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2课大学之道
同步训练
基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D.恻隐之心,仁之酬也端:萌芽,发端
【答案】B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B项,“请事斯语矣”的“事”是“实践,
从事”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请让我按这话去做吧"。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带盘盘售,困困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看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看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
【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第一个“则”是
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二B项,第一个“焉”相当
于介词结构,于悬于此,就;第二个“焉”是助词,放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
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相当于“的”;第二
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先无其心
A.见货思齐焉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D.先螂其意
【答案】D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实词活用情况的理解能力。例句“先正其心”中“正”是使动用法,
使……正。A项,“见贤思齐焉”中“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B项,“在明明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彰明美德”,这句话中第一个“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彰明。C项,
“自贼者也”中“贼”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D项,“先诚其意”句式结构和例句一致,二
者用法也一致,“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诚。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就有道而正焉B.策之不以其道
C.任重而道远D.朝闻凰夕死可矣
【答案】D
【解析】选Do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能力。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中“道”用在动词“传”后面,在这里是名词,解释为“道理”。A项,“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
的意思是“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在这句话中“道”是名词,解释为“道德”;B项,
“策之不以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鞭策它(指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在这句话中“道”
是名词,解释为“方法、途径”;C项,“任重而道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责任重大,路程遥远”,
在这句话中“道”是名词,解释为“路程”;D项,“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
是儒家的“仁义之道”,“道”是名词,解释为“道理”。故选D。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③回虽不敏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②⑤B.②④C.①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选C。①自省:古今同义,自我反思、反省。②终身:古今同义,一生,一辈子。③不敏:
古今同义,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④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故选C。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见贤思齐焉②见贤思齐焉③可以群④远之事君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静而后能安⑦草菅人命
A.①⑤/②③⑦/④⑥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⑥/②⑤/③④/⑦D.①④⑤/②/③/⑥⑦
【答案】C
【解析】选Co①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人。②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齐。③群:名词用
作动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④事:名词用作动词,为……做事,侍奉。⑤厚、薄:形容词用作动
词,变雄厚,变薄弱。⑥安:形容词用作名词,性情安和。⑦草: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小草。
7.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在明明德B.先天其家C.事有始终D.则近道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
A项,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B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C项,事,意思为事情,取其本意无活用。
D项,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故选Co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跳于事而慎于行敏:勤勉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言:一个字为一言
③天下归仁焉归:归属,归依
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去安:安逸
⑤您之事父迩:近
⑥君子喻于义喻:比喻
⑦章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概,一律
⑧恻隐之心,仁之酬也端:萌芽,发端
A.①⑤B.②⑦C.③⑥D.④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除了熟记常见实词的一词多义外,还要结合该词所在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做出判
断和解释。本题③中的“归”是动词,称赞,称许;⑥中的“喻”是动词,知晓,明白。
故选Co
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
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追求“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
成德,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故选Do
10.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
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
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
高境界“至善”。
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
之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要把握关键词语的翻译。此句中判断的点首先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在此
处应为动词词性,意为“发扬、弘扬”,据此可排除C项;第二个判断的关键点为“止于至善”,
此句应为状语后置,正常句式应该是“于至善止”,“至善”应是一种最高境界,所以此句子应
翻译为“到最高境界'至善'才停止”,由此可排除AD两项。
故选Bo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
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
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错误。《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故选Ao
1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
B.小人,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也用于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C.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
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格物、致知、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D项,“诚信”错,应为“诚意”。
故选Do
13.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慎独”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可增
删词语。
“慎独”是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修身术,最早载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
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可通俗地解释为: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
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其实说到底就是“慎心”,在各种利诱面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
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
【答案】慎独亦叫慎心,是最早载于《礼记•中庸》中的以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
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为原则的由中国儒家创造出的一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
色的诱惑的修身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及下定义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给“慎独”下定义,要在语段中找一个句子作为定义的主干句,这个主干句就是第一句中的“‘慎
独’是……修身术”。然后提炼修饰成分,如谁创造的,“由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最早的记
载,“最早载于《中庸》中”;具体含义,“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
地追求”“说到底就是‘慎心'";其主要作用,“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
惑”等。整理这些内容,按照合理顺序排列,将其添加到主干句中即可。
提/培一期J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若家者,先修其身。欲
