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PAGE1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参考答案01基础梳理与整合一、字词句梳理与整合《鱼我所欲也》1.(1)①同时②苟且取得。这里是得以苟且偷生的意思③祸患,灾难④踩踏⑤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⑥优厚的俸禄⑦益处⑧侍奉⑨停止,放弃⑩天性,天良(2)①辟避躲避②辩辨辨别③得德感恩,感激与欤语气词④乡向先前,从前(3)①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豆类总称②代词,这判断动词,是③古代的一种量器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4)①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但是②介词,比介词,对于③同“欤”,语气词动词,给④介词,为了动词,做2.(1)①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②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③以前为了(礼义)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施舍)。④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⑤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2)①判断句②状语后置句(3)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③生,亦/我所欲也。3.(1)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价值更高的东西,文章用此事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2)人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应该舍生取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3)(示例)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4.【答案】(1)B(2)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3)为宫室之美,为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4)李元纮面对来自长官和公主的压力,却依旧能够坚持内心的选择,并且还坚决不肯改判。【解析】(1)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A.所以/旧的知识/故意;B.三个都是“灾难、祸患”的意思;C.代词,指食物/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代词,它;D.穷困/深/没有;故选B。(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此,这样;心,思想。(3)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意思是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据此可知,文章是从“为宫室之美,为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三个方面分析“不辩礼仪而受之”的原因的。“宫室之美”和“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所识穷乏者得我”指周济别人,要人感恩戴德。(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孟子认为人要坚守本心,即面对不得已的情况时,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不能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结合链接材料中“时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硙,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意,元纮遂断还僧寺。窦怀贞为雍州长史,大惧太平势,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竟执正不挠”的内容可知,李元纮面对太平公主的威势和雍州长史窦怀贞的压力没有屈服,坚持判定水碾应归还僧寺,说明他能够坚持本心,没有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参考译文:【链接材料】李元纮年轻时谨慎忠厚。最初任泾州司兵,几次升任雍州司户。当时太平公主与僧寺争夺水碾,公主当时正受宠专权,百官都迎合她的旨意,李元纮却判定水碾应归还僧寺。窦怀贞任雍州长史,特别害怕太平公主的威势,急令李元纮改判,李元纮在判状后大笔一挥写道:“南山或许可以改移,这一判决终究不能动摇。”最终秉公处治没有屈服,窦怀贞没能改变这个判决。《唐雎不辱使命》1.(1)①交换②给予恩惠③即使这样④增广,扩充⑤违背⑥愤怒的样子⑦平民⑧碰,撞⑨文中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⑪道歉⑫明白,懂得(2)①错措②仓苍(3)①只是不弯曲②吉祥休息③道歉感谢或凋落④屈服轻轻地抓⑤交换容易(4)①用把用凭借因为②成年男子句首发语词,无意义③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④代词,指代安陵国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唐雎结构助词,的⑤……的人……的原因⑥这样……的样子⑦转折连词,虽然假设连词,即使(5)①大的地方,小的地方②轻视③穿丧服④使……灭亡⑤方圆千里的土地2.(1)①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这是小看我吧?②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封地只想守住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换,何况是仅仅五百里呢?③平民的愤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④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起怒来,就要两个人的尸首倒地,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2)①判断句②倒装句3.(1)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怒”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先贤,震慑了秦王。(2)使命: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根本原因:唐雎不畏强暴,有勇有谋。(3)通过生动、传神的对话和人物性格的强烈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唐雎是一个从容镇定、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爱国忠君的外交家。(4)人物:墨子(或晏子)主要事迹: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或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4.【答案】(1)B(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3)B【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吉祥/休息;B.都是“因为”的意思;C.覆灭/同“无”;D.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狱官。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重点词语。句中重点词语有:怒:发怒;徒:光着;抢:撞。(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B.由文章第三段“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可知,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是为了表明自己将要效法他们三人与秦王同归于尽,选项中“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表述有误;故选B。《送东阳马生序》1.(1)①得到②借③不④完⑤超过⑥担心⑦跑,疾走⑧请教⑨引、提出。询问⑩恭敬⑪更加⑫等待⑬最后⑭背⑮破(2)①支肢②被披(3)①跑行走②两次又一次③热水食物的汁水④周到到,至于⑤脸色颜色,色彩(4)①如果亲自②用因为连词,来(5)①每天②用笔③在腰间佩戴④穿着旧衣服2.(1)①抄写完后,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③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倒装句3.(1)无书之难、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2)现身说法,鼓励马生勤奋学习。(3)(示例)环境的好坏不能决定学习成绩的优劣,只要刻苦勤奋地学习,就会学有所成。4.【答案】(1)A(2)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3)D(4)①学习要想学有所成,就要不怕困难,求学之心要坚定,敢于质疑,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书。②学习要善于发问,要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书中要旨及精髓这样才能读懂书,学有所成。【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A.看/看/看;B.言辞/告别/躲避,推托;C.周到/最好的/到;D.过错/犯错误/过错;故选A。(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虚词,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意译为辅,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重点词:余,我;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以,来;请,请教。