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性精神
专题目录
01重温导语,明确内涵
02素材精选,主题适用
03考教结合,题型探究
04拓展演练,强化巩固
05单元写作,任务拓展
重温导语,明确内涵H
理论对于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一个人理论素养越高,就越能在实践中见微知著,行稳致远。提高理论
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努力学习经典理论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本单元的文章,或阐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或论述学风改造的问题和正确思想的来源,或阐说真理的检验
标准,或探讨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这些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尤其是恩格斯、毛泽东
的文章,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研读经典理论文章,获得思想启迪,提升思维品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针对当时资产阶级理论
家对马克思思想的歪曲,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辩证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因素与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
。《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报告中,毛泽东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主观主义。《人
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指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
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
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展开了
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旨在引导人们学会理性思考,用辩证的眼光去深入理解问题。《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则告诉我们立身处世的法则,告诉我们为人要做到“真”“善”“诚”
,这些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修辞立其诚》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做人要“
说真话、讲实话”,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怜悯是人的天性》运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方法,用事实指
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人应当坚持正义》既彰显了苏格拉
底的道德信念,又体现了苏格拉底缜密的逻辑思维。这些文章所说的理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指导着我们的思
想,照耀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
素材精选,主题适用":
主题素材
1.理性思考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
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理性思考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深化理性思考,
要求透过表象探究被忽略的事实真相,推导事物的发展趋势,要求敢于质疑,勇于追问,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
还要注意提高思维品质,对看似简单的事物深层思考,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2.理性固然力量无穷,但脱离束缚的理性未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试想,倘或每个个体皆走向绝对
理性,而无任何感性的浪漫,“人”便不再是“人。而成为了冰冷的机器。社会变为原子态社会,个体皆以利益
至上,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早已荡然无存一一这绝非理性存在的初衷。然不幸的是,世界却有向“绝对理性”演变
的趋势,而若不想沦为“理性的奴隶”,个体便需为理性“设界”一一亦即运用感性平衡“理性”,使冷漠的理
性具有人间烟火的温情。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理性真正的力量。所幸,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
交警在处理因路况不熟而误入市区的货车司机时,不再是一味地铁面无私,毫不留情,而是予以宽容和理解,热
情引路,口头警诫。让我们深感理性的法律亦有温情。
3.天戴苍,地履黄,纵千古,横八荒。昂首向前,炎黄子孙风骨卓荤,铁骨铮铮挺脊梁;低头谦恭,华夏儿女
温儒内敛,生命智慧万年长。林庚言“人走路要昂着头”,但无言万物却把头低垂下来内蕴智慧,昂首与低头之
间,是生命的哲思。时代霄壤,风云际会,我辈青年亦当昂首风骨荤,低头谦良德。低垂着头,温良恭俭让,是
生命的智慧,是成熟内敛,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厚恭谨。低头,是厚积德行,是沉
潜心绪,是低调做事,是十年磨一剑的匠心独守。“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将磨洗是初心”,叶嘉莹几十年如一日潜
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秀口一出便是半个盛唐”,传承文化,化育一方。北大青年才俊韦东奕,低调做学问,心
无旁鹫,览数学胜景,窥学术奥秘。亚洲飞人苏炳添沉浸赛场,突破坚持,用日复一日的自律创造辉煌。于高山
之巅,方见大河奔涌,我辈青年,放低姿态,垂下头去,守初心、厚德行、积才识,成栋梁。
4.昂首向前,仁义笃信勇,是卓荤的风骨,是顶天立地,是潮头登高再击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勇毅
笃行。抬起头来,是挺起坚硬的脊梁,是责任担当,是不懈追求无止境,是勇攀高峰凌云志,敢教日月再丈量。
拒绝躺平不佛系,断臂男孩以汗水与坚毅成就篮球梦想;努力奋斗不畏难,残疾女孩江梦南用拼搏和奋进感动中
国,学海遨游成就美好人生;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倒在的助贫路上,却为青年人树起了站着的丰碑。于群峰
