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说理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部,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丙】
①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日:“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
子日:“知之矣。”
②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
而察其所以然。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汝之不审
(3)于知子之所以中乎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第1页共14页
(2)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3.【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和—(人名)的典故表达了
自己的一想法。
4.【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B.京城氏遗男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支持移
山。
C.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D.智叟嘲笑、制止,认为愚公无法
处理土石。
5.经历了困难险阻,【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乙】文“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寓
意是—;【丙】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
古诗文阅读。
马骨记
丙戌夏五,门人陈熙将远行,予止而觞①之。酒行,门外人声嗷嗷,阍者②手一物入,目:
”皖人畜马,马负盐车死,剖之脑有骨,若山峰杀然黄。一市争传观,无能名。闻随园主人
③能博古,故来问讯。“予谛视,亦瞠也,谢之去。
居匚何,陈生入,日:“昨阅《拾遗记》,载马首有骨,白者日行千里,黄者日行八百
里。前所见马骨黄,其生时冷八百里马乎?”予闻而叹日:“斯古所谓骨法应相者是也。今
王侯上厩其革香箕④、披锦障⑤者,宁得有应相马乎?然而皖人竟有之矣。有之而不能知,屈
马以死;死而不能知,载骨以访;访而终不能知,弃骨以去。呜呼,天下之不遇,敢有如兹
马者乎?戛然彼野人也马比则已耳不皆建⑥之而远询数百里外。然后知天之生才,若隐若现,
若不遇若遇,若有意若无意,于淹沉已极,计无所复之中,而又必使其身分略一表明。嘻,
其怜马耶?其示人耶?”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释】①觞:向人敬酒。②阍(hiin)者:守门人。③随园主人:即袁枚。④革(cud)
香箕(qi):锄豆秸,指切好的豆秸。⑤锦障:指鲜艳的纺织品。⑥瑾(jin):掩埋。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一市争传观,无能多/山不在高,有仙则多
B.居亡何,陈生入/身*所寄,废寝食者
C.其生时第八百里马乎/思而不学则希
第2页共14页
D.孰有如兹马者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7.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彼野人也/马死则己/耳不野璋之而远/询数百里外
B.虽然彼野/人也马死/则已耳/不野瑾之/而远询数百里外
C.虽然/彼野人也/马死则已耳/不野埋之/而远询数百里外
D.虽然彼野/人也马死/则已耳/不野瑾之而远/询数百里外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予谛视,亦瞠也,谢之去。
(2)有之而不能知,屈马以死。
9.同样写马,韩愈在《马说》结尾处感叹“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袁枚则说“其怜马
耶?其示人耶?”,请分析他们分别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较裘,与朋友共,敝之
而无憾。”颜渊目:“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盍各言尔志?
n.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
君子素①其位而行,不愿②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
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③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④,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日:“射
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⑤。反求诸其身。”
(节选自《中庸》)
【注释】①素:平素、现在。②愿:羡慕。③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④俟命:等待天
命。⑤正鹄(gu):指箭靶子中心的圆圈。
12.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三处)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3.读了文段,你认为怎样做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
第3页共14页
14.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日:“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日:“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
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
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节选自《韩非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春往冬反
②遂得道
⑵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日:“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
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②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畲③,以为日也。日
之与钟、畲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节选自苏轼《日喻》)
【注释】①眇(miAo)者:盲人。②扪(mEn):摸。③揣曲:揣,摸索;病(yue),管乐
的一种,形状像笛子。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孽告之日
(2)以其本学见而求之人也
16.这则短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日:“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
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①;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②。'言举斯心
加诸彼而已。故推思旦必侏巴漫,丕推思无必侏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③人者,无他焉,善
第4页共14页
推其所为而已矣。”
【注】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
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
御于家邦:(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③过:
超过。
17.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18.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19.文中孟子认为齐宣王可以一统天下的条件是什么?体现了孟子什么政治主张?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目:“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目:“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
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
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
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鸵,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目:“余不
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盍:为什么?②迨:等到。
20.下列选项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同“悦”,高兴)B.吾香能志之(熟练)
C.莫逾自庆(满足)D.以昭炯球(警戒、警醒)
21.翻译句子。