(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不在意物质享受的态度”有误,将严厉的“先达”与谦卑恭敬的作者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的学习态度;故选D。(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言之有理即可。甲文“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启发我们学习时要敢于质疑,及时请教;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家里贫穷于是借书抄书来读,即便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启发我们学习要想学有所成,就要不怕困难,求学之心要坚定;乙文“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启发我们读书要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乙文“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启发我们理解书中要旨及精髓这样才能读懂书,学有所成。参考译文:【链接材料】陆九渊,字子静。长到三四岁时,(陆九渊)问他的父亲天地的边际在哪里,父亲笑着不回答他。于是(他)费心思索,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等到了他幼年时期,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见到他的人都敬重他。他对别人说:“听人诵读伊川(程颐)的语录,自我感觉伊川之学对自己有所损害。”他又说:“伊川所说的话,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言论不相像?最近我发现他学说里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他初读《论语》,就怀疑孔子的学生有子的言论没有条理。一天,他读到古书,读到“宇宙”二字,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来今曰宙”,他忽然醒悟说:“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词四首》1.(1)①姑且,暂且②形容随观者很多③稍白④应当⑤演奏⑥像……一样⑦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⑧了结,完成⑨擦⑩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2)离家2.(1)①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②何日遣冯唐③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⑥英雄末路当磨折(2)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1)大雁向衡阳飞去,无停留之意(天气寒冷);塞下特有的声音(边声、号角声);古城戒备森严,战事吃紧。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示例1)语言角度:“千骑卷平冈”中一个“卷”字,表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惊涛骇浪,何等雄壮!(示例2)情感角度: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4)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5)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4.【答案】(1)长短句恶劣危险沙场秋点兵(2)示例: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依据是《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打退进犯外敌、确保西北边境安定的决心;而《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即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词在形体上有一个最重要的形体特征,即长短错落、参差不齐的杂言句式,故词又有“长短句”之称;《渔家傲·秋思》用一个“异”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衡阳雁”、“边声”、“长烟”、“落日”都是边塞秋天所特有的景物。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词的上阙描写了塞下的秋景,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揭示了边关将士恶劣危险的处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一个词语“梦回”,引起下文词人对于军中生活和征战沙场的回忆;将军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此时正值秋天,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在战场上阅兵。这个“秋”字写得好。“秋”点明季节,秋天是各种美好的事物逐渐凋零的季节,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故营造了一种肃杀的氛围,结合“点兵”可知和战争有关,和生死有关,故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此句运用典故,指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表现出诗人打退进犯外敌,保西北边境安定的决心;《破阵子》中“了却君王天下事”,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抒发了作者渴望收复北方失地的雄心壮志。《曹刿论战》1.(1)①军队②参与③独自享有④使信服⑤即使⑥大败⑦追赶、追击⑧已经⑨鼓起⑩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⑪推测,估计⑫倒下(2)①指诉讼事件监狱②虚夸。这里指虚报,以少报多增加③实情诚信,相信④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⑤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⑥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忠诚⑦第二次再一次,又(3)①名词,实情名词,信用②动词,听从、服从动词,跟从③介词,凭借介词,把动词,依照,根据④名词,原因,缘故连词,所以(4)①赐福,保佑②击鼓进军2.(1)①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②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我)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合理裁决。③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④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2)①判断句②宾语前置句(3)①可/以一战。②下/视其辙。③彼竭/我盈,故/克之。3.(1)具有爱国思想,政治上、军事上具有远见卓识。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2)“齐师”倚仗国力强大,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3)(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它,财富共享、以礼治国等自然有实现的可能。4.【答案】(1)D(2)①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穷尽了。(3)B(4)①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②意稍倦,以首俯地。启示:要善于抓住时机。【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讨伐/砍伐;B.凭借/认为;C.信用/相信;D.不/不;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①之,的;狱,案件;察,了解清楚。②再,第二次;竭,衰竭。(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文章没有提到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军事才能的不足。故选B。(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的意思“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可知,抓住了追击的有利时机是在“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的时候。从链接材料“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的意思“蛇又要离开了,蜘蛛又从蛛丝上悬下来,蛇又抬起头等着它,蜘蛛仍然又是回到它的网上。像这样过了三四次;蛇有了一些疲倦,头趴在地上,蜘蛛趁它没有防备,挺起身子快速冲了下去,站在蛇的头上,硬撑着不动弹”,可知,蜘蛛是在蛇“意稍倦,以首俯地”的时候,趁其不备置于死地。结合“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可知,要善于抓住时机,一举成功。参考译文:链接材料:我曾经看到过一只蜘蛛在墙壁间结网,离地面大约有两三尺,一条大蛇从树下经过,翘起头想要吞下一只蜘蛛,但是所处的高度略微有些不够;时间长了,蛇将要离开,蜘蛛忽然从蛛丝上悬下来,将自己吊在半空中,像是要追赶蛇的样子;蛇发怒了,又抬起头想要吞下那只蜘蛛,蜘蛛顺着丝迅速爬上;时间长了,蛇又要离开了,蜘蛛又从蛛丝上悬下来,蛇又抬起头等着它,蜘蛛仍然又是回到它的网上。像这样过了三四次;蛇有了一些疲倦,头趴在地上,蜘蛛趁它没有防备,挺起身子快速冲了下去,站在蛇的头上,硬撑着不动弹;蛇疯狂地跳来跳去,直到气绝身亡,于是蜘蛛吸空了它的脑子,吃饱了就离去了。《邹忌讽齐王纳谏》1.(1)①形体。光艳美丽②穿戴③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④议论⑤常常,不时。