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真题优秀范文
【综合解读】
提供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依据这些材料及既定要求进行写作,这种命题方式通常被称为材料作文。由于
其立意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材料作文深受命题者的喜爱。掌握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材料内容,
并准确提炼出主旨”,因此,它也常被称作“命意作文”。
【材料作文按材料分类】
类型解释示例
叙事型材料该材料由苏格兰阿伯丁的马歇尔学院大门上镌刻着三句话:
故事和寓“他们说。”
言等叙事“他们说什么?”
元素构成。“让他们说去吧。”
这段材料激发了你哪些思考与联想?请以此为基础撰写一篇
文章,你可以叙述个人经历,表达内心情感,或者阐述你的观
点
要求如下:(1)选择一个角度,自定标题。(2)文体不限,
若选择诗歌,不得少于16行。(3)文章长度不得少于600字。
(4)不得提及任何真实学校或个人的名字。(2019浙江绍兴
卷)
议论抒情型材料本身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构成了一萤火虫
段议论或小小流萤,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抒情的文你多么欢乐地展开你的超膀。
本,它从多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个角度对你点亮了自己的灯。
某一特定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话题进行你微小,却并不渺小,
了深入的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2019重庆B
阐述和表卷)
达。
嫁接型材料本文探讨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了材料与——《礼记•虽有佳肴》
话题的结人们有时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
合方式。针鲁托斯,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对一份叙——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
事或阐述最近,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遭受美国大面积技术封锁。面对
理论的材记者采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
料,我们旨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在引出一——新华网
个特定话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题,并要求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③不少
作者在写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
作时结合人名等。(2019湖北鄂州卷)
材料内容,
紧密围绕
该话题展
开论述。
【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分类】
类型解释示例
相反型各则材料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我认为,你首先需要认可自己。
的内涵相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因为这能增强我们的信心;从另一
反,构成鲜个角度看,我们也应当学会认可他人。关键在于,这种认可必
明的对比须是真诚的,因此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并发现他人的优点。
关系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
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
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
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相对型几则材料它被天边绚烂的彩云所吸引,奋力振翅高飞,即使寒冷、饥饿、
的内涵既风雨交加也无法阻挡它的决心。它坚定不移地向上攀升,直至
不相同,也飞上高山之巅。尽管已经筋疲力尽,满身伤痕,一个声音质疑
不相反,而道:“值得吗?”然而,在这天地间广阔无垠、彩云缭绕的景
是针对某象中,它内心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轻声回答:“我愿意。”
问题各有在父亲的书桌对面,摆放着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
偏执,带有着回家后在桌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静静地相对而坐,没有言
片面性语交流,只是默默地陪伴。儿子凝视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中
充满了宁静的幸福。他默默地想:“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
陪伴您,我真的很愿意。”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个人的感受和思考,选择一个角度,
自拟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同型多则材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的内涵有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相同之处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
快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
有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019安徽
卷)
第一节中考材料作文审题技法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步骤
1.扫视
快速浏览材料,以辨识其体裁,锁定重点,确定范围。浏览的内容包括:
①审视材料的主题一一是叙述事件,还是描绘人物;是进行论述,还是进行说明;是聚焦学校,还是
家庭;是创作文学作品,还是撰写信件……
②评估材料的表达方式一一是朴实无华,还是生动形象;是直接明了,还是含蓄委婉;是简洁明了,
还是复杂多变。
③计算材料的数量一一是单一材料,还是多个材料并存。
2.品析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
①阅读材料时,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他用途三个维度评估其功能。
②深入理解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出核心观点。
③深入分析材料的深层含义,提炼出主题,并确立写作的立意角度。
④细读具体要求,明确自己的作文主题和内容。
3.补读
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着重查看:
①文章的体裁与字数规范。
②拟题、取材及格式的具体要求。
③材料处理的详细指导。
④作文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⑤其他特定的要求。
4.深究
①对于难以理解的材料,应重新从头开始阅读,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
②深入阅读题目中的解释、示例、说明和提示,挖掘其中隐藏的对写作构思有价值的信息。
