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考察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序列,儿童视角的存在几乎是一片荒芜。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理解的事实,在儿童没有取得“人”的资格的年代里,儿童的感受和对世界的体认自然就被创作者放逐在了文本之外。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视角的出现和之后的长足发展,是以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作为理论的坚强依托的。当时社会开始意识到儿童的重要性,儿童作为未来的人的萌芽获得了独立人格的尊重,具有了与成人同等的地位,自然也就获得了与成人同等的话语权,开始拥有了表达对世界的感受的权利。在儿童视角被发现之前,成人的全知视角是弥漫在整个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的一种传统叙事模式,全知全能的成年“说书人”雄踞于中国小说界上千年。(摘编自王黎君《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材料二: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者成人作家,由于身心的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复杂,实际上已不可能复归纯真的儿童状态。成人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选取“儿童视角”,首先必须使自己来一番角色转换,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和语言句式,去重新诠释和表现对象世界。对此,陈伯吹曾有过非常形象的表述:“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正是他积数十年创作经验所得出的一条定律:真正为儿童写作就必须选择与坚持“儿童视角”。英国作家格尔姆在《怎样为孩子写书》中认为:“想开采这个矿脉的诸君,必须留心的是,绝对不可以认为是小孩的东西嘛,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或者以为有诚意写作,就会获得儿童的感激,这种自我陶醉或随便的想法是很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有相反的态度,也就是放弃命令的姿态,准备一切服从小孩,因为小孩是在支配你的写作。”“准备一切服从小孩”,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为儿童写作必须转变角色与立场,必须从“成人中心”转变到“儿童本位”,“回归”童年状态。儿童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唯有与他们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传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笔下的世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儿童世界,或者说儿童憧憬的世界。如果忽视或轻视儿童的感情、感悟,或想当然地以成人的经验取代儿童的经验,那么作家创造出的世界只能是成人的儿童世界,而不是儿童的儿童世界。儿童文学作家大多是人生经历丰富的成年人,这就要求作家应该沉潛于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同儿童的精神息息相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有不一样的判断尺度,也少有成人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因而更能表现出人性真实的一面。儿童文学作家要表现的是儿童“绝假存真”的生命本真,而不是只对儿童的稚态童真做表面的叙写。自从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出现以来,所有经典的、传世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包含着作家对儿童独特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常说的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也即此意。因此,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常常以“卫护童年”的主题出现。一般说来,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从儿童自身生活层面与儿童经验世界入手直接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的作品,大多属于儿童视角。还有不少作品直接以第一人称切入,主人公以儿童“代言人”的身份出场。(摘编自王泉根《谈谈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材料三:《岁月神偷》影片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小人物家庭的命运起伏、岁月的无情。这种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也淡化了故事中死亡、潦倒的痛楚和悲伤,继而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和独特的悲剧美。在影片中,儿童视角的“间离效果”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暴力、政治、性等方面的间离。不同于成人视角对世界的认知思维,儿童以其视角面对成人世界的问题,他们感知的选择性相对较弱,对生老病死的经历和感受更加趋向无意识的陌生,往往跳出既定的认知范畴,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一种突然的疏离感。尤其面对成人世界金钱、权力、欲望下的种种黑暗与不公,作为儿童的生命体态会本能地弱化,剥离覆盖在现实世界表层的虚伪和谎言,更原生态地呈现生活的内核,从而使作品涂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在罗进二的童年里,经历了台风下的老屋坍塌、哥哥的生病死亡、一家人的艰难生计后,他用一个孩子的思维和方式去学会成长,学会懂事,开始认真学习,祈求用偷来的米字旗、夜光杯填满“苦海”去化解生命中接踵而来的苦难,换回哥哥宝贵的生命。面对死亡的逼近、哥哥的离去,在他眼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悲剧美,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让观影者从一个儿童身上感知到对生命、爱与信仰的体悟,更像是一首关于小人物成长的诗歌。