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昂首人生路,披荆斩棘,向阳而生。青年强则国强,我辈少年郎,莫做神州袖手人,敢教
天地再丈量。
5.低垂着头才有昂首向前的机会与魄力,才能纵目远方。放低姿态成熟内敛才有谦逊广纳的品格,才能雄视世界。
低调内敛,深德厚行,于立业成家、开眼界获真知都大有裨益;昂首向前才有资格在成熟后垂下头去,才能厚修
德行。没有自立自强,没有足够的才识,没有底气与实力,没有披荆斩棘以启山林,没有创榛辟莽开拓前行,哪
里有收获的辉煌,踏实的成绩。揆诸当下,太多的青年人眼高手低,既不能潜心研究学术,昂首向前,深研一技
一能,又无法有成熟的心态与智慧,只是糊涂麻木,动辄躺平,佛系游戏人生。
6.志气是人生关键的大前提。没有志向的雄鹰,便只能像麻雀一样在小树间徘徊,没有志向的猛虎,便只能像狐
狸一样畏首畏尾,同样,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也只能生活在生活的低谷,永远无法发挥能力。岳飞,从小便立下
报国的大志,爱迪生从十岁起就做起了实验,朝着科学顶峰迈进,雷峰也把自己终身的目标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远大志向上。成大业者,必有其大志。有了志气才能在逆境中战胜自我,在顺境时警醒自我。
7.沉心静气,脚踏实地能助人走向成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连手机软件都被冠以“极速”的名号。不少人被
奔涌向前的浪潮裹挟,失掉了内心定力,碌碌无为,随波逐流。需要看到,好高鹫远、心浮气躁的人必定无所作
为。只有肯下苦功、专注一物的人最终才能收获累累硕果。君可见,许振超精益求精,在集装箱装卸领域潜心
钻研,创造出“一钩准”的振超效率。君可见,年过七旬的焊接领军人艾爱国,用半生心血浇铸出一个又一个举
世瞩目的建筑奇迹。他们在反复中精湛技艺,积少成多,量变的积累带终来质变的飞跃。当然,反复练习并不等
同于简单机械的重复,我们需要用心专注,在每一次“从头再来”中找到新的心得体悟,取得新的突破。如果
只单纯地追求遍数之多,就如同小和尚念经一样,为了完成而完成。不仅收获甚微,还会使自己疲惫不堪,丧失
动力。下苦功、肯钻研、求突破,应是当代青年之底色。我们要学习榜样,一以贯之。徐怀中对壁十年,终成“牵
风一记",让我们懂得专注与坚守;苏炳添无数次的起跑练习终成“飞人”荣耀,让我们懂得不怕枯燥,坚持到
底;孔夫子十日练习终悟文王操,让我们懂得沉心静气。
8.亲身实践帮助我们用最直观的方式探索着这个世界,感受获取知识的乐趣。古有鲁班观察草叶发明锯齿,郦道
元浪迹天下而创《水经注》;而今更有袁隆平爷爷投身实验田之中,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的解决
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无不启示着我们亲身实践的重要意义。但就如盲人摸象,以一己之见揣物之大观,虽不能
说是完全错误,但终究还是片面、狭隘的。因此,博采众长,广开言路,以闻知长知识,不失为观照生活,提
升格局的一个好方法。在闻知的世界里,我们慕“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之盛景,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
始流”之怡然,畅流书海,以极夫天地大观之乐。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警惕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信息与知识,
理性辨析身边的信息。不要让所见所闻的过剩,带来知识的消化不良,反而造成了个人认识见解的浅薄,甚至是
错误。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胎于实践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于实践,无论是二十四节气还是农谚歇后
语都将这一点诠释得淋漓尽致,由设立经济特区到全面改革开放,新中国一步一个脚印,于实践中求索,于经验
中前行,秉执亲知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历史长河缓缓回溯,长平之战“黄埃散漫风萧索”的场景历
历在目,赵括终究因他的自负和放弃亲知的虚浮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凌驾于事实之上的知识如同海浪翻涌时的泡
沫,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在风浪考验中化为泡影。于亲知中求知,才能让理论与现实统一。事事躬行总结经验固
然难得,但由实践得出理论的过程未免过于漫长,因此汲取他人智慧的闻知也至关重要。闻知是一种扎根于前人
智慧土壤的成长方法,从师于人或书本给了我们站上前人肩膀的捷径。扎根于先人智慧的土地,我们得以看破虚
妄,柳暗花明。“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学习之路上,我们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漩涡,任万千思
绪结做蚕茧将我们束缚得动弹不得。诚然,自行思考也能让我们挣脱这牢笼,但在这个时间弥足珍贵的时代,我
们不能逞一时之强而囿于困惑,而应寻求帮助大步向前。只知亲知便如滴水穿石,虽然有效但未免劳神伤身,只
知闻知便如纸上谈兵,看似头头是道实则虚无缥缈。
10.理性的力量不言而喻。一方面,其可以使人脱离险境:正是因为理性的存在,人们才能审慎分析自己的处境,
在行事时“进退得所”,尤其在面临潜在风险时,能及时回转,避免冲动行事。反之,倘或任由感性如脱缰野马
般驰骋,便可能致使自己身陷泥潭,“眼前无路可回头”。另一方面,理性并非使人一味的退缩,畏蕙不前并非是
理性的表现,其真正的力量在于能使人认识到“前途的光明”,从而甘心为理想而奋斗,发挥己之全部价值。从
戊戌君子到黄花岗英烈,从彼德格勒的炮火到井冈山的燎原星火,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虽行进在坎坷的道路上,
却因理性的指引看到了初见的曙光。
名言素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一陶行知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一一泰勒
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一一卢梭
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一一大仲马
实在说来,没有知识的人总爱议论别人无知,知识丰富的人时时发现自己无知。一一笛卡尔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重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一一苏格拉底
正直但无知识是软弱的,也是无用的,有知识但不正直是危险的,也是可怕的。一一约翰逊
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死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一一略施尼科夫
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一一萨迪
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一一培根
只有那些精神愉快的人,知识才像荷花花瓣似得舒展开来。一一德莱塞
考教结合,题型研究.