③审视题目前后附加的长段文字,探究其中是否包含对写作构思的潜在提示。
在这四个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二步的“品析”。在品析题目时,不妨放慢速度,延长思考时间,
确保真正理解题目的含义。为了确保理解的准确性,除了直接从字面上感受之外,还可以将试卷上的题目
与平时见过的或考前练习过的题目进行比较,从而察觉到它们之间的显著差异或微妙差异,避免草率地套
用先前熟悉的材料。
虽然这四个步骤看起来较为复杂,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是相互融合的,这只是审题时需要注意的四
个角度。在考场上,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细心且谨慎地“步步为营”。
例1(2019天津卷)
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与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困难的
勇气、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
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提示】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确定写作内容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材料。首先,要识别并重视关键词“助
力”,它意味着“帮助”或“辅助”。其次,要关注“成长”,它描述的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人
生的旅途中,许多因素都能促进我们的成长,它们都可以被视为成长的助力。在撰写作文时,可以选择情
感方面的素材,例如父母的陪伴如何助力我们的成长;也可以选择友情方面的素材,如朋友的鼓励如何助
力我们的成长;还可以选择成功方面的素材,比如自信和梦想如何助力我们的成长;甚至可以选择阅读方
面的素材,如书中的名言警句和哲学启示如何助力我们的成长……简而言之,任何对我们成长有益的人、
事、物、理念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选择与题目相符的素材,叙述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助力因素,表达积
极向上的思想,撰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二、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为了确保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为了尽量减少考生的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通常会在题目前后
提供一些说明,并使用“要求”、“注意”等词语作为提示。这些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且具有指令性
和指导性并存的信息。如果考生没有仔细推敲和理解这些内容,就急于开始写作,可能会对考场作文造成
无法弥补的损害。因此,在应对作文考试时,考生必须仔细研究题目中的“要求”。
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个题目之后都必须包含以下内容。综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书写规范;②字数限制;
③选材范围;④表达对象;⑤文体类型;⑥命题方式;⑦写作禁忌;⑧违规处理。这些方面的“要求”具
有明确且直接的指令性,必须遵循,不可违背,否则可能会对得分产生不利影响。例如,2019年浙江绍兴
卷明确指出,“诗歌不得少于16行”。
2.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适用于那些题目有特殊要求、叙述对象可以灵活变换以及文体不受限制的作文。出题者通常
会用一两句话来阐释或举例说明,以便考生能够准确理解作文题目的意图,并灵活地进行处理。
提示部分:
主要用于那些特别强调写作技巧的材料作文。命题者会用极其简洁的语言,通过作文题目的要求,来提示
写作方法或指导构思。考生若能深入品味和领悟这些提示,定会受益匪浅。
例2
在古代鲁国,有一对夫妇,丈夫精于编织麻鞋,妻子则擅长制作白绢。他们怀揣着希望,打算迁往越
国定居。然而,有人向他们提出了警告:“你们可能会陷入极度贫困。”鲁国人好奇地询问其原因,那人
解释道:“麻鞋是穿在脚上的,但越国人习惯赤脚行走;白绢通常用来制作帽子,而越国人则偏好披散着
头发。在越国,你们的技艺将无用武之地,又怎能不贫穷呢?”
要求:深入理解上述故事,但可以选择故事中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构思文章。自行决定文章的主
旨、文体和标题;确保文章内容不偏离故事的寓意,避免套用现成的模板,严禁抄袭。
【审题提示】题目“要求”中明确提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因此在立意是可以多
尝试几个角度,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个方向进行写作。
①横向立意:在分析问题时,思维应沿着原材料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例如,通过分析原材料,我们得
知越人习惯赤脚行走且不戴帽子,从而推断出如果鲁人前往越国,可能会面临经济困境。这一立意强调了
实际联系的重要性,确保我们的思考与材料的基本倾向和主要观点保持一致,避免偏离主题。
②反向立意:这种方法涉及对原材料提出的问题进行逆向思考,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进行质疑。针
对上述例子,我们会质疑鲁人前往越国是否真的会导致贫穷。考虑到越人的赤脚和披发习惯,可能会为鞋
帽产品创造市场机会,从而得出鲁人未必会陷入困境的结论。这种立意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冒险和改革,
它是一种扩散性思维,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
③延伸立意: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推理进行扩展。我们可以想象鲁人在听
取建议后的反应,以及他是否会选择前往越国,以及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这需要每个人发挥适
当的想象力,从而得出“亏损的生意不应进行”和“没有施展才华之地难以致富”等结论。这种立意是横
向立意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思维,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创作出主题深刻、新
颖的文章。
④类比立意:通过联想,将原材料的内容与其他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
我们可以将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类比,从而指导我们如何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
人情等因素来经营企业或进行商业活动。这种立意有助于联系实际,提炼出深刻而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充
满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三、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中考作文题型的传统面貌至今依旧严肃,变化不大。然而,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许多作文题的语言
