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培优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培优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培优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培优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培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培优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小块钠颗粒投入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Na+H2O=OH﹣+Na++H2↑ B.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Fe3++NO↑+2H2O C.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溶液:MgSO4+Ba2+=BaSO4+Mg2+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呈中性:2H+++Ba2++2OH﹣=2H2O+BaSO4↓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A.NaOH:苛性钠 B.NaHCO3:小苏打 C.Na2CO3:纯碱 D.CuSO4:胆矾3.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的作用是()A.只作氧化剂 B.只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氧化产物4.已知:Cu(OH)2在80℃以上即分解为黑色的CuO和H2O2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块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B.钠始终在液面下四处游动 C.产生蓝色沉淀 D.有黑色物质析出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水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C.Fe、Cu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Cl2、CuCl2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6.下表是按不同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的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酸性氧化物碱盐电解质ACO熟石灰Na2CO3Na2SO4BSO3NH3•H2OKClO3BaSO3CCO2C2H5OH小苏打稀氨水DSO2烧碱生石灰蔗糖A.A B.B C.C D.D7.下列化学反应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观察溶液颜色溶液呈黄绿色新制氯水中含有Cl2B往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新制氯水中含有H+C往新制氯水中放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往新制氯水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酸性:HClO>H2CO3A.A B.B C.C D.D9.“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使用时为增强其消毒能力,可加入()A.食醋 B.食盐 C.纯碱 D.白糖10.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常用做胃酸中和剂 B.Na2O2是碱性氧化物 C.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D.NaOH溶液焰色试验呈黄色11.第十届亲水胶体国际会议于2010年6月20日到24日在上海举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亲水胶体在应用领域中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 C.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水 C.次氯酸钠溶液 D.液氯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4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H2SO4是电解质 B.Mn2O7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NO2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D.BaSO4不溶于水,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14.下列各组物质,不会因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而引起产物改变的是()A.FeBr2溶液和Cl2 B.Fe和Cl2 C.Na和O2 D.NaOH溶液和CO215.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16.我国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条目的“灌钢法”中,记载我国古代冶炼钢铁的方法,将生铁(含碳量约2%)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 C.“灌钢法”冶炼制得钢过程中提高了生铁中的含碳量 D.钢的硬度比铁大的原因是钢含碳原子,使铁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17.我国古代文物蕴含着瑰丽的中华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兰亭集序书法B.马王堆素纱禅衣C.三星堆青铜面具D.唐兽首玛瑙杯A.A B.B C.C D.D18.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一样具有净水功能 B.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主要在1nm~100nm之间 C.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最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D.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直接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因为会产生沉淀19.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钙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CaCO3、CaCl2、HCl三种物质可循环使用 C.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 D.除去氨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3Ca(ClO)2═2N2+3CaCl2+6H2O20.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可结构化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O和CO2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B.若改变过程Ⅰ的反应条件,可得到钠的另一种氧化物 C.若改变过程Ⅳ中CO2的量,可得到另一种钠盐 D.过程Ⅰ~Ⅳ中,发生了电子转移的是Ⅰ、Ⅱ、Ⅲ二.解答题(共3小题)21.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有如图分类形式,这种分类方法层次分明、简洁直观。①图中所示所属的分类方法为。②现有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填字母)。A.能和O2反应B.属于氧化物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D.属于电解质③实验室常根据物质分类的原则存放药品,某学校实验室其中的四个药品柜已经存放了如下部分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晶体碘,应该将它存放在(填字母)。药品柜甲柜乙柜丙柜丁柜药品乙醇、乙酸活性炭、红磷锌粒、铜片氯化钠、氯化钾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2)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很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取少量某油漆的原料Fe2O3(红棕色粉末),加入适量浓盐酸,反应后得到棕黄色溶液,取少量棕黄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再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另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2mL上述棕黄色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色,停止加热,证明所得分散系类型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化学方程式为。