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第一讲 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第一讲 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第一讲 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第一讲 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纵横双修力创新质璧合两史智驾高考第一讲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北斗导航定时空●

真题考点定位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先秦政治文明①新课标卷·T1·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贫富差别②湖南卷·T1·西周血缘政治③甘肃卷·T1·原始社会的“大房子”①新课标卷·T1·良渚、龙山文化②新课标卷·T2·儒家:法家治国方略③湖南卷·T2·战国任相浙江卷·T1·西周分封制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古代中枢管理制度①新课标卷·T3·三国“禅让”②黑吉辽卷·T4·宋朝赦书印递体现国家行政能力③湖北卷·T4·元朝中书省奏议④浙江1月卷·T4·西汉初置尚书⑤湖南卷·T5·唐朝至五代军制变化⑥湖南卷·T6·元到明圣旨变化⑦甘肃卷·T2·秦代行政文书①湖南卷·T4·宋御史、谏官②北京卷·T5·清奏折①广东卷·T3·三省六部制②湖南卷·T5·清代君主集权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古代地方行政与基层组织①湖北卷·T3·唐朝藩镇割据②湖北卷·T5·明太祖建宗室藩屏③湖南卷·T2·汉初郡国并行④湖南卷·T3·东汉至南朝豪强势力新课标卷·T3·汉代州制①广东卷·T2·汉代封国制与“奉朝请”②山东卷·T16·隋代政区改革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古代官员的选拔与治理①新课标卷·T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选贤与能”理念②黑吉辽卷·T3·唐朝科举考试弊端③黑吉辽卷·T17·明朝名帖变化及原因④浙江1月卷·T22·魏晋九品中正制、宋代科举制⑤山东卷·T3·宋代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①新课标卷·T4·李元凉②湖北卷·T5·明代科举③湖北卷·T16·军事人才④湖南卷·T3·南北朝选使⑤山东卷·T2·汉尚牛车①湖南卷·T3·隋唐选官制度的变迁②山东卷·T4·明代监察制度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命题分析1.从命题形式上看,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史料形式上多以文字、图片或表格为主,凸显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蕴含家国情怀,培养制度自信。2.从命题内容上看,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集权下皇权的加强、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此消彼长、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历年高考命题的核心区域。3.复习备考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诞生应从唯物史观角度加以分析,对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认识需要站在历史长河中去探究其对中华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汉唐宋明时期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及选官用官变革更是命题之重。●

基础体系构建●

综合线索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奴隶制时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没落的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后续影响仍长期存在。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封建时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走向落后的阶段线索一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二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三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创新硬核聚焦高频考点备考攻略先秦时期的国家治理制度把握“一个特征”“三个重要制度”“一个转型”(1)“一个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2)“三个重要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3)“一个转型”:宗法分封制被破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把握“一个主体”“四个阶段”(1)“一个主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四个阶段”:先秦萌芽→秦朝确立→汉至元发展→明清强化

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把握“一个核心”“两个角度”和“三大制度”(1)“一个核心”:在选贤任能方面,形成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体制,以维护皇权统治

(2)“两个角度”:官员的“选拔”和对官员的“管理”(3)“三大制度”:选官制度、官员考核制度、官员监察制度

鸿蒙操作掌核心导向一先秦时期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

核心价值引领先秦时期,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的治国理念,同时形成了一整套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长期持续的早期国家制度。●

必备知识贯通原始社会禅让制: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夏、商、西周时期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启继父夏禹之位。②内外服制度:商朝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对外服(附属国)控制力有限。③分封制与宗法制:出现于商朝,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④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⑤世卿世禄制: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强调出身和门第高低春秋战国时期①列国纷争: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西周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②华夏认同:春秋时期,戎狄蛮夷等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多元性①起源多地性: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域起源(东北、黄河、长江、珠江,甚至新疆、青藏),多源并起,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遗址。②文化多元化:每个文化区域都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如红山、良渚文化玉器发达但没有青铜器,中原青铜器多为动物纹饰,而三星堆青铜树、青铜人、金面具独具特色一体性①相互联系走向一体:各文化区域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相互辐射、吸收、交流,中原文化区更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逐渐形成共同的社会生活特点。②中原地区成为核心:各文化区相互兼容、相互影响,中原地区日益领先,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并向外辐射。如以炎黄为主形成华夏族2.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涵及关系权力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权力继承: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权力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宗法制是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3.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四个特点4.先秦时代的中国华夏认同拥有天下共主地位与权威的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继出现,均是纵向上传承和认同三皇五帝以来的历史文化传统,横向上获得天下各地邦国、诸部政治与文化认同的产物。夏代的九州、五服、四海,商代的内服、外服,周代的王畿内外人民对夏、商、周王朝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是三代王朝在近2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维系天下共主政治地位的深层机制。天下各地邦国与诸部对于三代王朝政治上、文化上的普遍认同,则是古代“中国”最终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根本内在原因。夏商周三代王朝对三皇五帝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赓续和发扬光大,是古代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动力源泉。春秋战国时代,戎狄蛮夷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稳定发展。●

