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第PAGE\*Arabic8页共NUMPAGES\*Arabic9页松江区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官员选拔与管理(26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前提。(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结构示意图。(6分)A.科举 B.九品正中 C.察举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论人才,问中正重家世,认门第征名士,举孝廉设太学,兴考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公门有公卿门有卿③制②制①制军功爵制战国至秦世官制西周选官制度隋唐隋唐至清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两汉两汉时期朝代朝代①:②:③:2.中国古代王朝十分重视官员的管理。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双选,4分)A.秦汉推行“上计”制度 B.唐朝首创了武举和殿试C.宋朝“取士不问家世” D.明朝设立都察院和六科(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3.根据材料,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共性之处有()(双选,4分)A.考试录用 B.注重才能C.治理高效 D.稳定政权(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逐步走向公平科学。4.请将下列事件与意义一一对应。(单选,6分)标志事件①标志事件①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②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历史意义A.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学堂选官制度正式确立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四)对于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有学者指出:我国历史上形式多样的选贤任能方式,自战国秦汉以后推动了阶级、阶层的流动,囊括了许多优秀人才服务于国家。……任能中的循名责实、严格考核与问责制,是管理人才、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用人不公、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用人体制涣散以至国家用人权力的丧失也是王朝不治而乱的历史教训。——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5.综上,从国家治理的视角谈谈你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认识。(6分)二、移民与文化(24分)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6.印欧人的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请把下列名称与图中序号一一匹配。(8分)A.雅利安人 B.赫梯人 C.波斯人 D.希腊人7.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与3至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先后两次大迁徙。其带来的区域文化影响有()(双选,4分)A.改变亚欧大陆政治格局 B.形成了“希腊化世界”C.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D.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8.下图为世界人口大迁徙流动方向示意图,导致这一历史变化的因素有(三选,6分)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C.经济全球化 D.物种外传9.综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交流的视角,谈谈你对移民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6分)三、叙述与治史(22分)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在不同的教科书中有着各自的表述。材料一:新文化运动①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在②民国初年政治黑暗、群众思想蒙昧落后的状况下,新文化运动③起了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新文化运动④从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很快传播到许多地方,它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沈起炜主编:《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材料一的历史叙述中,属于史实陈述的是()(单选,2分)A.① B.② C.③ D.④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场文化革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三册》(人民出版社2008年)11.相较于材料一,材料二的历史叙述中提供了哪些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新视角?(6分)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了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余伟民主编:《高中历史》(高中三年级实验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相较于材料二,材料三的历史叙述中提供了哪些新解释?(4分)材料四: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张海鹏、徐蓝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13.相较于上述三则材料,材料四中的历史叙述发生了怎样的转向?(4分)14.综合上述材料中不同教科书对新文化运动的叙述,谈谈你对历史叙述的认识。(6分)四、技术与生活(28分)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材料一: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15.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与劳作方式主要是(双选,4分)A.集体劳作 B.青铜农具 C.男耕女织 D.铁制工具材料二: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风俗之陋,靡不尽除。——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1895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康有为政论集》(1898年)16.根据材料二,概括技术变革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材料三: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17.结合所学,概述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3分)材料四:“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中外历史纲要》(下)(2023年版)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18.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技术与生活?(15分)松江区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答案及解析1.①C;②B;③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在秦制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考核后授予官职,孝廉、茂才等科目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故①处填C。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兴起,门阀士族势力强大,中正官依据门第高低评定士人品级,进而决定其仕途。故②处填B。隋唐之后,科举制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成熟。科举制以考试选拔官员,不问出身门第,为广大庶族地主及平民子弟提供了入仕的公平机会,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阶层的读书向学之风,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文化素质与治理能力。故③处填A。2.A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属于官员管理范畴,A项正确;明朝设立都察院和六科,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六科辅助都察院对六部进行监察,属于典型的官员管理措施,D项正确。唐朝首创武举和殿试,武举和殿试是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形式,虽然与官员选拔相关,但重点在于选拔而非官员管理;“取士不问家世”主要是指宋朝在科举取士时不论考生的家庭出身,侧重于取士政策,而非官员管理,B、C项排除。3.AB解析:根据材料“考试”“人才”“公共服务”“胜任工作”可知,这份报告是为建立常任文官制度而作,目的是选拔能够胜任公共服务工作的人才,认为应该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要建立完整的奖罚制度来激励文官的工作。因此,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考试录用,奖励能者。而科举制度就是通过考试来达到选贤举能的作用,因此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共性之处是考试录用和注重才能,A、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英国文官制度在治理效率、稳定政权方面的内容,且从材料内容无法推断出其与科举制在这两方面存在共性,C、D项排除。4.①B;②A;③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①处填写B;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②处填写A;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③处填写C。5.在国家治理中,建立公正、科学、严格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其中选拔机制也可以互相借鉴、学习。通过合理的选拔机制促进社会流动,选拔优秀人才,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官员认真履行职责,能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反之,若选拔和管理制度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和政治问题,甚至导致国家的衰败。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如官员选拔与管理的积极作用(推动阶级流动、选拔人才、考核问责等)和消极作用(用人不公、不治而乱等)。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入手,答案阐述合理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例如可以促进社会公平、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等;同时也要注意到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消极作用;题干中也给出了中外选官制度相互借鉴的内容,这一点也可以作为答案的一部分。6.①D;②B;③C;④A解析:首先解读地图,得出关键信息“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伊朗高原”“印度河、印度半岛”,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题。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故D与①相匹配。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多次入侵两河流域,一度占领巴比伦城,并于公元前1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故B与②相匹配。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故C与③相匹配。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故A与④相匹配。7.A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一方面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另一方面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A、C项正确。