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备考-古诗单元教学主题整合的方法一轮复习初中语文备考-古诗单元教学主题整合的方法
我国古诗存量巨大,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创作了很多不同的作品,而许多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心境下却不谋而合地创作了类似的作品。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有关联意识和纵横对比意识,去拓展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以及不同作者的同类型作品。
比如从表达技巧、体裁和表达情感这三方面分别进行整合,确定初中古诗单元整合教学的主题。
一.古诗表达技巧方面
在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语言的表达技巧大致可以分为写景和写事、人(物)类这两大类。
写景类共32首,写事、人(物)类共29首。
在表达技巧上这两种类别的古诗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写景类古诗重在对景物特征的选择、写景角度的选取、描写景色的顺序、修辞手法、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等的运用,如《观沧海》《钱塘湖春行》等。
写事、人(物)类古诗则重在对事、人(物)的典型事件的选取、叙事六要素的表述、场面描写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逢入京使》《木兰诗》等。写人(物)类古诗较少从人或物的外貌(外形)、动作等方面去进行描写,而是叙述人物身上发生的事件,写出人物的某种品质特征。所以写事和写人(物)类古诗都以事件为突破口进行描写,从而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学习这两种类别的古诗语言,既能体会这两类古诗不同的表达技巧,也能对相同的表达技巧加以归纳和学习,还能把这些所学的写景方法,描写事物、人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对表达技巧的探究,对古诗中的意象、字词的分析,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表达的含义和相关的情感。
因此,可以把对古诗不同表达技巧的学习作为古诗单元整合教学的主题之一。
二.古诗体裁方面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的体裁以律诗为主,绝句与其余体裁古诗为辅。
而不同体裁的古诗的解读是有不同的着眼点与技巧的,所以根据不同的古诗体裁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绝句、律诗等各种不同体裁的古诗进行针对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古诗的解读能力。
《秋词》(其一)《潼关》《春夜洛城闻笛》等共20首绝句主要集中出现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
《次北固山下》《游山西村》《野望》等共24首律诗主要集中出现在八、九年级语文课本中,这类体裁是学生初中阶段古诗体裁学习的重点。
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如《蒹葭》《观沧海》《饮酒》(其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龟虽寿》等共16首。在初中阶段此类诗数量较少,但在7~9年级教材中均有出现。这些古体诗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发展情况与水平,对学生了解古体诗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梳理古诗体裁、编写古诗发展历程简介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厘清古诗发展的历程,初步树立学生对古诗发展的系统性认识,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这一体裁,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因此,可以把对古诗不同体裁的学习作为古诗单元整合教学的主题之一。
三.古诗表达情感方面
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在呈现诗人的心灵世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上,是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的。古诗的情感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所表达的情感有所异同,诗人的创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可以从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方面对古诗进行整合。
例如,田园山水这类诗作者通过对农家生活、田园风光、山水草木等景色的描写,或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表达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等,如《望岳》《钱塘湖春行》;
怀人思乡这类诗的作者大多常年漂泊在外,看到相关景物,或抒发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或感叹背井离乡的苦楚,如《次北固山下》《商山早行》;
赠友送别这类诗是古人送别友人时所作,面对友人的离去,诗人作诗来表示对友人离去的关心与惦念,同时也表达对古人远行的美好祝愿,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
忧国伤时这类诗是诗人看到某一情景或事物,对情景事物进行描写,并由此发出自己对国家命运、时代境况的感慨,如《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建功报国这类诗或表达诗人踌躇满志,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如《潼关》《别云间》。
按表达感情的不同对古诗进行整合教学,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内容进行情感的分析与体验,达成学生对古诗表达情感的归类性认识,那么学生对古诗的情感表达类别的认识就不是呈现碎片化,而是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学生对古诗情感的表达和对古诗的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实现学生对古诗情感的独特性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吟诵古诗、梳理古诗情感表达类别、探究古诗情感来源等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根据古诗描写的不同对象,感知不同的情感,甚至可以感知不同诗人描写相同对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让学生对描写的对象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把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联系起来,进行归类学习,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因此,可以把对古诗不同情感表达的学习作为古诗单元整合教学的主题之一。
四、整合教学重点,确定学习目标
任务群教学模式主张教师打破教材古诗词学习的顺序,按照古诗词的特点重新整合形成群诗联读的新体系,因此教学时首先应设置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的主题设置目标,也可以参考教材中各篇的目标,结合编者的用意,了解重难点设置目标,这样可以为古诗词的学习提供指引。
如杜甫诗歌分散在七至九年级各册教材,既有教读课文,也有附录中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它们分别是教读课文:《望岳》《石壕吏》《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月夜忆舍弟》。结合每一首诗歌教学的重难点,设置以下任务群的学习目标:
1.赏析凝练生动的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了解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在学习该任务群的时候,除了要品味生动凝练的语言外,还要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五、结合思想经历,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乃至价值判断对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诗词当中。因此解读诗词要结合作者的思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要紧扣时代脉搏,设身处地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更能准确、深入地把握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而衰急剧转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学术界主要把杜甫生平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和壮游时期:这一时期,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困守长安时期:他客居长安十年,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战乱流离时期:这一时期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后又不幸被叛军俘虏。
