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804-2013 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_第1页
DB43∕T 804-2013 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_第2页
DB43∕T 804-2013 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_第3页
DB43∕T 804-2013 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_第4页
DB43∕T 804-2013 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2013-09-30发布2013-11-30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命名 2 36试验方法 57检验规则 6 7附录A(资料性附录)家用生物质、型煤炊事炉灶热性能试验方法 8附录B(资料性附录)家用生物质、型煤炊事烤火炉灶热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湖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提出和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燃气燃气具及能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万家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浏阳市老虎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飞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丰达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从杰、廖菁、杨小红、何树芳、冯署斌、胡经政、沈新辉、宾红燕、彭绥湖。12家用生物质炊事炉灶domesticbiomasscookingstove燃用生物质燃料,具有炊事功能的家用生物质炉灶。家用生物质炊事烤火炉灶domesticbiomasscookingandradiantstove燃用生物质燃料,具有炊事和烤火功能的家用生物质炉灶。家用型煤炊事炉灶domesticmoldedcoalcookingstove燃用型煤,具有炊事功能的家用型煤炉灶。家用型煤炊事烤火炉灶domesticmoldedcoalcookingandradiantstove燃用型煤,具有炊事和烤火功能的家用型煤炉灶。炊事热效率cookingefficiency炉灶炊事时输出的有效热量与投入到炉灶内燃料发热总量的百分比,表明炉灶的炊事热利用程度。综合热效率thermalefficiency炉灶输出的有效热量与投入到炉灶内燃料发热总量的百分比,表明炉灶的热利用程度。封火能力dampdownability连续封火后重新启动,家用型煤炉灶能否正常燃烧,表明家用型煤炉灶的封火性能。炊事火力强度cookingfireintensity炉灶旺火燃烧时,单位时间锅水蒸发时吸收的热量,表明炉灶的炊事能力。炉灶排烟并保证燃烧室空气供给的部件,又称烟囱。[NY/T1001—2006,定义3.8]上火时间makefiretime从炉内引火物点燃开始,将蒸发锅内温度为25℃±2℃的水升到80℃时的时间,表明炉灶的炊事启动性能。吸收炉灶燃料燃烧后放出的余热,并将此热量传递给贮存在里面的水的部件。4分类与命名3d)第四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或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产品特征号或设计号,由企业自编,在第三、四部 表示炉具的特征号或设计号_—表示炉具的炊事火力强度为2.0kW_表示燃料种类为生物质燃料表示该炉灶为家用生物质炉灶,燃料种类为生物质燃料,其炊事火力强度为2.0kW,产品特征号为5.1结构要求5.2外观要求5.2.1炉灶结构应造型美观,并在正常操作5.2.6钣金件表面要求平整,无裂纹、皱折、凹凸等缺陷。机械加工表5.3.1燃烧室40105mm~0107mm,Y120规格蜂窝煤所配燃烧室口径(小头筋对筋直径5.6.1.1炊事热效率:n≥35%;5.6.1.2综合热效率:n≥40%;5家用生物质炉灶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1限值12%34155.8.1炊事烤火炉灶安装在室内时,应无烟采用视检方法,应符合5.2的要求。采用量具和视检方法,应符合5.3的要求。采用量具和视检方法,应符合5.4的要求。录B进行。6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在烟管排烟口测量烟气黑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6.8安全要求检查采用视检方法,应符合5.8的要求。7检验规则7.2型式检验7.2.3抽样方法:型式检验按GB2829进行抽样。7.3单台检验判定原则7.3.1项目分类7.3.1.1强制性项目强制性项目包括炊事热效率、综合热效率、安全要求、安全警示标志、包装(8.2.3条)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7.3.2判定方法7.3.2.1单台样品经检验,有一项以上(含一项)强制性条款不符合规定时,该台样机为不合格。