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一题多设问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学习小组同学通过课外学习了解到Na能在CO2中燃烧,小组同学对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进行了下列拓展学习与探究。【查阅资料】①白色氧化钠溶于水会生成氢氧化钠。②Na2CO3溶液显碱性。【小组交流】(1)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将燃着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固体物质。生成的黑色固体单质是。【提出问题】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中白色物质是什么?【作出猜想】(2)猜想一: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验证猜想】(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②另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白色物质中一定有碳酸钠由此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正确。【小组讨论】(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由上述实验探究不能确定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其理由是。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化钠,继续进行如下探究。【继续探究】甲组方案(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过滤。白色物质中含氧化钠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通过以上探究,确定了猜想三成立。(6)某同学分析后指出甲组方案不科学,理由是。应该将甲组方案中的Ba(OH)2溶液改为溶液才合理。(7)同学们由该实验总结得出:证明NaOH和Na2CO3同时存在的思路是.乙组方案:取5.3克白色固体样品进行下列操作:

(8)该组同学测得m=g,结合样品质量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9)甲方案步骤①经过修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应用】(10)金属钠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实验室里镁、钠等金属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方式是(填序号)。A.用水浇灭

B.撒干沙土盖灭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可用高温煅烧贝壳制氧化钙。小明对贝壳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其含量。(1)探究贝壳的成分。【提出猜想】小明猜想贝壳中含有碳酸钙。小明猜想的依据之一是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之二是贝壳难溶于水,之三是。【查阅资料】①钙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微溶于水。②若用铁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砖红色,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钙的化合物。【实验验证】①取适量贝壳置于大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使之溶解,产生(填颜色和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贝壳中含有碳酸盐。②用铁丝蘸取贝壳与稀盐酸反应所得的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砖红色。证明贝壳中含有钙的化合物。【得出结论】贝壳中含有碳酸钙。(2)测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查阅资料】①Ba(OH)2易溶于水。②BaCO3难溶于水。【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图(夹持装置已略去)所示实验,测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装置A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②装置C中过量Ba(OH)2溶液的作用是。【改进实验】为减少实验药品的使用,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通过测量二氧化碳体积确定碳酸钙的含量。

①称取四份质量均为ag的贝壳,分别使之与稀盐酸反应,测得二氧化碳体积分别为wL、xL、yL、zL,其中w、x、y相近,z明显偏小,其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②舍弃①所测z,计算wxy平均值为b,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Pg/L,则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b、P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100%。【反思与期待】受条件所限,小明未能对贝壳中含有的其他成分进行探究,他期待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究。2.(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CaCl2可用于冷冻剂、干燥剂、融雪剂、医药及冶金工业等。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并制定回收CaCl2的方案。【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和HCl【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探究活动一】取少量废液等分成2份,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其中一份进行如下探究:甲组同学向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色,证明猜想二成立。乙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80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废液,测得数据如图2。

【数据分析】乙组同学对图2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证明猜想二成立。I.a点的实验现象为。Ⅱ.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Ⅲ.c点对应溶液中全部溶质的化学式为。【探究活动二】丙组同学提出直接蒸发溶剂可从剩余废液中回收纯净CaCl2,理由是。【交流与反思】甲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提出的方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在不借助其它试剂和仪器的情况下,除去废液中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建议最好先在废液中加入下面(填选项序号)试剂。A.CaOB.Ca(OH)2C.CaCO33.(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同学们对此气体成分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灰黑色“外衣”中含有(2)无水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和水蒸气猜想三:、水蒸气和气体(1)猜想三中有气体的理由是。【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2)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C装置的作用是。(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中无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5)若颠倒装置和C装置的安装顺序,(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反思与评价】(6)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实验时应注意。4.(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在化学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黑面包”实验,向蔗糖(C12H22O11)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到神奇的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黑面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他们向老师请教后得知:“黑面包”实验的原理——浓硫酸先将蔗糖脱水生成炭,并放出热量,产生的炭再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常见的气体,使炭疏松,形似“黑面包”。该气体成分与木炭和浓硫酸加热时生成的气体相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黑面包”实验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O2猜想二:只含有SO2猜想三:一定含有CO2和SO2【初步分析】甲同学根据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认为猜想不成立。【查阅资料】(1)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甚至褪色,且无气体生成。(3)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实验设计】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现象与分析】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图1装置B中。气体中含有SO2图1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中含有CO2【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回顾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类推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反思交流】乙同学对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设计了图2的装置并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该装置中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丙同学认为,“黑面包”实验中,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依据是。5.(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它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比,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材料二:节日燃放的烟花,是很多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出的各种艳丽色彩。实验中用铂丝蘸取某些金属化合物灼烧时发现:含钠元素的火焰呈黄色,含钙元素的火焰呈砖红色。I、研究“融雪剂”成分结合上述材料,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1)上述实验验证了样品中含有氯化钙,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同学们认为仅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理由是。Ⅱ、拓展探究(3)【提出问题】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猜想二:氯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钙。【实验验证】为进一步确定该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兴趣小组继续设计实验并请你一起完成下面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猜想二成立【交流讨论】以上实验是利用化合物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明显现象来判断物质的存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或水生成。Ⅲ、定量分析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4.4克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克。(5)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6)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6.(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猜想一:H2

