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基础考法)——找准角度,细分差别
复习目标
1.识别设误类型,巧妙判断选项正误。2.提高利用逻辑知识推断文意的能力。
链接高考
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2021—2023年①第1题主要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
新高考I卷对材料信息的筛选
解和分析,正确/不正确的一
2021、2023年理解分析信与整合能力。选项
项是(3分)
新高考II卷息内容内容多是对材料核
2022年新高考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心概念、重要句子
n卷正确的一项是(3分)及段落内容的转
2021—2023年述,其中有不少跨
新高考I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段落的转述。
2021、2023年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第2题主要考查
根据信息内
新高考II卷依据文本信息推断
容合理推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的能力。选项既有
2022年新高考
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基于文本内的推
n卷
分)断,也有需利用文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本外材料进行的理
2023年新课标I分析论点与
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解和推断。
卷论据的关系
(3分)③第3题,主要是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围绕“论点、论据、
2022年新高考I
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论证方法”进行考
卷
(3分)查,还要熟练掌握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关于论述类文本的
2021年新高考I
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同质”观知识。
卷
点的一项是(3分)④题干中有正确、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不正确选项,不规
2023年新课标
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律,注意审题。
n卷
是(3分)
2022年新高考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
n卷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
2021年新高考
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n卷
(3分)
考向一语意理解辨识
内容理解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新高考卷命题看,命题者所设置的
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地整合或迁移。
此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只要准确定位信息
并仔细比对,就能快速判定对错。
一、了解选择题主要信息的判断
表1信息类型的描述
要素阐释典型题例
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
面。内涵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如2021年新高考I卷(《诗论》《读
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标志;外延〈拉奥孔〉》)考题,要求简述文
概念
是指具有这一特征的所有对象,即概本中关于“诗画同质”和“诗画异
念包含的所有事物。明确概念的方法质”的理解。
是下定义。
如《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
究》一文:殷墟甲骨文(被定义概
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描述,是通过一念)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
个概念揭示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对本质特征进行的描述,即种
定义方法。它要求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指出差)的文字(大概念,即属概念),
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使其与那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
些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种差)的卜
辞(属概念)和与占卜有关(种差)
的记事文字(属概念)。
如《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一文,
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作者的主张:“诸子之学的内在
出的见解、主张和表明的态度。承担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
命题
着回答“是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
(主张)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往往呈现为表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
判断的陈述句。样的品格”以及“'新子学’应追求
'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如《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
运共同体》一文:“目前,人们
指作者用来证明或解释观点的事实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
材料或理由。表现为概括性的事实、典型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
(论据)的事例、文献数据、图片、客观规律、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
科学原理、权威言论等。足……”这段文字举例说明了
“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
因。
表2信息主、次的一般区分
区分类型阐释典型题例
往往直接点明话题或表明观如《“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标
标题
点、主张。题即亮明主旨。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语
如《“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
(短语)或句子,即用简洁而
重要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一文提
明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概念出了“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概
主要和本质,使其与那些容易与
念。
信息之相混淆的事物区别开来。
对某事物或现象的论断或主
如《“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一
张,即肯定什么、支持什么、
观点、文,在文末提出论断:“‘孝'之核心
反对什么等。鲜明的观点是
见解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
作者对所论及的问题的深入
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思考。
如《“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
在介绍一个概念或事物时,
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文中第
往往先交代其出现的时代背
一段:“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
背景景、客观条件、发展状态或
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
信息具体原因等。这些信息有时
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
很重要,但不属于“本质性”
力……”阐述背景,为提出论题作铺
信息。
次要垫。
信息作者在表述观点时,为了避如《“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一
免抽象,让读者有具体可感文中:“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
的印象,往往会对事物或者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
举例
概念进行举例介绍。这些例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
信息
子,仅仅是针对某一事物或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
现象中的一个或几个不属于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画波浪
事物本质属性的信息。线部分,即举例信息。
表3主要论点与分论点的区分
类型阐释典型题例
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一般是如《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
从文本的整体出发,表明一种共同体》文本的最后一段:“综上所
主要
见解、立场或态度。文章往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
论点
就是围绕这一中心来展开论证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
或表明态度的。这就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分论作者对文中某一事物、某一方如2018年全国I卷第3题B项:“面
点面的看法或态度,要在筛选、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
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辨析和概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
括。化的建构。”原文第3段对此进行了
阐述。
如《“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
作者往往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第2段
