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1课兼爱(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1课兼爱(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1课兼爱(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1课兼爱(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021-2022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第1课兼爱(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兼爱[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相篡(cuàn) 牂(zānɡ)羊 胁(xié)息敦(dūn)厚 黧(lí)黑 练帛(bó)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贵必敖贱(“敖”,通“傲”)(2)既以非之(“以”,通“已”,已经)(3)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4)辩其故(“辩”,通“辨”,分别,辨别)(5)苟君说之(“说”,通“悦”)(6)教驯其臣(“驯”,通“训”)(7)破碎乱行(“碎”,通“萃”,聚集)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独eq\b\lc\{(\a\vs4\al\co1(今诸侯独知爱其国(唯独,副词),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副词),独畏廉将军哉(难道,副词)))(2)用eq\b\lc\{(\a\vs4\al\co1(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因,因为,介词),用之所趋异也(运用,动词),秦用李斯谋(采用,动词),木兰不用尚书郎(需要,动词)))(3)故eq\b\lc\{(\a\vs4\al\co1(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事、事情,名词),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缘故,名词)))(4)以eq\b\lc\{(\a\vs4\al\co1(以不相爱生(因为,介词),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介词)))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2)特上弗以为政古义:“以之为”的省略今义:认为(3)人必从而爱之古义:从,跟随;而,而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君臣不惠忠(名词用作动词,施惠;尽忠)(2)是以仁者非之(意动用法,认为不对,反对)(3)是以仁者誉之(名词用作动词,称赞)(4)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名词用作动词,给利益)(5)越王击金而退之(使动用法,使……退却)(6)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名词作状语,在郊野)(7)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名词用作动词,穿母羊皮做的袄)(8)练帛之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用熟绢做的帽子)(9)胁息然后带(名词用作动词,束腰带)(10)必兴天下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11)是以仁者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非)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宾语前置)译文:既然如此,那么就考察一下,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究竟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2)何以易之?(宾语前置)译文:用什么事改变它呢?(3)此何难之有?(宾语前置)译文:做到这些有什么困难呢?(4)出以践于朝。(状语后置)译文:出来在朝廷上站立和行走。(5)此则天下之害也。(判断句)译文:这些都是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常识·速览]eq\a\vs4\al([识作者])“布衣之士”——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年),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我们应当摒弃。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eq\a\vs4\al([探背景])因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乱不安,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墨子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生观,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整体·感知]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现实,说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体分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兼相爱、交相利”并把它作为处理政事指导行动的准则,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文脉·梳理]eq\b\lc\\rc\}(\a\vs4\al\co1(相攻、相篡、相贼,不惠忠、不慈孝、不和调))天下之害→不相爱生→eq\a\vs4\al(兼相爱,交相利)→eq\b\lc\{(\a\vs4\al\co1(不野战、不相篡、不相贼,惠忠、慈孝、和调))[文本·层析]1.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墨子为了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除语言浅显外,还不避絮叨。这种絮叨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倒也自成一格,给读者另一种阅读的体味。钱振锽在《名山小言》中说:“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对墨子《兼爱》中的重复絮叨的评价还是很准确的。2.有人认为文章反复说明要“兼相爱、交相利”,观点已非常清楚了,而文章又引用了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纯属多余,你同意此观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是多余。文章反反复复地说明要“兼相爱、交相利”确实非常清楚,作者引用了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是为了从正面进一步阐明现在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由此可见,墨子为了将一个问题说得清楚明白,不避繁复,体现了逻辑的严谨;引用这三个事例,也充实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加丰富充实。3.“兼相爱,交相利”一句体现出墨子怎样的思想观点?资*源%库ziyuank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因此,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eq\f(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先生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eq\f(之利,除去天下之害,,有利的方面和好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和坏的方面,)eq\f(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既然如此,那么对天下人有利的方)eq\f(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面是什么呢?