【典例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理性是人类前行的指南针,有人说热情是人类进步的内燃机。然而,在心灵这个战场上,我们的理性
和热情常常开战。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关键词是“热情”和“理性”,两句话给出了不同看法。第一句分别肯定了热情或者理性对人类进步的
巨大作用,第二句“在心灵这个战场上,我们的理性和热情常常开战”是说二者存在矛盾,提醒我们辩证看待二
者关系,既需要积淀理性,也需要迸发热情。
我们首先分析两个词语的内涵及价值。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
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理性是
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车轮,让我们能够理性思考、客观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理性的
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看清问题的本质,并根据事实来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避免被情绪左右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理性是追求真理的道路,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才能更接近真理,掌握真知,因此理性的重要性在于它让
我们的思考更客观、更准确。同时,要注意与“冷漠”“机械”“理智”等概念的区分。
热情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在这里主要指它对事
的一面,即“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热情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它让我们有热情与动力,
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要有热情,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中,创造出更出色的成绩;热情能够让
我们发现生命的美好,发现这个世界的多彩与丰富,感受到身边的温暖与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欣赏生命中
的每一个瞬间,感受每一份爱与关怀;热情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让我们不断尝试新的事物,追求更
好的人生。只有拥有热情,才能让自己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也要看到热情虽然能使我们充满活力,但过度的热
情也可能让我们盲目,我们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能力和局限性,不要冲动行事;热情有不长久易消退的特点,在追
求热情的同时,如何更长久的变热情为热爱,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综合看来,热情与理性二者之间是辩证关系,不仅不矛盾,反而能相得益彰。譬如,在理性引领下的热情会
更具价值,这在所有科学家、革命家那里都有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在当今的诸多成功人士那里也有完美的诠释。
理性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一旦理性发出做好某事的指令,热情则让我们全力以
赴,身心俱入。但热情如水,只有在理性之堤的护卫下才能安全有为,一旦热情之水溢满理性的堤坝或冲毁理性
的堤坝,灾难就会发生,不幸就会降临。
写作时可采用层进式结构或者对照式结构。如先分别肯定“热情”和“理性”的意义,然后再说明二者的局
限,最后阐述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不失理性与热情,才是最好的做事方法。
立意:
1.让热情与理性齐飞。
2.以理性看世界,以热情报华夏。
3.理性为墨,热情点染,成就美好人生。
【例文荐读】
热情与理性:奋勇与明辨的交织之花
热血是激情的火焰、是人类进步的内燃机,理性是冷静的冰霜、是人类前行的指南针。热情可以让我们有勇
气和力量去追求理想和正义,但也可能让我们盲目和冲动。理性可以让我们有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但也可能让我
们失去感情和同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在热情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让勇敢与智慧共同照亮前
行的道路。
理性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都要保持理性的心态。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永久
和平”的理想。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一个没有战争和暴力的世界,但这需要建立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他既有
着对和平的热情,又有着对现实的清醒。我们需要这样的理性,才能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
的选择。
热情较之理性,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如对待事物敢做敢当的责任感,不畏强暴、大度能容的心胸,以及即使
一无所有也不怕从头再来的勇气等。经济学家张培刚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改革
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他既有着对国家富强的愿望,又有着对问题本质的分析。我们需要这样的热情,
才能在艰难的岁月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失去理性的热情可以说是考虑不周的鲁莽和冲动,而失去了热情的理性则是懦弱与胆怯、顺从与屈服。理性
和热情交织,摩擦出亮丽的火花。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有着爱国的热情,
敢于说真话,揭露真相,还有着科学的理性,积极推动防控措施和医学研究。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热情与理性并
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在热情中保持清醒,在理性中保持温暖,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
不断前行。
然而,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热情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并非易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时常面临压力与困
惑。热情的冲动可能会导致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过于理性的思考则可能让我们变得麻木不仁。在
这种情况下,保持热情与理性的平衡尤为重要。
“冷眼看穿却熟肠挂住,有着温柔与宽厚的心。”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给自己留出时间去思考。我们要学
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使人们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失去对事
物的全面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倾听不同观点的声音,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也有助于平衡我们的热情
与理性。我们要学会保持谦虚。在追求热情与理性的平衡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挫折与困难。谦虚让我们意识
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我们在热情与理性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总之,热情与理性是人生的双翼,它们共同支撑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飞行。“热情必须和智勇连接起来,
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只有在热情与理性相互辅助、相互协调的状态下,我们才能迎接挑战,勇往直前,谱写
出一段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让我们用理性为墨,用热情点染,共同描绘出奋勇与明辨的交织之花。
佳作点评:热情与理性是人生的双翼,它们共同支撑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飞行。任何知识哪怕皆为真理,
