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2024-2025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2024-2025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2024-2025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安2024-2025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安2024-2025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六安2024-2025高三上学期其次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2024年“考古中国”报道,考古人员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觉了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其既有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又有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浇灌系统。这些发觉可佐证,此时期(

)A.浙江地区最早培植出了水稻 B.文字创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C.社会活动已呈现较强组织力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依据材料中“大规模古稻田”“路网”“浇灌系统”可知,这些农田作业系统的建设须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来完成,这说明当时社会活动已呈现出较强的组织力,C项正确;“大规模古稻田”说明当时水稻种植已形成规模,但材料没有其他地区水稻种植早晚的比较,不能说明最早培植出了水稻,解除A项;“井”字形结构的路网只能说明当时稻田的形态,不能说明产生了文字创建,更不能说明文字创建进入成熟阶段,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地区文明,不能说明多元一体特征,解除D项。故选C项。2.西周晚期师㝨簋铭文记载,周王派师㝨率领齐师和其他武装平静东国淮夷的叛乱并顺当班师。同时期的晋侯苏编钟铭文也记载,周王吩咐晋侯苏协同自己亲征,参与对东方“夙夷”的作战,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下列说明最合理的是A.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 B.客观推动华夏认同的形成C.铭文记载反映历史全貌 D.诸侯的权力义务实现统一【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周王派师㝨率领齐师和其他武装平静东国淮夷的叛乱并顺当班师”和所学学问可知,西周时期周王室同少数民族的作战,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华夏的认同,B正确;西周晚期王室衰微,A解除;铭文记载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全貌,C解除;材料未涉及未涉及诸侯的权利和义务,D解除。故选B。3.道家认为悟道必定伴随着德行的积累,而德行的积累须要在社会生活中由近及远、从身到家,再到乡、邦国与天下的过程中进行,《道德经》载:“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表明道家学说()A.强调坚持个人独特的性格 B.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C.具有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孕育了中国古代朴实辩证法理念【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道德经》强调从身到家,再到乡、邦国、天下,由近及远地悟道和积累德行,表明道家学说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坚持特性,解除A项;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于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中国古代的朴实辩证法理念,解除D项。故选B项。4.2024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 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才智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 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存在“滇王”治理和郡守长官治理两套政治体系;且封泥作为信件的封缄,代表着此区域信件文书往来的对象,表明白当时地区治理中重视文书制度,这些都体现了统治者在边疆治理过程中的政治才智,B项正确;郡国并行制在汉初影响较大,随着文帝、景帝及武帝等统治者对其调整,郡国并行制在西汉中晚期后影响力渐渐减弱,解除A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解除C项;“推恩令”主要实施于汉武帝时期,且材料中的“滇国”与其无关,解除D项。故选B项。5.据如表推知,光武帝的度田措施旨在()东汉光武帝度田(丈量土地)的相关记载内容文献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后汉书·刘隆传》十六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于是南郡太守刘隆亦系狱,上以隆功臣也,免为庶人。《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A.减弱地方豪强势力 B.完善地方监察体系C.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D.重构封建经济基础【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目的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项亩及户口年纪”,“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可以看出这三项内容都涉及的是政府对于丈量土地的记载,而政府的目的是想通过丈量土地来增加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政府丈量土地是为了增加财政,并不是在减弱地方豪强势力,解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丈量土地,并不是在说地方监察,解除B项;此时封建经济基础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发生变更,解除D项。故选C项。6.两晋时期参预中心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上表的变更反映了()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心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削减,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出士族对中心决策的影响力增加,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化(本质),D项正确;据材料“高门士族占比”,无法体现特指江南士族,且结合时代背景,两晋时期始终是北方士族掌权,如西晋时期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甚至东晋晋室南迁后,相继掌权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也是南渡的北方士族,因此解除A项;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高门士族与豪强并不完全等同,通过土地兼并等其他手段获得大量土地、拥有私人武装、限制人口的群体为豪强,门阀士族则是通过驾驭文化而世代居官的名门望族,解除B项;C项说法相反,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解除C项。故选D项。7.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削减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西汉、隋朝(中国)。