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什么呢?先生墨子说:“现在如)eq\f(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果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伐,卿大夫的食邑与卿大夫的食邑)eq\f(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国君对臣下不仁慈,)eq\f(不惠忠,父子不慈孝,,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儿子对父亲不孝敬,)eq\f(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兄弟之间不融洽、不协调,这些都是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eq\b\lc\[\rc\](\a\vs4\al\co1(所以:用来……。若:表假设,如果。篡:掠,夺,夺取。贼:残害。和调:和睦,和谐。))eq\f(然则察此害亦何,既然如此,那么就考察一下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eq\f(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究竟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吗?)eq\f(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先生墨子说:“是因人们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仅仅知道爱)eq\f(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因此不忌惮地发动自己的国家)eq\f(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来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卿大夫仅仅知道爱自己的食邑,而不)eq\f(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爱别人的食邑,因此不忌惮地发动自己的食邑来夺取别人的食邑。)eq\f(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现在人们仅仅知道爱自己之身,而不爱别人之身,因此不忌惮)eq\f(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地运用全身的力量来残害别人之身。因此诸侯和诸侯不相爱就)eq\f(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一定会在郊野战斗,卿大夫和卿大夫不相爱就一定会相互夺取,)eq\f(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人和人不相爱就一定会相互残害,国君和臣子不互相爱,那么)eq\f(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慈,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诚,父与子不相爱,)eq\f(则不慈孝,兄弟不,那么父亲对儿子就会不慈爱、儿子对父亲就会不孝敬,兄与弟)Ziyuankueq\f(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相爱就会不融洽、不协调。全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eq\f(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一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一定)eq\f(必侮贫,贵必敖贱,,会欺侮贫穷的,社会地位高的就一定会轻视社会地位低的,)eq\f(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不诚实的就一定会欺骗敦厚的。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eq\f(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eq\b\lc\[(\a\vs4\al\co1(何用:因为什么。用,因、因为。惮:害怕。家主:指卿大夫。,野战:在效野战斗。执:控制,驾御。敖:通“傲”。所以……))eq\b\lc\\rc\](\a\vs4\al\co1(者,……也:表,解释原因。))eq\f(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先生墨子说:)eq\f(“以兼相爱、交相,“用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eq\f(利之法易之。”然则,(即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来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不分等级、)eq\f(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将如何)eq\f(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实践呢?先生墨子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他自己)eq\f(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他自己的食邑,)eq\f(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他自己之身。因此诸侯和诸侯)eq\f(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爱就不会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和卿大夫相爱就不会)eq\f(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相互夺取,人与人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和臣相爱,那么)eq\f(则惠忠,父子相爱则,君对臣就会仁慈、臣对君就会忠诚,父和子相爱,那么父对子就会)eq\f(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慈爱、子对父就会孝敬,兄和弟相爱,那么兄弟就会和睦协调。)eq\f(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全天下的人都相爱,力量大的就不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就)eq\f(寡,富不侮贫,贵,不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侮贫穷的,社会地位高的)eq\f(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就不会轻视社会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不会欺骗敦厚的。可以使天)eq\f(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下所有的祸患、篡夺、仇怨、憎恨不发生的原因,是产生于互相爱,)eq\f(是以仁者誉之。”,因此有仁德的人称赞它。”)eq\b\lc\[(\a\vs4\al\co1(既以非之:以,通“已”,已经。非,,反对。交相利:互相使对方得利。))eq\b\lc\\rc\](\a\vs4\al\co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是,以:因此。毋起:不发生。))eq\f(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说:“对,至于人与人普遍地、)eq\f(则善矣。虽然,,无差别地相爱就好了。虽是这样,兼相爱交相利却是)eq\f(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底下难做到的事情、迂远不切实际的事情。”