(摘编自徐潇潇《浅析儿童视角的叙事美学——以电影<岁月神偷>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视角中几乎没有儿童视角,儿童视角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B.成人作家以“儿童视角”创作,首先要完成角色转换,必须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C.成人作家写儿童文学不只是模仿儿童的口吻,更重要的是能够回到孩子的视角,使作品符合儿童的认知思维。D.以儿童的视角去面对成人世界的问题,往往可以起到淡化悲剧的作用,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童视角的运用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视角,使成人视角的雄踞局面有所改观。B.材料二中引用英国作家格尔姆的话,是为了证明“回归”童年的重要性。C.作品是否运用儿童视角,要看其内容是否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D.儿童视角并非儿童文学的专利,成人文学里同样有儿童视角的作品。(3)下列作品中,没有运用“儿童视角”的一项是A.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大卫•科波菲尔》。B.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C.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D.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4)三则材料分别从何种角度阐述“儿童视角”?请概括说明。(5)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呼兰河传》之《小团圆媳妇之死》片段中“儿童视角”的表达效果。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她本来是十二岁,却长得十五六岁那么高,所以一时看热闹的姑娘媳妇们,看了她,都难为情起来。很快的小团圆媳妇就被抬进大位里去。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热的热水。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够挣扎了,她安稳地在大钮里边站着,她再不往外边跳了,大概她觉得跳也跳不出来了。那大钉是很大的,她站在里边仅仅露着一个头。我看了半天,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满脸的汗珠,满脸通红,红得像一张红纸。我跟祖父说:“小团圆媳妇不叫了。”我再往大缸里一看,小团圆媳妇没有了。她昏倒在大缸里了。【注】节选于萧红的《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童养媳,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说当众泡在滚水里洗澡可以镇邪),烫一次昏倒一次。小团圆媳妇后来被折磨致死。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翡冷翠①山居闲话徐志摩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傍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拂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做客山中的妙处,犹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的取缔,只许你独身;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舞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并且你不但不须邀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书是理想的伴侣,但你应得带书,是在火车上,在你住处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独自漫步的时候。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葛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市②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藤花,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疤,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一九二五年六月作(有删改)【注】①翡冷翠,现通译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城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②葛德,现通译歌德;阿尔帕斯,现通译阿尔卑斯;雪西里,现通译西西里;莱茵河,现通译莱茵河;梨梦湖,现通译莱芒湖;威尼市,现通译威尼斯。(1)关于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居家、办公之地说成是大牢里的狱室,虽有夸大色彩,但也形象而充分地显出了日常文明社会对人的种种羁绊与束缚,让人印象深刻。B.“书”在文中是现代文明和知识的象征,但跟大自然这部“最伟大”的书相比,就显得肤浅、愚笨至极,难以给人以督责和引导。C.取名“闲话”,可见作者并不是要写某次具体的出游经历,而是在平日所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泛化处理,从而引领“你”做一场解放身心的诗性漫游。D.作者用飘逸、秀美、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不加雕饰、不受拘束、没有羁绊的自然纯美的世界,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挥洒性灵的心声。(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把“天真”说成是娇柔脆嫩的含羞草,可谓奇思妙想。B.“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故意不加标点,给人一种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的意味,表达出作者因性灵解放带来的巨大愉悦感。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描述,两种叙事方式自由切换,既便于直抒胸臆,又营造了娓娓闲话的亲切氛围,有意外之效。D.