引述做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表明中:“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
观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需要通过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
对比或类比,才能更好地辨析。作者引述其他概念或观点,做类比,
对自己的观点做概念上的分析。
二、掌握选择题的比较辨析方法
1.比对的方法——切分选项,聚焦关键信息
①一个选项包含了文中多个信息点,其中一般会有信息点被设误。
关注结论信息的关键点,与原文仔细比对,不要遗漏信息点。
第一步,切分
②弄清选项所概括分析的内容:是对局部的分析,还是对整体的
选项,圈定分
分析;是对单则材料的分析,还是对多则材料的分析。
析选项
③如果是图解题,则把题目选项中的思维导图转化成文字表述出
来,即使是用图形画出来的,也可以转化成文字。
①依据切分的信息点,定位原文。考生可以合理利用材料标题、
第二步,定位
段落首行等内容,以便快速提取对应信息。提取的对应信息,可
原文,提取对
以是全篇,可以是某段,也可以是几个句子等。
应信息
②将选项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如果是切分复句,一般以一个
分句为一个片段;如果是切分单句,可以按照句子主干(主谓宾)
的结构切分;有时将较长单句中的某些短语(多充当修饰重要概念
的成分)切为片段。
首先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源。①有的选
项(或选项中的分句)概括程度较低,与原文中的信息对应程度强,
切片后能直接迅速地找到信息源;②有的选项(或选项中的分句)
概括性强,是跨句子、跨段落的信息整合,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
第三步,比对
到相关词句,切片后须先将原文相关的关键词句的意义提炼压缩,
分析,合理推
然后再确定信息源。
断分析
具体比较时又可以做到“三想”:①选项有没有曲解原文内容,是
否曲解了范围、程度、时间等内容;②选项有没有混淆逻辑关系,
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③选项有没有主观
臆断,如原文没有此类信息,但选项加入了某些臆想。
2.比对的角度——三级比对,关注逻辑关系
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看是否偷换概念;比对范围词,
如“都”“所有”等,看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比对程度词、时间
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未来”等,看是
比对句中词语
否混淆或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是否绝对等;比对表肯
否的词,如“没有”“无非”“不得不”等,看是否混淆是非,无中生
有。
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
比对句间关系
什么关系(重点抓关键词)。句间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思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
强加、颠倒等。
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或结论
比对依据和结
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结论之间是否有
论
合理的逻辑关系。
(一)信息增删改转述(转述陷阱:以偏概全、武断绝对、无中生有、混淆时态)
信息增删改,是指在加工转述原文内容时,故意增加一些信息,删除或改动句子
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增删或改动定语、状语或某一语句。修饰
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范围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
解,造成以偏概全现象;如遗漏一些条件性的语句,也会导致结果不能成立。或
故意添加一些信息,在选项中添加定语、状语、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对原文
内容曲解或造成无中生有、混淆时态等现象,依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添加的这部
分信息,也不能成立。因此,就出现了以偏概全、武断绝对、无中生有、混淆时
态四种“迷雾,,陷阱。
1.以偏概全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1.勾画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表修饰与限制的
故意增删、变换、改动文
中表示范围大小或程度轻①表程度:很、非常、相当、十分等。②表范围:凡、
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常常全部、所有等。③表数量:少数、部分、几个、大多
以整体代部分(或相反)、以等。④表频率: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⑤多项
一般代个别(或相反)、以普并举词:和、同、跟、以及、另外等。
遍代特殊等2.细心比对选项和原文中这些表修饰与限制的词
[边练边悟]1.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1•全国乙卷,T1—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
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找原文]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
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
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
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答:
2.武断绝对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注意选项中表示全部范围的词“全部”“所有”“囊括”“总
原文的内容在范围、程度
共”“一概”等,表示限定范围的词“只”“仅仅”等,表示
等方面有所保留,而选项
肯定的词“必定”“必须”“一定”“就”等,遇到这些词时要
内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
注意比对原文,如果原文没有,一般就属于武断绝对
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T
[边练边悟]2.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0•新高考I卷,T2—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
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找原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
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
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
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
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答:
3.无中生有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选项在加工转述原文内容时增添了原文没有的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
信息,或者原文中没有此意,而是命题者故意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
增加内容,以此来干扰考生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边练边悟]3.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2•全国甲卷,T1—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
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找原文]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
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
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
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
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答:
4.混淆时态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
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表示时间、
或推测,通过增删,转换成选项中的既成事实。
结果等的关键词。如“已经、
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
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
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
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
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
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
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把“可能是”转述为“必然
必、完成、成功”等
是“。也可能反之
[边练边悟]4.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3•新课标I卷,T2—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
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
了真正的伤害。
[找原文]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
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
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
观,从而影响现实。
答:
(二)整合概括转述(转述陷阱:偷换概念、混淆是非、张冠李戴、曲解文意)
所谓整合概括转述,就是在命制选项时,对原文的有些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提取
其主干或关键信息,进行压缩概括,然后让考生判断其是否与原文内容相符。表
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
