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测试时间:15分钟;分值:11分)
考向一: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4分)
材料一:
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
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
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
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
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
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
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
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
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
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
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怪”,“动言中务,顺情人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材料二:
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
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
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
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
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
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
益。
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
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
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
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
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o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
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
处呢?
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
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
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
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
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
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
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
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词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
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
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
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
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
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
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1.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1.开篇指出“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但烛之武是在缺乏
实力后盾的条件下,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接着阐释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1.策略上回避了眼前郑国
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2.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秦穆公,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
的利害转化。最后再次总结: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首先说“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面
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接着阐述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第二、三段是说烛之武讲究策略,“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
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
益转化为无益”;第四、五、六段是说,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不仅讲究策略,更讲究战略:烛之武
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最后再次总结阐述: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考向二: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3分)
材料一: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
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2019年大数据风控公司被严查,2020年万豪酒店泄露大量用户数据,包
括疫情下个人健康码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社会热点无不与个人信息保护密切相关,也影响着数字经济的
未来。对数据安全及发展的法律法规需求,已十分迫切。2020年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
头。
《民法典》的一大创新和亮点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该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
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
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明
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处理他人的私
密信息”。可以说,隐私和自然人有着密切的“物理”联系,侵害隐私,犹如侵害自然人的身体。
个人信息与自然人则更多的是“数字”联系。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能够单独或
与其他信息相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
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
自然人。比如,知晓一个人的住址和直接闯入他的家中肯定是不同的。现代社会,允许他人处理我们的个
人信息,比如拨打电话号码按住址寄送快递等,已是一种必然。
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只有个人信息才可能成为要素,
隐私中的私密信息则不可能成为要素。当然,《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
的规定。而私密信息具体有哪些,比如健康信息、行踪信息是不是隐私,《民法典》则未作说明,需由未
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予以明确。
(摘编自顾子乙《〈民法典〉,为数字经济突破个人信息保护之困》)
材料二:
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有学者从信息隐私权角度分
析隐私的益处和坏处: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过度限制信息使用会影响人们通过信息分享造福社会,
这不符合互联网精神;而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隐私被侵犯也会使得社会环境恶化,因而保持数字社会良
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无论面对的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围绕着个人信息的数字治理
不外乎这么几个过程: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储存,三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四是信息的使用。每
一个过程都可能涉及信息的隐私化和隐私的信息化,关系到是否侵犯个人隐私。隐私信息化的过程相对简
单,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信息隐私化因其过程复杂,信息处在动态过程不容易把握而经常被忽视,因
此更应该引起重视。
数字社会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难题,全世界都在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相关法律也应该尽快
出台。但可以预料,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不一定能够应对所有的现实问
题,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下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是,不
管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最低限度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在面对
个人信息时都要遵守这一原则,能不收集就不收集,能少收集就少收集。第二个原则是高门槛准入原则。
对于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开展必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个人信息的储存、数据安全和业务必要性
进行严格审核。第三个原则是相关利益者知情原则。当事者要就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信息收集的方法,
信息储存、加工、使用的权限和边界,信息使用的时间,信息的销毁等做明确的公示,以确保利益相关者
的知情权。
当然,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
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只有在重新认识数字社会隐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
权清晰的制度框架,企业才能合法收集、利用数据,个人的信息保护诉求才具备治理基础。当下要杜绝个
人信息被滥用和个人信息的无界限收集,严格厘清信息使用和加工的边界,严禁针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整合,
营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提高民众隐私安全感,让社会大众可以放心使用信息资源,融入数字社会。
(摘编自王俊秀《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
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许多App会要求用户签署服务协议,再根据捕捉到的用户数据,投其所好大量推送新闻或视频。
B.通过健康码采集个人行踪信息,以此判断个人消费喜好,监测其人群关系,作出相应产品推介。
C.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应该通过立法对企业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进行严格审核。
D.公共服务项目应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和讨论下,在民众充分知情和多数成员的同意下才能实行。
【答案】LC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保持数字社会良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信息隐私化更应该引起重
视”。
A.许多App捕捉用户数据后“大量推送新闻或视频”的做法,属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
点.
