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类文本阅读专题03教考衔接
以本为本课程目录壹核心考点贰衔接课本叁难点突破肆实战演练第壹章节核
心
考
点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探究文化问题的意识;对汉语、汉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积累、梳理、探究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的习惯。有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各类作品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文化观念的意识,能根据语文课程学到的内容,对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涉及的有关文化现象展开讨论,有依据、有逻辑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课标要求第一部分文本和题型特点
近年高考文言类文本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近年高考命题选择题与教材中常见实词合并混搭检测,且以教材实词为主,文化常识为辅,这样就避免了单纯的对死记硬背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结合文本语境,正确推断词义的能力。所选实词和常识词,直接指向教材,而且明确的指向教材中的重点篇章,2024年检测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项脊轩志》《老子四章》《爱莲说》《师说》《鸿门宴》《兼爱》《周亚夫细柳营》;2023检测的的篇目有《兼爱》《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诗经》;2022检测的篇目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岳阳楼记》《鸿门宴》《赤壁赋》《短歌行》《屈原列传》《孔雀东南飞》这些均属于初
高中教材文言文精读篇目,命题意图十分明显紧扣教材,考题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内! 第一部分文本和题型特点
近年高考文言类文本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高考题型考查主要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考查内容有词义(课内外文言文实词、文学常识)、课内外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与断句;简答题主要考查句子翻译和内容概括。新高考文言文的命题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重视考查学生课内知识的积累,注重考题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结,要求学生在作答中能够充分调动课内知识;二、是考查更加细致,2023年新课标卷断句题的考查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客观选择变成了主观填涂,对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要求更高;三、是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及分析能力,需要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文章内涵,具备对古文的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所以对于期末备考很有指导意义。第一部分文本和题型特点
卷别2024年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2022年新高考2021年新高考2023年新高考Ⅰ卷Ⅱ卷Ⅰ卷Ⅱ卷Ⅰ卷Ⅱ卷Ⅰ卷Ⅱ卷Ⅰ卷文本个数双三双双单单单单双
选择题断句√√√√√√√√√实词理解√√√√√√
√文化常识
√√√
内容理解√√√√√√√√√
主观题翻译√√√√√√√√√概括观点
√
√
√概括原因结果
√
√
√
概括方法
√
寻找论据√
√
第贰章节衔
接
课
本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选择性必修上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文言文
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
《论语》十二章(一)通假字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通“智”,智慧)(二)词类活用1.君子食无求饱(名作动,吃饭)2.就有道而正焉(使动,使……正)3.见贤思齐焉(形作名,贤人;形作动,看齐)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名作状,把“仁”)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名作动,符合礼制)(四)古今异义1.文质彬彬古义: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文雅貌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一个字今义:一句话(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止,吾止也。(2)进,吾往也。2.宾语前置(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状语后置敏于事而慎于言4.固定句式如乐何如……何,对……怎么样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文言文
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
《
大学之道》(一)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二)词类活用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三)一词多义1.明
(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2.道(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3.修(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四)状语后置1.在止于至善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同“纳”,接纳,交纳)2.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二)古今异义1.自贼者多古义:伤害今义:偷东西的人(三)一词多义所以(1)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介词,用来……的、……的凭借)(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7)辞让之心,礼之端也;(8)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状语后置(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老子》四章(一)通假字1.曰余食赘行(通“形”,形体)2.其脆易泮(通“判”,分离)3.起于累土(通“蔂”,土筐)(二)一词多义1.用(1)当其无,有车之用(用途,作用)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因为) 2.立(1)企者不立(站立) (2)三十而立(成就)