典题实达素养1.(2024·新课标卷)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墓葬中随葬品的多寡反映出贫富差别开始出现,阶级已经萌芽。这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特征,D项正确;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贫富差别不大,并未出现阶级分化,排除A、B、C项。故选D项。2.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答案】

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部落内部的活动和事务逐渐增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场所来进行公共活动、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作为部落首领的居所。这表明部落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分工在不断发展和细化,不再是简单的群居状态,反映了这一时期部落组织日益复杂,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矛盾逐渐加剧,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提及劳动分工更加明确的内容,排除C项;此时国家形态尚未初步具备,国家的形成通常需要更高级的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条件,仅“大房子”的出现不足以表明国家形态的初步具备,排除D项。故选B项。3.(2024·湖南卷)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国人虽能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也只是更换宗主,这说明即使国君可能因国人的意见而被更换,但新立的国君依然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继承,维护了血缘政治的传统,说明血缘政治色彩浓厚,B项正确;“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说法错误,国人虽能发表意见并产生一定影响,但最终决定权不在国人,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表明宗法制度在当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非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导向二古代中枢管理体系的演变●

核心价值引领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当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读懂“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中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有别于西方,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当前,社会开放性所带来的全球风险、社会危机以及新型社会治理力量的兴起,迫切需要中国从古代政治运行机制中汲取智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予以回应,这正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主题。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枢体制的演变●

必备知识贯通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原则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西汉(发展)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削弱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明清(强化)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1.秦汉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贡献(1)“大一统”的观念认同: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政治制度基础,“大一统”的观念逐渐形成。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措施,使“大一统”得以巩固和发展。从此以后,“大一统”逐渐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2)“中央集权”的制度认同:秦汉时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随着秦统一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应运而生,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又高度集中于皇权。与皇帝制度相适应的是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和官僚体系,保障了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实施。(3)“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秦汉时期是一个由文化多元到逐渐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秦汉时期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不仅很快实现了“书同文,行同伦”的理想,而且汉代尊崇儒术,儒家思想被用作统一思想、道德和文化的武器。从此,统一的文化思想、统一的道德伦理和统一的心理素质,即统一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民族中形成。2.隋唐制度创新的历史启示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隋唐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铸就了隋唐的繁荣时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紧密相连的。(2)制度创新要适应本国国情,顺应生产力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国情的创新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唐朝设节度使,不利于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使唐朝走向衰败。(3)创新是在历史继承中的创新,也是政治制度历史变革中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隋唐科举制强化了两汉察举制的考试因素;而三省六部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汉武帝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的形成时期。(4)每一个封建王朝走到盛世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弊端,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能缓解社会矛盾,延续王朝的寿命,但是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如隋朝“开皇之治”后仍不能避免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开元盛世”后,仍有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等。因为封建王朝弊端的根源还在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3.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四大手段4.制约皇权的四种力量朝议(廷议)制度:指国家遇到重要事务,由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决断的制度。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官僚制度:秦朝时期确立官员有法律制度作为办事依据,有制度赋予的权力,朝议制、三省六部制等,官僚制度制约皇权,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统治。重史传统:青史留名为自己寻找高尚的历史定位,是帝王们极为重视的。重史传统可以借鉴历史的力量以及前代帝王尤其是有作为的帝王对同类事务的处理办法,来表达观点、制约帝王或影响朝廷决策。儒学对皇权的制约:儒家的“德治”“仁政”从道德层面制约皇权;“孝顺伦理”从价值观层面制约皇权;“天人感应”和“天理”的主张则从敬畏层面制约皇权。5.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特点具体表现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弱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典题实达素养1.(2024·甘肃卷)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知,秦政权制定的“式”作为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严格遵循“式”的要求,这说明了秦代文书行政的标准化,C项正确;统一文字度量衡主要是在文字、长度、容量和重量等方面的统一,与“式”所体现的文书制作格式和规范不是同一范畴,排除A项;“式”的推行重点在于规范文书行政,而非强调严刑峻法统治,排除B项;“式”不仅仅针对地方的治理,且材料中不能看到不断完善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2.(2024·浙江1月卷)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曹分别主公卿、主郡国二千石、主凡吏民上书、主外国夷狄、主断狱,分别负责具体政务,反映了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C项正确;汉成帝时期的尚书台属于秘书机构,还未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以削弱相权,排除B项;材料表明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但未体现对皇权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3.(2024·新课标卷)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的方式实现,禅让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大批官僚集团的心理需求,他们也希望皇帝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权臣们,这样不仅仅能使政治局面和平过渡,同时从根本上也维护了官僚集团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太过绝对,不能依赖禅让方式就实现政治的和平稳定,排除A项;“放弃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政权的延续仍是家天下,排除B项;皇帝下诏主动退位,本质上是被迫的行为,权臣实质上仍是夺取了皇帝的权力,这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忠”,排除D项。故选C项。4.(2024·湖南卷)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新藩镇军队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而中央禁军力量的强大则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这有助于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局面,为重新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说法过于绝对。虽然这些变化对遏制藩镇割据有积极作用,但不能说从源头完全消除了藩镇割据,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力量的变化,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5.(2024·黑吉辽卷)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答案】