全篇行文看似自由,却暗藏章法:开篇总写山居环境之美,接下来三个段落具体描述做客山中之妙,最后赞美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3)文中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结合全篇概括读懂这部书的必要条件。(4)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新月派诗歌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主张在本篇散文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周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注】,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九月,晋献公卒,里克、ぶ郑欲纳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春秋》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选自《左传•僖公九年》,有删改)【注】胙,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A.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B.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C.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D.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事,文中指祭祀。与“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有事”含义相同。B.稽首,我国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C.先君,文中指已故前代君主。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D.《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修订而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周襄王的指派,宰孔赐祭肉给齐桓公,他让齐桓公不用下阶拜谢,但齐桓公为维护天子威严仍下阶拜谢。B.齐桓公在与诸侯会盟时说只要与齐国结盟,就恢复原来的友好局面;但宰孔认为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劝晋献公不要前去。C.晋献公去世,里克和荀息两个人辅佐的继任国君的人选不一样,里克想接纳晋文公为国君,荀息要辅佐奚齐担任国君。D.里克杀死奚齐后,荀息本想以死殉之,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于是他就立公子卓为国君。(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②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5)君子是如何评价荀息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加以概括。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拟青青河畔草诗【南北朝】鲍令晖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系仿写之作,描写的对象为美丽女子,也可能是诗人自身经历写照。B.诗中的女主人公非常怨恨自己的丈夫为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而抛弃了她。C.第九、十句中的“惭”“羞”,非常微妙地传达了女主人公微妙而复杂的心情。D.整首诗具有高古清澈的诗境与优雅轻倩的诗风,这与意象的选择不无关系。(2)诗中多处使用叠词,有何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用“,”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2)苏轼《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做结论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3)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寓才能出众之意。古诗文中多有出现,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要算北极和南极。在南极,最低气温达到﹣90℃。但在宇宙中,这还不算最冷。在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最冷会达到﹣160℃,真是一个(1)的“广寒宫”。至于远离太阳的海王星,那就更冷了,温度低到﹣229℃。但是,海王星也不算最冷。有人以为,宇宙热时的温度可以高达几千、几万甚至几千万摄氏度,冷时的温度可以低至零下几千、几万甚至几千万摄氏度。然而,人们尽管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后来,人们从理论上进行推算,才知道冷不像热那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16℃,①。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如今,人们在实验室里,已获得离绝对零度只差1/500000℃的超低温!然而,实验结果尽管已经十分逼近绝对零度,②。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许多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2):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③,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锡跟铅(3),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1)请在文中括号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在文中标号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时间缩短了。B.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C.“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D.你听音符的跳动声,叮叮——咚咚——,真好听。