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读懂小说的方法
一、关于小说
1.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通常为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概括性地表现社会生活和矛盾。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2.小说的分类
(1)按体制分:有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等。
(2)按语言形式分:有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3)按篇幅分:有长篇、中篇、短篇、微型。
(4)按表现内容分:科幻、公案、传奇、武侠等。
3.小说的文体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是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但其实这三者共同服务
于小说的主题。
在解答小说阅读的形象类、情节类、环境类题目时,往往最后都要归结到小说的主题上,所以,
通常习惯把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称为“小说四要素”。
4.小说的热点话题
小说题材多样,有揭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哀,有淳朴真挚爱情、伟大母爱的展现,有对封建
社会黑暗的揭露,有对市价和小资产阶级的讽刺。
二、怎么去阅读一篇小说
一、切分层次,厘清情节: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
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一般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方面划分。
二、关注描写,认识人物:通过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认清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
三、分析环境,思考作用: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现象的
原因,我们需要理解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发掘环境深刻的思想意义。
四、多方联系,获取主旨:小说的主旨蕴藏在人物、情节、环境描写中,所以需要联系这三者,还需
要关注标题和主旨的关系。
【例文引路】
(2017•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天嚣
赵长天
①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
架。
②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
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③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
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④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
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⑤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⑥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⑦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⑧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
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⑨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⑩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⑪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
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⑫“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g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g填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撤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
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⑮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
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⑯“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⑰“门别开得太大!”
⑱“找根棍子撑住!”
⑲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⑳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21)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
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
状态。(22)“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23)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24)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
东西。(25)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
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26)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
着一片叶儿呢!
(27)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
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28)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原卷如此。应为“答答”——编
者注)淌,馋人极了!
(29)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
肚子里去的。
(30)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
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
【读懂该篇小说】
一、切分层次,厘清情节:
开端:在“天嚣”中渴求一口水救命(『4)
发展: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救援队无法到来,只能放弃希望(5-10)
高潮:科研人员齐心协力救助了一个需要救援的弱者(11-23)
结局:蒙古族同胞带着西瓜拯救了科研人员(24-30)文章一波三折,以“渴”作为叙事的线索贯穿整
个故事,从人们渴求水,到自己渴望救援,到门外弱者渴望救援,最终到西瓜解渴,脉络清晰,情节
突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二、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环境描写:第一段①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
是随时都要散架。第三段③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
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渲染了天嚣下恐怖的氛围,表现了人物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缺水的困境。
人物描写:2段4段写出人们极度缺水,口渴的难忍难耐。5段到9段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从充满希望
地倾听,到无能为力、无生命状态,表现了他从希望到绝望。1『23段,叙述了科研人员齐心协力营救了一
名弱者,他们本是无生命状态,但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他们还是实施了救援,表现出他们对生命的珍视。
⑯“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16段也可以体现出他们对科研工作的认真负责。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24-30段,蒙古族同胞利落剖开西瓜,科研人员吃着绿生生油津津的西瓜,
以及“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
里去的。”生动描摹出队员们救人后又被救的美好感受。救人又被救也从侧面衬托出天嚣下人与人互帮互
助的美好。
三、分析环境,思考作用:
第一段①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
散架。第三段③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
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渲染了天嚣下恐怖的氛围,表现了人物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缺水的困境。
第21段,科研人员救人时的混乱状态,写出了科研人员在天嚣的威胁下依然显示出人性的崇高和美好。
四、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整篇文章,困难中人们的互帮互助体现出人性的美好,面对天嚣,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看到了勇气,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看到了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看到了人间大爱。
阅读指导
第一步:先画出五要素图(人物、环境、情节、主题、读者)
第二步:审题标划
第三步:读标题,进行第一层分析
第四步:带着主观题,读第一遍,做好旁批
第五步:第二遍精准定位
真题感知
(2024•新高考II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
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
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
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
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
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
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
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
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
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
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
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篮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
