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教学计划6_第1页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6_第2页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6_第3页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6_第4页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学计划训练对象分析受训对象在触觉功能方面存在异常,表现在触觉过于迟钝,对疼痛刺激不敏感,身体活动协调性差,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害怕拥挤,缺乏自信;其在动作能力方面也存在异常,表现在走路不稳定,摇摇晃晃,不走直线,用指尖拿东西,并且东西经常会掉在地上。训练目标1、通过呼吸放松训练和肢体放松训练,促进呼吸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激发呼吸肌群进行有效运动,促使所有用于运动和摆姿势的肌群之间达到协调与平衡;2、通过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3、借助球类对儿童进行被动训练,加强身体与各刺激物的接触,提高大脑统整处理触觉信息与活动中获取其他信息的能力,增加儿童各种感觉间的协调。具体量化目标:完成用大笼球对儿童进行振动、揉搓、滚压部分的训练;4、通过走直线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走路的稳定性以及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具体量化目标:能够独立完成大约十米的直线行走,不脱离直线。训练资源要求训练器材:大笼球、触觉球、万象组合、平衡踩踏板、手拉踩踏石、丁字椅训练的主要组织者(主训):闫美玲训练的辅助者(辅训):王俊训练项目及技术要素(一)训练准备情况检查受训学生活动技术要素训练教师活动技术要素1.选择自己训练空间,排查周围危险物。2.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3.提前完成饮水、排便。4.衣着宽松、带/扣紧切。5.如有身体不适情况,报告训练人员。1.安排受训学生训练场地,组织受训学生排除周围危险物。2.要求学生排查随身携带的物品。3.询问学生的饮水、排便情况。4.观察并询问学生的身心状态,做出合适的安排。(二)全身准备活动结合呼吸放松训练进行全身性的准备活动和下肢关节肌肉的准备活动,提高个体的整体代谢水平,防止肌肉、关节在训练中受损。虽然该活动是作为准备活动,但实质上已经开始了身体肌肉、协调能力的训练。1、双肩交替运动2、双臂划圈运动3、体转运动4、手腕、踝关节运动(三)针对性训练1、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器械:小触觉球体位及姿势:站立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右手五指抓握小触觉球,然后传给左手,传递五次保持不掉;然后是拇指和其中的三指抓握小触觉球,进行左右手传递,传递五次保持不掉;此后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拇指和其中的两指以及拇指和其中的一指抓握小笼球的操作练习。难度调节与变式:增加传递次数,保持不掉(1)、当儿童站在平衡木上晃动时,可以把他双臂伸展,以保持身体平衡,也可以让他双手叉腰或双手平举,尝试不同的感觉。还可以让儿童闭眼做上述动作,让他体会离开视觉补偿后身体的本体感觉和平衡感觉。(2)、可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缓慢移动身体,不同的平衡反射,对前庭体系的平衡帮助很大。(3)、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一边晃动,一边进行抛球、接球,一边晃动,一边拍球,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运动企化能力。7、平衡台蹲起运动让儿童站立在平衡木上,进行自由的摇晃时,由指导者发出口令并示范,让儿童随着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以及伸手、屈臂等动作。8、平衡台上的移动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先进行自主摇晃,然后指挥他移动身体,如往前进一步,往后退一步,向右转向后转等。4、大、小笼球的训练大笼球是直径60-100厘米的弹性充气圆球,在感觉统合训练中有着广泛而特殊的作用。(一)、功能增进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丰富儿童的前庭感觉,促进前庭体系的发展,强化身体肌肉的伸展能力,促进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对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的儿童也有很大的改善,它也是测试儿童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每周一次,每次20-30分钟。(二)、方法1、俯卧大笼球让儿童俯卧在大笼球上,指导者抓住他的双脚,将两腿平举,并做轻微的前后推拉和左右转动,前后左右快慢的变化,可以丰富儿童的前庭感觉,让他有更好的重力感调整。指导者也可以双手按住儿童的腰部,让大笼球做前后左右运动转动,这时应注意儿童的头部位置,如果儿童的头部不能很好地摆在正中间,容易左倾或右倾,便会导致身体往同一方向滑,从大笼球上落下来,表明儿童的前庭平衡发展不足。因此,大笼球可以测试儿童的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2、俯卧小笼球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儿童的腹部,让他趴在上面,双手双脚接触地面,自己操作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或转动,带动弹力球在腹部下面滚动,以强化儿童身体各部分对重力的协调感。3、仰卧大笼球让儿童仰躺在大笼球上,以腰部为支点,由指导者抓住儿童的双脚、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动和滚动。注意提醒儿童留意体会全身、关节和肌肉的感觉,协助他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这对儿童运动企化能力的养成很有帮助。4、依靠小笼球将小型弹力球放在墙角,让儿童颈、后背或腰部靠在上面,扭动身体使球,在身体和墙壁之间滚动,或晃动身体使之受到挤压,也可将小型弹力球置于儿童的背后或腰下,让儿童自己去滚动。5、坐上大笼球将儿童扶坐在大笼球上,进行前后左右推动,让大笼球在儿童屁股下面做前后左右的转动,也可扶者儿童的身体,利用大笼球的弹性进行有节奏的上下振动。对大一些的儿童知道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笼球的稳定,知道他自己扶着墙壁、桌沿或其它扶手保持平衡,移动绳梯使大笼球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或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笼球上做上下振动。活动延伸:(1)、让儿童坐在大笼球上,由指导者协助保持球的稳定,指导儿童双手平举或叉腰保持平衡。(2)、让儿童坐在大笼球上,一名指导者协助扶持住大笼球,另一名指导者递球或小圈圈给他,让他身手接球并将球投到指定的小篮子里,也可以由另一名指导者与他抛接球的练习,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和运动企化能力。。大笼球上的游戏可持续摇晃60下到200下不等,对不适应的儿童,可先做20下,逐步增加的60下,才能发挥调整重力感的功能,以后慢慢增加,可以强化儿童对自己身体操作的信心和勇气。6、坐小笼球将小弹力求放在儿童屁股下,鼓励儿童屁股使劲往下压,设法坐扁屁股下的弹力球,还可让儿童坐在球上做各种游戏。如跟儿童面对面的坐在球上玩指眼、耳、口、鼻的游戏或拍手游戏等,及抛球、接物品、套圈圈等游戏。5、慢蹲慢站