22.实验室现需要480mL0.1mol/L葡萄糖(C6H12O6)溶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2)配制该溶液所需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3)需称量葡萄糖固体的质量为g。a.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b.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c.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准备好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d.将称量好的葡萄糖用适量水在小烧杯内溶解e.称量配制溶液所需的葡萄糖f.盖上容量瓶塞子,上下颠倒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g.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h.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①容量瓶使用前应。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标号)。③此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先后作用分别是、。④判断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i.转移溶液后的小烧杯,玻璃棒未洗涤。ii.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iii.定容时俯视刻度线。2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方法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nm。(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4)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隔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深圳高一化学期末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DCBDBAAAD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CDCCBD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小块钠颗粒投入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Na+H2O=OH﹣+Na++H2↑ B.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Fe3++NO↑+2H2O C.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溶液:MgSO4+Ba2+=BaSO4+Mg2+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呈中性:2H+++Ba2++2OH﹣=2H2O+BaSO4↓【分析】A.根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进行分析;B.根据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硝酸亚铁进行分析;C.根据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进行分析;D.根据氢离子恰好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硫酸根离子部分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A错误;B.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可知产物为硝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反应为:,故C错误;D.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氢离子恰好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硫酸根离子部分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2H+++Ba2++2OH﹣=2H2O+BaSO4↓,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A.NaOH:苛性钠 B.NaHCO3:小苏打 C.Na2CO3:纯碱 D.CuSO4:胆矾【分析】A.NaOH俗称苛性钠;B.NaHCO3俗称小苏打;C.Na2CO3俗称纯碱;D.CuSO4•5H2O俗称胆矾。【解答】解:A.NaOH俗称苛性钠,故A正确;B.NaHCO3俗称小苏打,故B正确;C.Na2CO3俗称纯碱,故C正确;D.CuSO4•5H2O俗称胆矾,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组成,为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的作用是()A.只作氧化剂 B.只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氧化产物【分析】在反应中:3NO2+H2O═2HNO3+NO中,NO2中N元素部分升高为+5价,部分降低为+2价,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NO2既做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NO2既做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NO2既做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C正确;D.NO2既做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生成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判断,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4.已知:Cu(OH)2在80℃以上即分解为黑色的CuO和H2O2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块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B.钠始终在液面下四处游动 C.产生蓝色沉淀 D.有黑色物质析出【分析】A.钠与水剧烈反应,钠熔点低;B.钠的密度比水小,浮水面、乱游动说明生成气体;C.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NaOH和CuSO4反应生成Na2SO4和Cu(OH)2蓝色沉淀,反应放热;D.Cu(OH)2受热易分解为黑色的CuO。【解答】解:A.钠与水剧烈反应,钠熔点低,因此会看到钠块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故A正确;B.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因此会看到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故B错误;C.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NaOH和CuSO4反应生成Na2SO4和Cu(OH)2蓝色沉淀,故C正确;D.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Cu(OH)2受热易分解为黑色的CuO,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和应用,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水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C.Fe、Cu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Cl2、CuCl2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在水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在水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B.电解质水中是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化合物;D.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能电离出H+,但NaHSO4是酸式盐,故A错误;B.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能解离出Na+和Cl,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C.Fe与Cl2在加热时生成FeCl3,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故C错误;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物质性质和应用,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6.