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州市高中2024级12月联考试题高一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早期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形成。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是()A.多元一体 B.世界领先 C.博大精深 D.影响深远2.陶寺遗址发掘的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种规格的墓葬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这说明当时()A国家形态已经成熟 B.农业技术先进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D.社会分工细化3.周武王在灭商后,所能动员的军队远不及原殷商军队的规模,而西周的版图比殷商的版图要大得多。此外,西周国力有限并且交通闭塞,因此要建立一个由国王直接统治的方圆数千里的大王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说明当时()A.西周军队战斗力比较薄弱B.实行分封制具有必然性C.周王并未获得诸侯的支持D.实行禅让制具有合理性4.考古报告显示,出土的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的铁器数量很少,只是一些小铁锄、铁销、铁短剑等。而在战国七雄所在的全部地区,均发现有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或铁器。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B.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C.农业生产取得进步 D.铁犁牛耕得到了普及5.封泥是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反映古代用印的遗迹。秦代出土的封泥中有称“某守”或“某太守”的,如“九江守印”“即墨太守”(如图)等。这类封泥主要可用来研究秦代的()A.中央机构设置 B.官员选拔制度C.贵族政治特征 D.地方职官体系6.秦朝采用什伍制度编制民籍,邻里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告发,并以连坐之法来惩戒百姓,邻里关系颇紧张;汉代以来,“崇乡党之化”,“导民以礼,风之以乐”,邻里关系十分和美。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佛道思想的传播 B.国家治理思想的转变C.礼乐制度的重建 D.郡国并行制度的推行7.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A.丰富了文化内涵 B.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C.缩小了南北差距 D.促进了文字走向统一8.开皇十五年,隋文帝命令西北诸州,将民间组织管理的义仓改由州或县管理,劝募捐助谷物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其他诸州的义仓以后也照此办理。隋炀帝时期,地方政府开仓放粮要经过朝廷的批准。隋朝这些举措()A.减轻了百姓负担 B.革新了赋税征收形式C.强化了地方治理 D.调整了地方行政制度9.下表为唐朝两个年份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年度公元(年)户数(户)人口数(人)资料来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志》代宗广德二年76429331251690386《旧唐书》A.自然灾害频发 B.均田制遭到破坏C.人地矛盾尖锐 D.安史之乱的影响10.“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到了宋代,谏官的监督对象由皇帝转向朝中文武百官,特别是以中书、枢密院等执政大臣为主要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权力制衡机制完善 B.君主专制加强C.中央集权程度加深 D.官僚队伍膨胀11.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A.程朱理学得到了官方推崇B.宋人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升C.印刷术发展促进学术传播D.学术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12.西夏的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等,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据此可知西夏()A.保持民族政治特色 B.实行因俗而治政策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吸纳中原政治文明13.隋朝时期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元朝时期对原有大运河裁弯取直,从“人”字形变成“一”字形。元朝的做法()A.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使河运成为了主要运输方式C.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 D.顺应了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14.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下西洋()A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B.促进了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D.扩大了明朝在亚非地区的影响15.南巴老林绵亘数百里,是川、陕、鄂交界处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乾隆中叶起,来自川陕、湖广,乃至皖、赣等地的流民大量涌入,“携带家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这反映出()A.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B.社会动荡导致流民四起C.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D.政府重视边疆经济开发16.清朝统治者对全国舆图的绘制十分重视,所谓“国家抚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图言乎其有地”。康熙时编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对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进行实地测绘后编绘成《乾隆十三排图》。这些做法表明()A.清政府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B.清朝的测绘技术迅速提高C.边疆危机严重危及清朝统治D.现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商品经济达到了历史上较高水平,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广阔,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和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富商大贾。城市如“北却戎翟,东通三晋”的栎邑(秦),“北通燕、涿,南有郑、卫”的邯郸(赵);商人如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他们甚至走到了历史前台。——摘编自吴继轩《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原因探析》材料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将货币的发行权统一收归中央“上林苑”;公元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经桑弘羊的努力,朝廷还设置了36处盐官和48处铁官,建立和完善了盐铁官营的管理系统和经营网络。公元前98年,政府又推行酒类专卖制度,规定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在商业领域,朝廷在中央设立均输令,各地设立均输官。此外,朝廷还设立了隶属大农丞,由平准令负责的平准机构,建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加强了政府在金融业、重点产品制造业、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财政上的中央集权制度。——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统治时期加强经济控制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初立九品,按人才优劣定品第,这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汉末察举制被名门士族所操纵的弊端。但九品中正制中各地中正的人选皆由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兼任,人才的任用升降实质上仍然完全掌控于门阀士族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要巩固和加强集权显然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庶族地主的力量却在门阀士族逐渐衰弱的趋势下不断壮大,他们对于选官制度产生了新的政治诉求,科举制度应运而生。——摘编自李烁《浅析唐朝科举制度与朋党政治》材料二北宋直接统治的少数民族地区基本限于今川、黔、两湖、两广地区。当时这些地区的考生也要到北宋都城开封参加科考,路途遥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决定在四川设立科场,并派考官前去监考。……与宋王朝并立而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也不同程度地实行了科举考试制度,而且基本上是照搬宋代科举制度。——摘编自彭武麟、苏永恒《古代科举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时科举制创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科举制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公元前2世纪前期“文景之治”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7世纪前期“贞观之治”640年安西都护府设立8世纪前期“开元盛世”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从材料中选取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自拟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列出所选现象或事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黄宗羲在“天崩地解”的明末清初之际论述了自己的“新民本”思想。这是在内外政治、经济及至文化的剧烈冲突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突破。在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指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客关系;同时为限制君主的专制权力,强调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应具有教育、监督官吏、参政议政等功能;在法治上反对“一家之法”,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观念。但是,黄宗羲仍然只注重君主应该怎么样的道德规范,对于客观制度的落实还是有所欠缺。——摘编自陈圣彬《论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新民本”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

柳州市高中2024级12月联考试题高一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表现:市场的发展(或商品交换地域范围的广阔);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逐利社会风气的发展;商人阶层实力的壮大。(2)举措:中央收回铸币权,并统一货币;实施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制度;实施均输平准法。影响:币制改革打击了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西汉王朝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均输平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垄断性的经营方式,易导致商品价高而质差,增加人民的负担。【18题答案】【答案】(1)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②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③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④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⑤隋唐时期纸和印刷术的发展。(2)①促进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②推动了民族交往与交融③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巩固封建政权④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⑤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9题答案】【答案】选取事件: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观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法令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实现了富国强兵。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