表达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题目往往融入了生动活泼、情感丰富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要
想在中考作文中取得优异成绩,对这些信息的仔细审读是不可或缺的。
每个中考作文题目都附带了详尽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中包含了许多“警告性信息”,它们的作用在于提
醒考生避免“技术犯规”,以减少失分。这些“警告性信息”向我们揭示了以下几点:
1.注意保密
由于中考作文紧密贴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作文试卷中很容易透露出考生的真实姓名、学校名称,或者通
过真实地名让人推测出学校。这可能导致评分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损害中考作文的竞争公正性和严肃性,
甚至造成阅卷工作的混乱。因此,中考作文题在要求中不断提醒考生注意这一点,并提出了详尽严格的要
求。
2.注意字数限制
不按照要求完成作文的字数,也会受到扣分的处罚。许多考生对此缺乏了解,或者在写作困难时草率应付,
导致篇幅不足;又或者为了获得好评而过度发挥,超出了规定的字数限制,结果不明不白地被扣分,这是
非常可惜的。
3.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
作文题要求中对表达方式的限制同样严格。如果考生不注意这些规定,可能会犯两个错误:一是没有综合
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写错文体。这些方面的扣分往往远超过字数不符合要求的扣分,考生可能会遭
受重大损失。因此,准确选择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4.注意选材和构思
一些作文题目对选材和构思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不应被忽视,否则也会导致扣分。
此外,有些作文题目的要求还对规范书写、标点占格、拟题方法、如何补充完整文题、如何运用提供的材
料和图画等进行了说明。考生在审题时应给予充分关注。
例3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
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
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
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
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人们几乎对此问题都感到意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在指导学生解读这则材料的核心含义时,首先需要确保学生理解三位发言者各自表达了哪些
观点,并且要留意这些观点背后的“隐含信息”。第一位发言者仅将甲午年视为一个普通的纪年符号。第
二位发言者则将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混淆不清。第三位发言者对甲午战争的记忆模糊,认为它与自己无关。
这三点是材料直接呈现的内容,通常学生能够识别出来。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总
结二位发言者的共同之处:他们要么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要么记忆模糊,反应冷淡。基于这一结论,我
们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深入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应该忘记甲午战争的历史?是否应该忘记邓世昌
等民族英雄与侵略者英勇斗争的民族精神?是否应该加强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通过这些思考,学生
将逐渐形成共识。然后,我们从反面提出问题:对于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青年,他们能否拥有历史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材料的主旨将有更清晰的理解,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从而在写作时能够紧扣主题,避免偏离甚至完全脱离题意。
第二节中考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第三节
一、提炼中心法
撰写材料作文时,采用一种常见且稳妥的审题立意策略至关重要。若能在作文中精准提炼出材料的核
心要义,并将其作为文章的主旨,无疑将使作品既贴合主题又富含深度。因此,在撰写材料作文时,我们
应尽可能地运用这一方法来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1(2019浙江绍兴卷)
苏格兰阿伯丁的马歇尔学院大门上镌刻着三句话:
“他们说。”
“他们说什么?”
“让他们说去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16行。(3)不少于600字。(4)不
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立意指导】题目的核心在于“他们说”这三个字,这三句话都紧密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说”的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他们说”呢?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
解读。有人认为,“他们说什么”体现了一种好奇心,一种对他人言论的关注和在意;而“让他们说去吧”
则反映了一种洒脱的态度,一种不被外界言论所左右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听到别人在谈论自己时,内心总会产生一些反应和想法。这三句话,其实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方式。例
如,第一种“他们说”,可以理解为一种置身事外的倾听方式,即没有将自己完全代入其中;第二种“他
们说什么",则是一种将自己融入其中的倾听方式,即在倾听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些言论对自己的影响;
第二种“让他们说去吧”,则是一种超脱的倾听方式,即在倾听之后,能够将这些言论抛诸脑后,不受其
影响。因此,这个题目可以引导我们思考,在别人说和自己听之间,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关键在
于我们如何理解“他们说”,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思考方向。例如,“没事的,让他们说去吧",这
体现了一种洒脱的心态;”让他们说去吧,怎么说都改变不了我”,这则是一种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
摇的态度。再比如,“让他们说去吧",如果结合这句话原本的语境来看,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洒脱,
更是一种内心的强大,意味着能够倾听他人的言论,但不会轻易被其干扰。总的来说,这个题目为我们提
供了丰富的立意方向。当然,作为一个具有思辨性的题目,我们不必局限于某一个角度,而是可以全面思
考“他们说”与自己的关系,展现自己对“他们说”的深刻理解,并在变化中不断地深入思考,从而写出
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往往承载着揭示材料核心意义的功能。因此,在材料作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挑选立
意角度的切入点。在材料作文的素材中,关键句通常是命题者或素材中人物的评论性语录。
例2
在孤儿院成长的少年,带着悲观情绪向院长提问:“像我这样被遗弃的孩子,生存的意义究竟何在?”