下表是按不同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的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酸性氧化物碱盐电解质ACO熟石灰Na2CO3Na2SO4BSO3NH3•H2OKClO3BaSO3CCO2C2H5OH小苏打稀氨水DSO2烧碱生石灰蔗糖A.A B.B C.C D.D【分析】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经书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解答】解:A.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故A错误;B.SO3是酸性氧化物,NH3•H2O是一元弱碱,KClO3是盐,BaSO3是电解质,故B正确;C.C2H5OH不属于碱,稀氨水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不属于盐,蔗糖是非电解质,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化学反应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分析】A.Fe(OH)2中Fe为+2价,失去1个电子生成Fe(OH)3,4个Fe(OH)2共失去4个e﹣,O2转化为―2价氧,1个O原子得2个e﹣,O2转移4e﹣;B.氧气中氧化合价由0变为―2,得到4个e﹣,HgS中Hg化合价由+2变为0,得到2个e﹣,HgS中S化合价由―2变为+4,失去6个电子;C.单线桥中箭头方向应该是失电子元素(C)指向得电子元素(Fe);D.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1,失去电子,另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为―1,得到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2e﹣。【解答】解:A.Fe(OH)2中Fe为+2价,失去1个电子生成Fe(OH)3,4个Fe(OH)2共失去4个e﹣,O2转化为―2价氧,1个O原子得2个e﹣,O2转移4e﹣,双线桥标注为:,故A正确;B.氧气中氧化合价由0变为―2,得到4个e﹣,HgS中Hg化合价由+2变为0,得到2个e﹣,HgS中S化合价由―2变为+4,失去6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为,故B错误;C.单线桥中箭头方向应该是失电子元素(C)指向得电子元素(Fe),选项中方向反了,故C错误;D.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1,失去电子,另一部分氯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为―1,得到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2e﹣,选项中电子转移总数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计算应用和双线桥、单线桥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观察溶液颜色溶液呈黄绿色新制氯水中含有Cl2B往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新制氯水中含有H+C往新制氯水中放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往新制氯水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酸性:HClO>H2CO3A.A B.B C.C D.D【分析】A.溶液呈黄绿色,说明含氯气分子;B.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C.Cl2不具有漂白性;D.氯水中含有盐酸,往新制氯水中滴加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A.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新制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故A正确;B.氯水中含有盐酸,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故B错误;C.Cl2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为氯水中的HClO,使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D.氯水中含有盐酸,有气泡产生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注意反应现象的分析判断和性质应用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9.“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使用时为增强其消毒能力,可加入()A.食醋 B.食盐 C.纯碱 D.白糖【分析】A.食醋中含有醋酸,向NaClO中加入食醋,反应产生HClO和CH3COONa;B.食盐与NaClO不能反应;C.纯碱与NaClO不反应;D.白糖与NaClO不反应。【解答】解:A.食醋中含有醋酸,向NaClO中加入食醋,反应产生HClO和CH3COONa,使溶液的消毒能力增强,故A正确;B.食盐与NaClO不能反应,不能增强其消毒能力,故B错误;C.纯碱与NaClO不反应,不能增强其消毒能力,故C错误;D.白糖与NaClO不反应,不能增强其消毒能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氯元素相关化合物的性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总体难度不大。10.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常用做胃酸中和剂 B.Na2O2是碱性氧化物 C.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D.NaOH溶液焰色试验呈黄色【分析】A.Na2CO3的碱性强于NaHCO3,Na2CO3的碱性强若用做胃酸中和剂,会有一定的腐蚀性;B.Na2O2是过氧化物,.Na2O碱性氧化物;C.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D.NaOH溶液中含有钠元素,故在焰色试验时呈现其特征颜色黄色;【解答】解:A.Na2CO3和NaHCO3均显碱性,且Na2CO3的碱性强于NaHCO3,Na2CO3的碱性强若用做胃酸中和剂,会有一定的腐蚀性,故常用NaHCO3做胃酸中和剂,故A错误;B.Na2O2是过氧化物,Na2O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本身的性质,其中金属元素颜色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可判断出试样中所含的金属元素,NaOH溶液中含有钠元素,故在焰色试验时呈现其特征颜色黄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钠的化合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碱性及生活中的应用,焰色试验的易错点等,为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基础知识。11.第十届亲水胶体国际会议于2010年6月20日到24日在上海举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亲水胶体在应用领域中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 C.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分析】A.胶体是分散系,是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混合物;B.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C.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解答】解:A.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符合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分散剂中形成胶体,故A错误;B.胶体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做净水剂,故B正确;C.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故C错误;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组成和特征性质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水 C.次氯酸钠溶液 D.液氯【分析】A.氯化钠溶液中只含Cl﹣;B.新制氯水中氯元素以Cl2、Cl﹣、HClO、ClO﹣形式存在;C.次氯酸钠溶液中氯元素以HClO、ClO﹣形式存在;D.液氯中只含氯气分子。【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中只含Cl﹣,没有氯分子,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氯元素以Cl2、Cl﹣、HClO、ClO﹣形式存在,故B正确;C.次氯酸钠溶液中氯元素以HClO、ClO﹣形式存在,不含Cl2,故C错误;D.液氯中只含氯气分子,不含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侧重考查学生含氯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4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H2SO4是电解质 B.Mn2O7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NO2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D.BaSO4不溶于水,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分析】A.