依据材料“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可知,与西汉京畿区相比较,隋朝的京畿区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延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隋朝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重心渐渐南移,亟需通过南粮北运等形式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隋京畿区的东移,与制度变革无关,解除A项;京畿区的东移,与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无关,解除B项;隋朝京畿区的变动目的是缓解经济压力,而民族融合是东移带来的影响,解除C项。故选D项。8.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加 B.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心化C.地方人才跨区流淌机制渐渐改善 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材料可知,隋朝取消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制后,大批举子和待选官吏从全国各地赴京应举参选,加之长安、洛阳两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各地士族不断向两京迁移,形成士族中心化的趋势,B项正确;题干与城乡差异无关,解除A项;士族由地方向中心汇合,加剧了人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解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解除D项。故选B项。9.唐德宗时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神宗时提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康熙帝实行“盛世兹生人丁,永不加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赋税征收长期以人丁为主要标准 B.农夫赋税负担逐步加重C.封建政府一贯重视缩小贫富差距 D.赋税征收方式日益简化【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唐朝、明朝、清朝(中国)。依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盛世兹生人丁,永不加赋。”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从唐朝的依据户籍、贫富为征税标准,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朝的永不加赋,说明其赋税征收方式在不断的简化,D项正确;从唐朝的两税法起先,以人丁为标准的赋税起先出现变更,解除A项;将人头税渐渐摊到土地中征收,在肯定程度上减轻了农夫的负担,解除B项;封建政府一贯重视缩小贫富差距,“一贯重视”与历史史实不符,解除C项。故选D项。10.自1167年起先,金世宗起先对猛安谋克制进行改革和重建,严禁猛安谋克户出卖土地、奴婢,禁止酗酒游宴,激励猛安谋克户亲自从事耕种。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猛安谋克户依旧无法变更懒散、畏战的面貌。猛安谋克制的衰亡源于()A.金世宗改革对封建化的逆转 B.猛安谋克的日益腐化C.因俗而治不适应多民族地区 D.社会条件的根本变更【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1167年起先(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猛安谋克制作为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系统,推动了女真民族的兴起,但进入中原地区以后,渐渐不适应更高的农耕文明发展的须要,其衰亡是必定的,D项正确;金世宗改革总体上是适应封建化的,解除A项;猛安谋克的腐化是干脆缘由,解除B项;猛安谋克制的衰亡不是由于因俗而治不适应多民族地区而是不适应更高的农耕文明发展的须要,解除C项。故选D项。11.给事中原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起先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更,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更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 B.保证了中心决策的正确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 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答案】A【详解】给事中原本是负责言谏官,掌侍从规谏,负责规劝皇帝,但是宋代之后渐渐成为监察官员,明代特地钳制六部,这种职能上的转变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推动了中枢权力的异化,A正确;给事中不负责决策,其有助于削减决策失误,但是不能保证决策正确,解除B;材料未涉及监察程序,解除C;明代废除了宰相,解除D。12.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君臣同治的基础是“为天下”和“为万民”,而“非为君也”,君臣皆应以“天下万民为事”;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A.认为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须要C.试图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答案】D【详解】由题目“君臣同治的基础是‘为天下’和‘为万民’……以天下万民为事……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可得当时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D项正确;由题目“为天下和为万民…·以天下万民为事……”可得强调的是民本,不是“专制阻碍社会进步”,解除A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明末清初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解除B项;题目强调的是民本思想,不是宣扬“自由民主”,解除C项。故选D项。13.朱元璋特别重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他亲自起草了很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强调对乡里百姓的法律教化和宣扬。例如《明大诰》中规定:“若一里之间,百户之内,见诰仍有逸夫(游民),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逸夫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材料可以说明明朝()A.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 B.社会等级秩序的规范C.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化【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依据材料“他亲自起草了很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强调对乡里百姓的法律教化和宣扬……‘若一里之间,百户之内,见诰仍有逸夫(游民),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逸夫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可知,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基层乡村的里甲制度、管理乡村事务的老人的选任、民风等方面进行规范,说明明代重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乡村治理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国家法律体系完善的结论,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等级秩序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解除B项;清朝设立了军机处,标记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解除C项。故选D项。14.明代松江地区民众夏季原本穿毡袜,万历年间,突然流行一种用尤敦布做的单暑袜,“远方争来购之”。