B.“采集个人行踪信息”“监测其人群关系”的做法,均属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C.“通过立法对企业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进行严格审核”与材料二信息隐私化相关;
D.所述与材料二所述“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无关。
故选C。
考向三: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如何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安全,尤其是涉及个人的信息
数据,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2019年大数据风控公司被严查,2020年万豪酒店泄露大量用户数据,包
括疫情下个人健康码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社会热点无不与个人信息保护密切相关,也影响着数字经济的
未来。对数据安全及发展的法律法规需求,已十分迫切。2020年两会通过的《民法典》,为此开了一个好
头。
《民法典》的一大创新和亮点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该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
确了“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区别。
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明
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处理他人的私
密信息”。可以说,隐私和自然人有着密切的''物理”联系,侵害隐私,犹如侵害自然人的身体。
个人信息与自然人则更多的是“数字”联系。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能够单独或
与其他信息相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
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
自然人。比如,知晓一个人的住址和直接闯入他的家中肯定是不同的。现代社会,允许他人处理我们的个
人信息,比如拨打电话号码按住址寄送快递等,已是一种必然。
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区分隐私和个人信息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只有个人信息才可能成为要素,
隐私中的私密信息则不可能成为要素。当然,《民法典》也提到个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应适用隐私权
的规定。而私密信息具体有哪些,比如健康信息、行踪信息是不是隐私,《民法典》则未作说明,需由未
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予以明确。
(摘编自顾子乙《〈民法典〉,为数字经济突破个人信息保护之困》)
材料二:
数字社会必须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治理本身的内容。有学者从信息隐私权角度分
析隐私的益处和坏处: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过度限制信息使用会影响人们通过信息分享造福社会,
这不符合互联网精神;而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隐私被侵犯也会使得社会环境恶化,因而保持数字社会良
性运行就要找到个人信息使用和隐私的边界。无论面对的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围绕着个人信息的数字治理
不外乎这么几个过程: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储存,三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四是信息的使用。每
一个过程都可能涉及信息的隐私化和隐私的信息化,关系到是否侵犯个人隐私。隐私信息化的过程相对简
单,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信息隐私化因其过程复杂,信息处在动态过程不容易把握而经常被忽视,因
此更应该引起重视。
数字社会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难题,全世界都在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相关法律也应该尽快
出台。但可以预料,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不一定能够应对所有的现实问
题,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下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但是,不
管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最低限度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在面对
个人信息时都要遵守这一原则,能不收集就不收集,能少收集就少收集。第二个原则是高门槛准入原则。
对于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业务开展必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个人信息的储存、数据安全和业务必要性
进行严格审核。第三个原则是相关利益者知情原则。当事者要就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信息收集的方法,
信息储存、加工、使用的权限和边界,信息使用的时间,信息的销毁等做明确的公示,以确保利益相关者
的知情权。
当然,仅有这些原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实践做必要的调整,应该通过法治化途
径使一些原则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严格规程。只有在重新认识数字社会隐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
权清晰的制度框架,企业才能合法收集、利用数据,个人的信息保护诉求才具备治理基础。当下要杜绝个
人信息被滥用和个人信息的无界限收集,严格厘清信息使用和加工的边界,严禁针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整合,
营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提高民众隐私安全感,让社会大众可以放心使用信息资源,融入数字社会。
(摘编自王俊秀《处理好隐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隐私化》)
1.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1.①举例论证。如以大数据风控公司被严查万豪酒店泄露用户数据为例,证明个人信息保护不
力会影响数字经济的未来。
②比较论证。如对“隐私”与“个人信息”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16.同:
①都认为应保护好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数据安全。
②都认为应找到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界限,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字社会良性运行。
异:
①材料一更关注“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分别,材料二更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
②材料一强调《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材料二认为即使出台全面的数据保护法律,也
未必能应对所有现实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要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说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比如,知晓一个人的住址和直接闯入他的家中肯定是