B【解析】材料提到赦书抄录多有差错,导致地方官员在落实赦书诏令时,存在失当的现象,故令刑部摹印颁行,赦书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有利于政令的传递,上下一体,减少失误,故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赦令更加规范化,其推行范围并未因此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众法律意识的高低,赦令的规范有利于地方官员的落实和管理,排除C项;“完善”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并非强调赦书的传递程序,而是内容的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6.(2024·湖北卷)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

)A.抑制土地兼并 B.优容江南经济

C.简化赋税名目 D.提高南人地位【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前期,南方地区纳税较北方轻,这说明元朝前期,政府优容江南经济,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没有简化赋税名目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南人地位低下,排除D项。故选B项。7.(2024·湖南卷)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元朝圣旨形式‘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圣旨形式保留了蒙古文化元素,A项正确;材料没有民族矛盾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无法由此看出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排除C项;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导向三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

核心价值引领“郡县治,天下安”(《史记》司马迁),基层稳,国家安,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同志强调,政府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部署,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必备知识贯通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基层组织周朝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基层组织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秦汉时期县下设乡、里,后代基本沿袭乡里制度汉朝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后导致七国叛乱;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晚期,“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基层组织隋唐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期后,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从而形成路、府(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多级行政制度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基层组织明清明初,废行省,设三司;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1.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历史解释(1)中央集权的四种方式纵向收权: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层层控制;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横向分权:分割地方权力,相互制约。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对地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并须籍贯回避。采用犬牙交错的地方行政区划原则: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山川形势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来确定。从元代开始,行政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统治格局。(2)地方体制演变的特点动态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经济差异: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经济落后地区则相反。下稳上动: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处于震荡变化之中,而“县”一级行政区则具有稳定性。集权推动:王朝中央集权,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度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由虚入实:古代高层政区很多由非行政区,即监察区或军区演变而来,政区长官由中央官员演变而来,如宋代的路、明代的巡抚等。(3)央地关系演变的启示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的一种政治关系。历史证明权力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无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达到权力的有效平衡,最主要的是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2.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社会,因此乡村治理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由于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因此,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乡官里吏在催征钱粮时往往需要族长的配合,有时则表现为宗族家长直接担任乡官里吏,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忠孝治理乡村: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首要的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庭成了国家的缩影,国家成了家庭的放大。而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忠和孝作为两个重要的价值观,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乡绅有限自治: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有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的代表,他们又需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典题实达素养1.(2024·湖南卷)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答案】

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未能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导致地方统治缺乏根基,容易引发反抗。而楚地在秦朝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这使得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对于像楚地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地区,不能完全采用单一的郡县制进行管理。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传统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安抚民心,稳定统治,D项正确;仅从楚地反秦斗争声势最大不能直接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排除A项;“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这种说法过于绝对,秦统一六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排除B项;秦朝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不能简单地说不适用于楚地,而是秦朝的统治方式在楚地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2.(2024·湖南卷)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口数(万)人口数(万)东汉永和五年(140)64.98281.32西晋太康初年(280—289)14.2385.39南朝宋昇明三年(479)4.1933.48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

