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迁移运用观点(立足文本关联分析)(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迁移运用观点

——立足文本,关联分析

【复习任务】1.培养借助文本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由“关注解题”向“解决问题”的意

识转变。2.掌握解答观点迁移运用题型的方法要点。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4.“己所不欲,勿施①迁移运用文本观点试题主要考

于人”出自《论查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

语》,现已成为国际分析、探究文本外的材料,目的是

运用文本

新高考社会公认的处理人提高其真正读懂文本、把握和运用

2022观点分析

I卷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文本观点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分析

社会现象

的黄金准则。请结文外评论、分析文外社会或文学现

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情境运用等三种。

象加以分析。(4分)②这种题型体现了高考由原先的

5.嵇康诗有“目送文内设题转向“立足文本、迁移文

归鸿,手挥五弦”外”的命题方向,引导考生从“关

一句,顾恺之说画运用文本注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新高考

2021“手挥五弦易,目观点分析③从各地命题实践及高考命题来

I卷

送归鸿难”。请结文外评论看,这种题型趋于情境化、综合化,

合材料,谈谈你对关联教材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特

此的理解。(6分)点越来越明显。

■知识图要

审读文外材料

I题干表述复杂卜

迁审读情境

设题情境化题型

I运

审答幻—从文本内寻找、提取观点(依据)

用TM

规范

答题跨材料1观

I「找准文内与文外的关联点

I题型丰富.―一多层次多角度地关联分析

I符合情境要求

[以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本观点为基础

活动一借助文本观点,分析文外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材料一:

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中国人在饮酒过程中所体现

出的价值观、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精神追求等,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核心

所在。

自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内在核心之一,对自由意识的体验、领悟、开掘与渴求,构成

了中国酒文化的重要价值指标。酒文化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

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

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体现了

文人饮酒摆脱世俗羁绊而获得人生的自由状态,自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重要的美学追求。这

种自由是一种审美化的心灵,就是自由化的心灵。它使我们能够飞翔到心灵的至高境界,它

能打破心灵的外在锁链和内在锁链,达到心灵本真形象的恢复和重建,重在“真”。

总的来看,酒文化中的自由意识,主要指的就是"真",不受生死荣辱的羁绊,拥有了

一种自然本真的赤子之心,是一种在空间中无拘无束的没有障碍的生存体验,是一种自我价

值实现的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

酒文化中有浓厚的超越意识,这是一种自我超越,求得一个物我两忘的自然境界。超越

意识是哲学意识的精髓,是生命意识的强化,是宇宙意识的回响。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生

中充满了痛苦与不幸,生命囿于特定的时空局限而难得伸张。超越精神、超越意识是摆脱现

实束缚,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陶渊明一生与诗、酒一体。生性爱酒,但家境贫穷至

极,无酒也雅咏不辍。他自己常说,夏日闲暇时,高卧北窗之下,清风徐徐,与羲皇上人不

殊。陶潜不通音律,却收藏着一张素琴,每当酒友聚会,便取琴抚而和之,但人们永远不会

听到他的琴声,因为他的琴一根弦也没有。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充分表达了陶渊明洒脱飘逸、超凡脱俗、不拘俗物的超越境界。

娱乐意识也是中国酒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点。行酒令,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

一般用于宴饮和郊游场合。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

的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饮酒行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饮酒助兴的一种

传统方式,它既是一种调和饮酒气氛的娱乐方式,又是一种古代文化人表现自我的重要形式。

在古代,酒令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赌赛令、射覆令、花枝令、文字令、诗歌令、酒筹令等。

在饮酒过程中,赋诗填词、猜谜行拳,增加游戏性和娱乐性,是我国酒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人饮酒,特别是中国文人饮酒,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的欲望,而且是借助酒达到心

灵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酒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休闲方式、一种娱乐方式,又是一种文化,

壶中天地”的广阔和妙处就在这里,这种妙境正是酒文化的魅力所在。

(摘编自李庶《中国酒文化精神的美学品格》)