猜想二:

猜想三:CO和H2

浓H2SO4的作用:。甲中现象:。乙中无水CuSO4变蓝丙中变浑浊猜想正确(3)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450℃或者550℃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磷率以及pH值如图所示,分析℃时以及(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7.(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CuSO4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100mL,配液方案如下:(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1g/cm3)编号浇灌液中CuSO4的浓度总体积/mL5%CuSO4溶液的用量/mL水的用量/mL盆15%1001000盆23%1006040盆31%100ab盆4w100cd①补充盆3的配液数据:a=,b=。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合理设计盆4的配液方案:w=,d=。(2)该小组还研究了BaCl2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①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过滤,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假设一:只有CuCl2

假设二:CuCl2和BaCl2

假设三:。③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说明假设二不成立。。,说明假设三成立。8.(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一个趣味变色实验,同学们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资料:碘酒为碘()的乙醇溶液;淀粉遇变蓝,在本实验中作为指示剂,指示是否存在。【进行实验】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水和淀粉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碘酒、水和2粒维生素C片,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序号烧杯A烧杯B变色时间溶液体积溶液总体积碘酒体积溶液总体积①1032225595②1032525193③1032102539④532525399⑤203252578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解释与结论】(1)溶液中,溶质是;(2)①②③的目的是。(3)由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①中,若将碘酒体积改为,则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填“”或“”或“”)。【继续实验】(5)补做实验证明了维生素C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实验方案:向烧杯A中加入溶液、水、淀粉溶液,。(6)同学们进一步证明了与维生素C能发生反应,实验是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淀粉溶液,再加入维生素C片,实验过程中观察到。9.(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镁被誉为“国防金属”,在航空母舰、舰载机,导弹等武器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学习小组观察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同时有蓝绿色不溶物和棕褐色不溶物生成。学习小组对生成物展开以下探究:【实验一】探究无色气体的成分【查阅资料】部分盐溶于水后,能与水分子作用解离出或,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作出猜想】根据文献资料和元素守恒,对气体成分作出如下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实验探究】小组成员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扇闻导管口气体的气味无明显气味猜想1不成立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不成立③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肥皂泡破裂,燃烧,发出爆鸣声猜想3成立【深化探究】分别测量上述硫酸铜溶液和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的,发现硫酸铜溶液的,硫酸钠溶液的。【结论】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由(填微粒符号)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金属镁能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实验二】探究蓝绿色不溶物的成分【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为绿色固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作出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和。【实验探究】向蓝绿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硫酸,不溶物溶解,无气泡产生。则猜想(填数字)错误。小明同学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认为猜想1也不合理,理由是。【查阅资料】某种碱式硫酸铜为蓝绿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酸。【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方案,验证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溶液):。【实验三】探究棕褐色不溶物的成分【查阅资料】①棕褐色不溶物成分较为复杂,为和中的不确定组成;②不溶于水,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实验探究】取少量棕褐色不溶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变蓝,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交流讨论】对棕褐色不溶物成分的推测较多,以下为其中两位同学的讨论:甲同学认为一定有,乙同学反对该观点,认为没有,而是(填化学式),也能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理由是(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10.(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的CO2,来验证CO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实验时发现澄清石灰水中只看到出现气泡,但未见浑浊。该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HCl的溶解度为1:500,CO2的溶解度为1:0.759。

