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25题;共75分)1.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2.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3.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

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

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

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

批判神学思想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

拉伯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

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5.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要“重估一切价值”,对中国进行深层文化结构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他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推动A.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

C.

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D.

传统文化的传播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7.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A.

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B.

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

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D.

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8.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

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9.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思想解放潮流涌动10.王阳明与马丁·路德生活在同一时期,但二者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历史作用”主要指(

)A.促进思想解放B.破除既定权C.强化主体意识D.推动社会转型1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12.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

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13.儒家思想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

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

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

蕴含人文精神的政治D.

贵贱有序的阶级观14.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是中外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下列关于二者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资产阶级发动

B.

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C.

都自始至终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15.《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

)A.工场手工业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16.阅读下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17.我们习惯上把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浪潮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生产方式不同

B.

经营模式不同

C.

科技含量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18.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

B.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19.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20.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批判袁世凯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B.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C.新文化运动批判与重建传统文化,呼唤人性的复苏D.

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权威思想,倡导个性解放21.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22.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上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3.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下列最能体现17〜18世纪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信仰即可得救

C.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D.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2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利史料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③杂剧融合了汉调、秦腔等形式④三幅图片体现了时代的先后顺序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5.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里的“长技”指的是A.

汽车制造技术

B.

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C.

制造D.

内燃机制造技术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6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三: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⑴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背景。⑵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欧洲“东学西渐”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现象的相同之处。2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问题:⑴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⑵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⑶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⑷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⑴据材料,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⑵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⑶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⑷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三、简答题(共1题;共9分)2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⑵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⑶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⑷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分析】首先确定“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次我们可知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其成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时期。排除④。

故答案为C。

【点评】百家争鸣的影响

1、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各家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秦国商鞅变法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分界点,这场变法正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2.【答案】A【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孔子的思想、地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对孔子的态度,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只有A项能说明孔子的“命运”。

【点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1)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孔子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2)结合时代特征,考查重点阶段孔子思想被重视或不重视的原因;(3)注意从产生条件、内容和影响方面分析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不同。3.【答案】A【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特点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借宗教题材进行反封建斗争;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主张信仰即可得救。二者都强调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B项指启蒙运动;C项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并不反对神学思想,故排除D项。4.【答案】B【考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洛克最早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明确了三权分立原则。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与三权分立学说无关。5.【答案】C【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猛烈批判儒家思想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力图通过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改造中国,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因此选C。6.【答案】B【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个概念。A项符合启蒙运动,C项符合宗教改革,D项符合启蒙运动,但三者都批判罗马天主教。7.【答案】C【考点】文学成就【解析】【分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旨在考查明清小说的影响,题眼是“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佛教宣扬因果轮回,但是佛教观念的传播,反映出生产力低下时期人们思想的落后,故A项错误;

B文学作品可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想法及观念等,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有所帮助,但是小说内容有虚构之处,其内容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而小说又是市民眼中的历史,代表市民的价值取向,能够影响百姓的行为,引导他们向善,可知C项正确;

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当中记录的情节还需考证,不能说小说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内涵,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识大体的关键信息。8.【答案】A【考点】戊戌变法【解析】【分析】本题借助早期维新思想考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特征,主要属于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解答时,先判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时间,根据时间考虑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中外处于暂时的和好状态。9.【答案】D【考点】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解析】【分析】A严复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排除A,

严复的《天演论》主要是号召人们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不是主张共和。陈独秀的《新BC青年》主要是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而且,是把西方的思想介绍到中国来,不是创新,以此可以排除B和C,

D无论是维新变法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10.【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宗教改革【解析】【分析】D马丁·路德生活在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时代,他提出新教伦理,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转型;王阳明的心学实质上仍然是维护封建道统,很难推动社会转型。

A王阳明思想没有推动思想解放,故A错误;

B破除既定权威也不符合王阳明思想,故B错误;

C不是二人思想作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出在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变方面两者的作用不同,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11.【答案】A【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对宋明理学有批判;C项说法错误,先秦民本思想没有中断;D项错误,三位思想家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12.【答案】C【考点】戊戌变法【解析】【分析】近代化主要指经济领域内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科学化、理性化,对比近代化概念,C项最佳。A项错误,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主导地位很快的失去;C项错误,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而不是民主共和;D项错误,儒家思想并不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