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鹫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
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
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
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
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
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
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
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
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
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
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
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
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
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
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
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
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
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
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
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
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
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
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
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
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B.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
生活。
C.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
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D."现在她可以说了"而"从前没有告诉他",表明叶桃与恋人相处时也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的保密纪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叶桃和陈千里在梅花山背诵诗句,既表现出两人的精神风采,也点出时代氛围。
B.选择壮汉、狼狗、枪支、秘密文件、警示牌、惨叫等来写瞻园,凸显其阴森残酷。
C.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D.文本记叙叶桃和陈千里在上海与南京的经历,将个人爱情与革命斗争交融在一起。
3.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
谈你的理解。
4.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
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2.C
3.①两人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③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
4.①整体上回溯性地讲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②具体事件的叙述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交代,情节脉络清楚;
③展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通过叙述时间的跳跃,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谜团逐一解开,行文跌宕起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此处是说明陈千里感到叶桃的工
作重要并且神秘。
B.“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
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
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是为了给党组织送情报。
C.“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提着保温筒出来”
“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把陈千里
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是想办法让陈千里把紧急情报送出去,及时交给党组织。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他
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可知,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的笑容并没有反衬紧张诡异的气氛,
反而是表现了一种日常的、相对轻松的氛围,与叶桃和陈千里的关系和情感互动有关。
故选C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①从句子表层意思分析:“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说明在
叶桃与陈千里两人的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根据“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说
明“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虽然不在陈千里身边,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从句子深层含义分析:根据原文”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
少冒了一点风险”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因为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
通过文中对叶桃与陈千里交往的描写,结合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
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引导陈千里走
上了革命道路;
③从句子情感内涵分析:根据原文最后“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
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指叶桃在斗争中牺牲,而陈千里继续革命;“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
过他”是指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陈千
里会向她希望的一样,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产生的叙述效果的能力。
①从小说内容分析:根据选文“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
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说明小说内容是回忆的故事,小说
整体上是回溯性地讲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②从情节脉络分析:“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
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使陈千里去南京,叶桃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
查科并保守秘密,帮助党组织考验陈千里,陈千里知道事情的真相等具体情节的叙述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交
代,使文章情节脉络清楚明了;
③从人物形象分析:文中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从“过去”到“现在”,通过时空转换,展现出
陈千里这一人物在叶桃的帮助下由疑惑到明白,逐渐成长的漫长历程,使小说中叶桃这一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从行文特色分析:“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
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语句叙述时间,由“过去”直接转到“现在”,具有跳跃性,通过
陈千里这一人物的衔接,使小说内容将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叶桃所做的事的谜团逐一解开,
这样的衔接使行文跌宕起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4.江苏南通・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云衣
叶梅
虎跳坪的一条小径绕下长江,转过两道拐,江边有一块馒头石,可立脚可系船。
十多年前,便开始有戴着红黄盔帽的陌生人从小径爬上虎跳坪,站在向怀田的门前对着峡口指指划划。
不久对岸人来人往,修了一条通往江边的公路,炮声震得屋顶直颤。
“他们要做什么?“怀田问。
女婿是乡长,明白底细,便说:“爹,国家要修水电站了!”
怀田没当回事,国家修国家的,自家修自家的,妻子妲儿在世没住上好屋,他得替她把坟再修修。
老辈人的坟园,就在向家屋场的后山,占的是虎头凤尾,正对峡口,风水涌来,满山松杉翠柏,随风
吟唱。怀田当年给消失在江中的父母砌了衣冠冢,还有妲儿的墓。
生长在三峡间,风风雨雨几十年,怀田脸上沟壑纵横,牙也磕去了四五颗,却不减当年矫健身手,上
坡下坎,如履平地。多年累积的心愿,除了替妲儿修坟,还要整修向家屋场。
怀田蹲在妲儿的坟头喃喃自语:妲儿,你一直想有个家,我怎么能撇了你呢?
怀田拿定主意,将向家老屋场改建成吊脚楼。
好在九佬十八匠的手艺,自己每样都通晓一二。等进到深山买来木料,一根根修整成柱头、橡角、<
子,工夫虽然不是一天两天,但无论如何,他向怀田也要建起一幢雕龙翘檐、走马转角、亮亮堂堂的吊脚
楼。
一班帮忙的按照吩咐上了屋顶,稀里哗啦揭了瓦。瓦是青瓦,瓦上存土,长着两棵青草,不青不黄。
拆了瓦,一明两暗三间房子就没了样子,光秃秃地露出断墙残壁,墙上的裂缝指头粗,像爬着一条条小蛇。
众人一推,稀里哗啦,老墙土扬起的尘埃,远看就像江边烧着的火灰。
很快,吊脚楼便开始了修建。
女婿赶到虎跳坪的时候,怀田正站在高坡上指挥建楼。
女婿急了,说:“爹,你莫修了!”
怀田说:“你管你乡上的事,不要管我。”
怀田扯起嗓子一声吼:“修屋噢!”
女婿隔老远就喊:“爹,爹!搞不得!”
怀田说:“什么搞不得?”
女婿说:“三峡这一方的人好多都要搬迁,我们……也要搬呢……”
“向家世世代代就在这里,哪朝哪代的皇帝也没赶过,你这个当乡长的赶到我头上来了?”
“不是我……”
“那是哪个?哪个拿的点子?你去找来同我说说理。“怀田说,“修水电站就修水电站,哪里不可以修,
偏偏要淹我向家的屋场做什么呢?”