【猜想与假设】(1)猜想一:;猜想二: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实验与验证】(2)①甲同学取少量该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饮料管往试管内吹气,溶液(填现象),则猜想一不成立;②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为进一步验证,再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填化学式)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3)①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混有HCl气体,说明盐酸具有性;②为除去CO2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a.NaOH溶液

b.浓硫酸

c.饱和NaHCO3溶液③丙同学不理解,混有氯化氢气体的CO2为什么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帮他解释一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分类回收塑料制品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取氧气,并用燃烧法探究塑料的组成。I、设计氧气的发生装图

(1)图1中仪器X的名称为(填“集气瓶”或“锥形瓶”)。(2)图2中铂丝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压强过大,此时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Ⅱ、探究某塑料的组成某塑料含有碳、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和氯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塑料充分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可能生成氯化氢气体。取mg该塑料样品与足量干燥的氧气充分反应,用图3所示装置吸收生成的气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当气体被充分吸收后,测得装置甲、乙、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分别增加m1g、m2g和m3g。(无水氯化钙可作干燥剂,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甲、乙、丙、丁中试剂均足量)

(3)装置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塑料含有氯元素。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4)该塑料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用代数式表示)。(5)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A.该塑料中碳原子与氯原子的个数比为73m3:88m2B.若,则该塑料不含氧元素C.若将装置乙与丙互换,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若去除装置丁,则对测定氢元素的质量无影响12.(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使叮咬处红肿痛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呈(填“酸”或“碱”)性。(2)小亮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元素,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H2O。(3)小亮同学对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提出猜想:I.该氧化物是CO2;Ⅱ.该氧化物是CO。他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实验过程中,装置甲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I(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装置丁中的现象是;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讨论交流】(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拓展延伸】(5)甲酸(HCOOH)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6)为缓解蚊虫叮咬的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A.苏打水 B.肥皂水 C.醋酸专题13课外实验拓展的探究学习小组同学通过课外学习了解到Na能在CO2中燃烧,小组同学对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进行了下列拓展学习与探究。【查阅资料】①白色氧化钠溶于水会生成氢氧化钠。②Na2CO3溶液显碱性。【小组交流】(1)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将燃着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固体物质。生成的黑色固体单质是。【提出问题】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中白色物质是什么?【作出猜想】(2)猜想一: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验证猜想】(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②另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白色物质中一定有碳酸钠由此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正确。【小组讨论】(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由上述实验探究不能确定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其理由是。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化钠,继续进行如下探究。【继续探究】甲组方案(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过滤。白色物质中含氧化钠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通过以上探究,确定了猜想三成立。(6)某同学分析后指出甲组方案不科学,理由是。应该将甲组方案中的Ba(OH)2溶液改为溶液才合理。(7)同学们由该实验总结得出:证明NaOH和Na2CO3同时存在的思路是.乙组方案:取5.3克白色固体样品进行下列操作:

(8)该组同学测得m=g,结合样品质量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9)甲方案步骤①经过修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应用】(10)金属钠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实验室里镁、钠等金属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方式是(填序号)。A.用水浇灭