于是商人在郊区开办了百余家单暑袜店,“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这一现象()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有利于新生产关系发展C.源于传统手工业的进步 D.变更了民众的衣着时尚【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缘由题。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依据材料可知,从本质上看,这些为商人生产暑袜的手工业者已经成为暑袜店商人的场外雇佣工人,而暑袜店的商人实质上已经成为了限制家庭手工业者的包买主式的工业资本家了,所以这种商业形式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B项正确;自然经济起先解体是在鸦片斗争后,解除A项;材料的现象源于市场的需求,解除C项;材料的现象是民众衣着时尚变更的结果,解除D项。故选B项。15.清代考据学传统特殊强调“实事求是”精神,留意详细分析的方法,讲求言必有据,无证不信的看法等,都有与近代科学方法相通之处。据此可知,清代考据学()A.继承发展了陆王心学 B.有利于思想解放学术发展C.催生了中国近代科学 D.动摇了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清代考据学所具有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建精神,有利于思想解放学术发展,B项正确;考据学和心学无关,解除A项;考据学与近代科学是两个概念,解除C项;考据学并未动摇理学的统治地位,解除D项。故选B项。16.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阅历,还汲取部分西方的浇灌技术;《天工开物》留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据此可知,明清科技()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依据材料“《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阅历,还汲取部分西方的浇灌技术;《天工开物》留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及所学可知,明清科技既传承了前代的科技成果,也有所创新,C项正确;明清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并非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解除A项;明清科技并未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解除B项;明清科技并未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仍服务于农耕文明,解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轼对于商鞅变法可以很快使国家富强起来,虽不否认,但认为这样的政策法令太过倾向于国家利益,民众却未必能得到多少实惠,特殊是在变法初行阶段,会让民众不理解或超过其承受程度而产生怨怒与抵触;并且变法措施重利而轻义,推行峻法酷刑而弃用道德教化,“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卒以此亡”。苏轼进而在《商君功罪》一文中提出了“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的观点,认为追求富国强兵而没有很好顾及民众的舆情与实惠,即使夺取天下,也会很快丢失。——摘编自杨胜宽《苏轼与郭沫若对商鞅评价的分歧及其缘由》材料二秦自孝公以后至于始皇,相传六代,沿守着商君的法制,嘉奖耕战,勤俭建国,发愤图强;又加以得到地理上的形势,居高临下,俯瞰着东方六国,远交近攻,进行蚕食……因此,秦虽变法最迟,而却收到了最大的胜利,变法以后仅仅一百三十年,在秦始皇的手里最终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同时也完成了此后统治全中国二千多年的中心集权的大封建局面。——摘编自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代序》(1)据材料一,归纳苏轼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观点产生的现实因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从唯物史观角度说明郭沫若高度赞扬商鞅变法的理由。综合两则材料,概述影响历史说明的主要因素。【答案】(1)观点:并不否认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富强;商鞅变法导致了强国弱民;商鞅变法使民众重利轻义,忽视了道德教化;商鞅变法从长远角度看,导致秦朝的灭亡。

现实因素:借此指责王安石变法,指出其变法措施的弊端。(2)理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转型;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

因素:时代变迁;说明者的立场。【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战国时期(中国)。观点:依据材料“苏轼对于商鞅变法可以很快使国家富强起来,虽不否认”可知,苏轼并不否认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富强;依据材料“认为这样的政策法令太过倾向于国家利益,民众却未必能得到多少实惠”可知,商鞅变法导致了强国弱民;依据材料“变法措施重利而轻义……弃用道德教化”可知,商鞅变法使民众重利轻义,忽视了道德教化;依据材料“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可知,商鞅变法从长远角度看,导致秦朝的灭亡。现实因素: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其借此指责王安石变法,指出其变法措施的弊端。【小问2详解】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理由:依据唯物史观可知,商鞅变法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依据材料“变法以后仅仅一百三十年,在秦始皇的手里最终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同时也完成了此后统治全中国二千多年的中心集权的大封建局面。”可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转型;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其次小问因素:依据苏轼和郭沫若对于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可知,影响历史说明的主要因素有时代变迁、说明者的立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一统”理念贯穿于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全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总结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先秦时期的“大一统”强调统治权的至高无上,还表现为强调政权的正值性与合法性。从空间上看,“大一统”反映了中心与地方的关系,主见中心对地方(包括四夷之地)的肯定权威,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和谐“太平世”。总体而言,“大一统”理念从秦朝到汉朝时期经验了“实践”“成熟”两个主要阶段的演进过程。——依据李龙、刘玄龙《“大一统”理念的法学解读和时代底蕴》提取材料中关于“大一统”理念的演进过程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的秦朝或者汉朝学问,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楚)【答案】示例一观点:秦朝是“大一统”理念的实践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一统天下,真正意义上推动了“大一统”理念从理论到整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实践。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政治上,首创皇帝制度,强调皇权至上,建立三公九卿制的中心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推行郡县制,实现中心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辖。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现了车同轨。思想文化上,书同文,加强思想限制。