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8课时学案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期秋季循名作行文踪迹探民族审美心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课题读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通过“物”我关系分析,感受审美风格和文化观念。2.探析自然景致之中的渗透的作家内在情感和哲理感悟。3.感悟抒情散文中的生命意识,在自然中得到生命的启示。课前学习任务一、自主梳理1.选择自己觉得最美风景,尝试朗读。2.结合前面所学,自主梳理每篇文本的内容,画出结构图。查阅资料,理解下面名言和诗句的含义。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二、自主整理绘制思维导图,前面课时我们对这三篇散文已经进行了学习,从时空变化上来看,这三篇散文的景物描绘线索基本上是心迹、足迹、印迹,我们可以根据三个词来串联景物,绘制思维导图。三、自主探究1.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获得灵魂的适意。——朱良志《曲院风荷》2.结合三位作者生平经历,自主探究三篇散文中体现的生命意识。课上学习活动活动一:自由发言——回忆最美风景活动二:课堂研讨——探究审美心理活动三:深度思考——感悟生命意识课后学习评价1.(必做题)阅读下面的狄更斯《双城记》片段,比较一下两位作者所选景物色彩的差异,从而深入探究审美心理的差异,可以结合其他资料,感受东西方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在小组内开展交流,分条写成文字在班级学习群内分享,字数不限。各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的昏雾,雾悄然独步上山,好像一个恶灵,寻找安息之处而不可得似的。粘湿而冷酷的寒雾缓缓飘来,显然可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雾的密度封闭了车上的灯光,除了几码之内的雾自己底搐动而外,什么也看不见;疲劳的马们所呼出的浊气混进雾里,好像这一切都是由它们造成的。——(英)狄更斯《双城记》2.(必做题)入秋之后,大家可以看到校园中的银杏叶逐渐变成金黄色,这种变化就是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的生命的变化。请大家仔细观察,查阅资料,对银杏叶的形态、变化以及其赋予的文化意义展开描写,写成300到400字左右的小散文,转发到班级学习群,大家共同欣赏评价。3.(选做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联系自己学过的以及读过的作品。谈谈对传统“悲秋”的理解,联系一个作品,说说“悲秋”情节在作品中的表现,探究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推荐学习资源1.《<我与地坛>:我们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梁文道)2.《不要急切地走进那良夜》(王绍强)3.《急就的经典——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王绍强)4.《重读<荷塘月色>》(詹丹)5.《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生命意识》循名作行文踪迹 探民族审美心理——第八课时《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教学设计【学习资源分析】作为三篇经典散文,前面课时已经从不同层面对文本进行了鉴赏。这三篇散文中,每位作者都在文章中浸透了生命的意识。《故都的秋》中,作者所表现的景物都是由夏至秋转交特征,都是成熟到顶点,虽已面临颓丧,却报之以深爱,平静地接受其走向衰亡。《荷塘月色》中作者在实与虚之间穿梭,在明与暗之间出入。所有的景物表现出中和之美,在这样的中和之景中,作者力图寻超脱现实,又回到现实。《我与地坛》中作者通过地坛景物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变化,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的变化与超越。【学情关注】从初中开始,学生对于散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对散文中手法已经有了较明晰的认识。在这样的散文中,我们关注了景,关注了景与情的关系,更要对文本中所渗透的审美文化意识有更深度的思考。需要我们更多地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中深度的文化加以发掘,以期有更多的启发。【学习目标】1.通过“物”我关系分析,感受审美风格和文化观念。2.探析自然景致之中的渗透的作家内在情感和哲理感悟。3.感悟抒情散文中的生命意识,在自然中得到生命的启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座城,三样景。徜徉古城秋意,秋味入心;漫步月下荷塘,如入梦境;触摸百年地坛,顿悟涅槃。今天我们再次伴随“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组,循名家文思,探审美情趣。