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10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肌肉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⑤处
B.④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②和⑤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成分完全相同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随细胞代谢的进行而变化,处于动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
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详解】A、若②为肌肉细胞,血浆在流经肌肉细胞时,由于细胞吸收部分氧气,氧气浓度会下降,所以
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A错误;
B、④是组织液,而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②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⑤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两者的成分并不是完全相同,C错
误;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受到外界环境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且细胞代谢活动不停地进行,因此,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随着细胞代谢的进行而不断变化,D正确。
故选D。
2.行走过度导致脚掌磨出水疱,水疱内含组织液。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下列说法不E项的是()
A.水疱中的组织液属于人体的内环境
B.水疱中的组织液相比血浆含有更多蛋白质
C.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细胞间隙形成水疱
D.水疱自行消失是由于组织液回渗到血浆和淋巴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液体组成。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
织间隙液。它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
液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绝大多数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因
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它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
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
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
境。
【详解】A、人体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因此水疱中的组织液属于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
B、水疱中的组织液相比血浆含有更少蛋白质,B错误;
C、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正确;
D、组织液中的液体可进入血浆和淋巴,因此水疱自行消失是由于组织液回渗到血浆和淋巴,D正确。
故选B。
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Ch、C02、血红蛋白、H+
B.唾液淀粉酶、K+、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
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道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Na+、HPCU"、葡萄糖、氨基酸都可存在于血浆中,都是内环境成分,D正确。
故选D。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水解成氨基酸
D.葡萄糖被氧化分解成丙酮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
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A正确;
B、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发生在核糖体上,发生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属于外界环境,不属于内环境范畴,C错
误;
D、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Ao
5.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研究人员测定15名运动员全力快蹬功率车60s前、后其血浆乳酸浓度和
pH,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运动前运动后
血浆乳酸浓度(mmol-L-
1.37+0.5112.96+1.51
1)
血浆pH7.42+0.027.13+0.07
A.正常人血浆pH近中性利于内环境稳态维持
B.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降低
C.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运动时机体对pH的调节
D.结果说明机体对内环境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差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①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②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
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
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
Na+和Cl%
【详解】A、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是内环境稳态的表现之一,A正
确;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降低血浆pH,B正确;
C、根据表格可知,本研究的目的是运动前后血浆乳酸浓度和血浆pH的变化,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果说明机体对内环境酸碱平衡具有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浆中增加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稳定不变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等理化特性
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
节;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进食后血浆中增加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会被各组织细胞消耗,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A错
误;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正
确;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C错误;
D、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D错误。
故选B。
7.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B.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C.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D.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
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
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
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o
【详解】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因为机体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信
号后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A正确;
B、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总是接近37℃,B正确;
C、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的缓冲物质有关系,缓冲物质成对存在,往往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与
HCCh-、HPO42-等离子有关,C错误;
D、正常人体每一天的排水量差不多,排水的主要方式有出汗和排尿,故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
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D正确。
故选Co
8.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液,分别向其中
逐滴滴加0.Imol/L的HC1和0.Imol/L的NaOH,并设置蒸储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一上清液
3-沉淀物
0.Imol/L的HCL0.Imol/L的NaOH
图1图2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胭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图2实验中HC1、NaOH的滴数为自变量
C.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D.用肝匀浆或蛋清稀释液代替上清液作为实验材料,也能得到相似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
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Ch/NaHCCh,NaHzPCU/Na2Hpe)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
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
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R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
A错误;
B、图2实验中HC1、NaOH的滴数为自变量,而浓度是无关变量,B正确;
C、由图2可知,蒸储水的pH值变化较大,上清液的pH值变化较小,所以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C正
确;
D、肝匀浆或蛋清稀释液生物材料中都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缓冲物质,得到的曲线图接近上清液组,D
正确。
故选Ao
9.某些支气管、肺部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患者血浆pH下降,严重的甚至引
起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pH过低将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可以保证pH恒定不变
C,血浆pH的维持,与其中的HCC>3一、H2CO3等物质有关
D.上述实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
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
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
【详解】A、pH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内环境pH过低将影响细胞正常代谢,A正确;
B、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B错误;
C、血浆pH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缓冲物质,其中主要是HCCh-、H2cCh等物质,C正确;
D、结合题干“严重的甚至引起酸中毒”可知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机体调节范围,可