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22年10月6日,82岁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得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委员会现任主席安德斯•奥尔森于2022年10月11日,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独家邮件专访。《南方周末》:瑞典学院给予埃尔诺的颁奖词:“以勇气和临床诊断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您能解释一下这句评语吗?安德斯•奥尔森:我们选择了她关于记忆的作品有两个重要原因:她以毫不妥协的方式去处理那些作家甚少直面的困难和争议话题,以及她非凡的简练风格。《南方周末》:安妮•埃尔诺是您过去熟知的作家吗?如果要向读者推荐她的作品,您会选择哪一部?安德斯•奥尔森:我已经很了解她了,而且我尤其欣赏她的《一个男人的位置》和《正发生》。如果让我推荐、我也会选择这两部,不是一部而是两部。第一部是因为它展示了她的记忆写作如何从另一面找到独特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则是因为,它让埃尔诺自己的命运极致地转化为女性在压抑社会的境遇,并用很少的字眼让这一切呈现在读者面前。《南方周宋》:2019年,瑞典学院承诺该奖项将改变“以男性为导向”的倾向。埃尔诺是17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中的第一位女性,也是五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第三次颁奖给女性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奖和她的女性身份有关吗?安德斯•奥尔森:我希望没有。《南方周末》:就女性写作,有人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安妮•卡森的作品比安妮•埃尔诺更具文学性,后者只是占了社会议题的便宜。您对这一说法有何评论?安德斯•奥尔森:我不同意。她没有“占社会议题的便宜”。而什么是“文学”,我们必须再仔细考虑一下。(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结合上面语段,谈谈访谈提问的技巧。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22年度尼康小世界摄影大赛结果揭晓,中国江苏的程序员章叶飞凭借一张蛾卵照片获得比赛第11名,这是近年来首次有中国选手在该赛事中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也刚新了人们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埋头敲代码、“996”加班、发型“地中海”、格子衬衫牛仔裤、沉默寡言、无聊无趣……材料二:广东东莞,35岁的炒粉摊主店女士和丈夫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在街巷小摊点娴熟地翻锅抖勺,日销二百余盒炒粉。近日,她因衣着时尚、妆容精致、颜值与烟火气齐飞而引人注目。人们惊叹:风吹日晒、备菜颠锅、油烟扑面的大排档摊主,原来也不止不修边幅、素面朝天的一种形象。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当下实际和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与主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述类文本论据与论点关系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D.“起到淡化悲剧的作用,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分析错误,材料三是针对《岁月神偷》这一作品进行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2)C.“要看其内容是否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错,材料二原文为“从儿童自身生活层面与儿童经验世界入手直接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的作品,大多属于儿童视角”,不能将这一信息简化为“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3)D.铁凝的《哦,香雪》描写的是农村少年的故事,但没有运用儿童视角。(4)根据材料一中“考察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序列,儿童视角的存在几乎是一片荒芜……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视角的出现和之后的长足发展,是以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作为理论的坚强依托的……在儿童视角被发现之前,成人的全知视角是弥漫在整个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的一种传统叙事模式,全知全能的成年‘说书人’雄踞于中国小说界上千年”可知,材料一是从中国小说发展角度谈“儿童视角”的起源。根据材料二中“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真正为儿童写作就必须选择与坚持‘儿童视角’”“为儿童写作必须转变角色与立场,必须从‘成人中心’转变到‘儿童本位’,‘回归’童年状态。儿童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唯有与他们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传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笔下的世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儿童世界,或者说儿童憧憬的世界”“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从儿童自身生活层面与儿童经验世界入手直接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的作品,大多属于儿童视角。还有不少作品直接以第一人称切入,主人公以儿童‘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可知,从儿童文学的角度阐释“儿童视角”。根据材料三中“《岁月神偷》影片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小人物家庭的命运起伏、岁月的无情。这种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也淡化了故事中死亡、潦倒的痛楚和悲伤,继而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和独特的悲剧美”“从一个儿童身上感知到对生命、爱与信仰的体悟,更像是一首关于小人物成长的诗歌”“在影片中,儿童视角的‘间离效果’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暴力、政治、性等方面的间离……儿童以其视角面对成人世界的问题,他们感知的选择性相对较弱,对生老病死的经历和感受更加趋向无意识的陌生,往往跳出既定的认知范畴,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一种突然的疏离感。