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58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
----由形悟神,内外合一
【复习任务】1.抓住咏物诗中的关键词句,把握物象特征和情志。2.分清两类人物形象,把握
人物形象特点。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①物象多
《画眉鸟》
2022全国甲卷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物象作用分析考查分析
《画眉禽》
简要分析。(6分)概括物象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特征和情
形象(物象与人
2020全国III卷《苦笋》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志。
物形象)分析
处?请简要分析。(6分)②人物形
象多考查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概括人物
《送子由使
2017全国n卷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性格分析形象特点。
契丹》
析。(6分)③属于轮
考点。
知识图要■------------------------------------------------------------------------
外在:外貌、动作、语言、地位等J自我形象[类型
内在:性格、理想、人生态度等[他人形象一^一赏特点「外在:形、色、态
析
一、人物事物L内在:具有人化特质
形
正面描写形象象形象
方法
侧面衬托一一方—找至r物人”契合点
知人论世一
活动一分析概括物象特征和情志
物象,就是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物
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描写对象上看,物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而景物形象在其他
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物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
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
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而在柳永的
《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
(2020•全国皿)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苦笋
陆游
藜麓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1①藜覆:藜和覆。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
他很妩媚。
鉴赏食粗茶淡饭之时,被藜和港占据的盘中,剥开的苦笋如退去襁褓肤白如玉的婴儿,让
诗人眼前为之一亮。面对盘中白而有节的苦笋,诗人不禁想到性情耿介之人,笋之节与生俱
来,人之耿介又何尝不是?诗人定然读过黄庭坚的《苦笋赋》,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耿介敢谏的
魏征。魏征与苦笋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品性相似,都正直清高:魏征刚正不阿,直言进
谏;苦笋如同白玉般高洁的品格也是与生俱来的。二者经历相似,都备受磨难而后成才:魏
征命运多舛,先后侍奉过多个主君,最终才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成为国之栋梁;苦笋自小在
林间长成,虽然历经风吹雨打,但是仍保持着坚韧的品格。二者价值相似,都各尽其功用:
魏征辅佐君王,直言劝谏,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业;苦笋可做食材,被人食用,长成后还能
制作成各种竹器被人使用。将苦笋与魏征类比,既贴切自然,又相得益彰,既是对魏征刚直
又充满智慧的才干的赞赏,也是对苦笋清淡苦涩的节操的赞扬。无论是苦笋还是魏征,都与
诗人自己有着相似之处。这位“位卑未敢忘忧国”,至死还在告诫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在官场也是耿介敢谏的,只是生于南宋,报国无门罢了。
同时苦竹还具有“苦节”等象征意蕴。对苦节的崇尚,让诗人发出了“人才自古要养成,
放使干霄战风雨”的感慨。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
磨炼。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把抱怨抛掷而去,努力修身,磨炼自我,积极而为的陆游。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标题常含有“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字眼
一意象某植物、某动物、某矿物、某器物、某自然物等
题
材
「I外在H洁白鲜嫩I特厂抒发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点
会
一
精-寄寓作者的情操志趣、理想抱负
读情感
读一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年华易逝的哀愁
这
这
一托物讽世,感时伤世,针硬时弊
一I
一
类
篇
:L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
咏
苦抒情方法:托物言志
物
——
笋
诗匚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双关等
思考人才成长:②
物的形象特征
T抓住特征
物、人的共同特征
物中的情理
寄托的情理
答案①内心耿介,具有苦节②战风雨,方成才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答案C
解析“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分析有误。“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
童勿多取”的意思是,我看到苦笋想到了魏征美好的品行,就管束儿童不要过多挖取苦笋。
2.(原创题)诗的首联表现了苦笋的什么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洁白鲜嫩。(2)主要是通过对比(衬托)、比喻手法表现的,用藜和蕾作对比(衬托);
把苦笋比作脱去襁褓肤白如玉的婴儿。
3.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
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
可。
解析这是一首托物抒怀诗,借歌咏苦笋告诉人们做人应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由物及人,
找出苦笋、魏征二者的相似点进行分析,组织语言作答即可。如:苦笋“苦节乃与生俱生”,
口感苦涩,一些人不喜欢;魏征常常“犯颜直谏”,其言行常令人难以接受。”极知耿介种
性别”的意思是,深知苦笋耿介的性格与别的品种不同,苦笋象征耿介性格,魏征方正不阿,
二者相似。
n点拨关键
赏析咏物诗中物象的方法和步骤,关键在于因物寻志,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其特点。
①抓住描写事物特征的“情状语”,如《苦笋》首联中的“明”“白”。
抓住语言,分析
②抓住能够由外在形状体现出的具有内在精神的“情状语”,如《苦笋》
物象的外在特
颔联中的“苦节”。
征与内在情志
③抓住连接物与人的双关语,如《苦笋》一诗中的“苦节”“战风雨”。