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号物。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卜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揖
(同“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念愫(zh1,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8丕在演而丕见听而丕闻食而丕先甚味。此
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睁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泠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
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歪项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得:处事合宜B.致知在格物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向D.之其所哀泠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吾为其无用而培之
B.知止项后有定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募家者基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为之于未有
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B.跨者不行
C.何不虐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非所以内交于磺于之父母也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一)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选文(一)第二段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推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3)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7.结合《大学之道》,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1.B.“致知在格物”的句意: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格”应是“推究”的意思。
故选Bo
2.A.助词,的;代词,它。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
C.代词,自己的;语气词,大概。D.动词,做。
3.A.“大学”,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
教育的学校。
B.“不行”,古义,行走不稳;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C.“虑”,古义,用绳子结缀;今义,考虑。
D.“孺子”,古今同义,均为小孩子。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
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
“心不在焉”的意思是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心”作主语,“不在”作谓语,“焉”作
宾语。依据语法结构,“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在焉”不能断开,排除AB。
“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故“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之间要断开,排除
Do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分析错误。“八条目”之间应该是递进关
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第一个“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彰显;“明德”,美德;“治”,治理。
(2)“诚”,使动,使……真诚;“致”,获取。
(3)“好”,喜好;第一个“恶”,缺点;“美”,优点;“鲜”,少。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大学之道》中提出了“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还指出“修”“齐”
“治”“平”的人生追求。由此可知,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有高远的奋斗目标。
(2)结合“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分析,新时代的青年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
以获得知识。
(3)结合“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分析,
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说,重要的是正心,修身,即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参考译文:
(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
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
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
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
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
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
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
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
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
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
养自身作为根本。……
(二)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小人在闲居独处时做不好的事,没
有什么坏事不干,见到君子后就隐藏躲避,掩盖藏匿做过的坏事,宣传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
岂不知在别人眼中看着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
内心有真实的想法,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很谨慎。曾子说过:
“虽独处,其实也有很多眼睛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多么严厉、多可敬畏啊!”财富可
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
诚。
所谓要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自身如果有愤怒怨恨,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
有畏惧恐慌,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喜好欢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忧患烦愁,
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
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
所谓管好家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是说人们对自己所亲爱的人会偏向喜爱,对自己所
厌恶的人会偏向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偏向敬畏,对自己所怜悯的人会偏向怜悯,对自己
所傲视怠慢的人会偏向傲视怠慢。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
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所以谚语说:“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还知道孩子有缺点;
对于自己的庄稼,总觉得禾苗长得还不够壮硕。”这就叫不进行自身德行的修养就不能管好自
己的家。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自戒
[南宋]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
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
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谪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
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
必难终以福。呼木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剧军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
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
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
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妥必言以人工则几堵少分1熊自检其身1则丕失
为差无。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
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妄以A言B议人C则几于D小人E能自检F其身G则不失H为君子
答案CEG
解析正确断句为: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古文中有时解释为独夫,多指有勇无谋的人,
含轻蔑意味。本处当作后种解释。
B.闾里:按照“匠人营国”制度,除皇城以外,居住区分为“国宅”与“闾里”两部分。“国
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环绕在王城左右或前后。“闾里”则是一般平
民居住的地方。
C.小人:通常指儒家定义的“君子”的反义词,古语亦有多种含义。现如今,多指喜欢明争暗
斗,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之类坏事的人。
D.卿相:就是卿和相的统称,指某朝代的执政大臣、高官。
答案A
解析A项,“匹夫”在文中应解释为平民百姓。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答案D
解析D项,文章劝诫的对象是自己,没有“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的意思(见文末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⑵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答案⑴(有品行的人)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
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⑵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5.作者为什么说无行之人不能结交?