78.1标志h)执行标准。8.2包装8.2.1包装应安全、牢固、美观。包装8.2.3炉灶安装使用说明书应包括5.8条的内容。8.3.3家用生物质炉灶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主要部件寿命应不低于5年;家用型煤炉灶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主要部件寿命应不低于3年。8附录A(资料性附录)A.1试验仪器、设备a.保温水桶二个,容量0.01m³;b.台秤一台,测量范围0kg~10kg,分辨率5g;c.磅秤一台,测量范围0kg~50kg,分辨率50g;d.计时器一个,日差小丁1min;e.温度计二支,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0.2℃;f.干湿球温度计一支;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1℃;g.风速计一个,测量范围0m/s~10m/s,分辨率0.5m/s;i.表面温度计一台,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1℃。A.2试验条件—环境温度:小于35℃;一相对湿度:小于85%;一在同一场所试验的炉具,其间隔应大于2米;—风速:小于1.0m/s;A.3试验要求家用生物质、型煤炉灶热性能试验需进行2次,用2次试验的平均值计算结果,2次试验的热效率之差应小于5%。A.4试验程序A4.1根据炉灶炊事火力强度确定测试用蒸发铝锅直径、初始锅水量和生物质燃料用量(表A.1)。表A.1炊事火力强度、蒸发铝锅直径、初始锅水量和生物质燃料用量生物质燃料用量B152739A.4.2将温度计通过锅盖中心孔插入锅中,用温度计支架使感温点距离锅底约20mm处。A.4.3称取质量为G₁的水倒入锅中,测出初始温度ti(25℃),盖上锅盖。A.4.4将吸热水箱充满水,并记录进水温度A.4.5称量好试验用燃料(B)和引火燃料的质量(B₁)。9A.4.6按适当方法点火并坐上蒸发铝锅,A.4.7观察记录铝锅内水沸点温度(t₂)同时将锅盖打开,蒸发一段时间H后(型煤炉灶和自然通风生物质炉灶锅水60min,强制通风生物质炉灶锅水蒸发30min),立即称量剩余锅水质量G₂,(测试节煤炉灶时,记录水温升到80℃的时刻,计算出上火时间A.4.8在试验过程中,当蒸发锅内水深度小于10cm时,加入水温t1质量适当的水,并记录水质量Gj。G'。然后往余热水箱内补入温度为t₁'的水。A.4.10观察记录炉灶下降至ts结束试验(节煤炉灶水温下降至80℃,生物质炉灶水温下降至95℃),并立即称量锅水剩余重量G₃。A.4.11测量余热水箱的容水量G₂'及其平均温度t₃'。A.5试验结果计算A.5.1炊事火力强度A.5.2炊事利用热量A.5.3余热利用热量A.5.4综合热效率蒸发H秒后蒸发锅内剩于水量,单位为千克(kg);h水的沸点温度,单位为摄氏度(℃);H试验过程中蒸发锅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锅水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DB43/T804—2n一次使用(不封火)综合热效率,单位为(%);B附录B(资料性附录)A.1试验仪器、设备a.表面温度计一台,测量范围0℃~500℃,分辨率1℃;b.风速计一个,测量范围0m/s~10m/s,分辨率0.5m/s;c.计时器一个,日差小于1min;d.台秤一台,测量范围0kg~10kg,分辨率5g;e.磅秤一台,测量范围0kg~50kg,分辨率50g;f.温度计二支,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0.2℃;g.干湿球温度计一支;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1℃;h.蒸发铝锅一个。B.2试验条件一室内相对湿度小于85%;一风速:小于1m/s;—环境温度:小于35℃;B.3试验要求炉灶热性能试验需进行2次,用2次试验的平均值计算结果,2次试验的热效率之差应小于5%。B.4试验程序B.4.1根据炉灶炊事火力强度确定测试用蒸发铝锅直径、初始锅水量和生物质燃料用量(表B.1)。152739B.4.2将温度计通过锅盖中心孔插入锅中,用温度B.4.3按表B.1称取质量为G:的水倒入锅中,测出初始温度t₁(25℃),盖上锅盖。B.4.4称量好试验用燃料(B)和引火燃料的质量(B:)。B.4.6观察记录铝锅内水沸点温度(t₂)同时将锅盖打开,蒸发一段时间H后(型煤炉灶和自然通风生物质炉灶锅水60min,强制通风生物质炉灶锅水蒸发30min),立即称量剩余锅水质量G₂,(测试节煤炉灶时,记录水温升到80℃的时刻,计算出上火时间)。B.4.7在试验过程中,当蒸发锅内水深度小于10cm时,加入水温ti质量适当的水,并记录水质量G₁。B.4.8观察记录炉灶下降至ts结束试验(节煤炉灶水温下降至80℃,生物质炉灶水温下降至95℃),并B.4.9炊事实验中,按照GB/T10180的规定,测定排烟热损失q₂,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s,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₄。B.5试验结果计算B.5.1炊事火力强度B.5.2炊事热效率B.5.3综合热效率试验开始时蒸发锅内初始水量,单位为千克(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