材料二:

《红楼梦》刻画了数十位栩栩如生的人物。这数十位人物能够在红楼中脱颖而出,是因

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气质,不同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塑造这些人物性格的精彩之处,

相当一部分都与酒有关,与酒令有关。

第六十二回中,湘云这个爱新奇的红楼女儿为了给宝玉的生日宴会带来热闹的氛围,想

出了一个新的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

宪书上的话,总共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在此次的饮酒行令中,林黛玉、

史湘云的性格得到了极大的诠释。

宝玉回答不上湘云的酒令,“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替他回了令:

落霞与孤鹫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

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

——这是鸿雁来宾。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在黛玉的酒令语言中,古诗词信手拈来:“落霞与孤鹫齐飞”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风急江天过雁哀”反用陆游《塞夕》诗,“九回肠”语本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鸿雁来

宾”语出《礼记・月令》,末句用李白《子夜吴歌》。

而湘云所作的酒令却别有风味:

奔腾而澎湃,江间波浪兼天涌,

须要铁索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

——不宜出行。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其一)

泉香而酒洌,玉碗盛来琥珀光,

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

——宜会亲友。(其二)

黛玉和湘云同作酒令,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二人的迥异性格也在酒令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以小窥大。从《红楼梦》的酒令语言出发,不仅

可以窥见作品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所谓“酒中凸性格,令里显智慧”,如此是也。

(摘编自孙和平《酒中凸性格,令里显智慧——管窥〈红楼梦〉酒令语言》)

i整体把握

在完成非连续性文本“三步”阅读后,填出下面表格中的空缺内容。

共同话题中国酒文化

材料一材料二

侧重点

中国酒文化精神的三个核心:自由、超越、娱乐©

两则材料围绕共同话题,分别从②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角度阐述,

材料间关系

二者具有④__________关系

答案①以林黛玉、史湘云为例,说明《红楼梦》借酒令写人物性格②理论(总)③实践(分)

④互补(总分)

i精做试题

(一)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评论题

1.有人评价:“史湘云像夏天,热烈奔放;林黛玉像秋天,凄清冷艳。”请结合材料二中的

酒令内容,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热烈奔放”指的是史湘云的性格特点。史湘云的酒令通过描绘长江波涛汹涌、铁

索缆舟的壮阔景观,以及使用例如“这鸭头不是那丫头”的诙谐用语,抒发了其豪迈健阔之

情,体现其热烈奔放的性格。

②“凄清冷艳”指的是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酒令通过视觉上的“落霞”“孤

鹫”“折足雁”等哀景,与听觉上的“九回肠”“捣衣声”相结合,抒发了一种哀婉凄怨之

情,体现其凄清冷艳的性格。

解析这是一道利用文内观点、材料分析文外评论句子题。题目中的评价指出了史湘云、林

黛玉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结合材料二中的酒令内容”则要求对相关的酒令内容进行分析,

指出该酒令是如何体现史湘云、林黛玉二人的性格特点的。

2.(2021•新高考I)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

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原文见学案4“活动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

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

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析“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都是动作,题干要求说明为什么说图画表现“手挥五弦”

容易,而“目送归鸿”难。解答此题应结合两则材料,筛选出有关诗画在表现时空方面差异

的观点。文本主要讨论图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二者都是动作,如何比较呢?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筛选有效信息,材料一第八段说“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

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

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材料二第二段说“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

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

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相对来说,“手挥五弦”是“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而“目送

归鸿”在时间上是先后相承续的,因此,以图画表现就有了难易之别,“目送归鸿”更宜于

用诗歌来表现。

(二)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文学或社会现象

3.下面材料中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衲”选段能够体现中国酒文化精神,请结合材料一、二以

及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

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

又用皎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

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洌醉扶归宜会亲友。”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链接材料: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