先生墨子说:)eq\f(“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天下的士君子只是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好处,分不清那些事情)eq\f(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的得失)啊。现在像那些攻打城池、在郊野打仗以及牺牲生命)eq\f(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以成名的事情,这些都是天下老百姓难以做到的,但是如果国)eq\f(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君喜欢这些,那么众士兵就能够做到这些。况且普遍地无差别)eq\f(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就和这‘攻城野战、杀身为名’之类)eq\f(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的事情不同呢!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做)eq\f(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好事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定)eq\f(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会因此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伤害他。做到)eq\f(此何难之有?特上,普通的无差别的相爱、相互使对方得利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eq\f(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eq\f(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从前晋文公喜欢士大夫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晋文公的大臣)eq\f(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都穿母羊皮做的袄,用简单的皮带子来带剑,头戴用熟绢)eq\f(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做的帽子,以这样的打扮去朝见国君,出来在朝廷上)eq\f(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站立和行走。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君喜欢这些,所以大臣)eq\f(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能够做到这些。从前楚灵王喜欢士大夫细腰,所以灵王的大臣)eq\f(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都以每天吃一顿饭为节度或规则,吐完气以后屏住呼吸才束腰带,)eq\f(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用手扶着墙才能站起来。等到一周年,有的朝廷大臣的脸)eq\f(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色变成黑中带黄。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君喜欢这些,所以)eq\f(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大臣能够做到这些。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勇猛的兵士,教育训练)eq\f(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他的臣下时,偷偷地让人烧船引发火灾,试验他的兵士说:)eq\f(‘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上!’越王亲自击鼓命令他的兵士前进。)eq\f(士闻鼓音,破碎乱行,,兵士听到鼓声,分散了人群、混乱了行列(争先恐后地响应),)eq\f(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踩着大火烧死的大约有一百多个,越王才敲锣让他们退下来。”)eq\f(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因此先生墨子说:“至于那些少吃饭(像楚灵王的大臣)、)eq\f(恶衣、杀身而,穿不好的衣服(像晋文公的大臣)、牺牲生命以成名(像越王那些烧)eq\f(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死的兵士)等事情,这些都是天下百姓难以做到的,但是如果)eq\f(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国君喜欢这些,那么众士人就能够做到这些,何况兼相爱、交相利)eq\f(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跟这不一样呢。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eq\f(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做好事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eq\f(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定会因此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伤害他。)eq\f(此何难,做到普遍地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相爱、互相使对方得)eq\f(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利又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eq\f(而士不以为行故也。”,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eq\b\lc\[(\a\vs4\al\co1(士君子:都是指统治者;,“士”和“君子”相对,分))别指地位较低及地位较高的统治者。乃若:相当于“至于”。于,通“迂”。故:事、事情。辩:通“辨”,分别,辨别。说:通“悦”。恶人者:恶,憎恨。从而:表原因,因此。何难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难。恶衣:不好的衣服。牂(zānɡ)羊:母羊。楚灵王好士细要:要,“腰”的本字。比:等到。教驯:教育训练。驯,通“训”。鼓其士而进之: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eq\b\lc\\rc\](\a\vs4\al\co1(命令;进,使动用法。破碎乱行:破、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碎,通“萃”,聚集。特上不以为政:省略句,不以(之)为政的省略。))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A.君臣不惠忠ZiyuankuB.人皆得以隶使之C.是以仁者非之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解析】例句与B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惠”,名词活用为动词,“尽忠”。C项,“非”,意动用法,以……为非。D项,“礼”,名词作动词,“礼遇”。【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看待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易:改变C.胁息然后带 带:腰带$来&源:ziyuankuD.是以仁者非之 非:认为……不对【解析】C项,“带”应是名词作动词,当“系好腰带”讲。【答案】C3.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贵必敖贱②天下之难物于故也③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④教驯其臣⑤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⑥破碎乱行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解析】①“敖”通“傲”,②“于”通“迂”,④“驯”通“训”,⑥“碎”通“萃”。