尤其面对成人世界金钱、权力、欲望下的种种黑暗与不公,作为儿童的生命体态会本能地弱化,剥离覆盖在现实世界表层的虚伪和谎言,更原生态地呈现生活的内核,从而使作品涂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可知,以电影作品《岁月神偷》为例阐述“儿童视角”的表达效果。(5)根据材料三观点“这种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也淡化了故事中死亡、潦倒的痛楚和悲伤,继而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和独特的悲剧美”,和《小团圆媳妇之死》片段中“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她本来是十二岁,却长得十五六岁那么高,所以一时看热闹的姑娘媳妇们,看了她,都难为情起来”分析,选段中作为孩子的主人公“我”对待生死、羞耻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触和理解,因此更为客观地再现了小团圆媳妇“热水洗澡”的一幕,揭示出真相的黑暗,将成人忽视的细节和遮蔽的污秽呈现在读者眼前。可见,“儿童视角”的运用产生“间离效果”。根据材料三观点“这种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也淡化了故事中死亡、潦倒的痛楚和悲伤,继而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和独特的悲剧美”,和《小团圆媳妇之死》片段中“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够挣扎了,她安稳地在大钮里边站着,她再不往外边跳了,大概她觉得跳也跳不出来了。那大钉是很大的,她站在里边仅仅露着一个头。我看了半天,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满脸的汗珠,满脸通红,红得像一张红纸”“我再往大缸里一看,小团圆媳妇没有了。她昏倒在大缸里了”分析,通过“我”的亲眼所见,看到了一个女孩被当众撕去衣裳,在众人的围观中进行所谓的“洗澡”仪式,她的尊严被践踏;在滚烫的热水中,从“挣扎”到“安稳”地站着,再到“昏倒”,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命在看客眼中逐渐失去活力的画面,更体现了看客的愚昧与冷漠。可见,“儿童视角”的运用产生强烈的悲剧性。答案:(1)D(2)C(3)D(4)①材料一从中国小说发展角度谈“儿童视角”的起源。②材料二从儿童文学的角度阐释“儿童视角”。③材料三以电影作品《岁月神偷》为例阐述“儿童视角”的表达效果。(5)①产生“间离效果”。选段中作为孩子的主人公“我”对待生死、羞耻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触和理解,因此更为客观地再现了小团圆媳妇“热水洗澡”的一幕,揭示出真相的黑暗,将成人忽视的细节和遮蔽的污秽呈现在读者眼前。②产生强烈的悲剧性。通过“我”的亲眼所见,看到了一个女孩被当众撕去衣裳,在众人的围观中进行所谓的“洗澡”仪式,她的尊严被践踏;在滚烫的热水中,从“挣扎”到“安稳”地站着,再到“昏倒”,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命在看客眼中逐渐失去活力的画面,更体现了看客的愚昧与冷漠。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难以给人以督责和引导”错。文中只强调了认识大自然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并没说人类的书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同时文中也说了“书是理想的伴侣”。故选B。(2)A.“拟物”错,应为比喻;另外“娇柔”有拟人意味。故选A。(3)根据“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的取缔,只许你独身;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并且你不但不须邀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概括:从作者出游放松领结、不带伴、不带书等内容可看出,暂时远离尘俗和现代文明的喧嚣是读懂这部书的必要条件。根据“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做客山中的妙处,犹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概括:从有闲暇赏鉴、不纠结上山下山、不在意服色与体态等内容可知,读懂这部书的必要条件用一种闲适的、宽容的自由心境,从容地去感受并欣赏大自然的一切。根据“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舞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概括:含有一颗浑朴天真的赤子之心,保持耳聪目明,性灵健全,与自然同节律是读懂这部书的必要条件。(4)分析绘画美主要体现:①根据“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舞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藤花,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分析,意象的选择与色彩词的运用,如明净的空气、澄净的日光、散发幽香的繁花、布满浓荫的山径,如黄麦、紫藤花、青草、蓝天……意象清新,色彩明丽,层次感强;②根据“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拂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分析,借助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化静为动,如果由你采取,风摩挲颜面并轻绕肩腰,林莺传话,泉水叮当作响……自然景物的人情化,主观感受的自然化,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幽远、欢快明朗的意境。分析音乐美主要体现:①根据“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市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是整句,形成整齐美;“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分析,前面两个短句构成对偶,接一个长句悠闲舒缓,再用一个短句结束,干净利落。