3.伐(1)自伐者无功(夸耀)(2)齐师伐我(攻打)4.处(1)故有道者不处(为,做)(2)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享有,具有)(3)严加查处(处理,制裁)(4)藏身之处(处所)(5)只因未到伤心处(时候)(6)设身处地(处在,处于)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五石之瓠》(一)通假字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同“皲”,皮肤冻裂)2.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同“纩”,丝绵絮)3.客得之,以说吴王(同“悦”,取悦)(二)词类活用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作动,种植;名动,结实)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作名,大的东西)3.吴王使之将(名动,领兵)4.其坚不能自举也(形作名,坚固程度)5.能不龟手一也(一样)(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1)以(之)盛水浆(2)请买其方(以)百金2.定语后置(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3.状语后置(1)请买其方(以)百金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兼爱》(一)通假字1.当察乱何自起(通“尝”,尝试)2.故不孝不慈亡(通“无”,没有)3.故盗贼有亡(通“又”)(二)古今异义1.起不相爱古义:互相亲爱、友好今义:互相爱慕(三)词类活用1.故亏父而自利(使动,使……亏损;使动,使……受益)2.虽父之不慈子(形作动,慈爱)3.故贼人以利其身(名作动,劫夺财物)(四)特殊句型1.判断句(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2)此所谓乱也。(3)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2.宾语前置(1)父自爱也(2)兄自爱也(3)君自爱也(4)当察乱何自起(5)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6)视人身若其身,谁贼?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选择性必修中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屈原列传》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屈原列传》一、通假字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含义)2.屈平既绌(“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3.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4.亡走赵,赵不内(“内”同“纳”,接纳)5.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6.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二、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颜色憔悴古义:脸色;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3.形容枯槁古义:外貌,模样;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委婉得体;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5.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假话;今义:无理狡辩。三、文言句式1.倒装句(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状语后置)(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2.被动句(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是以见放词类活用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屈原列传》
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时秦昭王与楚婚(通婚)②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奉为祖,继承)(2)名词作状语①蝉蜕于浊秽(像蝉那样)②故内惑于郑袖(在内政上)③外欺于张仪(在外交上)④身客死于秦(像客人那样)⑤其后楚日以削(一天天地)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闻,指听到的活动或听到的内容)②谗谄之蔽明也(谗言和谄媚之辞)(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复释去张仪(使……离开)②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使……保全)③亡其六郡(使……丢失)(3)动词作状语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对内)②出则接遇宾客(对外)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邪曲之害公也(品行不正的小人)②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直的人)③谗谄之蔽明也((君主的)明智)(2)形容词作动词明道德之广崇(阐明)(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使……竭,使……尽)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苏武传》线索时间顺序缘由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1)遭遇
虞常谋反,牵涉苏武(2—3)卫律逼降,苏武不屈(4—5)流放北海,杖节牧羊(6)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结局历尽磨难,终归汉朝(9—10)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苏武传》(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jǔ)”,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显现。)6.与武决去 (“决”同“诀”,辞别、告别。)7.前以降及物故 (“以”同“已”,已经。)(二)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空以身膏草野(滋润)②天雨雪(下)③羝乳乃得归(生子)④杖汉节牧羊(执、拄)⑤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祀)(2)名词作状语①其一人夜亡(在夜里)②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向上)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因泣下沾衿(眼泪)(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回归)②屈节辱命(使……丧失,使……受到玷污)③欲因此时降武(使……投降)④反欲斗两主(使……相斗)《苏武传》(三)古今异义1.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和介宾倒置)(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定语后置)(7)若知我不降明。(状语后置)2.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者……也)(2)非汉所望也。(……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也)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夷灭者”即“被夷灭者”)
《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一)通假字1.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2.非及乡时之士也 (“乡”同“向”,先)(二)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做状语(1)席卷、包举、囊括(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2)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3)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4)负而前驱 (向前)(5)仓皇东出 (向东)(6)一夫夜呼 (在夜里)(7)乱者四应 (在四面)2.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 (败逃的军队)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3.动词的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争斗)(2)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3)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见)(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兴盛;使……灭亡)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2)以愚黔首 (使……愚蠢)(3)数十伶人困之 (使……陷入困境)(三)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战国时魏地;今义:河的西面。2.山东豪俊遂并起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职名;今义:干某事。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人的作为;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1)定语后置铸以为金人十二(“十二”做定语,后置)金城千里(“千里”做定语,后置)(2)宾语前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做宾语,前置)第二部分课本知识回顾·知识梳理2.被动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即“被”,表被动)3.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4)梁,吾仇也(……也)(5)燕王吾所立(无标志)(6)此三者,吾遗恨也(……者)(7)自然之理也(……也)第叁章节难