【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特上弗以为政B.是以不惮举其国C.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D.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解析】A项,古义:“以之为”的省略。今义:认为。C项,古义:侍卫人员。今义:方位词,大致范围;动词,控制。D项,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答案】B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易之B.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C.入以见于君D.韦以带剑【解析】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列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取材于《墨子·辞过》)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民费而不病 病:困苦B.强体适腹而已矣 适:使安适C.故民归之 归:归附D.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 恶:罪恶【解析】D项,恶:讨厌,不希望。【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a\vs4\al\co1(故节于身,诲于民,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B.eq\b\lc\{(\a\vs4\al\co1(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C.eq\b\lc\{(\a\vs4\al\co1(孤寡者冻馁,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D.eq\b\lc\{(\a\vs4\al\co1(奸邪多则刑罚深,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解析】D项,连词,表承接,译为“就”“便”。A项,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副词,有“故意”的意思。B项,和,同/通“欤”,疑问语气词。C项,助词,附在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语气助词,不译。【答案】D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解析】C项,“当今之主”不惜横征暴敛,就是为了享用“美食刍豢、蒸炙、鱼鳖”。【答案】C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圣王)自身节俭,教导百姓,天下的民众就得以治理,财用就可以充足。(2)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要天下混乱,对于建造宫室,不可以不节俭。(3)法令无需催逼就能施行,民众不必劳苦而君主财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归附于这样的君王。【参考译文】远古的圣王建造宫室,制造宫室的原则是:地基的高度能够避免潮湿,四周能够防御寒风,上面可以抵挡雪霜雨露,屋内墙的高度可以使男女之间按礼有所分隔。宫室的原则只此而已,凡是劳民伤财,实际上无多大益处的,圣王都不兴师动众。照规定的服劳役,修整城郭,民众虽有劳作,但不受损伤;照常规去征收租税,民众虽然有所耗费,但不会困苦。所以圣王制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制作衣服带履,是为了便于身体(穿着),并非要作出奇怪(的装束)。因此,(圣王)自身节俭,教导百姓,天下的民众就得以治理,财用就可以充足。当今的人主,制造宫室之时,就与这不同了。一定要向百姓征收重税,强夺百姓的衣食财用(去制造宫室),讲究亭台楼阁曲折多姿的壮观景象、彩色雕刻的装饰。像这样的宫室的建造,左右的人也都效法,所以国家财用不足以应付凶年饥馑,救济孤寡,国家穷困,民众也难以治理。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要天下混乱,对于建造宫室,不可以不节俭。上古的圣人教男人们耕稼种植,供给民众食粮。饮食的作用,只在于增加热量补充消耗,增强体质满足口腹罢了。所以他们用财时节省,自奉少,于是民众殷富,国家也治理好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强征暴敛民众财产以享受牛羊猪肉之美味,蒸烤鱼鳖以为佳肴,大国之君堆摆了上百样的菜,小国之君摆设了十多样的菜,美味食品摆出来有一丈见方。眼睛不能全看得到,手中(的筷子)不能全夹得到,嘴不能全尝得到。君主这样讲究饮食,左右大臣都效仿他,因而富贵的人家更加奢侈,孤苦穷困的人家就受冻挨饿。如此想让国家不乱,是不可能的。人君如果想治理天下而不乱,对于饮食的费用,不可以不节省。远古的民众,不知道造车船的时候,重的物件不能搬动,远处就不能到达,所以圣王制作车船,以便百姓运行。所造的车船,完备、坚固、轻巧、便利,可以运载重物达到远方。这样做花钱少而得利多。因而百姓喜欢利用它。法令无需催逼就能施行,民众不必劳苦而君主财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归附于这样的君王。现在的人君制造车船,跟原先不同了。车船已经够坚固轻便了,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以修饰车船,车上画文采,船上饰雕刻。女子放弃纺织为舟车描绘刺绣,因而民众没有衣服穿而受冻;男子离开他们耕种的田地去给车船雕刻装饰,因而民众就缺粮挨饿。人君这样讲究车船的装饰,左右大臣也都仿效他,所以国内民众饥寒交迫,不得不去做作奸犯科的事。犯罪的事既多,则刑罚就严峻,刑罚严峻了,国家就混乱了。人君如果想治理天下而不乱,对于制造车船,不可以不节俭。三、语言表达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意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儒家及墨家的主体思想来理解文段内容。儒家倡导仁爱,推己及人;墨家主张的则是无差别的兼爱,一视同仁。可见,两者都能做到推己及人,而墨子兼爱思想爱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具体谈谈你的理解即可。【答案】提示: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差别等。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公平的角度,也可从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从儒、墨兼用,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现实谈看法。(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四、课内阅读阅读课文1、3、4自然段,完成11~16题。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A.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B.富必侮贫C.强必执弱D.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解析】B项,“富”,富足的人;“贫”,贫困的人。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C项,“执”,动词,控制,驾驭。D项,“好”,动词,喜好。例句与A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鼓,击鼓;贼,残害。【答案】A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ziyuankuA.eq\b\lc\{(\a\vs4\al\co1(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eq\b\lc\{(\a\vs4\al\co1(①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eq\b\lc\{(\a\vs4\al\co1(①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