。的纠纷往往处理周期冗长、程序繁琐。金融机构在这一环节的缺失,使老年客户在维权过程中承受过高的时间成本与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其对金融产品的排斥心理。(三)老年群体层面有效掌握并持续应用相关技能,从而在金融数字化进程中逐渐落后。20221260岁以上老年1.53养老观念保守。老年人金融排斥现象涉及老年人的风险偏好深蒂固的观念制约了老年群体对市场化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和接纳,进一步限制了其在养老金融市场的有效参与。《2022年中国老年金融经济脆弱性。即老年人在经济上的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为300012.63%3001~500021.02%。这种脆弱性极大制约了老年人在养老金融领域中的选项目,从而陷入更深的财务危机。金融素养欠缺。金融素养的欠缺构成了老年人金融排斥现象域的被动地位和排斥状态。(四)制度政策层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与普惠性欠缺。尽管社会保障体系旨在槛和排斥压力。二是覆盖范围局限,对特殊老年群体如灵活就业者、低收入家庭成员等覆盖不全,缺乏稳定养老金,难以参与金融服务。三是福利待遇层次化,养老金发放根据工作性质、工龄等差异明显,方面,未能营造普惠养老金融的良好环境。法律保护机制不完善。当前老年人金融市场权益保障相关法四、老年人金融排斥的影响后果方面:年群体往往难以充分理解和评估养老金融产品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以参与到养老金融市场中,进一步加深了老年人的金融排斥感受。202245岁43%30%,其中寿险与疾病险各占20%30%22%26%。金融行业应积极探索并推出符合老年人生活周期特点和风险偏好的投资活动对拉动内需至关重要,需求满足度直接影响国内经济活力。养老规划与消费升级,束缚了消费潜能,从而对内需增长构成抑制。一体化战略形成阻碍。五、老年人金融排斥的养老金融发展治理路径效消除老年人在金融领域所处的边缘化现象。(一)法律与政策角度益保障的充分性。应细化产品规则,明确规定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策覆盖各类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素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二)行业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