二、学习流程:活动一:自由发言——共忆故都风景环节一:回忆心中“最美”风景请选择一篇文章,从中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小片段,朗读出来,与大家共同回忆分享。评价标准:1.选择的文字围绕一处景象展开,形成一个独立的画面;2.朗读语调契合描绘的语境;3.朗读注意表达的轻重缓急,流畅且富有情感。环节二:绘制思维导图除了我们上面大家朗读的景物,三篇文章中还有其他各种景物,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连缀起来,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个环节作为课前作业,在学案中提前布置,让学生上黑板展示。)示例:评价标准:1.能否准确表现文章结构;2.构图是否简洁明确美观;2景象选择概括是否准确。学习支架:前面课时我们对这三篇散文已经进行了学习,从时空变化上来看,这三篇散文的景物描绘线索基本上是心迹、足迹、印迹,我们可以根据线索来绘制思维导图。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设计是从“美”入手,从学生的个体选择开始,谈谈其游览的影响,说出其直观认为的最美之景。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真正深入思考,思考其细节之处的美,再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作者表现景物的思路,也为后面探究作者独特的审美心理打下基础。活动二:主题研讨——分析审美心理环节一:分析景与“我”关系在前面课时的学习中,大家已经欣赏了作者选择的景象,这些景象有着不同风格之美。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作者作为审美的主体和景物相遇合之时关系是怎样的,从而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审美心理。结合三幅思维导图,朗读的感受,选择适合的语段,谈谈“我”作为主体和景物的客体之间关系。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确定一个语段展开讨论。学习支架:1.可以找出关于“我”的语句。2.在景物中思考“我”作为什么角色存在。3.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有三种关系:静观、对话、存在。预设1: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分析:从字“微叹”、“唉”会品读出带有一丝愁绪。这些人穿着是传统的,服饰是青布单衣或夹袄,似乎是留下的遗老,不合于当时,却深蕴着过往。他们一个个本身就是这都市中的史书。“咬”“立”就能看出这些闲人已经看惯岁月变换,深知秋意已深。他们本身就是景物的一部分,完全是一副速写画——都市闲人赏雨图。“我”不是简单的旁观者、欣赏者,似乎就是这画中一员,就是这图景中完完全全的融入者。预设2: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点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生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分析: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心两方面都和荷塘告别了。他心向南方,但是进入家门,回归现实生活,把北方的那一方荷塘关在门之外,门里门外是两个世界。郁达夫用自己的生命和北国之秋同在,朱自清神思畅游,又回归本原。这里的“我”在进出之间,站在旁边景观,始终没有真正走入画面之中。预设3: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分析:前两句话的互换看似无意,实际上这里已经赋予了地坛以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背景意义中的地坛变为了主体,本体意义上的“我”变成了客体化的反思对象。主客体的互换和散文中情景交融也不大一样,是人与景之间的对话关系,可以随意转换角色,便于更深度的叙述、议论。说明:相机板书,用线段图表示这样的关系,更直观地展现,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引导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环节二:探究审美心理我们前面单篇学习中已经充分感受了三篇散文中的景物特征,感受到不同风格的美,这种美既是景物本身的美,也是经过作者选择和过滤。前面我们从景物连缀方式入手,探析了主客体关系,进而深入探究作者审美心理,请大家展开讨论。学习支架:1.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探究:《故都的秋》采用层层渲染的方式,选择了一幅幅图景,横截面式的拼接在一起。所选景物多是显得衰败、凋零之感。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渐入深秋的景象,并不是真正的深秋之景。这些景象经过夏季之后,非常成熟之后,到成熟的顶点,走向生命的衰颓。但是,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恐惧,更多的在文字背后是作家对生命的无限热爱。《荷塘月色》移步换景,荷叶、荷花,整个荷塘和月色构成了朦胧幽静的环境。这是一种中和之美,是和谐融洽。虚与实结合,光与影和韵。