不同的。现代社会,允许他人处理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拨打电话号码按住址寄送快递等,已是一种必然”,
两处“比如”运用了举例论证;
“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与自然人
则更多的是‘数字'联系。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相结合识别特定
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
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对“隐私”和“个人信息”作了比较,把两者的异同作了分析,运用的是比较
论证。
(测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
考向一: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使全球陷入一种综合性危机。
加强人类的联合才能应对共同的风险挑战,谋求合作共生便成为时代所需。
“共生”原为生物学上的概念,但只有置共生于人类社会,探寻种属之别下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探寻相同
社会需求下人与人之间如何共生共在,探寻价值追求相异的文明与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存,从中以求人的
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之道,“共生”方可超越纯粹的生物学意义而具有复杂且深刻的意蕴。
人如何“生,,存,为何“生”活,是一个历久不衰的元问题。受制于人自身的有限性,无论何种意义上的生
都无法依靠单个人的力量实现,彼此联结、和谐共生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那么就需要以整体性思维、责任
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理解性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在于各个国家的利益与人类普遍利益之间存在着张力。如果各国只追求自
我利益的实现而忽视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就无法有效应对时代的挑战,甚至会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就需要突破狭隘国家利益,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向自然无序的扩张,不
仅给人也给自然的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带来了威胁,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提升
公民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亦应共同承担起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责
任和义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着对每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怀,以彼此合作和相互促进实现对“此消
彼长”“零和博弈”思维的超越。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
球治理观,彰显出各民族、各国家、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而这一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实践离不
开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开放合作。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
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彰显着对文明
共生的期许。而文明共生的真正实现需要彼此的相互理解。各方不仅要在开放的文化交流中谋求文明之间
的相"同”之处,还要在相互交流中去充分理解对方文明的相"异”之地。
(摘编自李建华、吴长静《后疫情时代的共生伦理及其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
材料二: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一些集中的自然灾害群发期,如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两
汉自然灾害群发期”,在这期间,地震、海侵、冰川、水旱、河患、蝗灾、暴雪、瘟疫交替出现。古代史学
家的笔下记叙了荒年之中人们的勇敢与智慧。贾让的“治河三策''经《汉书•沟湎志》的记载而受到历代文史
学家的重视。五代史官把唐代宰相姚崇的治蝗行动写入《旧唐书》。明人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之法被写
入《明史》本传而得以流传。这些作品中都有人与自然斗争的记载。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将日益呈现出
它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人类在与自然力的对抗中,逐渐发现自然条件对于政治统治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作用,于是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利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抗衡,筑起城郭,设关立寒,修建
堤防。但是,这种“以邻为壑”“雍防百川”“各以自利”的做法,在构筑起军事防御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为的水
患。这表明,如果只着眼于政治军事,对自然条件的不当利用会给社会大众带来深重的灾难。
人类的历史和人类为自然所撰写的历史表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需要岁月的积淀与经验的积累、总
结。李时珍的经历是有力的例证,《明史》本传记载:“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至掌
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
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目《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h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
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面对前人的经验,我们也应持辩证的、理性的态度。明崇祯时期,“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徐)
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
修正。”(《明史•徐光启传》)。徐光启对待经验和前人成就的态度,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从经验走向
理性的历程。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经史学家的叙述而彰显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中的人与自然•从经验累积到理性认识》)
1.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
【答案】1.(1)材料一疫情挑战下,人类谋求“合作共生”与材料二所写的人们面对“群发的自然灾害”
积极抗争的做法一脉相承。(2)材料一探讨了人类“合作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而材料二所
举战国时期诸国“不能合作的危害”是材料一主题的例证(反例)。(3)材料一中习近平提出的用“人类
命运共同体思想”解决当前世界国与国、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与文本二指出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
个从经验走向理性的历程”的道理一致。21.