院长递给他一块普通的石头,嘱咐道:“明日,你带着这块石头去市场,但记住,无论别人出价多少,都
不要真的卖掉它。”
次日,少年蹲守在市场的一隅,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人对这块石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出价也愈来
愈高。到了傍晚,院长又指示他次日前往黄金市场,以同样的方式叫卖。在黄金市场,石头的出价竟然比
前一天高出十倍,引得众人争相竞购。
最终,院长让少年带着石头前往宝石市场。在那里,石头的价值再次飙升,甚至被传为“稀世珍宝”。
院长对少年解释说:“生命的价值,就如同这块石头一般。一块看似平凡的石头,因你的珍视而价值倍增。”
题目:《珍视之石:生命价值的启示》
在孤儿院的角落里,生长着一个心怀忧郁的少年。他向院长提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
像我这样被遗弃的孩子,生存的意义究竟何在?”院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递给他一块普通的石头,语重
心长地说:“明天,你带着这块石头去市场,记住,无论别人出价多少,都不要真的卖掉它。”
第二天,少年带着石头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市场。他蹲在角落里,心中充满了疑惑。然而,出乎他的意
料,不断有人驻足,对这块石头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出价也愈来愈高。到了傍晚,院长又指示他次日前往
黄金市场,以同样的方式叫卖。在黄金市场,石头的出价竟然比前一天高出十倍,引得众人争相竞购。
最终,院长让少年带着石头前往宝石市场。在那里,石头的价值再次飙升,甚至被传为“稀世珍宝”。
院长对少年解释说:“生命的价值,就如同这块石头一般。一块看似平凡的石头,因你的珍视而价值倍增。”
少年终于明白,生命的价值并非由外界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珍视和对待它。每个人的生命
都像那块石头一样,拥有无限的潜能和价值。只要我们给予它足够的重视和爱护,它就能绽放出耀眼的光
芒,成为无价之宝。
【立意指导】众多学子围绕“珍惜”这一主题撰文,诸如“珍视友谊”、“珍惜时光”、“珍爱幸福生活”
以及“珍惜学习机会”,这些观点或许略显片面。深入透彻地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材料所强调的核心
思想在于一一“唯有自尊自重,珍视自我,生命方能彰显意义与价值。”材料对“珍惜”这一概念赋予了
更为明确的界定。
三、由果溯因法
世间万物彼此相连。例如,许多事物以因果关系的形式相互关联。在撰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在审题
过程中从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出发,推导出导致这些现象或结果的根本原因,通常能够发现最恰当的
写作立意。
例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最近一位摄影师在挪威的冰湖上捕捉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瞬间:一只
青蛙被冰层紧紧封住,动弹不得。报道指出,由于当地气温的突然升高,这只青蛙可能误以为冬季已经结
束,便冒险前往湖的另一边寻找伴侣。不幸的是,湖面可能在一夜之间重新结冰,将青蛙困在了湖中央。
摄影师被这一罕见的景象所打动,认为它美得如同青蛙在安睡,却永远无法再次跳跃。他推测,青蛙当时
正试图从冰面上钻回水中,却不幸被冻结。摄影师感到十分悲伤,他感慨地说:“这只可怜的小生命显然
未能如愿,最终在冰中逝去。”
【立意指导】首先,我们从结果反推原因:(1)为何青蛙会冻死?(2)为何摄影师会感到特别悲伤?
表面原因分析:青蛙之所以冻死,是因为当地气温骤然回暖,它误以为冬天已经结束,便试图游向河
对岸寻找伴侣。然而,天气突变寒冷,它未能成功抵达对岸,最终被冻死;摄影师之所以感到特别悲伤,
是因为青蛙未能完成其旅程,便已冻死。
深层原因探讨:青蛙之死的深层原因在于它为了追求理想而勇敢尝试,却未能充分评估所处环境,从
而做出了错误的抉择。这种死亡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其精神令人感到悲壮和感动;摄影师之所以感到特别
悲伤,是因为青蛙的这种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触动了他,体现了对弱者的同情,对失败的哀叹,以及对不
应仅以结果论成败的深刻认识。
由此引发的联想:青蛙的经历让人联想到人类的境遇,其遭遇不正是人类的缩影吗?这促使我们思考,
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人类应如何应对?摄影师的话语反映了他内心的善良。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
忌、O
从青蛙的角度:慎重行动,辨识事物的真相,不被表象迷惑,审时度势,反对经验主义,避免误判,
透过现象看本质,拒绝盲目行为……同时,青蛙的死亡也启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失败悲剧
美的认识。
从摄影师的角度:怀抱同情心,不以成败评价生命,认识到美无贵贱之分,也与得失成败无关。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
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
的观点。
例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
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
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
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一一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
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立意指导】在分析类似材料时,学生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将所有非人类的元素与人类联系起来。在上
述材料中,主要的叙述对象是小猫。在立意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小猫拟人化,比如想象成一个青少年,而
小猫的主人则可以类比为青少年的父母。通过“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的情节,学生可以联想到当前青少
年在父母溺爱和优渥的家庭生活条件下,可能逐渐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由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立意
观点:只有让孩子在生活的挑战中经历磨练,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
五、明确褒贬法
在某些材料作文中,材料内的语句往往承载着出题者的褒贬情感。在审题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挖掘
这些语言信息,细致地感知出题者的情感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依据出题者的情感导向,确定最合适
的立意角度。
例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
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