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

年时坎坷形状。(《红楼梦》十二曲之《乐中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体现出自由意识。自由意识主要指一种“真”境,追求在空间中无拘无束的没有障

碍的生存体验。湘云醉酒后放下了封建道德标准的顾虑,在芍药花下的大青石上肆意洒脱地

醉卧,敞亮、豪爽、潇洒、飘逸,如闺阁中的真名士。

②体现出超越意识。超越意识指超越不幸与痛苦,摆脱现实束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史

湘云自幼父母双亡,靠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但是她面对落魄偃蹇的人生,却“英豪阔大宽宏

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醉卧青石,睡得香梦沉酣,超越了人生苦楚。

③体现出娱乐意识。娱乐意识体现在饮酒行令,能够调和饮酒气氛,也能够表现自我。湘云

饮酒行令是给宝玉生日晚宴助兴,表现出浓厚的娱乐意识,也展现出她学识丰富、性格诙谐

幽默、天真直率的一面。

解析这是一道利用文内观点分析文外文学材料题。主要依据材料一梳理出酒文化精神,然

后对“湘云醉眠芍药祸”选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选段的内容体现出哪些酒文化精神特点。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此为起点,书中相继提出“不

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等观点。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

其加以审视会发现,《论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

建构。

《论语》中认为不怨恨是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正确态度。《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因他人的不了解而怨恨,这可以看作是孔子面临认同危机时所采

取的基本态度。同时,孔子并不一味屈从他人的评价。

当面临认同危机时,孔子在态度上展现出的君子之风,从根本上源自思维上“内自省”

的归因方式。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韦

纳将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内部归因着重从个体自身寻找行为或结果成

败的原因。当面对认同危机时,孔子所采取的是内部归因的思维方式。《论语•宪问》中写道: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卫灵公》中也有相似的阐述:“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作为一本语言上高度精练的经典语录,《论语》却不断重复了这两句意

思颇为相近的话,从这种一再重申可以想见孔子对自我审视的注重。

在个体的精神和实践活动中,孔子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自我实现往往表现为积极而

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

的承认与赞许。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儒家所主张的经世致用的入世哲学,具有鲜明

的自我实现色彩。《论语•卫灵公》中写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对于他人的不了解,

孔子可以坦然面对,但对于终其一生无法达成自我实现却感到深深地遗憾。

孔子反对懒惰懈怠,主张积极地自我实现。《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宰予昼寝。子日: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垮也。'”对于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不学习的行为,向来温

和敦厚的夫子竟忍不住严厉斥责。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读,孔子上述观点所要

表达的正是,不应当仅满足于饱食、安睡这样的生理需求,一个人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同时,孔子主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达成自我实现。

(摘编自芦春艳《〈论语〉自我认同的建构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当下一些年轻人调侃自己是“45度青年”——躺不平,也卷不起。请结合材料,谈谈“45

度青年”该如何构建自我认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有明确的人生目标;②在生活中更注重向内审视自己;③要

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达成自我实现。

解析所给材料说的是孔子面对认同危机时如何进行自我认同的建构,其建构是积极主动的,

而目前社会上的“45度青年”现象则显得消极被动。因此,答题时应从孔子的建构出发分析

“45度青年”如何改变这种“躺不平,也卷不起”的态度。

n点拨关键

i.认识文本观点迁移题的整体特点

(1)题干表述复杂。题目的文字量增加,修饰、限制性词语增多,创造出丰富的问题情境。

(2)设题情境化。创设把材料的不同信息、观点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真实情

境”,检测考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3)答题区域跨文本。多半是综合所有的文本材料,而不是只限于一则材料。

(4)题型丰富。根据所给的文外材料可以分为三类题型:

①文外为评论性的一句话。重在利用文内观点理解这句话,如第1、2题。

②文外为一段涉及文学或社会现象的材料。重在利用文内观点分析这段材料,如第3题。

③给出情境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利用文内观点以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后面“活动二”

