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_第1页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_第2页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_第3页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_第4页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RuralandUrbanAreas核心素养1、理解地域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习俗、艺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体现在城乡景观上。2、分析地域文化影响:分析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具体影响区域认知011、多角度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2、批判性思维: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质疑和反思关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传统观念或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综合思维021、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2、倡导可持续发展:关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建议。人地协调观03实地考察与调研:具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04目录01地域文化0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03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地域文化一地域文化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不同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优势产业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新西兰毛利人埃及文明俄罗斯红场地域文化的特点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中,“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其范围大小不等。地域文化的特点多样性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类型、组成和景观等方而,根据属性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前者一般以物质形态存在,较为具体,例如民居建筑、遗迹遗址等;后者主要包括节日庆典、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相对抽象。地域文化的特点独特性地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地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1)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地区人口分布生产活动生活习惯东部农耕区人口众多,密度较大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畜牧企业以粮食为主食,传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内容拓展西部牧区人口较少,密度很小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品加工厂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广大牧区牧民长期以来以蒙古包为主要居住场所,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1)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内容拓展(2)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内容拓展

北方南方耕地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水稻、油菜、甘蔗等传统民居以土坯为原料,注意防寒以砖瓦为原料,注意通风散热主食面食大米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2)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活动探究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黄土高原活动探究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北京活动探究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潮汕活动探究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青藏高原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其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的体现往往体现在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等方面。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的体现(1)城乡景观空间尺度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的体现(2)城乡景观的体现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的体现(2)城乡景观的体现城市建筑的格局和景观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的体现(2)城乡景观的体现国外城市的建筑格局及建筑物风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地域文化的体现(2)城乡景观的体现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民间文化艺术乡村景观是集合聚落景观、经济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包含美丽的田园风景、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1)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内容拓展乡村景观是集合聚落景观、经济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包含美丽的田园风景、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1)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内容拓展(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景观与格局的影响内容拓展福建客家土楼三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民居建筑。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

土楼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

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

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土楼就应运而生。福建客家土楼

表现分布多建在闽西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形成时期宋元时期,经明清和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地位素有“东方古城堡”“世界民居建筑奇葩”之称,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建筑材料土、石、木、竹等建筑特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一般高三四层,第一、二层无窗,仅有的大门一关,便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生。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文化体现建筑选址由于平地已由原住民所占,作为外来移民,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建筑景观土楼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福建客家土楼土楼,俗称“生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及部分的客家土楼,是我国传统民居中的一种特殊的建造形式,按照其建造形状来分,土楼主要有方楼、圆楼和“五凤楼”,还有凹字形、半圆形,八卦形等,其中方楼与圆楼最为常见,也有圆形和方形组合而成的建筑。2024年5月,央视热播剧《我的阿尔泰》火爆全网,影片完美展示了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风土人情。位于阿尔泰喀纳斯河谷地带的禾木村。是蒙古族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村庄”。也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原始古朴的小木屋是图瓦人传统民居的标志。下图为禾木村小木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瓦人选择采用原木建造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A.外表美观 B.质地坚硬

C.防风防寒 D.就地取材2.据图观察,小木屋房顶形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大风吹翻房顶 B.防止积雪压塌房屋C.加固墙体防止垮塌 D.防止暴雨大量渗漏DB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之一,正房坐北朝南,不留后窗,窗前多植树,屋内冬暖夏凉。图为我国某地保留的四合院景观图,现今该地区住宅仍采用坐北朝南布局,但很少新建四合院。据此完成问题。3.正房窗前种植的树多为(

)A.针叶树 B.落叶阔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常绿硬叶树4.窗前植树的主要目的是(

)A.遮挡视线 B.美化环境 C.冬季御风 D.夏季遮阴5.该地区现今很少新建四合院的原因可能是(

)①户均人口减少②宅基地供应紧张③技术要求高④建筑成本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DA广东开平碉楼,是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状似碉堡,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马降龙碉楼群,是当地黄、关两大家族的海外侨民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所建,呈现“上身洋装,下身唐装”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开平3次大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马降龙碉楼群所在地的自然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