所以,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②“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原本当是“足够迷醉你的性灵”,可为了押前面的“味ei”韵(古韵ei、ui同韵),特意做了一个倒装处理,读来朗朗上口,还因为倒装给人一种细微的弹跳之感,真如同珠玉落盘之美妙。分析建筑美主要体现:①全文共五个段落,除第三段稍长外,其它四个段落,篇幅大致一致,全文段落叫齐整,形成整齐美;②根据“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市夕照的红潮”“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分析,句子对偶,铺陈排比,一气呵成,写尽身在自然中的那种自由惬意之感。答案:(1)B(2)A(3)①暂时远离尘俗和现代文明的喧嚣。②用一种闲适的、宽容的自由心境,从容地去感受并欣赏大自然的一切。从有闲暇赏鉴、不纠结上山下山、不在意服色与体态等内容可知。③含有一颗浑朴天真的赤子之心,保持耳聪目明,性灵健全,与自然同节律。(4)绘画美主要体现:①意象的选择与色彩词的运用,如明净的空气、澄净的日光、散发幽香的繁花、布满浓荫的山径,如黄麦、紫藤花、青草、蓝天……意象清新,色彩明丽,层次感强;②借助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化静为动,如果由你采取,风摩挲颜面并轻绕肩腰,林莺传话,泉水叮当作响……自然景物的人情化,主观感受的自然化,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幽远、欢快明朗的意境。音乐美主要体现:①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如“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一句,前面两个短句构成对偶,接一个长句悠闲舒缓,再用一个短句结束,干净利落。②声韵和谐灵动,如“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原本当是“足够迷醉你的性灵”,可为了押前面的“味ei”韵(古韵ei、ui同韵),特意做了一个倒装处理,读来朗朗上口,还因为倒装给人一种细微的弹跳之感,真如同珠玉落盘之美妙。建筑美主要体现:①段落齐整,全文共五个段落,每个段落,除第三段稍长外,篇幅大致一致,给人视觉上的齐整之美;②段落内部多对偶、排比句,如第三段“……时候”“……怎样的”“同在……”等,铺陈排比,一气呵成,写尽身在自然中的那种自由惬意之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以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识题的作答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文言实词题的作答,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齐侯”为“不务德而勤远略”的主语,句中不能停顿,排除A、D;“南”作状语,“伐”作谓语,“楚”作宾语,故应在“南伐楚”前后停顿,排除C。故选:B。句子翻译为:可以不去参加会盟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远征,所以向北边攻打山戎,向南边攻打楚国,在西边就举行了这次会盟。向东边是否要有所举动还不知道,攻打西边是不可能的。晋国恐怕会有祸乱吧。您应该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急于前去。(2)A“含义相同”错。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有事:祭祀/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事:耕种之事。(3)D.“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分析不当。根据原文“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可知,荀息没有以死殉之的原因是别人的劝说,而不是自己本有的想法。(4)①其:表假设,如果;济:成功。句子翻译为: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②复:通“覆”;复言:实践诺言;焉:哪里;辟:通“避”,躲避。句子翻译为:(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5)评价:根据文末最后一句句子说的话“《诗》所谓‘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可知:君子评价荀息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死。理由:根据原文“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春秋》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概括:荀息在先君面前,立有重誓,若奚齐不能被立为君主,将一死以谢先君。根据“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概括:荀息之死,却并非忠于誓言,而因辅佐公子卓未成。答案:(1)B(2)A(3)D(4)①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②(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5)评价:荀息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死。理由:①荀息在先君面前,立有重誓,若奚齐不能被立为君主,将一死以谢先君。②但荀息之死,却并非忠于誓言,而因辅佐公子卓未成。参考译文: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天子还有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不离开脸面咫尺之遥,小白我哪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如果不下拜,)我只怕会跌倒在阶下,给天子留下羞辱。我哪敢不下阶拜谢呢?”齐桓公下阶,拜谢;再登堂,接受祭肉。秋季,齐桓公和诸侯在葵丘会盟,说:“凡是与我们一起结盟的人,结盟之后,就恢复到过去那样友好。”宰孔先行回国,遇到晋献公,说:“可以不去参加会盟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远征,所以向北边攻打山戎,向南边攻打楚国,在西边就举行了这次会盟。向东边是否要有所举动还不知道,攻打西边是不可能的。晋国恐怕会有祸乱吧。您应该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急于前去。”晋献公听了这话,就回国了。九月,晋献公去世,里克想要接纳晋文公为国君,所以就发动三位公子的党羽作乱。当初,晋献公让荀息辅佐奚齐。晋献公重病,召见荀息,说:“把奚齐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您,怎么样?”