那也只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未必就能成为今天和未来的圭臬。越是卓越的大家,就越不会提倡自己的后学、门徒
迷信自己的学说,而是会要求他们敢于突破和超越前人,如此,才会有学术的进步。热情较之理性,更多的是一
种态度。正是有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世界才没有一直停留在远古,科学才有进步。一个崭新的
时代,从事的是全新的事业,根本就没有一本以不变应万变的“百科全书”供我们套用,让我们包打天下。虽然
我们可以从前人留下的精神遗产中获取可以给我们启发的、“战略”性的精髓,但制定具体“战术”,还得靠我们
自己。理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不迷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萧规曹随。正是热情,让这个世界百花齐放、万
紫千红;也让中国找到了一条前无古人亦无同道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典例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
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种方式在人们
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分析】
这是模仿2022年全国语文新高考I卷作文“本手、妙手、俗手”的命题,考察三元关系的构建而命制。材
料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话提出三种获取知识的方式。第二句话解读三种获取知识的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
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
得到知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学习知识的经验进行理解,作文中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深入阐释。第三句话阐释三者
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材料已经启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
有其用②相互联系、转化③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若是不擅长深度思考,这三点己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
出三个分论点了。但写作时,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条分缕析,琢磨成句,酿造自己的思维成果。
另外,还要注意写作任务:“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我们”是谁?是正在求学的青年学子,是每
天收获新知提高见识的,材料中的启示意义,应该是有指向性的。写的文章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认识,
即我们对材料的理解;思考,即我们对材料的加工产生的新知。故,写作应观照自我,联系现实。
用墨子这三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来解读这个作文题本身,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亲知,正如我们平时在学习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方法、道理;
闻知,正如这段作文材料,正如墨子的理论;
而说知,即我们要写的这篇文章,它应该是根据我们对材料的理解(闻知)结合我们自己的学习体会(亲知)
通过深入的思考、逻辑的推理、缜密的表达而呈现的一篇文章(说知)。
参考立意
广闻闻知,躬行亲知
百闻即一见,知行寻新知
于亲知、闻知、说知中获新知
亲身实践方可获取富有个性的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例文荐读】
亲知亦有知
知识,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而如何获取知识,亦是一门学问。古时墨子有言,知识的
获取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种方式。对此,我们尚需仔细琢磨,梳理其中的脉络关联,使其各有其用。
如果将知识比作一座大厦,亲知即帮助我们夯实地基与构造坚硬的骨架。作为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其中的
真实性同钢筋一般不可撼动,”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时刻强调着亲知的必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诠释了亲知的基石作用。世界上可以转化成知识的事物纷繁杂乱,所形成的知识真假混杂,亲知
让我们明辨是非。
同时,亲知的过程是一个塑造我们自身的过程。不同于闻知、说知。亲知切身的经历所带来的体验独一无二,
纸短诉不尽情长,笔墨道不出山高,“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终究是亲临才能体味那直击心灵的震撼。而且,亲
身实践获取的知识富有个性,每个人眼中的花草摇曳着不一的姿态,同一道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人人有着不同习惯。
在亲知中,我们见证真实,塑造个性。
夯实的地基与坚硬的骨架是基础,闻知便助大厦填充其中的水泥。历史久经积淀,世界广袤无限,人的一生
纵使跨越百年,亲知的收获依然显得狭隘而局限。经由闻知,我们能够高效地获取广泛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
地理,语数英物化生,闻知内客的丰富性无可比拟。何况,知识宝库里许多的珍宝早已历经时间的洗刷,余下的
尽是纯粹的光芒与凝练的精华。闻知亦可助我们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事物,独木易折,溪流易竭,独立的单元
总不如收拢的群体稳定,知识也不例外。闻知的优势,在于交流,在于传承,交流使知识得以修正,传承凝聚了
人类千年的光辉,足以让个体须臾的生命熠熠生辉。
知识大厦的整体已然具备模样,但还缺乏说知打通内部走廊与开凿房间。说知的特点在于深刻,通过推理,
许多公式和定理得以窥见天日。在实际情形中,对于现象的解释住往受困于复杂的干扰,而说知则帮助我们抽丝
剥茧触及最本质的原理,惯性的发现、遗传规律的揭示、哲学的璀璨、数学的奥妙……无一不体现着说知的功效。
不止如此,分立知识点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有序而庞大的知识网络,说知助我们将其探明。于是,知识的关联更
加清晰,运用愈加灵活。从已知摸索未知,说知使知识的力量更加坚实。
亲知真实而充满个性,却不免局限,闻知虽然真中掺假,但可以进行补充与拓展。二者相互补足。说知以亲
知与闻知为根基,让知识更加鲜明、深刻和贯通。真实、丰富又深刻,求知之路通畅矣。
灵活地把握好三知,求知之路通畅矣。
百闻即一见,知行寻新知
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通过亲身实践,闻知通过他人语言与自
己阅读,说知则是在二者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者各有其用,相互转化,共同助益新知的获取。
亲知,是踏破万里路,这是最原始的探寻世界的方法。宏大如大航海时代,有了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他的路才成了书,书才成了后人的路,从而将亲知的方式代代相传,但亲知的过程依然不可或缺。在没有闻知的
年代,人们以亲知创造闻知。若要为物理学史寻个开头,墨子也必定赫然在列,他是亲知的践行者。光的身份至
今成谜,但墨子以观察的方式记录了小孔成像等一系列光学现象,是以成书,作为后人闻知的源泉。后人又以亲
知辅证闻知,将知外化于行,行内化于知,碰撞中生出更先进的亲知与闻知,于巨人的肩膀上为后人栽下求知之
树。
闻知,是看遍万卷书。余秋雨先生曾在记者问及书与路的关系时如是回答:“没有二者,书,就是路。”这句
话巧妙地揭开了隔在亲知与闻知间的帷幕,还原了知识本来的样子。二者如此相依相存,却也在警示我们:这世
上不能只有书,也不能只有路,不会有人只闻知而不亲知,亦没有人只亲知而不闻知。没有亲知,新的闻知无法
产生;没有闻知,亲知无法览遍天下事,人就如井底之蛙,残缺不全。
一本书的扉页曾如是写道“我不曾读过许多书,但我身边的人、事、物都是一本书,我日日读它们,因此获
得了许多知识。”
那么,说知则是知行合一后对未知与新知的探索。庄子曾说“人而有涯,学而无涯。”获取新知的过程即“以
有涯追无涯。”人生有限,我们所能亲知、闻知的事物与未知、新知相比,有如冰山一角。于是我们进化出了说
知的能力,用亲知说知推知新知,以有涯推出无涯。这是最困难也最美妙的求知方法。困难在于,它需要大量亲
知与闻知的积淀;美妙在于,说知得到的知识总能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界的华美和弦,知识的普遍性是如此神奇。
时过境近,墨子孔子诸子百家相继远去,李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相继成为绝唱,互联网时代将历史拉