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B.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C.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D.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解答】解:A.H2SO4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则H2SO4是电解质,故A正确;B.Mn2O7是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NO2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两种盐和水,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BaSO4不溶于水,熔融状态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注意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各组物质,不会因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而引起产物改变的是()A.FeBr2溶液和Cl2 B.Fe和Cl2 C.Na和O2 D.NaOH溶液和CO2【分析】A.氯气少量,只氧化亚铁离子,氯气过量再氧化溴离子;B.铁和氯气反应只生成氯化铁;C.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或者点燃生成过氧化钠;D.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钠。【解答】解:A.氯气少量,只氧化亚铁离子,氯气过量再氧化溴离子,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故A错误;B.铁和氯气反应只生成氯化铁,与量以及温度无关,故B正确;C.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或者点燃生成过氧化钠,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故C错误;D.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钠,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物间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与反应产物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15.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分析】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戊可能是S,也可能为Cl,如果戊是S,则乙为O,丁为P,丙为Si,甲为C,如果戊是Cl,则乙为F,丁为S,丙为P,甲为N,据此分析。【解答】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丁>戊>乙,故A正确;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甲可能为C或N,HNO3是强酸,H2CO3是弱酸,故C错误;D.若丙为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2SiO3,能与碱反应,若丙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3PO4,也能与碱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6.我国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条目的“灌钢法”中,记载我国古代冶炼钢铁的方法,将生铁(含碳量约2%)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 C.“灌钢法”冶炼制得钢过程中提高了生铁中的含碳量 D.钢的硬度比铁大的原因是钢含碳原子,使铁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分析】A.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中的含碳量低;D.钢的硬度比铁大的原因是钢含碳原子,使铁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解答】解:A.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故生铁的熔点比纯铁低,故A错误;B.铜的使用早于铁,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故B错误;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中的含碳量低,“灌钢法”冶炼制得钢过程中降低了生铁中的含碳量,故C错误;D.钢的硬度比铁大的原因是钢含碳原子,使铁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比较简单。17.我国古代文物蕴含着瑰丽的中华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兰亭集序书法B.马王堆素纱禅衣C.三星堆青铜面具D.唐兽首玛瑙杯A.A B.B C.C D.D【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兰亭集序书法的材料的组成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素纱禅衣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青铜属于铜和锡组成的合金,故C正确;D.玛瑙杯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合金的概念,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组成、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的组成,题目难度不大。18.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一样具有净水功能 B.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主要在1nm~100nm之间 C.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最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D.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直接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因为会产生沉淀【分析】A.Al(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B.胶体中分散质的直径为1~100nm之间;C.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D.把饱和的FeCl3溶液倒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得到的就是Fe(OH)3胶体。【解答】解:A.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都能净水,故A正确;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B正确;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能区别胶体和溶液,但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丁达尔效应,而在于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故C错误;D.把饱和的FeCl3溶液倒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得到的就是Fe(OH)3胶体,若直接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会产生沉淀,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不是丁达尔效应。19.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钙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CaCO3、CaCl2、HCl三种物质可循环使用 C.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 D.除去氨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3Ca(ClO)2═2N2+3CaCl2+6H2O【分析】A.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CaCO3、HClO、HCl三种物质在流程中仅为中间产物;C.每生成1molN2,N元素由﹣3价升高到了0价;D.由图可知,除去氨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3Ca(ClO)2=2N2+3CaCl2+6H2O。【解答】解:A.反应①③属于双交换、价不变的复分解反应,②中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CaCO3、HClO、HCl三种物质在流程中仅为中间产物,故B错误;C.