(1)文章首段列举史书中记载的人应对自然灾害的事例,引出“人与自然抗争”的话题;
(2)中间两段举例说明人类主动利用自然资源不当给社会带来灾难,引出人类对自然的认
识需要积累、总结的结论;
(3)结尾一段肯定前人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明确人类应该以辩证、理性的态度面对自然。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行文脉络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先说“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一些集中的自然灾害群发期”,并列举了史料记载,
指出“这些作品中都有人与自然斗争的记载”,引出话题。
第二段说“如果只着眼于政治军事,对自然条件的不当利用会给社会大众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三段由第二段
的情况得出“人类的历史和人类为自然所撰写的历史表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需要岁月的积淀与经验的积
累、总结”的结论。
第四段经以上两段论证,得出结论“面对前人的经验,我们也应持辩证的、理性的态度”,从“这一宝贵的思
想遗产经史学家的叙述而彰显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可见,要肯定前人经验的价值,从“臣闻历久必
差,宜及时修正”又可见,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应该以辩证、理性的态度面对自然。
考向二: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3分)
材料一:
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不少优秀影片的创作者往往在创作、拍摄时巧妙运用中国
“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从而使这些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特质,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化美学
风格,其成功的经验应该深入总结和大力倡导,这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和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注重追求“美''与"善’'的统一。众所周知,艺术当然要表现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艺术与西方的
美学和艺术在这方面却有一些差异。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
艺术更多的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
多的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由于长期以来“尽美”又“尽善”的美学观和艺术观构成
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所以“善”即为“美”,“恶”即为“丑”的美学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并直接影响了
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这种美学观念和艺术观念也具体体现在国产电影的创作拍摄
之中。
二、注重表现世俗化的民众生活。与许多西方电影热衷于描写宗教题材和宗教故事不同,中国电影从
一开始就着重表现普通民众世俗化的日常生活。电影工作者注重从芸芸众生世俗化的现实生活中选择题材、
汲取营养、获取灵感、塑造人物;不少影片着力描写普通人悲欢离合的生活状况及人生追求,力求在日常
平凡生活的艺术描绘中表达创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见解。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类型样式和美学
风格等方面均较好的体现了多样化的艺术特点,通过各种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波折,从各个不同的侧
面真切的反映了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唱自己的歌''”流自己的泪“,从而满足了广
大观众多元化的审美娱乐需求。由此也充分证明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旺盛的美学生命力,以及“以人民为中
心”的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电影百年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影片均注重在对日常平凡的世俗化
生活描写中,生动的揭示时代和社会影响普通民众生活的各种因素,展现新的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通
过各种普通人的命运和情感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状况,真切的表达创作者对此的评价
与看法,由此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共鸣,赢得他们的喜爱和欢迎。
如今,虽然中国电影在民族化美学风格建立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
在国产电影创作中如何更好的运用中国“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使影片能充分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的
内在意蕴,并营造更加鲜明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这是需要电影工作者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摘编自周斌《用“中国智慧”营造国产影片的民族化美学风格》)
材料二:
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当下,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特异性的追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中国
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与当下中国电影对民族化品格的实践探索都是这种追问在电影领域的体现。近年来,
中国电影深深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并传达温情和谐的伦理之境,不仅激发了深具民族特色的创造力,也给新
时代本土电影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探索提供了民族化的维度。
在鲜活日常中传达本民族的生命实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电影新浪潮中出现的诸多“民族预
言”,一方面,在全球化狂飙中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性符号;另一方面,因其中某些奇观化民俗——
如“颠轿”“挡棺”“点灯一封灯”等,受到一些电影研究者的批评。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与二十世纪八九
十年代奇观化的“民俗事象”及其空间构建不同的是,在充满烟火味的日常空间里呈现具有时代气息的底层叙
事,成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一种现象级的潮流。《狗十三》以一个初中生李玩的伤痛与成长架构全局,那
旱冰场带有眩晕感的运动镜头、狭小公寓的锅碗瓢盆、吠声此起彼伏的流浪狗收容所,让少年心事附着了
人间烟火的质感;《爆裂无声》里的哑巴矿工张保民寻子事件在矿场、羊肉铺子、牧羊场等场景中展开,
于空旷辽远中流淌着粗粉而富有力量的情感。还有《无名之辈》《少年的你》……无不以真实的百姓日常
为底色铺陈全篇。这些影片既摒弃了充满东方浪漫想象的民俗奇观,也不刻意的展开跨国的视觉旅行。影
片中那些满面灰尘的小人物,在嘈杂而真实的市井中行走,或悲或喜,或洒脱或无奈。不猎奇、不迎合,
是中国电影人经过一次又一次文化碰撞之后从容而自信的姿态。而这些影片口碑与票房的收获,进一步表
现中国电影有能力在一种奇观化的情调之外,进行真实自我的银幕书写,在他们那里,民族性并不一定意
味着重返古典或展示国粹,普通民众的每一个鲜活的当下都与之有同构关系。
(摘编自潘汝《中国电影民族化品格书写,越现实越温暖》)
L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布满蛛网般电线的狭长里弄、热腾腾的澡堂等场景,让这部影片始终氤意着浓浓
的底层关怀。
B.电影《独行月球》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孤独月没有及时撤离,一个人在月球上
独行,最后为了阻止陨石袭击地球而牺牲的故事。
C.电影《人生大事》以潮湿的、被岁月侵蚀的小巷为场景,采用人间烟火、市井气息编织出舞台,用平凡
人物、家长里短娓娓讲述着人生大事。
D.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想通过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而离开小镇,却深受校园霸凌。一场高考前夕的
校园坠楼意外牵扯出校园暴力,而刘北山成为了笼罩在校园暴力阴影下的陈念的保护者。
【答案】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当下,在鲜活日常中传达本民族的生命实践。这个观点告诉我