【点评】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也希望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但是维新变法思想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失败,不过维新思想的传播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13.【答案】C【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启蒙运动【解析】【分析】儒家思想讲究“仁”道,主张“为政以德”、“仁政”,具有深刻的民本思想,这些蕴含人文精神的政治观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反抗上层的封建贵族阶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

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对人类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革命的主要工具,故A项错误;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等级制度,这是历史的后退,而不是渐进改良,故B项错误;

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制度,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与工具,与贵贱有序的阶级观完全相悖,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与启蒙运动思想的相关史实,解题时需要从两者中找出相同地方去分析归纳即可。14.【答案】C【考点】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思想家发动的运动,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因此AB正确;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故选C。D项正确,二者都是资产阶级的运动,都有反封建性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与康德等,其中,康德把理性精神发展到成熟。15.【答案】C【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C材料认为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AB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排除;

D第三次科技革命虽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不符合时间限定,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技术是女王,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是关键信息,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16.【答案】B【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材料1760年时候农业人口比工业人口还要多,但是到了1851年工业人口却超过了农业人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所以答案选B。17.【答案】D【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成为当时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的发明,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因此选D。

【点评】瓦特的改良蒸汽机问世后,在1785年投入工厂使用,引起了很大轰动,很快在不同的工厂使用。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发明,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人类第一次有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之外的动力,它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小,提供的动力比较强大,大大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因此,人们也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18.【答案】B【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解析】【分析】研究的主题中没有体现科学理论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列举的是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以及他们重要的发明成果推动科技革命发展的进程,故B项正确;材料中是科学家推动科技进程,故C项错误;比尔盖茨是美国人,故D项错误。

【点评】经济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19.【答案】D【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这场运动主要是在文化领域,且具有爱国、反帝、否定中国旧文化的特点,在提供的选项中只有D符合这些特点。其余三项这些特点不能全部具备。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0.【答案】C【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分析材料信息可见,“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即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借助传统的古典文化来宣传新思想的思想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倡民主与科学等新思想,并在五四前后得到发展完善;据此可知,该观点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和重建了传统文化、呼唤人性的复苏,故选C。A没有反映倡导新思想的内容,B仅突出了文学革命,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中的观点,故排除A、B;D不符合“文化复兴”的题意,故排除。21.【答案】D【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分析题干,解题界定在陈独秀“文化伟人”这一身份,所以排除“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和“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这两项都属于陈独秀政治领域的成就,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界定题干所给的答题范围。22.【答案】B【考点】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解析】【分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误;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大多在北方,故D项错误。23.【答案】D【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欧洲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其核心是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故本题答案为D项;A项是在古希腊时期;B项是在宗教改革时期;C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24.【答案】C【考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傩戏面具”是指先秦的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②正确。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③错误,排除。三幅图片体现了时代的先后顺序是“傩戏面具”、“杂居佣”“京剧脸谱”,三幅图片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戏曲发展历程提供了有利史料,①④正确。综上所述,③错误,排除ABD;①②④正确,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5.【答案】B【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842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蒸汽机制造技术;故选B。而A、C、D三项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此相关的支持点,如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潮等需要掌握。二、材料分析题26.【答案】(1)宗旨:为统治阶级服务(或为国君提供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

原因:旧的统治秩序的崩溃;农耕经济的发展;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人的社会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2)儒学的政治主张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儒学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不断吸收新思想,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

(3)相同点:①都经由科技逐渐转向文化、制度的学习历程;②都存在变革势力与保守势力的矛盾与斗争③都与本地区的社会变革相结合;④都存在对外国文明的改造与利用。【考点】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新思想的萌发【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褚子百家的这些思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依次来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第二小问,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角度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二中“董仲舒”、“二程”、“朱熹”和“王守仁”等思想家的信息,可以从儒学的意义、不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3)结合中西方社会转型下的社会大背景入手,从学习的内容、过程、阻力、学习的结果及对外国文明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点。27.【答案】(1)背景,中国:①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雅典:③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

(2)孔子:仁。苏格拉底:理性;知德合一。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

(3)影响: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言之成理皆可)【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对东西方社会的影响。第(1)问结合到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社会状况概括。

第(2)问根据所学回答并比较分析。

第(3)问根据所学回答,注意提示角度。

第(4)问联系现实分析两人思想的现代价值。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对东西方社会的影响,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28.【答案】(1)特征: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④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思想共同点: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目的:以思想文化统一维护统治。影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主张: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路德——因信称义。不同原因:西方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中国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认识:都趋向于追求民主;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智者学派,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和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