入新的纪元,过去无限远去,未来依旧迷茫。我们努力想从知识中寻求解脱,但这个时代,人们只需3分钟就能
在短视频上看完《红楼梦》,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一方面,人们习惯了没有亲知与说知,以最低级的闻知解渴,
却不知自己实为饮鸩止渴。当人们受到快餐文化的反噬,转而奔向远方始终散发着生机的文化沃野,于是另一方
面,我们又能看到罗翔“爱具体的人”,戴锦华“我不参与论战的理由",童宇辉"超越平庸”,对知识的尊重,
是这个时代的自救。
亲知与闻知相互转化,共同奠定了说知的基础,告诉我们:百闻即一见,知行合一觅新知。
佳作点评:君子曰:“学不可以己。”在我们的一生里获取知识早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门必修课。从小时候跟在
父母背后的蹒跚学步,到长大后的读书成人,我们所获取的知识帮助着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决定着未来的人生走
向。而在获取知识的路上,亲知、闻知、说知三者各有其用,又相互助益,共同指引着我们发现更多的精彩。用
亲知、闻知开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实现知识的广博,以载动说知的推理和想象,驶向更远的未知的方向。亲知
是一种自身摸索的学习方式,从儿时的蹒跚学步到长大后的摸爬滚打,在风雨交织的路上,我们摔倒又站起,抹
泪又前进,渐悟人生之道。伽利略理想实验揭示物理学的奥秘;元素周期表指引科学家们发现物质的组成基础;
现代仿生技术探索生命进化万年的宝藏。由此观之,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知识的获取却是无限的,我们不能让
有限的认识切断探索未知的触角,固步井底之下,感叹世界之小。而是应该保有探索和思考的欲望,乘已知,望
未知,获取更多的知识。
拓展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华罗庚19岁时,就大胆质疑数学权威,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上
海《科学》发表。因此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任。
因这种科学精神,华罗庚也曾对唐代卢纶《塞下曲》诗进行质疑。卢纶诗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罗庚作诗说:“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华罗庚后
来又咨询了不少专家,才明白塞外气候变化莫测,因自己观察体验不够,才有了错误的判断。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范文展示】
质疑与自我质疑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较人竟敢质疑当时已成型的数学理论,这是何等大胆,何等智慧,何等魄力;更难能可贵
的是他对自己其他的质疑又勇敢地加以否定。数学家华罗庚用自己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否定自己。不因人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不因情而维护自己的脸面。科学精神就在于求真、求
实,掺不得半点虚假。试问,几人能做到?
有时候,我们习惯了听别人表达,而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习惯了做乖乖孩,只为博得一株红艳艳的小红
花;我们习惯了盲听,习惯了顺从,哪管事情的对错真假。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属性中,我们
要给他人留有情面,考虑他人感受,甚至唯长者、名者、强者意志为是——诸多类似观念深深影响了我们,让我
们错失了很多奇异之花。而华罗庚无疑撷取了质疑之树上最灿烂的一朵花。
请思考一下,我们现在丰富多彩、日益变化的世界,从何而来?哪次沧桑巨变,哪次改天换地,哪次大步跨
越,不是我们大胆质疑,推翻前人观点,勇于创新的结果?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就是历史的规
律,它碾旧推新的车轮,无人能够阻挡。
听亚里士多德正掷地有声地对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喊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并毅然转身离开,
使他的老师留下了一脸复杂的表情;看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猛士伽利略,正从比萨斜塔放下两颗重量不同的铁球,
铁球狠狠地砸碎了亚里士多德“物体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的理论,将其击得粉碎粉碎。不知从何时开
始,我们很多人用西医的理论来评价我们传统的中医,认为中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应该摒弃。如果屠呦呦信奉
了这种理论,那我们能听到国人为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时的欢呼吗?海水稻,听这名字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不
顾别人的劝阻和冷嘲热讽,袁隆平让水稻长在了贫瘠苦涩的盐碱地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笑声一片……
但质疑、批判是需要实力的,更需要谨慎的态度,因披荆斩棘有时会留下“累累血痕”。理性、科学的质疑
不是毫无理由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怀疑不是为了找茬,妄意寻找他人的错误和弱点,更不能感情用事,质疑
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同时,理性怀疑,不只是对别人所作所为的怀疑,更应该首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怀疑。尤
其是当自己的观点是在不明情况、不清就里、没做验证时提出的。所以我们在质疑他人时,首先要做到质疑自己,
有时甚至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这就是华罗庚的可贵之处,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翻译家胡因梦说过:“在
人性顶端,自我否定与怀疑永远是存在的。”
敢于否定自己的人是慧者,因为谁能保证自己的理论永远万古流芳?你今天所知道的一切,很有可能会成为
明日否定的昨日。敢于质疑自己的人是智者,孔子闻过则喜,因为在别人质疑自己,自己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他
收获满满;敢于批判自我的人是强者,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有时需要突破自己涂满厚厚脂粉的脸墙。
这就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敢于挑战,大胆求证,求真务实,渴望真理!否定自己,发现不足,永不自满,其
道大光!唯有这样,科学精神的桂冠才会永远散发耀眼的光芒!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篇课文观点明确,论述透彻,思维缜密,语言准确。阅读这类文章,有助于我们丰富思想,发展思维,提升语
言运用能力,也有助于我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请任选一篇课文,选取一个角度(如思想观点、论述方法、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写一则读后感,谈谈自
己阅读重大理论文章的收获。
【范文展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后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在发表之初就引发了全国上下空前热度的大讨论。对于刚刚打倒四人
帮,走上改革道路的新中国来说,这篇文章的发布意味着人们对于实践的重要性的理解。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席
卷全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错误的思想误区也不断得到改善。虽然此文是在特定环境下发表的,但是我认为
此文依然对于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以及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特地找来一读,以便于更深的理解其中的
含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
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
这句话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有提及。说明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力量来源一一实践。即使是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这种经过无数次论证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显示出其价值,更不用说我们平常人提出的理论