能会危害机体健康,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C.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只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性的运动神经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
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也叫神经
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等)、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
确;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分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
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
C、脑、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C正确;
D、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错误。
故选D。
11.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获得首枚金牌。比赛时,当最后一名运动员冲过终
点,运动员们热泪盈眶,全场及电视机前的中国人民欢呼雀跃。此时人体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有
()
A.躯体运动神经没有产生兴奋B.交感神经支配的活动减弱
C.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活动占优势D.自主神经系统参与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
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
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最后一名运动员冲过终点依赖骨骼肌的运动,躯体运动神经产生兴奋,A错误;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在兴奋时交感神经支配的活动增强,B错误;
C、在兴奋时交感神经支配的活动占优势,在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活动占优势,C错误;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参与对内脏器官的生理活动调节,心跳、呼吸等内脏器官的活动一直存在,D正确。
故选D。
1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很多,下列不属于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的是()
A.支持和保护神经元
B.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C.产生并传导兴奋
D.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详解】A、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的功能,A正确;
B、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B正确;
C、兴奋在感受器中产生,神经胶质细胞不具备该功能,C错误;
D、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D正确;
故选Co
13.饮酒过量的人会表现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这是因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分别作用于以下
器官并影响了其正常功能()
A.大脑、小脑、脑干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脊髓、脑干D.小脑、脊髓、下丘脑
【答案】A
【解析】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
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
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
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14.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
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
【答案】A
【解析】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中含有低级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如肌肉的牵张反射中枢,排尿
排粪中枢、性功能活动的低级反射中枢,跖反射、膝跳反射和内脏反射等躯体反射;脑包括大脑、小脑、
脑干和三部分部分,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吞咽、心跳和消化等,小脑主要控制躯体平衡,大脑是高级
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详解】ABCD、“植物人”呼吸和心跳正常,说明脑干保持正常功能;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
食,说明消化器官能正常蠕动,则脊髓功能应正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15.下图所示的反射活动中,①〜⑥代表不同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完成该动作反射弧为①一②T③一④T⑤
B.该动作的协调完成与③处分析和综合信息有关
C.②④只能产生动作电位,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D.通过⑥将信息传向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痛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①〜⑥分别代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和上行纤维束。
【详解】A、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完成该动作的反射弧为
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A正确;
B、③表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用主要是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因此,该动作的协调完成与③处分析和
综合信息有关。B正确;
C、②④分别属于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属于神经细胞,都能释放神经递质,C错误;
D、通过⑥上行纤维束将信息传向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痛觉,因为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D正确。
故选Co
16.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该反射的完成有多个神经元参与
C.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只有听觉中枢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详解】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即之前有过该经验,A错误;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T传入神经T神经中枢T传出神经T效应
器,故该反射涉及多个神经元先后兴奋,B正确;
C、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除了听觉中枢,还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等,C错误;
D、小脑是调节运动协调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无关,D错误。
故选B。
1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
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单向传递。
【详解】A、甲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不是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
乙不偏转,A错误;
B、甲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不是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
c、甲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乙电流表不偏转,C错误;
D、当刺激A点时,产生的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的电荷
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则甲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之间
有电位差,会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不能逆向传递,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
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偏转,D正确。
故选D。
18.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错误的是()
A.丁区域接下来先后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
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
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A、由于丁区域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说明此时丁区域为静息电位,此时是K+外流,接下来可能发
生Na+内流或K+外流,A错误;
B、由于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如果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
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
C、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到负电荷,乙区域膜内是正电位,丁区域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
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
D、由于图中只有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
左,D正确。
故选Ao
19.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下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
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
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轴突一突触小体一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一突触间隙一
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题图分析,图中1表示突触小泡,2表示线粒体。
【详解】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突触小泡1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通过胞吐的方式将神经
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A正确;
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
正确;
C、2表示的是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其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C正确;
D、2所在的神经元可以和周围的多个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因而不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D
错误。
故选D。
20.传出神经可以支配肌肉运动。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Ach与
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兴奋传导到①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内负外正