点
突
破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文言文阅读:1.断句:口诀记忆法名代前后多联系;借助虚词定首尾;固定句式要明确;排偶句式要明辨;联系语境,疏通文意。2.实词和文常选择题平时多记忆,善于归纳整理。3.分析文意选择题,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句子,所以采用最常用的是比对法,找出在原文中的位置,仔细比对。第三部分难点突破·客观题文言文阅读:4.翻译文言文句子时,根据分值猜知识点,然后推测被列为得分点的词、句式,注意一定要翻译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考试中不失分。为此,翻译时应首先根据这句话的分值圈出你认为是得分点的词、句式,力图首先把这些词翻译准确。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古汉语中多是单音节词语,翻译的时候必须变成双音节词语。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当然,有一些发语词、助词无法直接译出,则不必译出。注意:“对译”“保留”,落实直译(1)通过“对译法”逐字落实,将大量文言单音节词翻译成白话双音节词。(2)通过“保留法”,使文言内容保持原汁原味。
翻译“六字法”
留、删、换、调、补、变。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古汉原句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现汉译文皇帝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不可违犯
再说其他
要求赵王没有再说方法组词换词组词组词组词组词保留保留换词删除换词换词换词删除换词保留换词换词换词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留、删、换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2022年全国甲卷)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以上两句中的专有名词,如“楚王”“张仪”“楚”“齐”翻译时直接保留即可。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主要有①句首:“夫”、“盖”等发语词。②句中: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顿作用的助词,如“者”“也”等,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也”。例:(2022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以上两句中的文言虚词,如第一句、第二句中“而”,在句中都表顺承,不用译出,可直接省去;第二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用翻译,可直接删去。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①把现在已不用的古汉语词句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例:(2022年新高考I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以上两句中的现在已不用的古汉语词“吾”,替换成“我国”;单音词“熟”,变为双音词“丰收”,“行”变为双音词“行走”,单音词“助”,变为双音词“帮助”,单音词“与”,变为双音词“给予”,单音词“去”,变为双音词“离开”。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调”就是调整句式。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句子语序表达出来。例:(2023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第二个句子中的“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是介词结构后置句,需要高速语序,翻译成“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餐食装满”。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补”,就是增补。①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这就要求我们对古汉语中的省略句有所了解,并能判断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补出;②补出被省略的语句,古汉语用语简约,前文的内容后文一般就不再重复,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给出。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例:(2022年新高考Ⅱ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禹”“汉”,作为人名,在文言文中只第一次出现是全称,有名有姓,以后出现一般只写名,不再出现姓氏,这就要求在翻译的时候把人名补全,需要翻译成“邓禹”“吴汉”。“与语”是省略句,省略了“与”的宾语,翻译时需要补上,译为“和他交谈”。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翻译为表意相同的语句。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义及夸张的说法、委婉地说法、互文地说法等,直译时会不明确。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才能明确文意。例:2021年新高考Ⅱ卷“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一句中,“犬羊”喻指乌合之众,并非实指“狗和羊”,此处应意译,句子译为“石虎胆敢率领乌合之众,渡过黄河荼毒民众”。“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一句中,“荆棘”喻指障碍,句子应译为“祖逖已经扫除了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文言文阅读:5.文言文内容概括类题(一)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1.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必须要有对“事件”的表述,包括“何人、何时,何地、起因、经过,结果”等重点要素。2.在概括作者观点时,必须要用完整的一话;同时要注意关键词转述的准确性。3.如题干中有引用的句子,必须对其加以翻译。(二)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1.必须要逐段梳理,根据题干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的概括,从多个角度进行概括。需要注意文中直接点明的描述性、评价性词汇,根据典型、核心事件概括人物形象,或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人物形象。2.要学会积累描述人物形象的相关词汇,以免词汇匮乏,不能精准概括(三)概括事件原因/结果1.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例如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分清原因及结果的层次,分条作答。2.每点都应该是完整的一句话。第三部分难点突破·主观题(四)梳理论证思路作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辨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的过程,沥青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准确概括段落内容及文章大意,理顺段落或文章内容与论点的关系。明确论点:中心论点是每篇文言文的总领,是立足点;分论点是每个段落的核心。所有的论证过程都不能脱离论点而进行。概括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其实就是解释文章写了什么,可以从论据入手。概括事实论据,即明晰何人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概括道理论据,即明晰谁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道理。明确论证方法:作者是通过什么论证方法,利用什么论据来论证分论点的。分析概括总结:作者通过论据和论证方法,想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清晰组织语言:利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组织语言,注意逻辑,语言简明清晰。第肆章节实