B.撒干沙土盖灭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答案】(1)碳/C(2)氧化钠和碳酸钠(3)有气泡产生(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合理即可)(5)生成白色沉淀(6)氢氧化钡溶液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原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氯化钡或硝酸钡/BaCl2或Ba(NO3)2溶液(7)先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8)9.85(9)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NO3)2+Na2CO3=BaCO3↓+2NaNO3(10)B【详解】(1)根据参与反应的物质可知,只有碳单质为黑色,实验推断黑色颗粒为碳;故答案为:碳。(2)猜想一: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为两者的混合物,故答案为:氧化钠和碳酸钠(3)白色固体含有碳酸钠,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看到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4)碳酸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也是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也变红,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氧化钠;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5)由于白色物质中有Na2CO3,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Ba(OH)2溶液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生成白色沉淀;(6)因为加入Ba(OH)2溶液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造成干扰,要把Ba(OH)2溶液换成BaCl2或Ba(NO3)2溶液;(7)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碳酸钠会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由分析可知,证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的思路是:先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8)最终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Na2CO3,即碳酸钠的质量为5.3g,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滤渣B为碳酸钡,经干燥得到碳酸钡的质量为m故填:9.85;(9)甲方案把Ba(OH)2溶液换成BaCl2或Ba(NO3)2溶液,与白色物质中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或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NO3)2+Na2CO3=BaCO3↓+2NaNO3;(10)水和二氧化碳都会与钠反应,不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只能撒干沙土盖灭,故选B。1.(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可用高温煅烧贝壳制氧化钙。小明对贝壳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其含量。(1)探究贝壳的成分。【提出猜想】小明猜想贝壳中含有碳酸钙。小明猜想的依据之一是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之二是贝壳难溶于水,之三是。【查阅资料】①钙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微溶于水。②若用铁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砖红色,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钙的化合物。【实验验证】①取适量贝壳置于大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使之溶解,产生(填颜色和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贝壳中含有碳酸盐。②用铁丝蘸取贝壳与稀盐酸反应所得的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砖红色。证明贝壳中含有钙的化合物。【得出结论】贝壳中含有碳酸钙。(2)测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查阅资料】①Ba(OH)2易溶于水。②BaCO3难溶于水。【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图(夹持装置已略去)所示实验,测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装置A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②装置C中过量Ba(OH)2溶液的作用是。【改进实验】为减少实验药品的使用,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通过测量二氧化碳体积确定碳酸钙的含量。

①称取四份质量均为ag的贝壳,分别使之与稀盐酸反应,测得二氧化碳体积分别为wL、xL、yL、zL,其中w、x、y相近,z明显偏小,其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②舍弃①所测z,计算wxy平均值为b,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Pg/L,则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b、P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100%。【反思与期待】受条件所限,小明未能对贝壳中含有的其他成分进行探究,他期待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究。【答案】(1)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无色无味(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和完全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漏气(合理即可)【详解】(1)提出猜想: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利用高温煅烧贝壳制氧化钙,可猜测贝壳中含碳酸钙,猜想三: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实验验证:①结论为该贝壳中含有碳酸盐,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2)设计实验: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产生白色沉淀,故装置C中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且完全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改进实验:①z偏小,可能是装置漏气,部分气体逸出;②解: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x=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2.(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CaCl2可用于冷冻剂、干燥剂、融雪剂、医药及冶金工业等。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并制定回收CaCl2的方案。【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和HCl【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探究活动一】取少量废液等分成2份,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其中一份进行如下探究:甲组同学向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色,证明猜想二成立。乙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80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废液,测得数据如图2。