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祛码。如果我
的祛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16行。(3)不少于600字。(4)
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立意指导】在这段材料中,有一句话透露了出题者的褒贬情感,即“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使用“哑
口无言”这一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表明出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有否定态度。基于此,学生可以确立这
样的立意一一人应当坚守诚信,若心存不正之念,最终只会自食其果,遭到背叛与欺骗。
六、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
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例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的猎人,他的射击技术非常精湛,却总是无法捕获到大雁。为了寻求解决之道,
他拜访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长者带他来到了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并指向了其中一只站得最高的大
雁:“那就是负责警戒的雁奴。一旦它察觉到任何不寻常的情况,便会向整个雁群发出警报,因此想要接
近雁群并非易事。不过,我们有对策。你现在就假装惊扰雁奴,然后静止不动。”年轻人依言而行,雁奴
发现年轻人后立刻向同伴发出了警报。正在休息的雁群接收到警报后,纷纷飞离,但因为没有发现实际的
危险,它们又飞了回来。长者指示年轻人重复这一过程多次。最终,一些大雁开始怀疑雁奴的警报是虚假
的,并对它发起了攻击。经过反复的误报,几乎所有的大雁都对雁奴失去了信任,纷纷将愤怒发泄在它身
上一一可怜的雁奴因此遍体鳞伤。“现在,你可以接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自信满满地
走进了芦苇地。尽管雁奴注意到了他的行动,但它已经不愿再发出警报。年轻人举起了枪……
【立意指导】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一一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
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七、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例7
以下几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一则,从你选择的角度出发,自定题目,撰写一篇文
早。
①马克思在23岁时被誉为当时德国最杰出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在21岁时就撰文批判了当时的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在17岁时便开始了他的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在26岁时担任了《湘江评论》的主编。
⑤徐特立在48岁那年赴法国留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掌握了法语。
【立意指导】这五则材料均展示了伟人们在其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然而,如果仅以
此为论点,那么观点可能显得不够深刻。深入分析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发现①至④中的伟人们在青年时期
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⑤中的徐特立则在48岁高龄时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法语,这一成就与前四位伟人
的青年成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基于这一差异,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论点:青年时期固然是成就事业的黄金
时期,但年龄绝非事业成功的唯一因素。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坚定的志向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第四节多则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第五节
多则材料作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写作形式。在这些材料中,虽然每则材料都保持
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许多学生在面对这种作文时,往往难以全面归纳,
容易顾此失彼,无法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多则材料作文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精确地识别
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全面、准确、细致的分析。
为了准确地确立文章的主旨,首要任务是识别出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焦点。接着,
将这些焦点融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具体来说,就是运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分析单则材料的方法,逐一
进行深入分析和提炼,然后通过比较分析来确定这些材料的共同焦点。最终,通过综合判断和归纳,形成
对整个材料作文的深刻理解。
1.相同型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共同点,即是中心观点一一求同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
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
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三责材料的主旨分析:
材料一表达了对孩子眼光的欣赏、羡慕,但对考生来说,“眼光是直线”的时代
似乎已经过去。
材料二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现状的批评与深沉的忧虑。
材料三对成人世界“失去伟大王国”的痛心,这个伟大王国当然应该包括孩童时
期的天真、直率、真诚、善良、同情等人类诸多的美好情感。
三责材料共同点:都在怀念“童心无暇”一一永葆初心,守护无暇
本题可将青春的当下作为起点,以时间为坐标轴,回望童年的纯真无邪,直面当前青春的挑战,展望未
来如何保持那份伟大的真诚。这样的主题能够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触及生活的广阔领域。既可以是对
美好纯真的赞歌,也可以是对心灵过早硬化所表达的忧虑。写作的天地极为宽广。