B.正常情况下释放到内环境的Ach可以持续作用于肌肉细胞
C.若某抗体能与Ach受体结合,则会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肌无力
D.某药物可以抑制分解Ach酶的活性,则会导致肌无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轴突末梢,②表示突触小泡,③表示突触前膜,④表示突触间隙,⑤表示突触
后膜。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出,在突触小体处,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兴奋
向肌膜传导。
【详解】A、当兴奋传导到①时,兴奋部位Na+内流,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内正外负,A错误;
B、正常情况下释放到内环境的Ach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后,被相应酶分解,B错误;
C、若某抗体能与Ach受体结合,使得Ach无法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则阻碍兴奋的传递会导致肌无
力,C正确;
D、若某种药物可以抑制分解Ach酶的活性,服用此药物后,Ach不会被分解,导致Ach持续作用于肌肉
细胞,使肌肉持续收缩,D错误。
故选C。
21.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r通道开放,使cr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
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D.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释放,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
【答案】D
【解析】
【分析】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递,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
【详解】A、甘氨酸会引起C1-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A错误;
B、甘氨酸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
C、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1通道开放,使cr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说明甘氨酸是一
种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
D、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释放,则甘氨酸不能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则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D正确。
故选D。
22.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
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兴奋性递质)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
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A、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属于不同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
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A错误;
B、乙神经元兴奋,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
丙神经元兴奋,B错误;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
正确;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错
误。
故选C。
2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科研人员在给予某一神经元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
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
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
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
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若该药物抑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的合成,突触间的神经递质的数量应该减少,与题干信
息矛盾,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
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变,说明给药后突触前神经元的功能完好,说明该药物可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
元,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B正确;
C、若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则不会阻断兴奋的传递,与题意不符,C错误;
D、若该药物抑制突触前膜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会减少,与题干信息矛
盾,D错误。
故选B。
24.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
动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
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
D.神经元c对a的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
【答案】D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
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据图分析,神经元a的兴奋可以引起神经元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而使神经元a和神经元b抑制。
【详解】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钠离子内流,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
B、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抑制,B错误;
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发出的信号,并引起神经元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a和b,C
错误;
D、据图分析,神经元c对神经元a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
的兴奋,D正确。
故选D。
25.下图表示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的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S1-S8)及相应刺激强度下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
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膜
刺
电S7
激
S6
位-
强S-5
S4-
度S3---
S——SS
,2-
I--
--
--
时间--时间
-
A.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S5ss8期间,随刺激强度增加,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在S1-S4期间,没有引起细胞膜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但是仍然存在离子的进出;在S5
-S8时期,细胞膜产生了动作电位,其局部电位是内正外负;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其刺激已经可以产
生动作电位,所以随刺激强度增加引起兴奋的电位不再变化。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刺激强度在Si〜S4时,不产生兴奋,而S5之后出现兴奋,此时细胞膜的电
位是外负内正,说明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A正确;
B、S5〜S8期间,虽然刺激强度在增加,但兴奋不变,B错误;
C、在Si〜S4期间,离子进出达到平衡,不改变膜电位,C错误;
D、在S5-S8时期,细胞膜产生了动作电位,其局部电位是内正外负,D错误。
故选A„
26.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的反射弧上,兴奋一般单向传导
B.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C.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兴奋传到突触时被转换为化学信号,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再转换为电信号
【答案】B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
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
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
的形式传递.
【详解】A、正常的反射弧上存在突触结构,兴奋一般单向传导,A正确;
B、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B错误;
C、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
D、兴奋传到突触时从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再转换为电信号,D正确。
故选B。
27.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AChE)催化乙酰胆碱的水解。AChE过度激活会导
致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发生。用不同浓度的番茄碱处理AChE,对AChE活性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
叙述不合理的是()
9■未处理
♦0.125mmoVL番茄碱
酬
■O-0.25mmol,L番茄碱
昧
於.0.5mmolL番茄唧
S0
荽.480°
&O
爻
仝
60
V
050100150200250300
时间(s)
A.乙酰胆碱可改变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
B,番茄碱可以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C.过度激活AChE会降低突触中的乙酰胆碱水平
D.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可以适当降低AChE的水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随着时间延长,三个用番茄碱处理组的AChE水解产物的相对积累量都先升高后稳
定,但都低于未处理组,并且浓度越高,AChE水解产物的相对积累量越低。
【详解】A、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离子的通透性,A正
确;
B、由曲线分析可知,番茄碱处理组的浓度越高,AChE水解产物的相对积累量越低,说明番茄碱可以减
少乙酰胆碱酯酶的产生量,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AChE可催化乙酰胆碱的水解,因此过度激活AChE会降低突触中的乙酰胆碱水
平,C正确;
D、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可以适当降低AChE的水平,保证有适当浓度的乙酰胆碱,D正确。
故选B。
【点睛】
28.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处连续9天给予海洛因
对照
理
组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检测项目
活胚胎数/胚胎总数
100766555
(%)
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
0335579
(%)
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
6.77.510.012.5
量(ug-L4)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B.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
C,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