了。如果不用实践去检验我们提出的理论,而仅仅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必定会出现根本上的和方向上的错误
。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随处可见。有的人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没有自己的主见,忽略实践的重要
性,结果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错误。不仅如此,这句话还从另外一个方向提及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度
正确性。正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对实践经验进行高度的概括,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才极少出
现错误。在社会的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中被涉及到
,所以在出现这些错误时,我们不应该对其思想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是应该坚定信仰,仔细反思自己的错误。
并且按照主义和思想进行更改。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
这句话在文中的中段出现。充分的提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这
个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的确立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实践的标准应该随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
实际生产环境而发生变化。就像是在饥荒时期和大丰收年,税收政策也应该有不同的改变一样。用发展的眼光看
待实践的标准,这样不仅能及时修正真理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将真理按照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理
解,以便于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虽然现在的时代于以前马克思的时代相去甚远,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以及过时。正因为其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它能顺应时代的改变而自身更好的适应时代。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
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
文中提及任何思想都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看到这句话时我感到了极大的触动,
因为即使是被奉为真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需要不断的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许多人提出的理论却害怕检验
,甚至拒绝检验。这种心理实质是因为他们在提出理论时就已经对自己没有信心造成的。不是经过认真思考而随
意
提出的理论,这种东西连提出者都没有信心,更不用说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这点说明我们不应该随便去接受别人
的观点,应该保持怀疑的心态去看到这些理论。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学会用辩证的问题去看待事物是很有
必要的。
以上就是我阅读文章后的一些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文自从发表以来就掀起了一场思想的
变革,我希望这场思想变革对于如今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作用。现在有不少人在怀疑实践的作用,拒绝
实践。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应该拒绝这种态度,而是用马克思,毛泽东的思想武装自己,来和这些无
知的理论战斗!(文章来源于网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人的意见等。“自古
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
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范文展示】
援疑质理匪浅益,弃陈去旧日月新
学贵在疑,疑而后出新。致疑不独可以广识,更以摧枯拉朽之势革故鼎新。如此审问而慎思,明辨而笃行,
便能摒弃陈旧,收获欣欣向荣。纵览古今,人类社会也是在质疑权威、挣脱桎梏中不断阔步迈进。
慎思与质疑助我们迈出问询真理的步伐。忆昔伽利略不盲从前人结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著名实验勇敢驳
倒了先辈的权威;当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止步于地心说的囹圄之际,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假想推进了人类的天
文事业;在自然科学蹦蹦不前的年代,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推翻了滞后愚昧的神创论,极大推动了生物学的发
展。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人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面对已有陈论居之不疑,最终只会一叶障目,
裹足不前;反之若质疑辨惑则能以探索者的姿态冲云破雾,收获真知灼见。
社会的进步需要敢为人先的突破挣脱权威束缚。在神权至上的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运动颠覆了人们愚昧
的认知,以摧枯拉朽之力冲破了旧文化的捆束。这场对神权质疑,对权威挑战的思想解放,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向
资本主义迈进。千余年后,在人类社会向贪婪膨胀的至暗时刻,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勇敢地质疑,《共
产党宣言》的发表,唤醒了混沌之中的无产阶级工作者,开启了人类社会伟大的新篇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沉湎与滞留只会被滚滚滔滔的创新的浪潮冲荡而尽。对落后腐朽的文化提出质疑,对陈旧而不合理的事物予以摒
弃,人类文明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昂首阔步向前。
看古今中外,殊途同归。将视角拉回至近现代的中国。毛泽东面对照搬苏联革命的路线予以否定,开创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引领中国革命发展。1978年的春天,邓小平以惊人的卓识远见建设起中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由此开启。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史,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精神质疑一
切不合理的决策,以惊人的胆识挑战旧势力的权威。在一次次的弃陈去旧中,中共一举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国
家的繁荣昌盛在一路泥泞中曲折前行,不断地拨乱反正,不断地质疑纠错,不断地保持独立思考才能继往开来,
再续华章。
雾尽光升,云霭破散。只要我们敢于质疑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纵使头顶阴云重布、眼见千嶂层叠,我们也
依然能拨云见日一览金乌泼洒的冉冉新生。有道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吾辈若能以此崭新
姿态屹立于时代,援疑质理定能受益匪浅,弃陈去旧必得日月俱新。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现实物质世界光怪陆离,尤其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打开
网页,各种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蜂拥而至,严重消耗着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迷了我们的眼。
②真相是什么?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评价尺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而不少网民容