2.相反型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分歧点,即是中心观点一一求异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
再比较出分歧点,即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绚烂的彩云所吸引,奋力振翅高飞,无论是寒冷、饥饿、还是风雨交加,都无法阻挡它前进的步
伐。它坚定不移地向上攀升,直至飞上高山之巅。尽管已经筋疲力尽,满身伤痕,一个声音质疑道,这一
切值得吗?然而,在这天地间广阔无垠、彩云缭绕的景象中,它内心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轻声回答道:
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摆放着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回家后在桌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静静地相对
而坐,没有言语交流,儿子凝视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幸福。他默默地想,父亲,您辛苦
了。能这样陪伴在您身边,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个人的感受和思考,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两责材料的主旨分析:
材料一天边的彩云象征着个人的理想、目标或人生方向。奋力飞腾代表着为了追
求这些理想、目标或人生方向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飞上高山之巅描绘
了在追求理想、目标或人生方向的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保持坚定的意
志,从不言弃,最终攀登至人生的顶峰。我愿意表达了一种幸福感,即使
面对艰难困苦,为了实现理想、目标或人生方向,也感到无怨无悔。
材料二“父亲在剪报”这一场景,正是“父亲的幸福生活”的写照。儿子“静静
相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父亲,那祥和的面容让他内心充满了宁静的幸
福。这种情感启示我们,应当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即使在纷扰的世界中,
也要能够回归家庭的港湾,享受那份独有的温馨,感悟亲情的深邃之美。
两则材料对比最佳立意:二者的人生观、幸福观截然相反一一追求事业与承欢膝下,如何
取舍
本材料未显露出强烈的情感倾向,因此,既可以针对第一则材料探讨“奋斗之美,拼搏赋予生命更高
价值”,也可以针对第二则材料探讨“父母在,不远游,生命的真谛在于情感的关怀”。然而,最理想的
立意应是将两者融合,讨论年轻人确实应当追求个人理想,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不应
忽略对家人的关爱,实现事业与亲情的平衡。
3.相对型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异同点,重组统一即是中心观点一一互补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针对某问题各有偏执,带有片面性。其
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3
材料一: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体现了攀登的境界,也应是每个人所怀有的壮志豪情。
材料二:人生恰似登山,非所有人都能抵达顶峰,但努力攀登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并非人人都能到达
巅峰,但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基于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个人的感悟与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
【写作指导】
两责材料的主旨分析:
材料一强调志存高远,勇攀高峰。
材料二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两则材料互补叠加: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踏实地。
真题优秀范文
1.(2019天津卷)
有人认为是梦想推动了成长,有人则认为是家人的鼓励与陪伴,还有人认为是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坚
韧的意志和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究竟是什么在助力你的成长呢?
请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密围绕主题,内容详实具体;(2)情感真挚,表达自然;(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
除外);(4)文章不得少于600字;(5)在文中请避免提及任何与你个人相关的人名、学校名称或地名。
【写作指导】在撰写材料作文时,应熟练地挖掘与立意紧密相关的关键词汇或句子。这些关键句子通常位
于材料的末尾,并且往往以议论性语句呈现。关键的词汇可能是频繁出现且具有象征性的。材料作文的开
篇,建议先对材料进行简要概述,随后基于材料提出核心论点。在作文的起始部分对材料进行概述,可以
确保你的观点确实植根于材料之中,避免偏离主题。同时,这也能清晰展示你是如何从材料中提炼出自己
的核心论点的。
【范文欣赏】
父亲助我成长
成长的路真长啊,还特别难走,到处都是刺儿和坑坑洼洼的,但幸好有你一一老爸,一直陪着我长大。
一根,两根,三根...
老爸,你的白头发怎么又多了几根呢?是不是因为我让你操心了,让你烦心了?为了让我健康成长,
你一直鼓励我,教育我,帮我成长。
第一根。
记得我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重新分班,我以前的好朋友都不在一个班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和一群不认
识的同学。每次下课,看到其他同学玩得那么开心,我只能在旁边看着。
有一天,老爸正好路过学校,看到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赶紧跑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告诉他我好孤单。
老爸笑了笑说:“没事,老爸来。”说完,他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拉着我去了操场,他像个老顽童一样,对
我的同学们说:“我是老鹰,来抓你们啦!”同学们都笑了,拉着我一起玩,就这样,我和他们成了好朋
友。后来我注意到,老爸满头大汗,黑发里有一根白发特别显眼。
第二根。
我十岁的时候,作业越来越多,和老爸的互动也越来越少。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跑得飞快的我又被
选去参加800米赛跑,可是800米太长了,我又特别紧张,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老爸看到了,赶
紧跑过来给我加油:“你可以的,坚持住,胜利就在前面!"我又听到了老爸那熟悉的声音,所有的痛都
消失了,有了老爸的鼓励,我冲到了第一名。老爸把我举起来放在他的肩膀上,我看到他的头顶好像又多
了一根白发。
第三根。
现在作业多,题目难,我都想放弃了,但老爸总是在我身边辅导我,鼓励我,耐心地给我讲解难题。
老爸的鼓励让我不断进步,但看他为了我操劳,晚上灯光下好像又多了一根白发。
四根,五根,六根...
怎么又多了这么多,我知道,老爸,你为我付出了太多。在成长的路上,有你陪着我,真好!
