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3、写实与想象。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性学习】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2、乐府诗:今天我们学习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3、《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三、朗读训练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2、教师带度。3、学生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教师注意知道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四、研读诗歌1、整体感悟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1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2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3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4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5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3、小结,朗读、背诵。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学生齐读,当堂背诵。五、【探究性学习】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作业: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3、写实与想象。【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写作背景导入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三、新授内容1、师范读,生跟读。2、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3、生齐读。4、分析课文内容:⑴分析字义: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行:运行。
若:如同。星汉:银河。
志:理想。⑵内容: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B、写景部分采用_____________手法,勾画了汹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耸立海中的_____________,岛上繁茂的_____________,给人以如画的感觉。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五、作业1、完成书后习题。2、背诵默写课文。六、预习下一课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三」这是学生第二次集中学习古诗。这五首诗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的。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已有的诗欹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丰富倩感,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教法学法]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美好情感。[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运用抢答的形式,简介作者。在黑板上写出曹操、李白、王安石、杜牧、杜甫五位诗人的姓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中抢答。(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李白(2)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他的抒情写景七言绝句,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小杜"。我们学过的诗有《山行》《清明》杜牧(3)他,曾是宋朝的一个臣相,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临川人。我们在上一个单元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王安石(4)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我们学过的诗有《舂夜喜雨》《绝句》杜甫(5)曹操由学生点评,要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学生朗诵曾经学过的以上诗人的诗句,读得好可示意学生鼓掌鼓励,激发诵读兴趣。(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三)赏析《江南春》茌江南舂天的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所有景物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怎么7下起了春雨,甫朝留下的许多寺庙,笼罩在烟雨蒙蒙中,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2学生阅读《江南舂》,思考:[问题一]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问题二]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诗中描写了莺、绿、红、水、村、山郭、酒旗下寺、楼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无哏贷美和向往之情)(四)作业I抄写五首诗。第二课时(一)齐诵五首诗(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I揭示标题,划出标题停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讨论、探究。[问题一]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要点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将诗人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奠大的精神慰藉。将月亮人格化了)[问题二]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要点提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三)教师范读《望岳》1介绍泰山。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舂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会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如此美景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看那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的景象。2讨论、探究。[问题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得到?(要点提示:登岳)[问题二]由此首诗,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混气概)(四)赏析《观沧海》I教师结合图画讲述:一个人登上一座山石,面对着波涛翻滚的大海和海中树木茂盛的山岛,看着一轮红日仿佛从海面升起。如果此时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战事连连告捷,正挥师北征,他会作何感想呢?(2)学生自由发言:具有(心胸开阔、雄心勃勃、野心勃勃、一统江山、囊括宇宙、称霸天下¨予肯定)。2诵读全诗。3合作探究。[问题一]诗中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问题二]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要点提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银河代表宇宙,可它们似乎就在大海里运行,从波涛中涌出。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像融为一体,绘摹出大海万千气象和吞吐星辰、囊括宇宙的气魄)(五)默诵《登飞来峰》[问题一]与《观沧海》相比较,二者在写法、结构上有何相似之处?[问题二]点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要点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深层含义,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六)作业背诵五首诗作者邮箱: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四」教学目标:1.识记作者、作品;2.有感情地背诵诗文;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教学重点: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二、检查预习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四、写作背景(ppt展现)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2.临:到达;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4.何:程度副词,多么;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七、诗歌品析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2)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句“山岛竦峙”展开的;(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九、复习总结略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五」引导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这四句千百年来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观沧海》教案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二、学习课文。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3.理解内容。4.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5.齐读、背诵。随堂测试及答案1、本诗作者,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军事家。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4、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5、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的气势。“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树木的,波浪的。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参考答案:1、曹操政治家2、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5、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6、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7、互文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8、苍茫动荡巍峨茂盛汹涌9、D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六」《观沧海》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作者、作品;2.有感情地背诵诗文;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教学重点: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二、检查预习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三
、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四、写作背景(ppt展现)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2.临:到达;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4.何:程度副词,多么;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让生回答,全班齐读)译文: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七、诗歌品析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2)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句“山岛竦峙”展开的;(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九、复习总结《次北固山下》教学用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沧海》让我们感受到了曹操的豪迈情怀,现在我们一起去体会另一位诗人的浓浓乡思。二、预读检查《全唐诗》、王湾、唐、五、律三、写作背景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四、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齐读全诗)五、诗句详解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逐步引导生翻译,全班齐读原诗和译文)六、思考回答问题1.诗中描写了什么时节的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七、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的哲理:(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八、主旨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齐读全诗黄俊凤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篇七」《观沧海》教案
满蛟
08本二071084205
《观沧海》
曹操
总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真正理解全诗的内容,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理解诗人在诗中运用的写实与想象、情景交融的手法,掌握包括作者简介在内的文学常识。2、过程与方法学会预习古诗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养成在深刻理解古诗词后背诵诗歌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品味诗人笔下的壮丽景象,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气概,进而培养学生宽广豁达的胸怀和深远的眼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切实体会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诗歌本身和教师的介绍,领会曹操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他诗歌的创作特点。课时安排一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用具使用多媒体大屏幕
分案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看过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曹操,也都或多或少地讲出一些与曹操有关的历史故事,关于曹操的评价,历来争议很大,想必同学们的评价也不一样,不过可以肯定一点,曹操是伟大的,否则他也不会建立不朽伟业,他有着广博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一点在他的很多诗中都可见端倪,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代表作之一:《观沧海》。二、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刚劲有力。三、写作背景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四、整体感知带着问题有感情地高声朗自由朗读课文(读几遍、正音)五、研读课文1师:先来理解题目,翻译很简单,就是看大海、观大海,那么诗题可不可以换成《观大海》呢?生:海水色苍,苍指颜色,是暗绿色,“沧海”比“大海”形象且内容丰富,故不可替换。2师:看前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碣石是指山名,“临”是动词,登临之意,以是目的连词,翻译成“为了”“来”,这些都要记住,那么谁能翻译并回答这两句诗交代了什么情况?生:我来到碣石山来观看大海。师: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生:这两句诗交代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来到碣石山的目的。有统领全诗的作用。师:根据这个开头,下文该写什么呢?生:写观海所见之景3师:读过全诗,从哪一句到哪一句是作者所见实景?生:“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六句诗的内容?生:眼前的大海水波浩淼,辽阔苍茫,在这渺远的海面上还有突兀耸立的山岛。再耸峙的山岛上,虽然已到了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仍然草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勃勃生机。在仔细看,秋天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气势雄浑。师:那么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书画展览服务合同3篇
- 土壤检测公司转让合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广告宣传代理委托合同范本2篇
- Unit 1 Friendship Experiencing and understanding language Reading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 临沂职业学院《过程建模与系统辨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4 地球-我们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教学实录)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4年度家居设计装修合作合同6篇
- 旅游运输大巴车出租协议书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第2框 我与集体共成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出租房屋安全检查制度模版(2篇)
-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 漏洞修复策略优化
- 乘风化麟 蛇我其谁 2025XX集团年终总结暨颁奖盛典
- 车间生产现场5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文书模板-《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种植协议书》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死亡诗社》电影赏析
- JJF(京) 105-2023 网络时间同步服务器校准规范
- 老年科护理查房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