教学目的与作用:

1.肌肉的松懈

2.建立平衡的能力

a.

脚肌力

3.促进关节灵活

b.

腰肌力

4.增加脚肌力肌力

c.

腿肌力

5.增进速度力量的控制

d..手肌力

6.多动儿一种冷却动作

总结:慢蹲慢站的动作练习除了增强脚肌力外有助于改善走、跑、跳易失衡的孩子,以及大小便的关系。

6、手撑地走(推小车)

教学目的与作用:

1.增加手臂肌力

2.增强手腕肌力

3.提升左右手协调能力

4.增进速度力量的控制

5.发展颈部肌肉力量、抬头、有助于发音的清晰度。

6.灵活肩、关节对运笔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7.有养气的功能,提高发音的音量。

总结:手撑地增强手腕的力量、速度的控制能力,有显著提升、并且改善着色、剪纸、纺绘的方法的动作不良处。7、拍球(每天持久拍)

教学目的与作用:

1.可增加手部肌力。

2.增进感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

3.提高韵律感。

4.拍球可建立手眼的磨合度

5.提高速度的力量控制。

总结:拍球动作的多样化,逐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对于写汉字、书写、仿绘几何图形有很多帮助。8、丢接球(上、下、左、右移动)

教学目的与作用:

1.灵活手臂的伸展,手指伸展能力。

2.增进双手手眼协调能力,

3.提升方向力量大小速度快慢的控制力

4.与人丢球互相动建立社交关系。

总结:丢球的训练,可以增进手眼协调以及手臂部精细动作能力,拉长眼睛的专注力,对于剪纸,文字、书、课文、朗读有很大帮助。力欠佳或应用题理解有困难的有很大的帮助。9、走平衡木训练(初级)器械:平衡木、鼓体位及姿势:站位、行走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从平衡木一端走到另一端,行走时根据鼓点声的快慢频率,变换行走的步伐。难度调节与变式:闭眼10、走平衡木训练(中级)器械:平衡木、篮球体位及姿势:站位,行走、拍球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从平衡木的一端一边走一边拍球走向另一端,如果中途篮球没拍到,就回到起点重新开始。难度调节与变式:闭眼走指导与支持:教师在旁辅助保护,言语鼓励。11、旋转大陀螺(初级)器械:大陀螺体位及姿势:坐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盘腿坐在大陀螺里,双手紧抓大陀螺边缘,凭借自己胳膊和腰部力量,使大陀螺旋转起来。如果不成功,教师辅助,使其完成任务。要保证陀螺至少转三圈。难度调节与变式:脱离教师辅助,学生自己旋转五圈以上。指导与支持:正确的言语指导和动作示范,并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支持。12、旋转大陀螺(中级)器械:大陀螺、触觉球体位及姿势:坐、抓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盘腿坐在大陀螺里,双手紧抓大陀螺边缘,凭借自己胳膊和腰部力量,使大陀螺旋转起来,同时抓取散落在陀螺周围的触觉球。难度调节与变式:在规定的时间内抓起所有的触觉球。指导与支持:正确的言语指导和动作示范,并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支持。13.走平衡木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难度设置:A.只走一半的距离;B.走完全程;C.单手持物走;D.双手持物走。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14.坐丁字椅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15.跳袋训练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四)、放松活动完成上述全面训练项目后,进行全面的放松活动,舒缓肌肉紧张、促进机体代谢物排泄、加快身体恢复。(五)、训练难点及应对策略训练难点:对于大笼球滚压训练时,儿童身体紧绷,明显感觉到儿童很紧张应对策略:教师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安慰,告知儿童要放松。(六)、训练项目调整根据每个项目中的难度调节和变式,在训练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七)、训练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本堂活动课的设计中,教师在进行大笼球滚压时要十分小心儿童的面部(儿童采取仰卧位时),可以尝试在用毛巾遮挡儿童面部的情况下进行,动作要轻柔。(八)、家庭训练本堂活动课中的第一个项目以及第三个项目能在家庭环境中完成。在学生能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