们:现阶段中国电影关注的是本民族的鲜活日常,是现实的,真切的,不是虚构的、想象的。
B.“电影《独行月球》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孤独月没有及时撤离……”不是鲜活的日
常,是虚构的、想象的,属于科幻电影。
故选B。
考向三: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
材料一:
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
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创作者们
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
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
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作家
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
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
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
完。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二是从模仿到原创。当时大部分内容,
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
高。三是质量大幅提高。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
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
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
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已翻译500多部。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
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都有。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
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在中国整个文化市场中,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是超前的,广度大,种类丰富,内容质量过硬。但一个国
家的文化实力不是单一文艺领域就能造就的,它是各行各业协作的结果。目前为止,除了孙悟空这样的传
统经典形象之外,我们还没有一个全新创作的、在全球市场都广受欢迎的当代文化符号。如果我们能在网
络文学作品中发掘出这样的资源,再通过下游改编把它放大,打造出一个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才
算是中国流行文化真正的成功。
(摘编自《互联网加速文学进化》)
材料二:
网络文学,作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成果,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而诞生。作为一种
大众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诞生之初,从技术上实现了普通文学青年的写作零准入,同时打破了传统文学
通过印刷出版的高门槛,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空前高涨,大批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
纷登场,并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在内容表现和手法运用上,网络作者自觉、自发、自愿地接续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经典的脉络,大量优秀作品随之产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一路走
来,逐渐进入主流视野,不断迈向经典化、精品化。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加入到网络文学中来,这与网络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属性有着内在的
关联。网络小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文化的果实,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作者抒发情感和
想象的载体,也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读者寄予情感和梦想的阵地,随科技更新迭代,从PC到移动,从
文字到IP,以文字为源头的主体性从没改变。创作与阅读的主体关系不仅互为表里,也伴随着网络文学的
发展进程,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化的必然诉求。网络文学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
创作与阅读双方的日常,陪伴着他们成长。
网络文学的热血幻想不仅是一个“白日梦”,而且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终极愿望,携带着人类文化基因
密码,合乎人类情感的发生发展。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专指在网络上发表并传播的一种带有大众文化属性的
外在表达,那么,热血幻想就是网络文学内在的本体特征,也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标识。
(摘编自《凸显本体特征,深植现实观照——二零一九年网络文学创作管窥》)
材料三:
在新媒介语境中,现实主义传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可以从可能性与必
要性两个层面来理解。
从可能性来讲,数字媒介深刻地改写了现实与自我的定义,改变了人与现实的关系,客观上要求重新
审视文艺、现实、真实等理论命题。在此情况下,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在中国作协发
布的“2018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现实类题材作品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如起点中文网站“现实频道”
上线不到一年,就有4万多部现实题材作品。与此同时,传统的幻想类题材也开始生活化,被称为“生活
流”。这种现实题材的创作倾向既是网络文学发展20年之后自我转型、突破瓶颈、扩大创作空间的需要,
也与网络社会由早期的虚拟空间日渐转向虚拟与现实的互渗相关,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
建奠定了基础。
从必要性来讲,重建现实主义传统,不仅有助于网络文学创作表现二次元等虚拟世界,也有助于表现
被淡忘的线下生活,加强网络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转型。网络文学突
出的社会性,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文学的社会性。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社会
形式,它的生产、运营与阅读模式具有突出的社会性特征。写作与阅读不再是传统文学的个人行为,而是
社会性、群体性事件。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等衍
生品进行了广泛地传播,改造着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与文化功能。由于网络文学的过度
商业化,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显然需要重新强
调现实主义传统的思想性、倾向性,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要求网络文学传递社会正能量,
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这样既有利于中国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也有利于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
(摘编自《开启新媒介现实主义,切近网络文学发展实际》)
L请简要说明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6分)
【答案】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能引发关注。②结构上总体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
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③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举起点中文网的
例子来论证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现实针对性强。
【详解】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解答时,考生可从论证思路(提分解式:提出论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的结构模式(总分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论证