荀息叩头回答说:“臣下愿意竭尽全力,再加上忠贞。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晋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知道了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过去的,侍奉活着的,两方面都互不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将要杀掉奚齐时,里克事先告诉荀息说:“三方面的怨恨都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的人都支持他,您打算怎么办?”荀息说:“打算死。”里克说:“死也没有好处!”荀息说:“我和先君说过了,不能有二心。(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而且人们要行善,谁不像我一样?我不想有二心,难道能够对别人说不要这样做吗?”冬十月,里克在茅屋里杀了奚齐。《春秋》记载说:“杀其君之子。”(是由于)晋献公还没有下葬。荀息准备自杀,有人说:“不如立卓子为国君并辅佐他。”荀息立了公子卓为国君并安葬了晋献公。十一月,里克又在朝廷上杀了公子卓,荀息就自杀了。君子说:“《诗经》所说的‘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磨掉;说话有了毛病,就不可以追回了’,荀息就是这样的啊!”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是炼字题。答题时要读懂全诗,结合全诗尤其是词语所在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1)B.“抛弃了她”理解有误,诗中只是说丈夫早年远出戍边久久不归。故选B。(2)“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句意:临窗的细竹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迎门有高大梧桐,绿荫笼罩。“袅袅”意为随风摇摆的样子。“蔼蔼”意为茂盛的样子。“袅袅”“蔼蔼”运用叠词,写了清雅幽静的环境。音韵和谐,具有声律之美。“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句意:一位年华正盛的深闺少妇,神情凄清地步上高台凭栏远眺。“灼灼”意为鲜艳的样子。“泠泠”意为轻盈的样子。“灼灼”刻画了女子容颜的明艳之美,“泠泠”刻画了女子体态的轻盈之美。运用叠词让诗歌具声律之美,音韵和谐。答案:(1)B(2)运用叠词让诗歌具声律之美,音韵和谐。①描写了清雅幽静的环境。临窗的细竹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迎门有高大梧桐,绿荫笼罩。②刻画女子容颜之美与体态之美。“灼灼”刻画了女子容颜的明艳之美,“泠泠”刻画了女子体态的轻盈之美。译文:临窗的细竹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迎门有高大梧桐,绿荫笼罩。一位年华正盛的深闺少妇,神情凄清地步上高台凭栏远眺。她的贞操比那秋霜更加高洁,她的容颜比那春花更加艳丽。她并非害怕离别,她是怨恨丈夫早年从军远戎而久久不归。她弹琴只有那夜空中的明月在听,她画眉也只有春风在看。赏析:这首诗从主人公的居处环境写起,描写了思妇对久别丈夫的一片挚情和盼归的急切心理,把征人之妇内心隐微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出战乱年代广大征人之妇内心共有的痛苦和悲伤。全诗韵律优美,对仗工整,意境高古,风格清雅。诗从描写居处环境起笔,在一片清雅幽静的氛围中,主人公步上高台,凭栏远眺。“泠泠”一词,既形容步履轻妙端庄,也形容神情凄清,让人看了可怜见见的。五、六句对这位女主人公作了进一步介绍,使人更加看清,这位女子是一位品貌俱佳的贤良淑女。诗的后几句,揭开了她踽踽登高、神情凄伤的内心帷幕:“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原来她是在思盼从军远戎的丈夫。这两句诗中,包含了女子的无限婉曲心事。这位女子深明大义,她并非怕离别,也并非反对丈夫从戎,她“恨”就恨在“早从戎”。这个“早”字含蕴丰富,既包含着对丈夫早年远出久久不归的怨恨,也流露出时光催人老、美人迟暮的悲哀。如此“灼灼”年华,竟寂寞空闺,她不能不触景伤怀、感慨系之。“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两句,曲尽闺妇千种情思,万般苦恼。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故这里有企盼丈夫归来之意。又“鸣弦”,又“绀黛”,显示出这位女子对久别丈夫的一片挚情和盼归的急切心理。不幸的是,此一时刻,听她“鸣弦”的,只有那“皎皎空中月一轮”;欣赏她“绀黛”的,只有那“吹我罗裳开”的春风。月圆人未圆,她不能不“惭”;春风有意人远别,她不能不“羞”。一“惭”一“羞”,道出了她的内心企望不能实现的深沉哀痛。结尾这两句语悲情苦,反映出战乱年代广大征人之妇内心共有的痛苦和悲伤。此诗是一首拟古诗。拟古,模仿古人之作。这是古诗中一种习用的体式。诗人往往由于有某种原因,不便直说;或者由于从古人之作中触发起某种感情,于是采取这种拟古形式。拟古诗并非生搬硬套,而是“用古人格作自家诗”(语见《昭昧詹言》卷一),形同而神异。此诗正是这样。它所“拟”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青青河畔草》。两诗比较,二者都写离情闺怨,笔墨层次和表现手法也颇相似,但二者所塑造的人物各不相同:前者写的是“昔为倡家女,今作荡子妇”的不幸女子,而后者写的却是“明志逸秋霜”的端庄淑女、征人之妇;前者怨诽浪迹四方不顾妻室的“荡子”,后者则是思念“早从戎”的征夫。由于人物身分不同,所“怨”的对象不同,故后者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情意表达的方式,与前者显著有别。例如,同是以比兴起笔,描写景物,前者选“河畔草”“园中柳”,后者则取“临窗竹”“垂门桐”,雅俗有别,都切合各自人物的身分。同样介绍人物,前者侧重于“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的外在美;后者则不仅介绍其“玉颜艳春红”之貌,且首先突出其“明志逸秋霜”的内在美,淑女、倡妇,各有差别。同样写怨情,前者对薄情丈夫直泻怨诽:“荡子行不归,空房难独守。”而后者则向远戎亲人诉述情怀和苦衷。表达感情的方式,一个直而显,一个含蓄而有深致。可见,这首拟古诗是借旧题而发新意,另有寄托的。在诗的意境的创造上,甚至给人有一种“青胜于蓝”之感,无怪钟嵘称赞诗人“拟古尤甚”(见《诗品》)。鲍令晖的拟作在内容上因袭了原诗,抒写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但对主人公感情的刻画更为逼真、细腻,且与原诗的整体氛围有所不同,鲍令晖的笔下的女主人公形象血肉丰满、跃然纸上,思妇的内心世界被刻画得自然传神。鲍令晖能以切身的感受来摩写女性细腻微妙的情态、真实可感的容貌。此外,鲍诗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