2.(2019广东卷)
请仔细阅读以下文字,并根据其内容和含义进行写作。
(1)在转瞬之间,我们也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过去。
(2)突破,意味着打破界限,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限制;突破,是勇于尝试那些未曾尝试、不愿尝试或不
敢尝试的事物;突破,是经历蜕变,如同蝴蝶破茧而出。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其深层含义。
要求如下:
(1)自行选择合适的文体;
(2)文章不得少于500字;
(3)在文中不得提及任何真实姓名或学校名称。
【写作指导】题目提供了两个选项:“瞬间”与“突破”。使用“瞬间”时,需聚焦于一个特定时刻,
传达那一刻的“触动”感受,而非持续的时段。将“瞬间”视为名词,它能承载更多意义一一它可以是一
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等,这些都构成了瞬间的丰富内涵。这些瞬间可能源自学生周围的人、事、物、
景,亦或是书籍、电影,甚至是国内外重大事件中的某个触动人心的片刻……选材范围极为广泛。
而“突破”一词的选材范围则更为宽广。它既可以指个人的突破,也可以是企业的突破,甚至是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突破。
要写好这两个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孩子们需要走出书本,留心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捕捉那些触
动心灵的瞬间。只有拥有理想,才能真正体会到“奋斗的乐趣”,并在突破的时刻感受到快乐。关注时事,
思考时代潮流,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更具社会价值。
【范文欣赏】
突破
生活在乌云之下,人会被无情的暴雨浸透,不仅是衣物,连心灵也会感到冰凉。然而,若勇敢地驱散
云雾,便能见到满天的阳光。
----题记
当翅膀足够坚硬,雄鹰便开始飞翔;当水滴足够充沛,小溪便开始流淌;当意志足够坚定,人便开始
踏上征途。
如果我足够坚强,怎会轻易屈服?
烈日如火,炙烤着大地,我们在酷暑中于操场上奔跑,为了什么?为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土地
裂开了一道道缝隙,树叶无精打采地低垂,鸟儿们也停止了歌唱,唯有刺耳的哨声在操场上回荡。同学们
艰难地奔跑,额头上细小的汗珠沿着脸颊滑入口中,那是苦涩的味道!脸庞涨得通红,每个人都大口喘息,
脚步越来越沉重,心跳越来越快,最终我倒在了这片被炙烤的大地上。
“老师,这个同学跑不动了!”同学们边擦汗边喊道。老师扶我进入休息室,并留下一句话:“再坚
持60秒,你就成功了!”我迷茫地望着老师那高大的背影,擦去眼角的水珠,分不清那是汗水还是泪水。
坐在休息室里,我望着外面继续奔跑的同学,他们个个汗流决背,却没有丝毫放弃的迹象。他们的心
志如此坚强,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心中充满了阳光。他们将在下一分钟取得胜利,而我却在60秒内选
择了放弃。60秒真的那么难以忍受吗?
我鼓起勇气,再次跑向操场,重新回到了跑道上。老师向我默默点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
新的开始,预示着可能的另一种结局。太阳依旧炽烈,我要战胜它,战胜自己。同学们跑完了,在一旁为
我加油。我第一次明白,我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双腿仍然乏力,但此刻意志却坚定不移。一路
上,泪水洒落,溅在尘土上,绽放成一朵朵小花……
在人生的旅途中,伴随着无数的挑战。或许你再多坚持一会儿,或许你在那一刻选择了放弃,但请记
住:人生最大的敌人始终是自己。只要不断地激励自己,锻炼自己,就能勇敢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超
越自我,战胜自我。只要拥有坚强的毅力,以及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终有一天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即使天空阴沉,拨开云雾,依然会有灿烂的阳光。
3.(2019武汉卷)
生涯规划对于每位学生而言,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课。那么,如何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叶嘉莹在其著作《什么是好诗》中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创作一首优秀的诗歌,并非仅仅在于寻觅那
些华丽的词汇,也不是简单地从他人的诗作中借鉴那些精美的字眼,而是要寻找到那些能够恰如其分地表
达自己情感的字词。
正如写诗一样,人生规划亦需如此。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或阐
述其中的道理,撰写一篇文章。
要求如下:基于材料的主旨进行立意,自定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章长度不得少于600字。
在文中若提及真实姓名或学校名称,请使用化名以代替。
【写作指导】分析考题结构可知,阐述观点的段落运用了比喻论证法。通常,中心论点隐藏在议论部
分之中。例如,“写诗是这样,规划人生也是这样。”但关键在于“这样”具体指代什么?