【数据分析】乙组同学对图2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证明猜想二成立。I.a点的实验现象为。Ⅱ.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Ⅲ.c点对应溶液中全部溶质的化学式为。【探究活动二】丙组同学提出直接蒸发溶剂可从剩余废液中回收纯净CaCl2,理由是。【交流与反思】甲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提出的方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在不借助其它试剂和仪器的情况下,除去废液中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建议最好先在废液中加入下面(填选项序号)试剂。A.CaOB.Ca(OH)2C.CaCO3【答案】红有气泡产生NaClNa2CO3盐酸易挥发C【详解】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成红色,故猜想二CaCl2和HCl成立;②、在a点时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③、b点时盐酸被消耗完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是;④、c点时,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全,溶液内只剩下氯化钠和碳酸钠了,故全部溶质的化学式为NaCl和Na2CO3;⑤、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直接蒸发溶剂可从剩余废液中回收纯净CaCl2;⑥、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除去废液中的盐酸。3.(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同学们对此气体成分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灰黑色“外衣”中含有(2)无水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和水蒸气猜想三:、水蒸气和气体(1)猜想三中有气体的理由是。【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2)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C装置的作用是。(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中无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5)若颠倒装置和C装置的安装顺序,(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反思与评价】(6)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实验时应注意。【答案】(1)盐酸易挥发(2)HCl/氯化氢HCl+AgNO3=HNO3+AgCl(3)检验并除尽CO2(4)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也会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干扰对氢气的检验(5)不能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6)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详解】(1)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猜想三中有HCl气体;(2)根据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B装置AgNO3可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的HCl,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其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可用C装置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尽CO2;(4)气体通入C装置,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到D、E装置,可观察到E装置中无水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并不能判断是D装置中发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的反应;故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无水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也会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干扰对氢气的检验;(5)B、C装置颠倒,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6)该气体中含有可燃性气体氢气,故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4.(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在化学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黑面包”实验,向蔗糖(C12H22O11)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到神奇的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黑面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他们向老师请教后得知:“黑面包”实验的原理——浓硫酸先将蔗糖脱水生成炭,并放出热量,产生的炭再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常见的气体,使炭疏松,形似“黑面包”。该气体成分与木炭和浓硫酸加热时生成的气体相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黑面包”实验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O2猜想二:只含有SO2猜想三:一定含有CO2和SO2【初步分析】甲同学根据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认为猜想不成立。【查阅资料】(1)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甚至褪色,且无气体生成。(3)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实验设计】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现象与分析】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图1装置B中。气体中含有SO2图1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中含有CO2【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回顾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类推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反思交流】乙同学对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设计了图2的装置并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该装置中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丙同学认为,“黑面包”实验中,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依据是。【答案】一品红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并完全除去二氧化硫,排除二氧化硫对CO2检验的干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氢元素,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元素,故至少还有一种产物含有氢元素【详解】[初步分析]由于二氧化碳是无味的气体,不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根据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现象与分析]根据结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观察到图1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拓展延伸]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类推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思交流]图2实验中,根据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甚至褪色,且无气体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所以观察到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该装置中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硫并完全除去二氧化硫,排除二氧化硫对CO2检验的干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碳和硫酸中含有碳、氢、硫、氧四种元素,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只含有碳、硫、氧元素,混合气体中没有氢元素,那么至少还有一种产物含有氢元素。5.(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它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比,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材料二:节日燃放的烟花,是很多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出的各种艳丽色彩。实验中用铂丝蘸取某些金属化合物灼烧时发现:含钠元素的火焰呈黄色,含钙元素的火焰呈砖红色。I、研究“融雪剂”成分结合上述材料,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1)上述实验验证了样品中含有氯化钙,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同学们认为仅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理由是。Ⅱ、拓展探究(3)【提出问题】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猜想二:氯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钙。【实验验证】为进一步确定该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兴趣小组继续设计实验并请你一起完成下面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猜想二成立【交流讨论】以上实验是利用化合物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明显现象来判断物质的存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或水生成。Ⅲ、定量分析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4.4克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克。(5)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6)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加入,产生白色沉淀(2)与反应生成了NaCl(3)只有NaCl溶液或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4)4.4(5)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答: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6)解:设A点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14.4g混合物中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4.4g-10.6g=3.8g所以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答: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8%。【详解】(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所以实验验证了样品中含有氯化钙,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加入Na2CO3,产生白色沉淀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所以无论原试剂中是否有氯化钠加入碳酸钠后溶液中都会有氯化钠存在,所以上述实验在加入碳酸钠前没有检验氯化钠,之后的检验就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3)进行猜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上层清液一定存在氯化钠,如碳酸钠过量则还存在碳酸钠,如氯化钙过量则还存在氯化钙。结合猜想二、三,所以猜想一:只有氯化钠。实验验证:结论是猜想二成立,则加入的试剂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明显现象,而和氯化钠、氯化钙不反应或反应产生的现象与碳酸钠不同。则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则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从而说明有碳酸钠,猜想二成立。交流讨论: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4)从图像可知,生成气体4.4g后气体质量不再增加,所以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4.4g。(5)详见答案。(6)详见答案。6.(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猜想一:H2

猜想二:

猜想三:CO和H2

浓H2SO4的作用:。甲中现象:。乙中无水CuSO4变蓝丙中变浑浊猜想正确(3)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450℃或者550℃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磷率以及pH值如图所示,分析℃时以及(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答案】(1)水蒸气/H2O(2)一氧化碳/CO干燥气体,防止影响氢气的鉴别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三(3)550酸性【详解】(1)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证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根据元素守恒,再结合其他猜想可知,剩余的气体还可能为一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气体,而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浓硫酸可干燥气体,防止影响氢气的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则猜想三正确,且甲中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则固体由黑色变红色。(3)由图可知,550℃时除磷效果更好,且pH显酸性时效果更好。7.(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CuSO4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100mL,配液方案如下:(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1g/cm3)编号浇灌液中CuSO4的浓度总体积/mL5%CuSO4溶液的用量/mL水的用量/mL盆15%1001000盆23%1006040盆31%100ab盆4w100cd①补充盆3的配液数据:a=,b=。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合理设计盆4的配液方案:w=,d=。(2)该小组还研究了BaCl2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①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过滤,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假设一:只有CuCl2

假设二:CuCl2和BaCl2

假设三:。③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说明假设二不成立。。,说明假设三成立。【答案】(1)20800%100(2)CuCl2、CuSO4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详解】(1)①根据“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可知,各组实验溶液浓度不同。从表格数据可知,浇灌液中硫酸铜的浓度是使用5%硫酸铜溶液和水配置的不溶浓度的溶液。配置100mL的1%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需要5%的硫酸铜的质量为,20g÷1g/cm3=20mL,需要水的体积为(100mL×1g/cm3-20g)÷1g/cm3=80mL,所以a=20,b=80。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需要使用只浇灌水的空白组实验与使用硫酸铜溶液浇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判断硫酸铜溶液是否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则w=0%,d=100。(2)①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②有氯化铜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可能有硫酸铜或氯化钡过量,根据假设一、二可知假设三为CuCl2、CuSO4。③可以使用氯化钡、硫酸铜继续滴加入滤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有无另一种试剂剩余。假设二不成立,则判断的是氯化钡不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无氯化钡存在,假设二不成立。假设三成立,则判断的是硫酸铜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有硫酸铜,假设三成立。8.(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一个趣味变色实验,同学们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资料:碘酒为碘()的乙醇溶液;淀粉遇变蓝,在本实验中作为指示剂,指示是否存在。【进行实验】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水和淀粉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碘酒、水和2粒维生素C片,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序号烧杯A烧杯B变色时间溶液体积溶液总体积碘酒体积溶液总体积①1032225595②1032525193③1032102539④532525399⑤203252578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解释与结论】(1)溶液中,溶质是;(2)①②③的目的是。(3)由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①中,若将碘酒体积改为,则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填“”或“”或“”)。【继续实验】(5)补做实验证明了维生素C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实验方案:向烧杯A中加入溶液、水、淀粉溶液,。(6)同学们进一步证明了与维生素C能发生反应,实验是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淀粉溶液,再加入维生素C片,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答案】(1)过氧化氢/H2O2(2)探究碘酒体积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3)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4)>(5)向烧杯B中加入5mL的2%碘酒、4粒维生素C片,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使溶液总体积为25mL,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与实验⑤对比(6)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变为无色【详解】(1)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是过氧化氢;(2)实验①②③中,碘酒体积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故目的是:探究碘酒体积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3)实验②④⑤中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且过氧化氢溶液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说明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4)由实验①②③可知,相同条件下,碘酒体积越大,变色时间越短,故①中,若将碘酒体积改为1mL,则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595s;(5)补做实验证明维生素C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则变量是维生素C用量,其他因素均相同,烧杯A中加入20mL3%H2O2溶液、10mL水、2mL1%淀粉溶液,故是与实验⑤对比,故向烧杯B中加入5mL的2%碘酒、4粒维生素C片,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使溶液总体积为25mL,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与实验⑤对比。(6)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溶液变为棕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淀粉遇碘变蓝,故溶液变为蓝色,再加入维生素C片,维生素C能与碘反应,故最后溶液变为无色,故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再变为无色。9.(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镁被誉为“国防金属”,在航空母舰、舰载机,导弹等武器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学习小组观察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同时有蓝绿色不溶物和棕褐色不溶物生成。学习小组对生成物展开以下探究:【实验一】探究无色气体的成分【查阅资料】部分盐溶于水后,能与水分子作用解离出或,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作出猜想】根据文献资料和元素守恒,对气体成分作出如下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实验探究】小组成员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扇闻导管口气体的气味无明显气味猜想1不成立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不成立③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肥皂泡破裂,燃烧,发出爆鸣声猜想3成立【深化探究】分别测量上述硫酸铜溶液和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的,发现硫酸铜溶液的,硫酸钠溶液的。【结论】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由(填微粒符号)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金属镁能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实验二】探究蓝绿色不溶物的成分【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为绿色固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作出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和。【实验探究】向蓝绿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硫酸,不溶物溶解,无气泡产生。则猜想(填数字)错误。小明同学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认为猜想1也不合理,理由是。【查阅资料】某种碱式硫酸铜为蓝绿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酸。【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方案,验证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溶液):。【实验三】探究棕褐色不溶物的成分【查阅资料】①棕褐色不溶物成分较为复杂,为和中的不确定组成;②不溶于水,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实验探究】取少量棕褐色不溶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变蓝,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交流讨论】对棕褐色不溶物成分的推测较多,以下为其中两位同学的讨论:甲同学认为一定有,乙同学反对该观点,认为没有,而是(填化学式),也能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理由是(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u2+2、3氢氧化铜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先将蓝绿色不溶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溶液变蓝,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详解】实验一:{作出猜想}部分盐溶于水后,能与水分子作用解离出H+,铜离子会有少量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及氢离子,这样溶液就呈现出酸性,所以硫酸铜溶液显酸性,金属镁能与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氢气,则猜想3为H2,故填H2。{实验探究}猜想2不成立,即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实验步骤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实验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结论}由题文可知,部分盐溶于水后,能与水分子作用解离出H+,溶液呈酸性,铜离子会有少量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及氢离子,这样溶液就呈现出酸性,故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故填Cu2+。实验二:{实验探究}碱式碳酸铜为绿色固体,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向蓝绿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硫酸,不溶物溶解,无气泡产生,即该绿色固体中不含碱式碳酸铜,则猜想2、3错误,故填2、3;由上述可知,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铜能够与酸反应,所以小明认为猜想1也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铜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故填氢氧化铜能与酸性物质反应。{设计实验}验证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Cu2(OH)2SO4的方法是先将蓝绿色不溶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Cu2(OH)2SO4,故填先将蓝绿色不溶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蓝绿色不溶物中含有Cu2(OH)2SO4。实验三{交流讨论}根据资料可知,Cu2O不溶于水,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取少量棕褐色不溶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变蓝,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说明不溶物成分可能为,也可能是和的混合物,故填Cu、CuO;也能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理由是CuO+H2SO4=CuSO4+H2O,溶液变蓝,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故填CuO+H2SO4=CuSO4+H2O,溶液变蓝,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试管底部有亮红色固体。10.(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的CO2,来验证CO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实验时发现澄清石灰水中只看到出现气泡,但未见浑浊。该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HCl的溶解度为1:500,CO2的溶解度为1:0.759。