知人论世,结合很多诗歌有着较深的时代背景,作者情感的抒发与其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
背景或作者的联系。因此,在鉴赏物象时,还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及身世,分析作者所塑
阅历作答造的物象的意义。
①“物”与“景”的区别:托物言志是指借助某物的一些特性,表达自己
注意托物言志的志向、意愿。但所借是“物”非“景”,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
与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区别②“志”与“情”的区别:“志”可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等,借景抒情的“情”则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
活动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丁一种是自我形象(主观形象),即作者自己;一种是他人形象(客
观形象),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寄托。每首诗都有自我形象,但不一定
有他人形象。
类型形象特点关联教材
爱国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诗经•无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勤劳繁忙,热爱劳动;躬耕自食,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白居
劳动者乐融融;生活困苦,处境悲惨;艰苦
易《卖炭翁》、范仲淹《江上渔者》
劳作,不畏辛苦
积极: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消极:
征夫王翰《凉州词》、高适《燕歌行》
厌恶战争,思乡念亲
厌恶官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旷
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饮酒(其五)》、
隐士达悠闲,超然物外;年华易逝,壮志
贾岛《寻隐者不遇》、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难酬
孤独寂寞,羁旅愁思,漂泊无依;思李白《送友人》、杜甫《月夜忆舍弟》、贺知
游子
乡怀亲,热爱故乡;赞美母亲章《回乡偶书(其一)》、孟郊《游子吟》
谪客忧国伤时,哀叹民生;怀才不遇,自杜甫《江汉》、白居易《琵琶行》、李白《闻
伤身世;思念故友,惜别牵挂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蔑视权贵,傲岸不羁;胸怀宽广,豪
屈原《离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苏
志士放洒脱;历经磨难,坚持追求;闲适
轼《定风波》
自得,安闲宁静
(2017・全国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青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
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鉴赏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的诗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颔联劝勉。上句勉励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
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丹国王认识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不要失了大
国风范。颈联思念。上句要求身居沙漠的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
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尾联嘱托。这里用李揆代指子由,这不仅
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很高,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绝不可追求盛名,
须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联系当时契丹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了苏轼对弟弟子由出使契丹的复杂心理,写寻常之题材,寄兄
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首联)—[点题)-
阕
子顶风冒雪,不辞辛劳;
T颔联劝勉/
由H誓让异族,识我才俊
使
契
丹沙漠回望,京都夜月;
一T颈联H思念=梦回杭州,湖光山色
②
答案①寄居他乡,隔云相望;哪因远行,泪湿衣裳
②若问家世,谨慎回复;莫要自夸朝中第一
2.送别诗(见学案55“活动二”)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1.(改编题)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C.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答案C
解析结合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和苏轼兄弟的生平可知,苏轼兄弟与李揆非常相似,声名
卓著,举世皆知,故化用此典。据此可推断,苏辙如果被契丹知道自己家世第一,很可能被
扣留。所以苏轼用此典,一是嘱咐苏辙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二是暗含对远行的
弟弟的担心,希望他能小心谨慎,平安归来。可知A、B、D三项正确。C项“切莫以家世
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
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该题只针对首联两句,要求分析诗人的性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这两句先讲兄弟俩云海相隔不能团聚,又要远行异地分别了,双方都孤身相思,但后面一转,
用反问的方式“哪能伤心落泪呢?”来否定这种悲伤的做法,既是劝慰弟弟,也是劝慰自己,
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那种乐观豁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饰画教学课件
- 感恩奉献演讲稿十篇
- 大学生实训报告10篇
- 学生会辞职报告(集锦15篇)
- 策划个人工作计划9篇
- 高中个人军训心得体会
- 军训开幕式讲话稿15篇
- 大一班干部工作总结
-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3篇
- 幼儿园教育评价课件
- 2023-2024年行政执法综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全流程
- 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规范
-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详细解析
- 征兵工作试题
- 情绪调试-再见emo你好+Emotion+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用版)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 临水临电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