间或、偶然⑥满一年⑦第二天(2)①有又②孰熟仔细(3)①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嘲讽,用含蓄的话指责②照,看偷看③次日,第二天即将到来的下一天④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方位名词⑤指责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⑥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谤(4)①颁布下等落、拍攻下、攻克②朝廷朝见朝代③谁,哪一个同“熟”,仔细④长,这里指身高修建、整修长(5)①在早晨②在晚上③以……为美④当面⑤使……听到⑥偏爱2.(1)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②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③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④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厉害啦。⑤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①判断句②倒装句③省略句(3)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③今/齐地/方千里。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3.(1)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善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2)由于齐威王善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3)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4.【答案】(1)战国策刘向(2)B(3)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4)小明说的对。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才能在溢美之词面前能经得起考验,正如邹忌那样不会被蒙蔽。或:小兰说的不对,虽无恶意,但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虽然都是邹忌身边亲近之人,但都没有从邹忌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出邹忌客观的结论,这是不负责的。(5)文中邹忌向齐王进谏,希望齐王能够广开言路,齐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可见齐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君王。【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朝见/早上;B.都解释为:谁,哪一个;C.确实/至诚,真心诚意;D.指责/扎入或穿透;故选B。(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邹忌的进谏集中在选文的第一、二段。由第二段“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可知,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第二段“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可知,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类比说理,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如果赞同小语,可从“善于思考,有自知之明”的角度分析;如果赞同小文,可从“虽无恶意,但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作答。示例一:我认为小语说的对。选文中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并没有盲目相信,说明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的人。示例二:我认为小文说的对。妻、妾、客赞美邹忌比徐公美,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想,他们对邹忌的赞美分别是出自私心、畏惧心和功利心。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换位思考问题。虽然没有恶意,但是却给别人带来了困扰。(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王曰:‘善’”可知,当齐威王听完邹忌的劝谏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表达了对邹忌的劝谏的话的肯定与赞同,用一个“善”字写出了齐威王虚心纳谏的态度和作为政治家的博大胸怀与长远眼光;结合“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贫;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知,齐威王听完邹忌的话后马上就下达政令,可见其干脆利落的个性,做事迅速干脆,表现出一个虚心纳谏、心胸宽广、行事果断的帝王形象。《陈涉世家》1.(1)①被雇佣。②失意,不痛快。③贬谪。④屡次。⑤果真,表假设。⑥应当。⑦难道。⑧惩罚。(2)①適谪流放、发配②唱倡首发③以已已经
④被披穿着(3)①动词,到,去,往语气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的代词,它,指起义的事②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③适逢,恰巧遇到集会④带领,率领将领2.(1)①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②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③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④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2)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4.【答案】(1)D(2)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3)A【解析】(1)考查一词多义。A.因为/以为;B.屡次,多次/几;C.有的人/有时;D.均为“商议”;故选D。(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被,通“披”;坚,战甲;执锐,拿着锐利的武器;伐,讨伐;诛,消灭;功,功劳;宜,应当。(3)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意思是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明陈涉年轻时就不甘心过着被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表现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的反抗精神,为下文思索如何摆脱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并为之努力做了铺垫;故选A。《出师表》1.(1)①赞扬和批评②必增益,弥补③善④遇到⑤公布⑥询问⑦奔走效劳⑧亲自⑨确实⑩全,都⑪罚⑫治理(2)①阙缺缺点,疏漏②有又整数后的零头(3)①给予遗留②奏效,成功功效③路,途方法④分开名分,职分⑤任命,委任责任,职责⑥然而,可是这样⑦在对(4)①时候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②扩大商店开始营业③感到痛心、遗憾深切地憎恨④平民百姓布做的衣服⑤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品质低下、恶劣⑥感奋激发感谢(5)①生长草木②发扬光大③亲近。疏远④奸邪凶恶的人2.(1)①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②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而使得忠心进谏的道路阻塞。③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④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2)①省略句②躬倒装句③判断句3.(1)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最重要。(2)一是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二是让刘禅知道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希望刘禅能完成先帝的大业。4.【答案】(1)D(2)B(3)C【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D.“察纳雅言”的意思是:采纳正确的言论。雅言:正确合理的言论。不是“文雅的语言”。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表结果,以致/介词,把,拿;B.都是“连词,那么”;C.介词,对/引出动词支配的对象。D.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B。(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C.有误,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能谨记自己的责任,广开言路,完成先主遗志。故选C。《诗词曲五首》1.(1)①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②拿③纵横交错的样子④占领,占据⑤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⑥孤苦无依的样子⑦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2)饴贻送给(3)①拉开控制②宴请喝③飘动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2.