D.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海洛因的剂量,对照组为无海洛因的处理,因变量为大鼠的生
理状况,主要包括活胚胎数/胚胎总数(%)、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和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
(ug.L])等指标,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据表分析,低剂量组的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为33%,与对照相比(0)明显升高,
故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A正确;
B、BaX为脑中促凋亡蛋白,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海洛因处理组的Bax含量升高,故海洛因
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B正确;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且据表可知,对照组的Bax含量
为6.7,故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凋亡,C错误;
D、据表格数据可知,海洛因处理组的活胚胎数降低,脑畸形胚胎数和脑细胞凋亡率均升高,故推测孕妇
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D正确。
故选Co
29.2022年北京冬奥会兴奋剂检测中,首次使用干血点(DBS)技术,DBS采样时,将运动员的一滴指尖
血滴在滤纸上,待其自然风干两三个小时即可制成待测样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类兴奋剂在违规使用者体内,作用于突触前膜
B.DBS风干脱水可抑制微生物分解作用,提高样品的稳定性
C.DBS风干可使样品中的兴奋剂浓缩,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
D.严禁滥用兴奋剂,能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答案】A
【解析】
【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构成突触前膜部分的神经元轴突末梢呈球形
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内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小泡内贮存有神经递质。递质是神经末梢释放的、具有传递
信息功能的特殊化学物质。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相应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详解】A、神经递质类兴奋剂在违规使用者体内,作用于突触后膜,A错误;
B、DBS风干脱水后自由水含量下降,因而能抑制微生物分解作用,提高样品的稳定性,B正确;
C、DBS风干可使样品中的兴奋剂浓缩,提高其浓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C正确;
D、兴奋剂的使用会使运动员的兴奋性更高,因而打破了比赛的公平性,因此严禁滥用兴奋剂,能更好地
维护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D正确。
故选A。
30.研究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时,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获得显示屏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微电极
3'%彳律①位詈②/工幺-显示屏
位置①位置②
A.位置①和②先后产生动作电位,因而神经纤维上兴奋单向传导
B.位置①和②的峰值由K+内流导致此时细胞膜外电位低于膜内
C.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是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造成的
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1、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钾离子外流有关。
2、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
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由于刺激点在位置①的左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时间,故位置①和②先后产生动
作电位,并不能据此证明神经纤维上兴奋单向传导,A错误;
B、位置①和②的峰值与Na+内流有关,Na+内流会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膜外电位低于膜内,B错
误;
C、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是细胞膜对于钠离子或钾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造成的,C正确;
D、由于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故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C。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40分)
3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功能的联系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外
界
环
境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下降,但乳酸
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填字
母)。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填字母序号)。内环境的维持,除了图中所示的器
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依赖____三大调节网络。图甲表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
【答案】(1)①.消化系统②.泌尿系统和皮肤
(2)缓冲物质(或NaHCCh)
(3)①.无机盐②.A和B③.A和C④.稳态⑤.神经一体液一免疫⑥.物质交
换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
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皮肤;分析图乙: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
浆,C液是淋巴(液),D是细胞内液。
【小问1详解】
分析图甲,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皮
肤。
【小问2详解】
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或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或NaHCCh)发生反
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小问3详解】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毛细血管壁细胞
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对应图中的B和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液(C)
和组织液(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即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图甲细
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内环境,可见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2.下图是与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填图中字母)。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
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该过程能够体现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O
(2)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变为,发生这
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大量_____(填“内流”或“外
流”),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肌肉注射微量此毒素可以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
皱的功效,据此推测该毒素能(填“促进”或“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
图1中(填图中字母)处。
【答案】(1)①.B、C、D②.分级调节
(2)内正外负②.钠离子(Na+)③.内流④.局部电流
(3)①.抑制②.D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内正外负。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1中B、C、D处有突触结构。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极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属
于高级中枢,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该过程能够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作用。
【小问2详解】
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
电位,所以受到适宜的刺激后,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接受刺激部
位膜内外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这样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
传导。
【小问3详解】
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肌肉收缩。肉毒杆菌毒素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释放乙
酰胆碱,因此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兴奋的传递,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
的位置是图中D处。
33.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鳗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
蛆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鳏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
1表示海兔缩鳗反射习惯化的神经通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有个神经元。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受到刺激时,b处神经纤维外
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高频必刷题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模拟自测题(B)卷含答案
- 2025车抵押借款合同的范本
- 酒店装潢合同范例
- 采购合同范例乙方
- 2021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卷(1)含答案
- 2025关于合作合同格式参考
- 采购室外桌椅合同范例
-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高频必刷题试卷含答案
- 拖车租赁合同范例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写作思路要清晰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正式版)FZ∕T 64111-2024 卫生巾(护垫)用非织造布
- GMT 0131-2023 电子签章应用接口规范
- JT-T-1240-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
-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孙犁小说专练(原卷版)
-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
- 孕妇学校培训经典课件-2024鲜版
- 《硬措施》解析培训课件-2024年
- JTT327-2016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