每生成1molN2,N元素由﹣3价升高到了0价,需要2molNH3,转移6mol电子,故C正确;D.由图可知,除去氨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3Ca(ClO)2=2N2+3CaCl2+6H2O,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同时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读取信息的能力,属于高考常考内容,也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注意基本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20.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可结构化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O和CO2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B.若改变过程Ⅰ的反应条件,可得到钠的另一种氧化物 C.若改变过程Ⅳ中CO2的量,可得到另一种钠盐 D.过程Ⅰ~Ⅳ中,发生了电子转移的是Ⅰ、Ⅱ、Ⅲ【分析】Ⅰ反应为钠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Ⅱ反应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Ⅲ为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Ⅳ反应为氢氧化钠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解:A.Na2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CO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若改变过程Ⅰ的反应条件,钠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可得到钠的另一种氧化物,故B正确;C.若改变过程Ⅳ中CO2的量,可得到另一种钠盐,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故C正确;D.过程Ⅰ~Ⅳ中,发生了电子转移的是反应为钠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Ⅱ反应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H2O=2NaOH+H2↑,而Ⅲ反应为Na2O+H2O=2NaOH,Ⅳ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钠及其化合物性质,明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及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3小题)21.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有如图分类形式,这种分类方法层次分明、简洁直观。①图中所示所属的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②现有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D(填字母)。A.能和O2反应B.属于氧化物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D.属于电解质③实验室常根据物质分类的原则存放药品,某学校实验室其中的四个药品柜已经存放了如下部分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晶体碘,应该将它存放在B(填字母)。药品柜甲柜乙柜丙柜丁柜药品乙醇、乙酸活性炭、红磷锌粒、铜片氯化钠、氯化钾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2)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很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取少量某油漆的原料Fe2O3(红棕色粉末),加入适量浓盐酸,反应后得到棕黄色溶液,取少量棕黄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再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另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2mL上述棕黄色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证明所得分散系类型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丁达尔效应,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分析】(1)①这种分类是从属关系、是包含关系,没有交叉关系;②A.C和CO有还原性;B.CO和CO2属于氧化物;C.CO2和NaHCO3中C的化合价都是+4价;D.只有NaHCO3是电解质;③甲柜存放有机类、乙柜存放非金属单质类、丙柜B存放金属单质类、丁柜存放盐类;(2)Fe2O3先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3溶液,FeCl3溶液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解答】解:(1)①这种分类没有交叉关系,是从属关系或包含关系,为树状分类法,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②A.C和CO有还原性,故A正确;B.CO和CO2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CO2和NaHCO3中C的化合价都是+4价,故C正确;D.只有NaHCO3是电解质,其他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D;③晶体碘是非金属单质,所以存放乙柜,故选B;故答案为:B;(2)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反应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在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NaOH=Fe(OH)3↓+3NaCl;红褐;丁达尔效应;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点评】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分类所选择的依据、胶体及其性质,难度不大,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实验室现需要480mL0.1mol/L葡萄糖(C6H12O6)溶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2)配制该溶液所需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3)需称量葡萄糖固体的质量为9.0g。a.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b.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c.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准备好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d.将称量好的葡萄糖用适量水在小烧杯内溶解e.称量配制溶液所需的葡萄糖f.盖上容量瓶塞子,上下颠倒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g.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h.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①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漏。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dbhagfc(填标号)。③此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先后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④判断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i.转移溶液后的小烧杯,玻璃棒未洗涤偏低。ii.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无影响。iii.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分析】(1)葡萄糖(C6H12O6)的摩尔质量为(6×12+1×12+6×16)g/mol;(2)配制葡萄糖(C6H12O6)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3)配制葡萄糖(C6H12O6)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①容量瓶使用前应检验是否漏水;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基本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等;③溶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是搅拌,移液中用到玻璃棒作用是引流;i.转移溶液后的小烧杯,玻璃棒未洗涤,损失微量溶质;ii.转移溶液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