(1)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②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⑧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①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③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④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答案】(1)C(2)甲: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C.有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是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而不是“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使人民摆脱痛苦”;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主旨情感的对比。《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时所作。结合诗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可知,作者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结合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作者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想到人民百姓的苦难,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作者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根据“千古兴亡多少事”意思是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结合下阕“生子当如孙仲谋”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可知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从而含蓄地表现了自己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收复山河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结合“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可知,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二、古诗文名句积累(一)古诗词名句《渔家傲·秋思》1.塞下秋来风景异2.衡阳雁去无留意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长烟落日孤城闭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任选其一即可)《江城子·密州出猎》1.千骑卷平冈2.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西北望射天狼4.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任选其一即可)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②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任选其一即可)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7.可怜白发生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9.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任选其一即可)《满江红》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3.为篱下黄花开遍4.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十五从军征》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3.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3.生子当如孙仲谋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过零丁洋》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山坡羊·潼关怀古》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二)文言文名句默写《鱼我所欲也》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送东阳马生序》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寓逆旅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余幼时即嗜学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曹刿论战》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3.忠之属也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5.公将战曹刿请见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师表》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亲贤臣远小人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三)课外古诗词诵读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5.被白发欺人奈何6.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7.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8.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9.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10.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02知能巩固与提升1.【答案】C2.【答案】B【解析】A.“易”是“交换”的意思;C。“故不错意也”的意思是“所以不打他的主意”;D。句子的意思是“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3.【答案】B【解析】B.句意: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以,把。故选B。4.【答案】D【解析】A.两个“信”分别为“信用”“实情”;B.两个“伐”分别为“攻打”“砍”;C.两个“间”分别为“参与”“间或、偶然”;D.两个“战”都是“打仗”;故选D。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A.倒装句,应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C.倒装句,应为“忌不信自”;D.倒装句,应为“宋有何罪”;故选B。6.【答案】D【解析】A.“次”依次为“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B.“书”依次为“写”“字条(绸条)”;C.“将”依次为“派遣”“将领”;D.“宜”都是“应当”的意思;故选D。7.【答案】B【解析】B.“愿陛下亲之信之”的意思是: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是一个兼语句,“陛下”是兼语成分,故应断为:愿陛下/亲之信之。故选B。8.【答案】同“避”,躲避丧失技术,知识,经验被【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辟:同“避”,躲避;(2)句意: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丧:丧失;(3)句意:倒不如有一门学问。经:技术,知识,经验;(4)句意:最后还是归于别人。为:被。9.【答案】(1)所以人们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2)古人说过“把清白留给子孙,不也很丰厚吗”。【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是故(因此,所以),欲(喜爱),甚(胜过,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护车司机聘任劳动合同
- 工业设计制作合同3篇
- 安居房施工合同解除权行使3篇
- 换热站施工招标要求3篇
- 带盖不锈钢垃圾桶采购协议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过户流程详解与办理指南3篇
- 断桥铝门窗改造招标3篇
- 招标文件范本版本示例3篇
- 招标文件购买花名表3篇
- 控烟行动倡议3篇
- 压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 基金行业薪酬报告调查报告
- 大学《营养与膳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3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 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
- 汽车4S店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 GB/T 18329.2-2023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第2部分:合金厚度≥2 mm的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
- 如何正确看待成绩主题班会课件
- 乐山英文介绍
- 远洋渔船标准化船型参数系列表(2021年版)
- 外研社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版)四年级上册句型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