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讲丝绸之路惠东西一带一路利全球一、学术情境拓展(一)古代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等。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千米的陆上通道。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最早开辟也始于秦汉时期。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经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草原丝绸之路”在陆上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突厥人的西迁,多是沿这条商路进行的。“西南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国南方地区对外贸易的通道,包括历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等。它以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二)当代“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讲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故事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刘良北京为“一带一路”合作共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肩负着新的全球担当和战略使命,正在并且必然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讲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故事:从光荣职责到卓越实践“一带一路”从倡议的提出到成为实实在在备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走过第一个蓬勃十年。首都北京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首要舞台,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主场外交的第一主场,是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讲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故事,就要讲好北京在“一带一路”共建中的光荣职责和卓越实践。十年来,北京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北京积极履行首都“四个服务”光荣职责,扮演好“一带一路”国际交往会客厅角色,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建重大国事活动提供了高标准的服务,为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加强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二个方面,北京以首善标准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卓越实践,积极推动北京智造、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北京品牌走出国门,走进共建“一带一路”各国,为各国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的提升注入来自北京的新动能,同时也为北京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开辟新的空间。时至今日,北京和“一带一路”共建各国的进出口总值超过北京进出口总值的50%。共建“一带一路”各国正日益成为北京国际合作和国际交往的主要对象,成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国际动力源。全球担当与战略使命:从世界和中国的“两个大局”到首都的“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习近平主席曾经用“两个大局”描述世界和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北京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的崭新形势。北京要在下一个金色十年的“一带一路”合作共建中主动撑起全球担当和战略使命。一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北京要有全球担当,要积极主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的发展事业,在新的十年以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大格局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能力,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各国深化国际合作和国际交往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当今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新阶段,北京肩负新的战略使命,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使命,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各国各地方之间的互惠合作,更好吸引国际高端资源聚集,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能级,为首都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新的更强劲的国际化动能。全球担当与战略使命,要求北京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高标准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格局和国际交往总体布局。在“一带一路”共建高质量发展中,要以大国首都的政治中心担当为牵引,努力推动国际国内文化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增强文化中心影响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提升——打造和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开启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国际交往下一个“金色十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开启“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擘画了宏伟蓝图。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和平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好实践,同时也是践行三大倡议的全球发展之路、全球安全之路、全球和平之路。放眼未来,北京要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要以打造和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为愿景,开启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国际交往“金色十年”。一是发挥北京重大国事活动保障优势,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合作重大国际活动保障能力。进一步打造“丝路会客厅”,积极争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组织、合作机制、平台项目落户北京,推动形成更多“北京宣言”“北京倡议”“北京行动”,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治理参与度,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活动中心。二是发挥北京研发创新优势,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强化北京创新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共建各国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完善多层次创新合作体系,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发挥北京文化资源聚集优势,讲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故事,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水平,推动“一带一路”多领域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北京文化交流平台在“一带一路”共建各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枢纽城市,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四是发挥“北京服务”品牌优势,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交往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引领“数字丝绸之路”共建,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能力,强化“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提升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全流程服务效能,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服务中心。十年来,北京谱写了“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的精彩篇章,未来“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的高质量发展呼唤北京更加精彩的演绎,北京必将能够精彩演绎。二、基础综合导学(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过程1.西汉时期开辟四条丝绸之路西汉开始,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在历史上被称为“凿空”。这条通道以西汉都城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赢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还有“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它们和“海上丝绸之路”并存,中外贸易、文化交往逐渐发展起来。2.唐宋元时期陆海丝绸之路的演变唐朝前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并举,唐朝后期开始,北方局势不稳,对外贸易交往主要转为海上运输,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南宋时,海外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3.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萎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后来,为防止东南沿海倭寇与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威胁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组织下进行。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特许广州“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外贸易逐渐萎缩。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三、高考点向探究1.(2024·安徽卷)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 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 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了大量物种传入唐朝,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呈现,故体现出唐朝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不涉大唐风俗外传,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断龙胆香等是否为市民所享用,材料也无法体现市民生活悠闲雅致,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段成式父子文学作品是何种体裁,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北京卷)“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