作者进入、走出;再进入,再走出;几幅画面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不断追寻、尝试中,慢慢清醒,平静,在这里表现的就是一种中和与平静之美。这其实就是一种在追求生命的中庸和谐,一种文人特有的生命意识。《我与地坛》选文中景物随着作者情绪思想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体现出从不屈到富有生机,以及永恒不变的阶梯,这些景物的背后蕴含一种永恒的力量,是一种生命的超越。作者进入景物,慢慢地从中体味出生命的意味,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超越了生命。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课堂的主要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审美心理。前面课时学习时,我们已经感受过作家选择了什么景,这样景有怎样的美。但主客体相遇时,怎样选择的,却没有深入关注,这个活动主要就是从这个方面入手。活动三:深度思考——感悟生命意识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家创设的独特的艺术情境。个体生命对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体认和感悟,在散文中它表现了为个体生命以文化和审美的方式建构和展示个体生命的独立和尊严。请各位同学从以上三篇文本的分析中,任意选择其一,谈谈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结合自己生命体验,从三位作者中选择一位作为自己人生的导师,并说明理由。评价量表:选择导师说明理由结合自身语言书写明确一个,提及其余理由充分密切联系自身流畅、工整有选择,但模糊不清有理由叙述联系到自身较流畅、较工整没有选择理由不充分毫无关系不流畅、不工整学习支架: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获得灵魂的适意。 ——朱良志 《曲院风荷》示例:我选择郁达夫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其一,年岁渐长,经历渐增,面临很多困惑;其二,郁达夫以悲凉为美,颓废是表,挚爱是本,静对衰败。沉浸其中,感受衰败,这是一种高雅和超脱;其三,未来人生,当以此为要,静对苦难,乐观昂扬以行之。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研讨的升华,活动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前两个环节是一种个性化景物,以及个性化景物的选择背景的探究,第三个环节就是共性化的表现,感受其背后的生命意识。【课堂总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郁达夫对悲凉之景的选择,对衰颓的淡定融入了对生命的挚爱;朱自清的荷塘是其追求自由的心理的外化,作者在不断走进走出中努力寻求和谐中庸;地坛冷寂颓圮,却又生机勃勃,作者与景物之间互为主客,层层递进,凝结了生命的哲思。四、作业设计1.(必做题)阅读下面的狄更斯《双城记》片段,比较一下两位作者所选景物色彩的差异,从而深入探究审美心理的差异,可以结合其他资料,感受东西方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在小组内开展交流,分条写成文字在班级学习群内分享,字数不限。各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的昏雾,雾悄然独步上山,好像一个恶灵,寻找安息之处而不可得似的。粘湿而冷酷的寒雾缓缓飘来,显然可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雾的密度封闭了车上的灯光,除了几码之内的雾自己底搐动而外,什么也看不见;疲劳的马们所呼出的浊气混进雾里,好像这一切都是由它们造成的。——(英)狄更斯《双城记》2.(必做题)入秋之后,大家可以看到校园中的银杏叶逐渐变成金黄色,这种变化就是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的生命的变化。请大家仔细观察,查阅资料,对银杏叶的形态、变化以及其赋予的文化意义展开描写,写成300到400字左右的小散文,转发到班级学习群,大家共同欣赏评价。3.(选做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联系自己学过的以及读过的作品。谈谈对传统“悲秋”的理解,联系一个作品,说说“悲秋”情节在作品中的表现,探究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五、学习评价类别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活动一:自发言和表格1.读出情感;同伴由发言2.思维导图绘制合乎文章结构。自己教师活动二:线文本与点评1.能结合文本细节来谈。同伴上研讨2能理清“我”与景之间关系。自己教师3.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活动三:深总结发言见评价量表同伴度思考教师与外国散文比较1.分条列出,有一定的条理。教师题一2.结合文本适当分析,有一点理论作意识。业3.提炼出大致的差异:对立、融合。评小散文写作1.能写出景物特点,发现其中蕴学生价题二含的情与理。教师2.关注到其文化含义。探析“悲秋”情1.有具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