【猜想与假设】(1)猜想一:;猜想二: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实验与验证】(2)①甲同学取少量该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饮料管往试管内吹气,溶液(填现象),则猜想一不成立;②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为进一步验证,再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填化学式)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3)①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混有HCl气体,说明盐酸具有性;②为除去CO2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a.NaOH溶液

b.浓硫酸

c.饱和NaHCO3溶液③丙同学不理解,混有氯化氢气体的CO2为什么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帮他解释一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质(2)变浑浊AgNO3(3)挥发c【详解】(1)实验时发现澄清石灰水中只看到出现气泡,但未见浑浊。可能原因是澄清石灰水变质,变质的石灰水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也可能是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先与通入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能反应。故填:澄清石灰水变质。(2)①猜想一不成立,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即用饮料管往取少量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溶液变浑浊。故填:变浑浊。②由于猜想二成立,所以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说明B中的水吸收了氯化氢形成了盐酸,盐酸与硝酸银(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故填:AgNO3。(3)①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混有氯化氢气体。②a.NaOH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同时,与二氧化碳也发生反应;a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与氯化氢气体不反应;b不符合题意。c.饱和NaHCO3溶液与HCl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反应。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c。③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先与通入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能反应。化学方程式:。11.(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分类回收塑料制品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取氧气,并用燃烧法探究塑料的组成。I、设计氧气的发生装图

(1)图1中仪器X的名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