方法等角度考虑。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重点:引证、例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有时文本从反面进行论证,但未必有正反对比,这时只答从反面论证即可)。
仔细阅读材料三,首先在论点的提出上,材料三首句单句成段,直接表明观点,开门见山,提出“在新媒介
语境中,现实主义传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的观点,属于总说;
第二、三段分别进行论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据各段的关键句“……,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与重建奠定了基础”“网络文学突出的社会性,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文学的社
会性”,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分析出各自的论证内容,分析出他们的论证关系;
在分析论证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在中国作协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现实类
题材作品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如起点中文网站'现实频道'上线不到一年,就有4万多部现实题材作品”,联
系现实,具有说服力。
(测试时间:15分钟;分值:12分)
考向一:梳理行文思路与结构
(一)(2023年新高考n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
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
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
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
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
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
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
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
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
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
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
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
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
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
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
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
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
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
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
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
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
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
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
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
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
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
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
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
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
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
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
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
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
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
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
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
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答案】1.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
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
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
故选Bo
考向二:厘清论点与论据关系
(一)(2023年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分)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扶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
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
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
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
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
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
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
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
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一对玻利维亚人有
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
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
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
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
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
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
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
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
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次配送合同范例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纳米集成电路制造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从化医院饭堂承包合同范例
- 加盟保险合同范例
- 协议车转让合同范例
- 房屋转让三方合同范例
- 小犊牛回收合同范例
- 晨光文具合同范例
- 电力建设服务合同范例
- 危化品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人机工程评价表
- 2024年临床医学的新进展与研究方向
-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论文
- CT球管标准规定
- “国培计划(20XX)”-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 多选题数据的SPSS多重对应分析操作方法
- 【S】幼儿绘本故事《三只小猪》课件
-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1类表格、标牌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 国开2023法律职业伦理-形考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