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这与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无关,B项排除;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不涉及美洲地区,D项排除。8.ABC解析:根据地图可知,欧洲人口迁徙至北美、南美洲;非洲人口也向北美、南美洲迁徙;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迁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95%。与此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A、B项正确;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在生产和服务贸易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推动的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是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一个重要特征,C项正确。物种外传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结果之一,它本身不是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D项排除。9.移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从古至今,印欧人的迁徙、欧亚游牧民族的大迁徙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人口大迁徙等,都在不断地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和融合,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移民在迁徙过程中,将自己的文化带到新的地区,与当地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移民也会因新环境的影响而对自身文化进行调整和发展,这种文化的动态变化不断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解析:结合前面几小问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回答移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分析移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从文化传播角度,移民将自身文化带到新地区,如印欧人迁徙带来不同文化的传播。从文化融合角度,移民与当地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进文化融合,例如欧亚游牧民族大迁徙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从文化创新角度,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能产生新的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多样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人口大迁徙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创新。从文化自我调整角度,移民会因新环境影响对自身文化进行调整和发展,进而丰富人类文化宝库。10.D解析:“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这是对新文化运动性质的一种评价,属于作者的主观认识;“民国初年政治黑暗、群众思想蒙昧落后”,这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描述,但其中“黑暗”“蒙昧落后”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新文化运动起了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这是对新文化运动作用的一种评价,属于主观认识;“新文化运动从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这是对新文化运动发生地点的客观描述,属于史实陈述。综上故选D。11.民众觉醒角度,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文化转型角度,在文化的多个领域产生影响;局限性角度,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片面性,产生了消极影响。解析:明确材料一中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要点,如反封建性质、思想解放作用和传播情况等。材料二提到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觉醒,唤起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强调新文化运动是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文化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并提供新发展模式。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存在片面性,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对比两则材料得出答案:从民众觉醒角度看,材料二强调新文化运动唤起民众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这是材料一未提及的。从文化转型角度讲,材料二提出新文化运动是全面文化转型且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新模式,材料一未涉及。在局限性角度,材料二详细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片面性和消极影响,比材料一更深入。12.新文化运动主流正确和存在局限性的深层原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时注重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存在忽视甚至否定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性的绝对化、简单化倾向。解析:通过解读材料三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同时,强调了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在扩大影响的同时,存在忽视甚至否定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性,有绝对化、简单化倾向的局限性。通过对比材料二可知,材料三在解释新文化运动主流正确和局限性时,更深入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即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时注重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存在忽视甚至否定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性的绝对化、简单化倾向。13.转向强调新文化运动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具体表现,如推动各地刊物出版,使报刊面貌一新;突出新文化运动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如提出妇女解放等口号,涉及内容更广泛深刻;强调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如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解析:材料一强调新文化运动是反封建文化的运动,在民国初年起到思想解放作用,并迅速传播。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觉醒,是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但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材料三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的同时,指出其存在忽视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性的倾向。材料四着重强调新文化运动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具体表现,如推动各地刊物出版,使报刊面貌一新。突出新文化运动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如提出妇女解放等口号,涉及内容更广泛深刻。强调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如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14.历史叙述包含史实与解释,不同叙述受多种因素影响;多种叙述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但需辨析主观性;治史应追求客观全面,基于史实并关注不同视角,以接近历史真相。解析:材料一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性质和思想解放作用;材料二突出新文化运动对民众觉醒和文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其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片面性;材料三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的同时,指出其存在忽视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性的倾向;材料四则着重阐述新文化运动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思想解放方面的具体表现和重大意义。每则材料都在陈述新文化运动相关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评价和解释。不同教科书的作者、编写时间、编写目的等因素导致了对新文化运动叙述的差异。多种叙述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叙述,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新文化运动;但需辨析主观性,要注意不同叙述中的主观成分,避免盲目接受;治史应追求客观全面,历史研究应基于史实,综合考虑不同角度,以接近历史真相。15.CD解析:材料中提到女子有针、刀,耕者有耒、耜、铫等工具,这反映了当时男女分别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且有特定的生产工具,对应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而非集体劳作,C项正确,A项排除;“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中的耒、耜、铫等都是当时的农具,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这些工具可能是铁制的,对应铁制工具,D项正确,B项排除。16.交通方面,铁路建设使交通便捷,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立式钻床合同范例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拓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紫菜购销合同范例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智能成型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设抵押合同范例
- 外包业务合同范例范例
- 关联协议合同模板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股权转让合同英文模板
- 四川省建筑业劳动合同范例
- 山西省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笔试题库
-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南京审计大学《计量经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实验室科研设施共享合同(2024年度)2篇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新媒体营销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影响与对策8700字【论文】
- 期末测试-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绿化迁移专项施工方案
- 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考试版)
- 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江苏省选拔赛技术工作文件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及管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