女婿乡长走村串寨,处处碰钉子。搬迁户都说:“你把你的爹请动了,我们一声噢骑就搬家。“各路人
轮流来看向家大爹,怀田自是“老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依旧请人到镇上买水泥、木料,一派重建吊脚楼
的架势。
眼看三峡工地日夜施工,搬迁期限日近一日,女婿急出一嘴燎浆泡,怀田看着有些心疼,也有些茫然。
这天夜晚,怀田一人来到江边,端坐在九十九级石阶上。端的好所在,一明两暗三间瓦房背靠青山,
面对江水,竹林环绕,门前一块平整的场坝,又栽种些柑橘葡萄,异香袭人。朦胧中,零星炊烟如云似雾,
渐去渐远...
群山静谧,尚有峡谷波涛奔涌。恍惚间,脑海中又浮现出那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中消失在大江中的可
怜父母。还有那妻子妲儿过去的光景被他一刀一刀刻在了心里。
眼下,他得离开了。他向家要搬得远远的,去一个没有山的地方。想到这里,他默默地低下头,再次
凝望着屋场后的坟莹。
第二天,怀田突然传出话,八月十五中秋这天,是儿孙的,都请到堂。
这天晴朗,好太阳,山巅翠微,江水清澈透底。怀田光头发亮,穿一身崭新衣裳,精神矍铢。儿孙辈
来得整齐,几十个请来帮忙的乡亲早候在坪坝,只听吩咐。
炸过鞭炮千字头,怀田对太阳底下一班人说道:“起坟!”
起坟是当地的风俗,就是将已经埋葬的先人重新安葬。原来,怀田要将向家的亡人请进多年前居住过
的岩洞,然后用水泥浇灌,封住洞口。众儿孙听得明白,回过神来,不禁脸色肃然。
到得下午,山上坟莹中的先人——被请进洞,正要砌洞之时,向怀田喊道:"且慢!'‘众人不解,怀田
却道:“把我的寿棺也抬进去。”
众人大惊。
三峡人古来就有为自己准备寿棺的习惯。十年前,向怀田的寿棺就已备得,年年复上油漆,棺面光亮
如镜。这天早起,他在寿棺内轻轻放下一套青云衣——是妲儿当年亲手为他缝成的青布裤褂,他一直珍藏
着。
“这宝塔河,向家世代的地方,到了我这辈断不得根。’‘众人听得脸色发紧,怀田却说出一句让人出乎
意料的话来,“国家要做大事,我向怀田……但我日后死了,请各位将我送回宝塔河。”
怀田说:“到时候,在水下开了这洞,我要睡进这寿棺里!”他凝视着幽深的岩洞,儿孙早流下泪来....
黑漆寿棺十六人抬,缓缓靠进洞的深处,与亲爱的父母,还有心爱的女人妲儿,紧紧挨在了一起。砌
起一块块三峡石,洞口眼见着一寸寸弥合,再远远望去,便没有了洞,只有浑然一体的大山,以及山下的
江水。
残红晚霞,一江碧水泛散粼粼金光,倦鸟泼刺刺归林,峡谷峭壁深沉了颜色,如墨如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怀田不想搬迁,既有对国家选在这里修水电站的不理解,也有父母的衣冠冢和妻子妲儿的坟墓在
这里的缘故。
B.“瓦是青瓦,瓦上存土,长着两棵青草,不青不黄”,写出了房子因年代久远、衰败坍圮而不得不重
修的现状。
C.作者没有给女婿乡长设置名字,意味着他是基层工作者的代表,说明当时动员三峡搬迁工作的艰难
具有普遍性。
D.儿孙们因向怀田交待自己死后也要睡进岩洞而流下泪来,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他们被向怀田这一决
定深深震撼。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一直珍藏的青云衣,既是向怀田与妻子妲儿的情感见证,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作者写向怀田“端坐在江边九十九级石阶上”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写他思想转变。
C.“零星炊烟如云似雾,渐去渐远……”,写出了向怀田对故土家园深深的依恋之情。
D.“老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一嘴燎浆泡”等语句,表达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3.面对搬迁,向怀田有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简要说明。
4.向怀田在八月十五中秋日召集儿孙举行仪式的场面,具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2.A
3.①对国家选在自己家乡修水电站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
②想着修坟、建屋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③将先人重新安葬时对故土充满眷念;
④即将离别故土的伤感。
4.①选定八月十五中秋的特殊日子突出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管理措施
- 工作总结报告个人范文(10篇)
- 大型商场促销活动方案
- 年度科教工作计划合集五篇
- 电力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 个人原因辞职申请书模板汇编7篇
- 家访教师的个人心得体会
- 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 《史记》读书笔记
- 英语教师实习总结怎么写
- 人工智能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24-2034年中国云南白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单位食堂供餐方案(2篇)
- 语文 职业模块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示例(打商务电话)
- 数据安全事件的溯源与责任追究
- 2022课程方案试题
- 中国文化-古今长安(双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欧亚学院
- 苏教译林版五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七单元Unit7《At weekends》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丝氨酸蛋白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