不然,迨年事蹉花,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22.选文中有很多和《论语》相关的内容,请结合选文中的一处,写出其在《论语》中完整
的两句。
第5页共14页
参考答案:
1.(1)终将(2)同“慧”,智慧(3)代词,你2.(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所以圣人不关心事情的结果,而是注重清楚的了解观察为什么会这样。3.姜
尚/姜太公伊尹希望得到重用4.C5.积极乐观不畏艰难、坚
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所以然”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句意: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会:终将;
(2)句意:你真是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智慧;
(3)句意: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子:代词,你。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
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重点
词有:
(1)易:更替;节:季节;反:同“返”,往返;
(2)查存亡:关心事情的结果;察:仔细看
3.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典故,典故中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
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磷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
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终将像姜尚
和伊尹一样受到朝廷的重用。据此填写作答。故第①空填姜尚/姜太公;第②空填伊尹;第
③空填:希望得到重用。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有误,结合乙文中第①段“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可知,愚公的妻子对愚公“移山”的计划,提出了合理化的疑问,想知道如何
处置在移山过程产生的土石,并未体现“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
故选C。
5.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结合甲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看出,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
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诗人对未来理想的实现是积极乐观的。故第①
空填:积极乐观;
第6页共14页
结合乙文内容,它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
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故第②空填:不畏艰难、坚持
不懈地奋斗,才能克服困难;
结合丙文“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
然“可知,意思是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
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事情的结果,而是关心为什么会这样。
尹子提出要“守”的是“所以然”。故第③空填“所以然”。
【点睛】参考译文:
乙文: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
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
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
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
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
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
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
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
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
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
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
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丙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
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
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
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
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事情的结果,而是关心为什么会这样。
6.B7.C8.(1)我仔细观察,也对此感到很惊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便道歉
离开。
(2)拥有千里马却不知道,使马受委屈而死。9.《马说》借“千里马”死于槽杨之间,
没有伯乐赏识,连一匹普通马都不如,表达作者对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马骨
第7页共14页
记》中用看“马脑”颜色来判断马的能力,表达人才生前没有被重用,到死后才被发现的遗憾
与惋惜。
【解析】6.A项,说/出名。
B项,都是“无,没有”的意思。
C项,大概/疑惑。
D项,谁/仔细。
故选B。
7.考查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弄懂句子的大意是断句的关键,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本
句句意为:即使这样,他是个粗野之人,马死了就罢了,有见识的人掩埋了它,并且到数百
里之外的地方前去问询。此为意译,注意原句语序。注意句中“然”“也”“耳”“之”的提示作用。
断为:虽然/彼野人也/马死则已耳/不野埋之/而远询数百里外。故选C。
8.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文言文句子的翻译,首先根据文章内容了解句子的大致意
思,然后再逐字翻译,同时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谛(仔细)”“谢(道歉)”“去(离开)”“有
之(拥有千里马)”“屈(受委屈)”的解释,还要注意句中的省略部分,不要遗漏,以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
9.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延展和探究能力。通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弄懂作者的
观点、思想,根据课内所学《马说》一文,比较分析二者在所阐述的现象及现象背后作者对
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马说》所阐述的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而死于槽杨之间,表达的
是作者对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而本文所描述的现象是看“马骨”颜色来判断马的
能力,表达的是人才生前没有被重用,死后才被发现的遗憾和惋惜。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丙戌年夏五这天,门生陈熙将要出门远行,我去阻止了他,并向他敬酒。正喝酒,门外人声
嘈杂,守门人手拿一物件进来,说:“皖城有个人养马,马驮着盐车死掉了,剖开它的脑袋,
发现里面的骨头样子像山峰,呈暗黄色。全市的人争相传看,没人能说出所以然。听说随园
主人您学识渊博,因此特来讨教。”我仔细观察,也对此感到很惊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便道歉离开。
过了没多久,陈熙进来,说:“昨天我读《拾遗记》,见上面记载马的头骨,呈白色就可以一
日行千里,黄色的可以一日行八百里。之前所见的马头骨呈黄色,它活着时大概是日行八百
里的马吧?"我听了他的话感叹道:“这就是古代所说的以骨相马。现在有权势的人养马,喂
的是切好的豆秸,让马穿美艳的纺织品,怎么能有好马呢?然而皖城人却有这样的马。拥有
第8页共14页
千里马却不知道,使马受委屈而死;死了以后还不知道,拿着骨头到处询问;问也最终没有
问出结果,扔掉骨头离开了。唉!天下间被埋没的人,谁能同这匹马相比呢?即使这样,他
是个粗野之人,马死了就罢了,有见识的人掩埋了它,并且到数百里之外的地方前去问询。
这样以后才明白上天降下的人才,好像隐藏着又好像显现着,好像被赏识又好像被埋没了,
好像是有意为之又好像是无心之举,淹埋沉没到了极点的,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然而又一
定让他的身份稍微表露一下。哎,我仅是哀怜那匹马吗?我在告知世人吗?”