接着审视叙述部分,我们能够明确“这样”指的是“不是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是简单模仿他人诗篇
中的优美词汇,而是要寻觅那些能够准确传达个人情感的字词”。基于这一逻辑,我们可以构建如下句子:
规划人生不应仅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应盲目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而应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够体现个
人梦想的道路。
为了提炼出中心论点,我们需要进行“翻译”。在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华丽的辞藻”可类比为宏伟
的誓言,“他人诗篇中的优美词汇”可类比为他人的成功范例,“表达个人情感”则可理解为“追求个人
的梦想”。因此,中心论点可以确定为:
规划人生不是空谈宏伟的誓言,也不是简单复制他人的成功,而是要探索一条符合个人梦想的生活路
径。
从这个角度来看,题目虽然表面上讨论的是规划人生这一宏大主题,实际上却是在探讨学生个性化成
长的问题,即“保持初心,不失本真”。
【范文欣赏】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鸟儿在广阔的天空中比在狭小的笼子里更快乐,因为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归属;同样,鱼儿在浩瀚的
海洋中比在局限的鱼缸里更自在,因为海洋才是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这启示我们,在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时,选择一个与自己本性相契合的方案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精彩。
以著名作家刘同为例,他在高考后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是追求医学的稳定,还是追随文学的梦想?
刘同自幼酷爱写作,渴望与书为伴,与文字为友。他意识到,尽管医学能带来稳定和富足,但写作才是他
天赋所在,能让他更快乐,更能展现他的才华。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医学之路,选择了以笔为生。
如今,刘同在写作领域已耕耘超过十年,创作了《谁的青春不迷茫》等畅销作品,实现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正是因为他选择了与自己才华和热情相匹配的写作事业,刘同才能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创作出广受欢
迎的作品,享受着精彩的人生。
同样,郑州舰实习舰长韦慧晓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她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本可以成为一名教师,
过上安稳的生活。但她选择了参军,成为一名普通军人,因为她热爱挑战,不喜欢单调的学术生活。韦慧
晓从小就怀揣着成为军人的梦想,她知道,军旅生涯能让她发挥吃苦耐劳的优势,帮助她实现梦想。于是,
她毅然入伍,加入了海军。通过不懈努力,她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书写了自己的辉煌篇章。
如果韦慧晓没有选择那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她可能只会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但她选择了让自己的人
生更加精彩,选择了参军,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案,从而拥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在规划人生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就像是顺应自己的天性,释放自己的个性。这会让你在人
生的旅途中更加轻松自如,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去发展。你的才华得以展现,你的能力得到认可,最终让
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因此,在规划人生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是通往精彩人生的必由之路。
找准自己,规划人生
每个生命在世上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因此,我们无需追求他人所具备的卓越才能,唯有发掘自
己适宜的领域,才能精心规划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我家与她家素来是门对门的邻居,自然,她在舞蹈方面的才华我了如指掌。在舞台上,她的自信与快
乐感染了我,激起了我对舞蹈的渴望。
于是,我不得不将自己钟爱的《老人与海》、《四世同堂》束之高阁,勉强打起精神,跟随老师每一
个优雅的动作。但这并非我所向往,我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舞蹈,又一次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心中暗想:
何时我才能有空闲阅读书籍呢?我多么怀念作文得到老师赞赏的那份喜悦。突然间,我恍然大悟,这难道
才是我内心真正的渴望吗?
母亲似乎洞悉了我的心思,“看你最近太累了,我已经帮你请了几天假。你就好好读书放松一下吧!”
正准备出门时,她又补充道,“要找到自己的‘领域‘。"
几天的阅读时光,那些令人厌恶的大赤包,令人敬佩的钱先生……逐渐进入我的脑海,让我的身心得
到了放松。书页间夹着的那些作文获奖照片,让我看到了快乐、自信,享受其中的自己。
我放弃了舞蹈,不再追求他人的领域。读书、写日记、创作作文,日复一日的生活变得充实而自在。
我的写作天赋也逐渐显露头角。我将我的人生与书籍、写作紧密相连,让自己的光芒在他人眼中闪耀。
不仅是我,每个人都是如此一一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让才华得以施展,从而明白自己人生想要走的
道路。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在世间众多道路中辨识出属于自己的路途。
4.(2019长沙卷)
学校已指示学生们将社会实践活动等材料上传至“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初三学生王晓阳正准备亲自
操作上传时,他的母亲提出了建议:“我听说这些材料对于中考录取至关重要。这类事务还是应该让你父
亲来帮忙处理,这样我们能更加安心。”
这段材料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受或思考?请自由选择角度,独立构思主题,并拟定一个题目;撰写一
篇文章。
写作要求如下:①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叙述个人的故事,或者发表你的观点;②文体不
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章不得少于600字;④必须原创,不得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文章中不得出
现你的真实姓名、学校名称等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中的“自行上传”与“父亲代劳”,实际上是在强调学生
的独立意识,这正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母亲的话语”则反映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即家长的“包办心态”。培养综合素质,意味着学生应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反对家长的“包办心态”。
因此,作文的主旨显而易见: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独立自主的意识。“自立”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阐
释,它涵盖了广泛的意义:拥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依赖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主动为我们承
担了许多事务,而这些本应是我们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动思
考并独立完成任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就。依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范文欣赏】
学会独立
何谓独立?独立不仅仅是自行处理个人事务,更是一种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在面对挑战时勇敢面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