试题均属这一类。

2.答好文本迁移运用观点题的前提是准确、全面地概括文本观点

如何概括材料观点呢?基本方法有:①看标题;②抓概括性句子;③看位置。(这三种方

法详情可参见学案6活动一“点拨关键”部分)另外,重点看评析材料:

观点的确立需要材料的支撑。从全文看,对于事实材料,应在对所列事实进行分析的基

础上,整合出材料的共性,得出材料的证明作用,从而概括出作者在文中所要证明的观点;

对于道理材料,要梳理作者的说理层次及内涵,由此归结说理目的和核心;对于引述材料,

应特别注意与作者文中观点的相同、相近或相悖之处。从段落角度,应特别把握段落所用材

料与所证明的分论点及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3.答好文本迁移运用题的关键

(1)审题:重在审读文外材料。

因为这类题型文字量大,且为文外材料,考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审题很简单,审

题不仅能把握材料内涵,还能从中寻找出思考路径。尤其是第①②种题型。

对于带有评论性的文外句子,要分清层次,理解其内涵或观点;对于文外段落材料涉及

文学或社会现象的,要把握其内容或实质。

(2)作答:寻找文内与文外的关联点分析、规范作答。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的思考方向或角度,准确定位文内信息观点与文外材料的联系点。

答题的根本原则是紧扣文内信息、观点来解决具体问题,不可脱离文本盲目作答。

题型①:可以先解释语句的意思,再结合文本展开具体分析。

题型②:可以先提出对应的文本观点,再分析文外材料,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活动二在情境中把握文本观点运用

“情境”一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34次,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

出现了43次,是新高考的高频词。《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

《高考评价体系》则“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情境载体”让考生必须面对具体的情境、真实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聚焦于放之四海皆准的

知识与技能。

情境,在《课程标准》中主要指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

和学科认知情境;在信息类阅读中主要指后两者,特别是社会生活情境在命题中出现频率很

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

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篇“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

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

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

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离骚》中所写的以鸯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

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

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

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

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

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

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

别丰富。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因情而生文的。

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

于是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

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

再次,《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曾说:

“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这一看法,说明他很推崇屈原讽谏、争义的胆

气。《史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代史。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

《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屈原所处的时代虽

然不同,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李长之先生曾把汉朝的建立说成是“楚文化

的胜利”,李泽厚先生认为,对汉代文化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屈骚传统”,这个见解十分深

刻。(摘编自吴汝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释》)

1.班级拟召开《屈原列传》学习讨论会,请你根据文本,列出发言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屈原列传》可以看出《史记》的文化烙印,体现出对楚文化的继承:①《屈原列

传》写屈原以身殉国,显示出悲剧的崇高美;②司马迁借《屈原列传》寓己悲愤,带有诗的

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③《屈原列传》记录屈原的忠君爱国事迹,表现出讽兴当世的力

量和反传统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道情境运用题,其实质是对文本观点的筛选概括。《屈原列传》是《史记》中的

名篇,把文本中论述《史记》的观点罗列出来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美妆行业主要为渴望美丽的女性受众服务。由此可知,以推荐美妆产品、介绍时尚趋势

为主要业务的美妆网红的受众也极大可能以女性为主。在女性受众通过美妆网红的短视频寻

求消遣或是搜寻美妆信息时,她们很可能在无意识中加速了女性审美文化与消费主义的深度

结合。有人指出,虽然时尚品牌、公关公司时常宣称“关心、尊重女性对外貌的自由追求”,

但实际上只是在“假装宣传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由于美妆网红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于为化

妆品牌做广告、带货,他们所谓对女性追求外貌美丽的关心很可能是另一种形

式上对女性的利用与剥削,追求自主、自由决定身体状态的女性主义意识在消费主义大

潮中面临着被消费文化收编、利用的风险。女性审美与消费主义的结合,或许会使得原本属

于私人领域的审美观逐渐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而由于商业逻辑逐渐深入女性审美文化的建构,