易被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制约和左右,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而这所谓的“真相”往往离真正的事实相差千
里。
③“后真相”是指传播主体不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呈现,而是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情绪的方
式传播符合受众主观认知但偏离事件原本真相的内容,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辨被传播主体和接收主体抛之脑后。
④《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修辞立其诚》等文章也谈到了关于真相(实事)的问
题,对于我们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真相",你有怎样的见解和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范文展示】
莫让疑云遮望眼,实事求是捍真相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首歌曾经响彻大江南
北,它的流行说明,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广大民众对真相的渴求是多么强烈。
在信息传播领域,各类媒体是向民众提供信息的通道,这些媒体具不具备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决定了民众
获得的信息是否可靠。以前,媒体基本上被大型通讯社垄断,虽然信道窄,但权威性强,信息准确度高。近年来,
随着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开发,自媒体大量涌现,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门槛低,几乎任何人都能成为这些自媒体的从业者;其次
是数量庞大,难以计数。这样的业态,带来的好处是信道变宽,信息来源更丰富,信息报道更及时,信息传播更
迅速。但是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虚假信息满天飞,谎言谣言泛滥,噪音杂音四起。
究其原因,在于自媒体数量庞大,监管很难到位;从业门槛低,从业者素质难以保证。
因此,要做到尊重事实,捍卫真相,从客观条件来看,一是要通过提升公信力来巩固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
让优秀的传统媒体起到传播真实信息的堡垒作用;二是对自媒体从业者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虽然是
自媒体,但只要涉足信息产业,就应该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以求真为第一标准来要求自己;三是有关部门要加
强监管。应该给进入自媒体行业设置基本门槛,把素质低下的人员挡在行业之外,同时对自媒体的运营进行有效
监管,避免让自媒体成为传假造假的平台或通道。
然而,需要注意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真相”的被遮蔽,并不是自媒体从业者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很多
时候,更是有了受众和媒体的密切“共谋”,才能“完美”地把真相给遮住。现在的读者,只看他爱看的,只相
信他愿意相信的,再加上新媒体运用算法制造的“信息茧房”的推波助澜,他们与其说是在寻找真相,不如说用
自己的有色镜片去改造事实。在江歌案中、在错换人生案中,读者先有立场,后论事实或不论事实的倾向表现得
尤为明显。
但是,追求真理是人性的本质,没有人不热爱真理,追求真相。真相如同咳嗽,是永远不能掩饰的,事情的
真相早晚有一天会显现。只要把“真实”这二字记在心间,刻在脑海,抱定求真思想,坚持实事求是。
希望每一个人,都不故意制造疑云,不传播疑云;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被疑云遮住望眼。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杨振宁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12岁时,他就提出要学解析几何和微
积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教他,而是请人教他学习《孟子》。对于父亲不教他微积分而教《孟子》的良苦用心,
杨振宁晚年颇为赞叹,认为人文学科对他整个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能够让他欣赏数学,而不是像其他同事一
样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材料二: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林森洁,因为琐事,投毒杀害室友。被判死刑后,他在遗书中写
道:“请将我写予你们的书信给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诚他们要多读书,开卷有益……”在看守所里,他看了
不少人文类的书,比如《复活》《心理控制术》,目的是想通过阅读“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
托”。
对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范文展示】
浸润人文,匡正人心
博尔赫斯说: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
杨振宁和林森浩,两个骄子,来自不同时代,他们的青春时光,就出现了明显分叉。究其原因,当然难以一
言蔽之,但人文品质的有无,无疑影响深远。
“人应当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人心当有人文的浸润,才能妥善安放,得以匡正。人之一生,如果
只记得求索科学知识,而抵触人文的熏陶,可能导致成长的发育不良,譬如跛脚,譬如佝偻。
庆幸的是,杨振宁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指向了一条健康的人生发展之路。试想,如果他没有研读《孟子》等
经典的体验,大概也难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襟怀,也不容易跳出功利的视野与勇气,当然也未必有“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同途”的情深义重。深厚的人文素养带给一个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垒砌,不仅仅是“无功”的
怡情养性,而是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自内而外的和谐。
在这个物欲社会,少了人文的浸润和净化,心灵可能就蒙尘纳垢,人之道德底线也会被击穿。林森浩案、马
加爵案、药家鑫案,都是血的教训。你不能说,他们都是一时冲动、一念之差。古人云: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他们向深渊的滑落,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迹”就有人文素养缺失的迹象。善心渐渐隐匿,罪念霎时放大,终
于导致了人性的瞬间变异。他们从小本也是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却都成为摧毁几
个家庭的罪魁。假使,他们能多涵养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他们的悲剧或可避免。
只不过,一起一起的恶性事件,也难以扭转当下轻人文、重知识的现状,“学好数理化”“文科无用论”“人
文值几何”的观点,仍然甚嚣尘上。“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捕鱼的渔夫看不到海。”追逐猎物,是实用主义,
但远山深海的美景,就那么不足道?鹿没有穷尽,鱼无法捕完,请记住怡人耳目的青山绿水。这恰似追逐科学的
路上,人文美景具有抚慰和匡正人心的奇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文才是青年的立足之基。我们看不见人文的意义,但它就是人心的本源,文明的
母体。人文是美的,它让杨振宁懂得了如何欣赏数学;人文是善的,它让林森浩在人生尽头幡然醒悟。单有人文
的浸润,不一定能成功,但少了人文傍身,往往注定失败。
我们不是总说,想要像第欧根尼一样,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像赫拉克利特,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
始终高举“人”的旗帜吗?
那么,请小心掬起人文的清泉吧,让它缓缓流经你的心田。
“单元写作,任务拓展
深化理性思考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重新确立了实
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文章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实事求是的精神、
简约平易的言说,引导人们理性思考一个时代的大问题。那么如何做到理性思考呢?