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其特点是信息的多区块整合概括,特别是段内多区块信息
整合概括。命题者在信息加工整合概括中会有意设置四类“迷雾”(陷阱):偷换概
念、混淆是非、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要看
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表述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
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和作者的意图,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
5.偷换概念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抽取相关语句主干,进行有效压缩概括,特别
命题者在整合概括中,故意弄错注意选项在对原文整合概括中改换的词语,思
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考换用的词语是否犯了似是而非,曲解文意,
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错误;然后比
涵、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对,在具体比对过程中既要比对主干部分是否
行了调换、改变转述一致,也要比对修饰部分是否转述一致,
以防偷换概念
[边练边悟]5.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3•全国乙卷,T1—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
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
[找原文]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
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
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
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
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
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
答:
6.混淆是非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
命题者整合概括时,有意将原
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及否定性词
文材料中肯定的内容予以否
语。比对选项中和原文中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定
定,或者将否定的事情加以肯
的关键词,如“没有、没、无、无非、拒绝、妨碍”
定
等,以防混淆是非
[边练边悟]6.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1•浙江卷,T7—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
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
一种思维方式。
[找原文]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
式。当读者迷惑: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
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
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答:
7.张冠李戴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
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
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XX的观点是XXX”
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
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还要留意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
说成另一时间、地点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边练边悟]7.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2•全国乙卷,T2—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
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找原文]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
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
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
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
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
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
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答:
8.曲解文意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
错误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
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
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
思,歪曲作者观点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
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等等
[边练边悟]8.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3•全国甲卷,Tl—C)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
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
[找原文]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
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
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
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答:
(三)逻辑关系转述(转述陷阱:混淆关系——关系错位、强加关系)
关系,既包含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内部关系,也包含语
句与语句之间外在形式上的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
9.关系错位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命题者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如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
并列转换成转折,将递进转换成并主次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
歹U;或者将条件转换成结果,将假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解说关系、
设说成现实,将因果中的“果”与目的关系等,其中在分辨条件关系时,考生
“因”颠倒;或者将充分(必要)转换要特别注意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分必要
成必要(充分)等。条件的区别。
考生常见错误:片面解读选项,忽既要细心分析原文相关信息、语句之间的关
视整个选项内部的语法关系、语义系,也要分析选项语句之间的关系,再细心
关系与逻辑关系;忽略选项各部分比对选项与原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
在原文中的对应关系,理解肤浅,常见的逻辑关系错误有:因果关系不当、混
推敲得不够仔细,导致逻辑关系混淆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混淆充分条
舌L;缺少必要的逻辑知识,分不清件、必要条件)、递进关系不当、目的关系不
逻辑学中的各种条件关系等当、把假设关系说成既成事实关系等
[边练边悟]9.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3•新课标II卷,Tl—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
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找原文]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
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
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
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
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
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
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答:
10.强加关系
设错方式解题指津
原文两个概念或两句话之间,没有任何
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阅读涉及
关系,选项却强加关系。要特别注意因
因果关系的选项句时,一定要在原文中
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的颠倒,
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
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
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
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
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
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
如“从而”“因此”“之所以”“就只要”等,