蜀中漂泊时期:这几年杜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最后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在古诗词群诗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紧扣时代脉搏,结合诗人的情感经历,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体味诗人的内心情感,则更有利于深刻理解把握古诗词的主题。
六、品析语言音韵,把握情感脉络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解读诗歌,关键是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音韵等方面的特点,体会其与诗人思想情感的融合,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进行古诗词群诗阅读的过程中,对群文情感脉络的把握是重点,是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体味诗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如《石壕吏》中的“听"字贯穿全诗。首先诗人听到“有吏夜捉人”。接着便是“听妇前致词”,诗人听到了老妇人在差吏面前的苦苦哀求,听到了老妇人和家人苟且偷生的艰难,听到了充满悲剧色彩的结局,饱含了诗人对老妇人的无限同情。最后“如闻泣幽咽”,“如闻"一词,既表现了儿媳妇因为丈夫战死、婆婆被迫从军而低声哭泣,也表现了诗人夜深了还未能入睡,还在倾耳细听老妇人一家的动向,表现了诗人对老百姓的无限关切和同情。而诗人之所以只是“听”,是因为当时“国事危急需添兵,然而丁壮殆尽,兵源枯竭"。这其中有多少矛盾和无奈啊。因此,一个“听”字,诉说了诗人对国事的忧叹,对战乱中百姓的悲悯。
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古诗词音韵的角度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节押的是“ao"韵,开口度由大到小,表现风的猛烈,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无力与绝望。第二节“力”与“息”,“贼”与“得"押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痛心。第三节“色”“黑"与上文“贼”“得"同韵,承接上文的痛心。草庐为风所破,已无法阻挡暴雨的侵袭,漫漫长夜不知如何才能挨到天明。此时诗人的内心是无奈与痛苦的。其后“铁”“裂"绝”“彻"同韵,诗人在这里将对家人的愧疚、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时局的忧虑融为一体,忧愤的程度一步步加剧。最后六句,“间”“颜"山”押韵,押“an"韵,为平声韵,而“屋”“足"通韵,诗人为天下苍生奋力呐喊,表现了诗人对广厦的期盼以及在苦难中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诗人也因此完成了思想与情感的转变与升华。
七、依据审美形式,开展比较阅读
古诗文最值得分析和鉴赏的部分是文章的审美形式。因此,教师需要按照审美形式来设置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对群诗进行对比和类比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的审美形式。
教学时,可把《望岳》(七下)和《春望》(八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这两首诗虽然风格完全不同,但诗人借以展现其磅礴气势、时代精神、生活信念的艺术生命力,却都是根植于“开元盛世”时期的,两者之间是有渊源的。
教学时,让学生思考《望岳》中“望"的内容,字面上的理解是泰山的高大雄伟,生命的蓬勃,实际上表现了杜甫的豪情与抱负,以及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由于“安史之乱”,杜诗的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春望》中“望"的内容,字面的理解是妻儿,是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但这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望”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郁和忧伤。
两者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选择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审美形式的差异。由于不同时期经历的不同,《望岳》的情感表达比较激昂,《春望》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通过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落差,体会到诗人前后的不同情感。
八、进行自主阅读,实现课内外融合
当教材所选的群诗阅读完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教师可以推荐课外群诗进行自主阅读,巩固所学知识。以教材内一篇带教材外多篇形成群文,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提高群诗联读的系统化。
这些课外群诗与所学的诗歌有一定的联系,基本是同一主题或同一时期的作品。如在学完了教材中的杜甫诗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江南逢李龟年》《月夜忆舍弟》《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教师首先设计课外群诗阅读任务:
这五首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同一时期,写作背景相似,请同学们分析这三首是如何体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请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布设任务之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了前面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读课学到的诗歌阅读方法的铺垫,学生就能顺利地进行群诗阅读,并从语言、音韵等角度写出对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的理解。
把教材内外多文本进行分类整合,形成系统的阅读理解结构,强调群诗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关注群诗联读的融合性,能有效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实现最优化的阅读效果。
初中古诗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在古诗课堂中的运用举例: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古诗五首》由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五首古诗组成。为了让学生对古诗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可将这五首古诗用“望远"为线串联起来进行整合教学。
一开始让学生先归纳五首诗中作者所“望”之景的选取上,学生可以找到五位诗人分别选取了天地、远山、浮云、青山、天涯为背景,可引导学生感悟所绘之景的辽远宏大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用词上带来的“开阔"的意境,感悟诗中从视觉的高低远近角度、色彩的冷暖角度,透露出的生命的律动、泰山的高耸、飞来山峰的巍峨、山重水复的流转和天涯的广阔;
接着结合五位诗人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最后聚焦“独、众、身、闲、护”等文字,体会诗人“与天地同化"的境界。
同为“望远”的五位诗人或在寻找自我,或是预见未来,或是重拾信心,或是感悟生活,或是乐观旷达。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压力继电器行业竞争动态与投资效益预测报告
- 2024年版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2024年某教育机构与某科技公司关于在线教育平台合作的合同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涉及连锁餐饮业
- 2024年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设施检测与维修协议3篇
- 2024年塔吊设备维护保养与操作人员培训劳务分包合同2篇
- 2025年道路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西宁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 呼和浩特草原之城规划方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工新时代
- 2024年绿壳鸡蛋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工会知识讲座》课件
- 医院环境终末消毒课件
-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船舶的结构形式)期末单元测试与答案
- 专家库选拔方案
- 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
- 电商客服工作手册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