上述措施都是秦朝对“大一统”理念的实践,有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这些制度和措施符合历史潮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是“大一统”的初步形成期。示例二两汉是“大一统”理念的成熟期。两汉国家政权在形式上基本持续了“大一统”的局面。政治上,汉代的中心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对中心的威逼,经济上通过盐铁官营等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在民族关系上,汉代加强对西南、华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纳入中心王朝管辖。经过两汉的努力,基本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逼,捍卫了领土,爱护了农耕文明,体现了“大一统”关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要求。“大一统”理念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董仲舒将“大一统”思想系统化,形成一个全面、严整的理论。主见“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思想定于一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大一统”的理念也更加深化人心。由此可见,两汉从国家治理和民族关系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大一统”理念,而“大一统”理念的内涵也在汉代得以系统化,所以两汉是“大一统”理念的成熟期,对统一多民族国【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秦朝到汉朝(中国)。首先,提取材料中关于“大一统”理念的演进过程的一个观点,如依据材料““大一统”理念从秦朝到汉朝时期经验了‘实践’‘成熟’两个主要阶段的演进过程”,可拟定观点:秦朝是“大一统”理念的实践期或两汉是“大一统”理念的成熟期。其次,结合所学的秦朝或者汉朝学问,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论述“大一统”理念。最终,总结升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变更状况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人口(万户)西汉2470.6859985785唐代3920410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材料二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其次次是唐朝时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这几次南迁都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在求生的欲望下,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徙。而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更,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更。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更趋势,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变更的观点。【答案】(1)趋势:人口总量虽有波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南方人口数量及比重持续增长,北方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南方比重渐渐超过北方。(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缘由:西汉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总体相对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北方战乱动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评析:材料认为,北民南迁促进了中国古代人口重心的变更,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更。这一观点有肯定道理。三次大的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优秀的人才、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秀的文化,这不但干脆增加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有利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南方成为文化和经济重心,北民南迁只是重要缘由之一。南方民族交融与共同努力、统治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战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南方自然条件优势显现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材料中的观点并不能全面说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迁。(“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趋势:依据材料数据可分析出人口总量虽有波动,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南方人口数量及比重持续增长,北方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依据材料“南方62.9%”可分析出南方比重渐渐超过北方。(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缘由: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西汉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总体相对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结合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史实可分析出北方战乱动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结合南方经济发展可分析出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依据材料“”可分析出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从古代朝代变迁、江南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的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依据材料“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更”可分析出材料认为,北民南迁促进了中国古代人口重心的变更,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更。这一观点有肯定道理。三次大的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优秀的人才、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秀的文化,这不但干脆增加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有利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南方成为文化和经济重心,北民南迁只是重要缘由之一。南方民族交融与共同努力、统治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战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南方自然条件优势显现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材料中的观点并不能全面说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迁。(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20.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变迁是探讨封建社会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