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
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说成有因果关系
[边练边悟]10.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2022•全国甲卷T3—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
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找原文]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
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
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
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
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答:
考向二逻辑关系推断
推断过程就是由前提到结论的过程,分析推断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分析假
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选项一般以假设、
条件、因果、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
把握内容推断“三环节”
把握选项所陈述内容背后隐含的观点。有
环节一
时候,并非所有选项都能在文中找到与之完
把握选
全对应的文字,考生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
项内容
句,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
吃透文本观点,同时注意分辨作者的观点
环节二
与他人的观点,关键是区分、领悟。作者
分清文
常常会列出若干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
本观点
或否定
将选项的观点与原文的观点进行比对并综
环节三
合分析,看选项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
比对综
一致。或推断的前提错误,或推断的结论
合分析
错误,或推断的过程错误
1.因果推断(果因推断)
选项运用因果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是原因,作为
结论产生的前提,后一个分句是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作为结论;
内涵解读
也可能反之,构成“果因推断”。常用关联词语“因为……所
以……”"之所以……是因为……”,有的直接用“因此”关联结论
分析选项的推断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句中的
“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以及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
解题指津
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同时还要注意因果(果因)推
断是否成立:是否强加因果、是否偷换原因、是否原因范围缩小
[边练边悟]11.请把下面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指出其命题陷阱并陈述理由。
[审选项](2022•全国乙卷,T5—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
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
[找原文](材料一)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
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
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材料二)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
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
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
程。
答:
2.假设推断
选项用假设复句的形式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以假设存在或出
现了某种情况作为前提,后一个分句以假设情况一旦实现所产生的
内涵解读
结果作为结论。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若……就……,
要是……就……。有时关联词会省略,但整个句意是假设推断的
要判断假设推断类选项是否符合逻辑,需要把握:一是假设关系是
否成立,就是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符合文本内容(文意就是假设关
解题指津
系);二是假设的前提和结论是否对应文本中文意的假设和结论,
不能把前提和结论互换,也不能偷换前提或结论
[边练边悟]12.请把下面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指出其命题陷阱并陈述理由。
[审选项](2022•全国乙卷,T1—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
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
[找原文]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
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
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
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
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
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
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
墨不多自风流。
答:
3.条件推断
选项运用条件关系的复句来表述文本内容,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
件作为推断的前提,后一个分句以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产生的结果
作为推断的结论。根据前提和结论又可分为,①充分条件:不排除
内涵解读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要……就……②
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结果,常用关联词“只
有……才……③无条件:排除一切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
产生同样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无论……都……”
解题指津判断这类选项,先区分选项是充分条件复句或必要条件复句,还是
无条件复句。回归原文,分析原文内容是否与之匹配。思考三方面:
第一,前后分句是否构成条件关系;第二,是否将原文中的个别因
素、措施等转述成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第三,是否将原文中的充
分条件转述成必要条件,或反之
[边练边悟]13.请把下面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指出其命题陷阱并陈述理由。
[审选项](2022•全国甲卷,T1—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
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找原文]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
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
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
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
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
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
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
言一穆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
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
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
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
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
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答:
4.目的推断
选项运用目的复句形式表述文本内容,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
内涵解读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关联词:
为了、以、以便、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等
判断此类选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安全自卫知识
- 金融科技岗位竞聘
- 鸽巢问题课件
- 金融风险分析案例
- 员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合集14篇
- 学校办公室主任个人述职报告-7篇
- 茶企品牌规划方案
- 2023年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
- 《爱的教育》读后感六年级500字
- 共青团建团百年心得启示6篇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食品营养学(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液压升降机设计02
- 油墨检验报告表
- 科主任绩效考核评分表1
- 第三讲:苏联模式兴衰
- LY/T 1754-2008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
- GB/T 5623-2008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
- GB/T 41002-2022儿童箱包通用技术规范
- 光学5(光的偏振)
- GB/T 20833-2007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