答案因为没有品行的人,诡诈、谄媚、残暴、嫉妒的心理充满胸间,假如他得到时机就会依
靠势力胁迫别人,即使死了也会有所图谋,余孽仍然毒害别人。
【参考译文】
(一个人如果)有品行,(那么即便)他再贫穷地位再低下,别人也可以结交亲近他;(一个人如果)
没有品行,(那么即便)他再富有再尊贵,别人也不结交亲近他。这是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
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不敢有一丝一毫越过道义触犯本分、恣意妄为的行
为,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忠孝仁义的人,在家里家庭和睦,在乡里和蔼可亲,不把危害留给别人,也一定不会留下后患。
没有品行的人,诡诈、谄媚、残暴、嫉妒的心理充满胸间,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全都触犯道
义,满嘴贪婪垂涎,吞并别人的心思旺盛,假如他得到时机就会依靠势力胁迫别人,即使死了
也会有所图谋,余孽仍然毒害别人,这样的人一定难以善终。普通人如果有品行,就会保全自
己、保全家庭、保全子孙,留下品行被乡里的人传颂;卿相如果没有品行,就会亡掉自己、亡
掉家庭、亡掉国家、亡掉天下,遗臭万年被后世人耻笑。可以断言说:没有品行的卿相,不如
有品行的普通人。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然而假如我这
里有这样一个有品行的人,人家却疏远我,我将怎样得到这样的人并且与他交往呢?与其害怕
别人拒绝我,不如用被人拒绝的原因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差不多成功了。随意地用言论
来非议别人,那差不多就是小人;能反省自己,就不失为君子了。终身践行这样的话吧!我年
少愚昧,希望遵循我父亲所走的道路,常常害怕与他的道路相背离,而玷污了自己的父母,希
望自己在道义上有所进步,期望自己达到君子的境界,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告诫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
蕾①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
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
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
尊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
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
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
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鸳马十驾则亦及之
矣。故度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③成;厌④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
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⑤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
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①蕾:同“灾”,灾害。②折阅:折本,亏损。③崇:同“终”。④厌:同“压”,堵
塞。⑤县:同“悬”。
6.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
身劳A而心安B为之D利少E而义多F为之
【答案】BDF
【解析】从句式对称的角度来看,“身劳而心安”和“利少而义多”结构一致,“为之”和后面
的“为之”结构一致,所以应该分别断开。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诸葛亮《出师表》“亲
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B.江河,现在一般是大河的泛称。但在古代主要是指长江和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
南,臣战河北”和《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河”皆指黄河。
C.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荀子•劝学》“驾马十驾,功在不舍”和本文“夫骥一
日而千里,驾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中的“驾”含义相同。
D.“谏争”同“谏i争”。在古代,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
劝告,尽谏铮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答案】A
【解析】A项,“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错误,
结合“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肯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可知,文中的“小人”指品德低下、卑鄙无耻的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
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
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
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腐腿的鳖一直走,不停下,也能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拉车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
做”的不同。修身也应向痛腿的鳖一样,贵在行动。
【答案】C
【解析】C项,”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鹏新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拟雇用人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学2025年省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招考聘用专聘科研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考试(第一批)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铁路局市场监测评价中心招聘4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701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电网限公司西北分部高校毕业生招聘3人(第二批)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招聘45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6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阿坝师范学院招聘14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资阳乐至县招聘急需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9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蛇年元旦晚会
- 【MOOC】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综合管廊知识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手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司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光伏电站运行专业知识题库
- 国开(内蒙古)2024年《汉语中的中国文化》形成性考核1-3终结性考核答案
- 《PDCA培训资料》课件
- 2025年护理部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