10.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1L示例一,
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
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
示例二,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
(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
示例三,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
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盍:何不、为什么不。言:说。尔:你们的。志:志向。
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作答是可从文中三个人中任选一人来分析。
例如:子路,结合“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可知,子路愿将他的车马、衣
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这体现的是在物质上对朋友显出大方的一面,重义轻
财。
又如:颜回,结合“愿无伐善,无施劳”可知,颜回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辛苦的事
儿推给别人。这是个人具有很高的素养的一种体现,由此可看出颜回的志向在于希望大家能
提高自己的修养。
再如:孔子,结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知,孔子的志向在于让老幼皆有所养,
皆被关爱,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老子站在最高境界,心中装着天下人。
【点睛】参考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
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
己的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
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12.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13.示例: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要有
第9页共14页
安然自得的态度;多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言行。
【解析】1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本句句意为:端正自己,不苛求别人,就没有怨恨。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是一个完整的表述,意思是端正自己而不苛求他人。“则无怨”单独断开,
强调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怨恨。“上不怨天”和“下不尤人”是对称的表述,分别指对上不怨恨
上天,对下不责怪他人,所以各自断开,使句子的层次和逻辑更加清晰。
故断为: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由“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可知,君子要有安然自得的态度,能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
去做应做的事,不羡慕身外之事。无论富贵、贫贱、处于夷狄还是患难之中,都能行其该行
之事;
由“正己而不求于,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可知,君子能够端正自己的行为且不苛求
他人,要保持正直独立的品格;
由“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可知,君子就像射箭没射中靶心,会反过来从自
身找原因,要多反思自己的行为。
【点睛】参考译文: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
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
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
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不苛求别人,就没有
怨恨。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
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
箭术不行。”
14.⑴同“返”,返回。②发现。
(2)要善于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不耻下问。
【详解】(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军队)春天前去,冬天返回。反:同“返”,返回。
②句意:终于(发现)找到了道路。得:发现,找到。
(2)考查内容理解和启示。
第10页共14页
根据“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
圣人之智,不亦过乎”可知,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在迷失了道路时,都知道
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所以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不耻下问。
【点睛】参考译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
“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
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
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于是顺着蚂蚁窝挖掘,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
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
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
15.(1)或:有人(翻译成“有的人”也可)(2)未尝:不曾16.比喻论证,短文用眇者
分不清日与钟、能,来比喻世人之不能近道,从而揭示要明道,必须要亲自去体验才行的道
理。
【分析】1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
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或,古今异义词,有的
人;“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句意: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
未尝,不曾。
16.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根据“日之与钟、命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
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分析,运用了比喻论证,
把盲人不认识太阳与钟和畲的区别来比喻人不能认识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求知不
可脱离实际,自以为是,应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告诫我们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
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
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谬之千
里。
【点睛】参考译文: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
“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发出声
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晓得了
它的形状。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畲,就把它当做了太阳。太阳和钟、畲的差别
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
第11页共14页
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
抽象的道理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道理
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
17.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18.推广恩德足以
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19.“善推其所为”或“推恩”。实行
“仁政”。
【解析】17.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
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
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
停顿。
本句句意为: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
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
“故王之不王”是第一个分句,这里提到了“大王没有统一天下”的情况,是句子的开始,应该
断开。“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是对前一个分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大王没有统一天
下”并不属于难以做到的事情,所以应该在此处断开。接下来的“王之不王”是第二个分句的
开始,再次提到“大王没有统一天下”的情况,但与前面的“王之不王”有所区别,所以应该断
开。“是折枝之类也”则是对第二个分句的解释,说明大王没有统一天下其实属于可以做到的
事情,所以应该在此处断开。
故划分为: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1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
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推恩,推广恩德。保四海:安抚四海的百姓。妻子:妻子儿女。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
而已矣(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
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智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卫星导航定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新乡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宜昌货运从业资格证在哪里练题
-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水产原料特性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推广社团成果的展现策略计划
- 餐饮安全卫生培训
- 提升学习成绩的策略计划
- 秘书团队协作计划
- 《 人大个案监督制度的实证研究》范文
-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林口县招聘社区工作者23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 物业服务水电维修方案
-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专业职业分类明细)
- 第四届“长城杯”网络安全大赛(高校组)初赛备赛试题库-上(单选题部分)
- 国开2024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除法竖式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橡胶伸缩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新疆和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