女性决定外貌形象的选择权被时尚品牌、商业公司左右,女性审美文化也容易陷入标准化、

刻板化的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受众们看上去只是在网络上寻求消遣,但是他们在社交媒体、直播

平台上的点赞、评论、转发、互动都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网红们的数字劳工,此类“个体劳

动”都被打包贩卖给了品牌商或是直接转换成了网红的店铺购买力以及带货能力,受众的肉

体以及精神本质都被异化。此外,受众看上去是在自主选择想消费的内容,但是由于网红们

及其背后的资本对粉丝量、互动量无穷尽的追求,网红们不断通过营业、发福利、炒作的方

式来圈粉、涨粉,实际上,受众的内容选择很大程度被网红及其背后的资本引导。有观点认

为,女性主体性是女性在实践中体现的一种自觉能动性,从哲学意义上看,女性主体性“是

女性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一种肯定”。综合来看,美妆网红的女性粉丝们虽然能获得短暂的

心理愉悦,但是由于劳动与休闲的界限被社交媒体模糊、审美观被商业资本引导,女性受众

的主体性也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甚至丧失。

(摘编自匡文波《美妆网红与消费文化的批判性解读》)

2.如果你有一个姐姐,她沉迷于美妆网红的直播和短视频,你该如何劝说她?请结合材料列

出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美是多元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②别被有的网红和商业营销带偏了,审美上要

独立自主,有自己的审美观。③分清真实生活与社交媒体的界限,别让社交媒体控制自己的

生活。

解析这是一道情境运用题,要求你根据材料,以妹妹或弟弟的身份对沉迷于直播和短视频

的姐姐进行劝说,答题的关键点在于从材料中提取劝说的内容。材料阐述的是美妆行业的短

视频给女性受众带来的两方面负面影响。第一方面的负面影响集中在第一段的末句,第二方

面的负面影响集中在第二段的末句。另外,既然是“劝说”,要注意“劝说”语言的得体、

通俗、口语化,不可像答其他题一样机械抄录。

n点拨关键

在情境中运用观点题除了要注意活动一“点拨关键”的要点外,还要注意:

(1)审题:审情境,明任务

对情境题题干的审读,根据“情境”的要素,审出“背景”“身份”“任务”三个要点

即可。如第1题:背景——班级拟召开《屈原列传》学习讨论会,身份(虚拟出的身份)——

你(班内学生),任务——列出发言要点。答题只要扣住语境,合乎身份,完成任务即可。(当

然,该题答案还是一种概括要点,对情境、身份并无具体要求。)

(2)答题:满足情境,完成任务

①转换身份。你不是以答题人身份来答题,而是以情境中规定的身份来答题。答题要符

合这个身份要求。

②适应背景。要在规定的背景下答题。

③完成任务。这是最关键的。可以结合文本观点对任务要求全面分析,——落实。同时,

要注意把文本观点转化为情境化的语言。

对点练案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文学观念。若说研究个体文学理论是求异,研究

集体认同则是求同。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

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

“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

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

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认同形态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

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

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

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

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崇奉和追求的文学信

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

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举例而言,“诗能穷人”与“诗

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

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而后

工”之说,而相对立的表述则被渐渐遗忘或遮蔽。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

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

同。韩愈有“不平则鸣”说,后人往往以“不平”为处于逆境或不公平待遇。其实不平所指

甚广,钱钱书说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

乐在内。”不平则鸣是指处于不平常、不平静之境,总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但历来对

于“不平则鸣”往往是一种有所偏重的接受,即倾向把“不平”理解为不公平或逆境。这种

选择性的接受是一种集体认同。它与倾向于选择''穷而后工”“诗能穷人”的认同是出于相

同的集体心理,都认为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而写作者则应经过困苦和磨难才能成为杰

出诗人。理华当然也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种集体认同,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诗歌与诗