理性思考要透过表象探究被忽略的事实真相,推导事物的发展趋势。我们在论说和阐述观点时,应该在“
有理有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理性深化,逼近事物的本质。比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先指出中国
共产党二十年来出现的“好现象”,然后退一步说依然存在的缺点,并透过缺点深入分析其危害,进而通
过阐述两种对立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指明了改造学习的方向,论述一步步深化,道理愈说愈明。
理性思考要敢于质疑,勇于追问,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历来被视
为至理名言。而在今天,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对个人成长来说,外因虽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因,“近
墨者”如果能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意志,则未必会“黑”。
理性思考还要注意提高思维品质,对看似简单的事物作深层思考,不能把问题简单化。如果把事物放在更广
阔的背景中去观察、分析,往往就能突破思维定式,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论述时应注意辩证地观察事物,理性地
辨别是非曲直;论说不偏激,有分寸,不危言耸听,不咄咄逼人,留有余地,这样文章才更有说服力。
技法指导
如何在多维度比较中论证
所谓“维度”,就是构成空间的因素,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一维,也叫维度。“多维度”就是影
响事物的因素,它是多方面、复杂的,是立体、交叉的。这就是说,为了论证观点的正确,说理时,不仅需要“比
较”,而且强调在“多维度”中完成比较说理。因为,比较不可以是单向度的(理由不能限于同一平面;否则,
便是平面说理,深度不够),必须是多向度的,即多维,只有多维比较,才能把事物、问题的道理说清楚、讲明
白,否则,说理不透彻,不足以服人。
[范式1]纵向多维度比较,增加论证的深度
即以时间先后为坐标,包含古今维度比较(观古今于须臾,以此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或共同点,从而增
加论证的深度卜前后期维度比较(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种事物前后期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好坏优劣,
不言自明)、代际维度比较(对两代人之间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是非得失,一目了然)等。
[片段示范]
诚然,面对中国文化,我们失去过。敦煌壁画的失传是无知者酿造的惨剧,圆明园被焚烧是“天朝上国”的
朝廷不自知的后果。(先前特质)这几年.我们一味地追求国外的文化,却渐渐淡忘了自己的文化。从“文化失守”
到“本土式微”,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味”退居次位。眼看着像石库门一类的老建筑被推翻,传统节日不受
重视.(之前特质)终于有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要“留住中国味”,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寻找这份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
身边的文化。所以“汉服热”才会席卷而至,故宫的文创产品才会成为网红款,(之后特质)令它们重新崛起的不
仅仅是它们创新与传统结合的品味,更多的是国人看到''中国味”重新兴起而生出一种“失而复得”之感:“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只有这时,我们才会发现“中国味”的真正价值。(对前后
期表现出的不同特质,即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进行分析诠释。)
[点评]
文段运用同一事物一一中国文化的“中国味”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质(维度),通过“纵向”比较对照,
并对前后期表现出的不同特质(前期:“中国味”丢失。后期:“中国味”失而复得。)进行分析诠释,有力地阐
述了捍卫“中国味”的必要性和发现“中国味”的真正价值。同一事物前后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质的对照比较,
优劣自明,主旨自然得以彰显。
[范式2]横向多维度比较,增加论证的广度
即以空间变化为坐标,包含中外维度比较(从中外较强的空间跨度进行比较,让说理具有极强的张力,从而
增加论证的广度)、现象维度比较(对同一现象,在不同人群、不同部门、不同地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判断优
劣)等。
[片段示范]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紧紧揪住人们的心。当中国疫情陷入水深火热之时,世界人民
纷纷伸出援手:一批批防疫物质送入中国境内,一句句鼓励温暖人的心扉。(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援助)而当中国疫
情基本得到控制,取得阶段性胜利时,世界各国却受到疫情的困扰。中国各界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以同样的方式
提供帮助:第一时间公布研究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中国医疗队驰援意大利等疫情严重国家、分享中国抗疫的宝贵
经至二二(中国各界对世界各国的援助)“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在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唇吉相依、守望互助,共克时艰,谱写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赞歌。“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无论是国际社会驰援中国物质上的
寄言还是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物质上印的话语,无不深深流露出中国与各国之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深
厚情谊。
[点评]
节选片段从中外维度横向进行比较论证”在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唇齿
相依、守望互助,共克时艰,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歌。”作者先选用“外国素材”一一世界人民纷纷伸出援
手支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又运用“中国素材”一一当世界各国受到疫情困扰时中国同样提供了帮助。
节选片段从中外空间维度横向进行比较论证,揭示了共同的特点,而全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守望相助”和当代青
年“共创未来”的勇气和担当也自然流露在了字里行间,逻辑严密,说理深刻,使得论证不仅有力度,更有张力。
[范式3]纵横多维度比较,增加论证的深度和广度
即以时间、空间变化为坐标,包含古今中外维度比较(对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从时间发展、空间变化上进行
比较,论证具有深度和广度)等。
[片段示范]
翻阅历史的书页,目光随着方块字的变化而跳跃,耳边响起先贤对韧性的呐喊。“韧”字左边好似一块韧性
很强的熟牛皮,右边则是一把锋利的匕首。我不由得想到了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他一让再让;面对秦王的
肆意妄为,他迎难而上,只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底线。(古——中国)这种"韧性"
正是国人灵魂的写照。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网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华为研发的5G技术本是世界共享的盛事,但是本
为贸易伙伴的美国却先是对中兴斩断供货源,继而又对华为频出杀手。澳大利亚、挪威、波兰、匈牙利、捷克等
国家也加入到“禁华为”队伍。(今一-外国)但了不起的中国人未雨绸缪,冷静、自信、从容地应对当下的危机,
以柔一一中华文明的韧性,克刚。相较于美国的极限施压,其盟友的跟进,中国的韧性道高一丈:”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事务所实习报告集锦八篇
- 幼儿园小班教学工作总结汇编9篇
-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总结范文十篇
- 高中语文作文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 方案策划集锦四篇
- 经理年度工作计划5篇
- 金融知识竞答
- 财务人员述职工作报告7篇
- 数显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发展过程纪实簿
- 传热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硅PU(塑料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2014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
- 第15课 有创意的书(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827材料科学基础试题
- 焊接工艺评定转化表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拼多多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小学英语-module10 unit2 eat vegetables every day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