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知,从东汉永和五年到南朝宋昇明三年,湖南地区官府掌握的户口数和人口数下降幅度很大,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不断,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流亡南下,南方人口相对来说,下降幅度较小,而材料中的官府掌握的户口数和人口数十不存一,这说明部分户口数和人口数被地方豪强大族掌握,C项正确;大规模的瘟疫流行不是官府控制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此时期南方相对安定,排除B项;官府组织移民可能会使人口在地区间发生流动,但通常不会导致总体数量如此大幅度的减少,排除D项。故选C项。3.(2024·湖北卷)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

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节度使的更替,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并且具体的任命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藩镇的独立性受到朝廷的限制,A项正确;“官员”所涉范围较大,与题干所涉范围不一致,排除B项;外重内轻局面是在天宝年间出现,排除C项;“宦官传达”属于正常现象,无法得出宦官权力有所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4.(2024·湖北卷)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导向四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核心价值引领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是保证国家政治运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统编新教材讲述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演变等内容。当前国家倡导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的选拔与监督,是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要依托点。高考命题主要以选官制度中察举制、科举制为主,科举制以考查积极影响居多。复习时注意中国古代选官与管理制度形成过程、制度特点、影响作用及宋朝的文官政治等。●

必备知识贯通阶段选拔阶段考核监察西周至春秋世官制秦汉上计制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设刺史战国至秦及汉初军功爵制隋唐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两汉察举制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台谏合一阶段选拔阶段考核监察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明有考满和考察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隋唐至明清科举制清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将六科并入都察院1.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1)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2)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3)选官上:科举制度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入仕的机会。(4)教育上: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对科举制的全面认识(1)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2)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培养封建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以及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3.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监察出于皇权、维护皇权,位卑权重。为了保证监察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的监察地位,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2)单线垂直,监察机构自成系统。从中央(皇帝)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的相对独立体系。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机构的上下一体,监察官员行使权力的高效。(3)监察方式的多样化:中国古代各王朝都有制度化的监察机构,也有暗访、暗查的机构设置,明朝甚至出现了特务机构——厂卫,清朝设立了奏折制度,对官吏的监察多种多样。(4)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中国古代的监察权与行政权高度重叠,使很多监察机构演化成地方行政机关,如汉朝刺史、唐朝的道台、宋朝的路使。(5)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和素质。要求监察官员既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并根据政绩对监察官员进行考核。监察制度以小制大,以内制外。监察官员品级不高,但可“风闻奏事”,凡属国家政事,无论大小均可监察,在执行监察时可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

典题实达素养1.(2024·新课标卷)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其思想较为保守和倒退,并不积极主张变法改革,延揽人才,C项正确;儒家思想中孟子、荀子分别提出“仁政”“隆礼重法”等思想,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其主张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诸侯国变法改革的需要,排除A项;墨家代表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尚贤”,希望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排除B项;法家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主张今必胜昔,因时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2.(2024·黑吉辽卷)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经科考试,侧重考查死记硬背的内容,这不利于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机械默写使得学问逐渐走向僵化,故材料所述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A项正确;明经科考试内容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并非复兴儒学,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在阐述明经科考试的弊端,并没有提到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学教育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3.(2024·山东卷)下表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簿。……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王猎累应进士不第后选择治生积钱,而后又感叹这会败其志,虽然小有成就,最终在庆历用兵时因范仲淹推荐而出仕,这反映出宋代士人将入仕作为价值追求,屡次不中,被迫从商,后来仍主动放弃商人身份去谋求仕途,最终成为永兴蓝田主簿,说明传统的抑商观念制约了阶层流动,B项正确;王猎一心追求仕途,价值观念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王猎主动放弃了商人身份去出仕,表明商人政治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排除C项;宋代的主要选官方式是科举制,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4.(2024·浙江1月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马端临《文献通考》等材料二北宋富弼言:“求人之本,唯科场最大。”“国家沿隋唐设进士科,自咸平、景德以来,为法尤密,逾于前代。”南宋朱熹言:“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元仁宗曰:“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元宰相奏言:“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学、朱晦庵注释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元欧阳玄云:“贡举法行,非程朱学不试于有司(职官),于是天下学术凛然一趋于正。”——赵汝愚《宋名臣奏议》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始造”之本意。结合所学,说明“法弊”之表现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逾于前代”之处。简析元朝科举“非程朱学不试”的原因。【答案】

(1)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