人的集体理想,对诗人的想象与期待及对诗歌的价值判断:诗是一种承载苦难、超越功利的

高尚的精神寄托。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

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这正是基于中国古人对

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而建构的诗人的“宿命”,其本质正是古人对于文学使命的一种积极期待。

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对于文人的贬责也

是中国文学集体反向认同的典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诗人”与“文人”既有关联又有差

别。“诗人”往往带有悲剧性,受到同情和尊重,而“文人”则普遍受到贬责和蔑视。诸如

“文人无行”“文人相轻”等就是这类代代相传的集体话语。文人自身也对文人持否定态度,

南朝范晔“常耻作文士”,而且也“无意于文名”。但古代也有很多为“文人”辩护的情况。

如刘勰就对“文人无行”之说予以反驳(《文心雕龙•程器》)。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

既列“文人相轻”之目,又列“文人相推”之典。但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对文人群体污名

化的倾向却受到中国古人的普遍认同,甚至成为至今流行的成语俗话。在“文人”话题中所

表现出的焦虑,潜藏了古人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所有对文人的批评或文人的自我否

定都是基于一个参照系,一个隐在的标准和理想。古代文人是从早期士人发展、分化而来的,

“士”在古代是一个有崇高意义的词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所以传统士人就是文人的参照系,古人以

士人为理想人格,用士人的标准来衡量文人和自我期许。但古人对于文人及其文章的批评并

非仅是世俗的蔑视,其实还包含对文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人格的期待,以及

对文人积极用世、对文章经世致用的期待。古人对于文人的批判其实是出于理想而对文人表

达一种期待,和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特殊的“反向认同”。

集体认同是对诸多事实的选择与取舍,集体认同所表达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

统计学上的真实,而是一种对于诗人与文人的期待,表达的是一种文学信仰与理想。(摘编自

吴承学《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的表达,并对后代产生了

较为深远的影响。

B.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的条件和基础,而是以群体性文

化记忆的形式存在。

C.“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中的“这些”,指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写作者必须经过苦

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

D.集体认同不是基于完全事实的逻辑推理,因而得出的并非科学结论,只是主观层面上的

一种价值判断。

答案B

解析“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的条件和基础”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

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可

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

B.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而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

这两种同时存在的观念中选择了前者。

C.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这

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

D.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及

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

答案B

解析“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而……”说法有误。原文说

“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

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说明对“部分事实”的认定及对“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

选择是一种主观选择而非遭受蒙蔽的客观结果。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中韩愈“不平则鸣”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B.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

乐而加思。”

C.身处盛世有所作为而扬名后世,如周代的周公;身处乱世周游列国而一鸣惊人,如孔子

及其门徒。

D.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答案D

解析D项相关文本强调的是会盟而谋弱秦的各诸侯国统治阶层在上位者的人格风范及礼贤

敬士的举措,无关其自身的“善鸣”。

4.2023年暑假档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影片中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

象引发观众热议。请结合材料对引发热议的原因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杜甫在大众的心中是忧国忧民、老成持重的形象;②对成年杜甫形象认知上的这一

集体认同,导致大众对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的形象产生异议。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引发大众热议的焦点在于少年杜甫形象的合适与否。究其根源,问题

在于大众对忧国忧民的成年杜甫老成持重形象的集体认同,这一固有印象与可爱萌化的少年

杜甫的形象形成了反差。

5.假如要编写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读物供青年学生阅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①尊重历史沿袭、大众公认的关于中国文学集体认同的主流观念;②借鉴历史研究发

现的真实史料、文献资料,补充非主流的观点。

解析纵观全文观点,可得出答案第①点;对原文第二段“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

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这部分信息进行反向推理,

可得出答案第②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

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

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

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

成为研究热点。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

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

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

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

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

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

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下表所示问题。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表

存在问题人数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193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125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55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42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

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

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

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

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

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

体系。(摘编自郝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

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

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

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

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

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

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

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

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

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

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

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摘编自郭璇瑁、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

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

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

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

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

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

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

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

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

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讲,主要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