战
演
练第四部分实战演练材料一:
李广有孙(孙子)陵(人名,李陵),为(担任)侍中,善(擅长)骑射。帝以为(认为)有广(李广)之风(风度),使教射(教习射箭)酒泉、张掖(状语后置句)以备胡。及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带领)屯边者,皆(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希望)得(能够)自(亲自)当(率领)一队,到兰干山(山名,在今蒙古国)南以(来)分(分散)单于兵(军队),毋令专乡(乡:通“向”,此处可理解为攻击)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涉:原指徒步渡水,这里指行进到)单于庭(院子,庭院)。”上壮(意动用法,以.....为壮)而许(答应)之。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遭遇),骑(骑兵)可(大约)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拼搏战斗)攻之,虏(敌人)还(退还)走(逃跑)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召集)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步行作战)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射箭),矢(箭头)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前进)。陵曰:“无面目报(回复)陛下!”遂降(投降)。上怒甚(非常),群臣皆罪(怪罪)陵。上以(省略“之”,拿这件事)问(询问)太史令司第四部分实战演练马迁,迁盛言(极力申说):“陵事(对待,侍奉)亲(双亲)孝,与(对待)士信(讲信用),常奋不顾身以徇(顺从,遵从)国家之急,其素(向来)所畜积(所蕴藏的品德)也,有国士之风(风尚)。
且陵提(率领)步卒不满五千,深蹂(踏入)戎马之地,抑(阻止,抵抗)数万之师(军队)。身(他本人)虽(虽然)陷败,然(然而)其所摧败(打败,挫败的军队)亦足(足以使他的名声)暴(显露,展示)于天下。彼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死(以死殉国),宜(应该)欲(想要)得(得到)当(恰当时机)以报(报答)汉也。”上(皇上)以(认为)迁(司马迁)为诬罔(欺骗),下迁(降职,贬职)腐刑(宫刑)。久之(衬字,无实义),上(皇上)悔(后悔)陵无救(没有派救兵)。上遣(派遣)敖(人名,公孙敖)深入匈奴迎(迎接)李陵,敖军无功(没有成效)还(回来),因(趁机)曰:“捕得生口(活口,活着的人),言李陵教(教导)单于为兵(训练士兵)以备(防备)汉军。”上于是族(灭族)陵家。既而(不久)闻之,乃(是)汉将降匈奴者(定语后置句,降匈奴者之汉将)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汉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欲杀陵,单于匿(藏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才)还。单于以(把)女妻(名词作动词,嫁给)陵,立(赐封)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身份尊贵)用事(掌权)。卫律常在单于左右(身边的近臣);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商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带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带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辗转作战)九日。(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第四部分实战演练材料二:李陵之降(投降)也,罪(罪行)较(通“皎”,明显)著(显著)而不可掩(掩盖)。如(如果)谓(说)其孤军支(抵挡)虏(敌人)而无援(援助),则以(带领)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炫耀)其(自己)勇(勇敢),而非(不是)武帝命(命令)之(他)不获辞(能推辞)也。陵之族(被灭族)也,则嫁(转嫁)其祸于(给)李绪;迨(等到)其(这件事)后李广利征(征讨)匈奴,陵将(带领)三万余骑追(追击)汉军,转战九日,亦将(要)委罪(嫁祸)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控制),不得(能够)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可信(相信)之人?令(假使)陵有两袒之心(指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亦何(怎么)能信(相信)陵而委(委任)以重兵(状语后置句,以重兵委。),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对抗)乎!迁(司马迁)之为(替)陵文(掩饰)过(过错)若不及(好像都来不及),而(却,表转折)抑(又)称道(称赞)李广于不绝,以奖(褒奖)其世业(世代的业绩。)。为(作为)将(将帅)而降(投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即使)欲浣涤(洗刷掉)其污(污点)而已(已经)缁(缁:帛黑色。这里指染黑。)之素(白绢)不可复白(变白)。大节(气节)丧(丧失),则余(其余方面)无可(没有办法)浣(洗刷)也。李陵曰“思一(一旦)得(得到)当(恰当时机)以报汉”,愧(愧对)苏武而为之辞(托辞,找借口)也。其(他的)背逆(背叛)也,固(本来)非迁(司马迁)之所得(能够)而文(掩饰)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第四部分实战演练两则材料的关联材料一选自《资治通鉴
汉纪》,主要记述了李陵投降匈奴的前因后果,其中包括司马迁对李陵的辩护。侧重记事,记录历史事实。材料二选自《读通鉴论》,作者王夫之(明清时期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侧重议论,对《资治通鉴》中关于李陵的记述表示质疑。认为就李陵的行为来看其叛贼的实质是确定无疑的,任何人包括司马迁都无法为其辩白,语段批判了李陵的背信弃义行为,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大义。这一认识,非常符合当下的时代需要和舆情需要。第四部分实战演练材料二的议论思路首先,明确观点——“李陵之降,罪不可掩”。其次,列举事实——其投降事实无可辩驳。①孤军支虏,乃炫其勇,非皇命不可辞。(非为效忠)②李陵但带兵追击汉军转战九日的行动无可辩驳,(实为叛贼)再次,反面假设——堵住狡辩之口①如果说李陵不得已,那么匈奴没有更信任的人吗?②如果说他心怀向汉之意,那么匈奴会委以重任吗?再次,驳斥司马迁的辩护
①司马迁之词实为文过饰非,甚至还称赞其家世,目的是为其洗白。②但李陵投降甚至为敌效死之行,其污不可洗白。
③剖析“思一得当以报汉”的说法,只是李陵见到苏武之后面对其坚贞不屈而羞愧难当的托词而已,并非真心思念大汉。其叛贼行为彰明卓著,不可掩饰。第四部分实战演练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答案:ADF解析: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解题说明]A处断开没有难度,顶针修辞。BC都不能断。D处借助关联词断句也是常用方法,FG两处在哪里断开难度非常大。在这里“而已”不是“罢了”之意,而是需要分开解释的两个词语——“可是”“已经”,“已缁之素”就是“已经被染黑的白绢”。
第四部分实战演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抵押保证合同范例
- 烧烤餐饮加盟合同范例
- 单位采购耗材合同范例
- 签订长期合作合同范例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EconomicsofDevelopingCountries》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现代学院《环境地球科学大类导论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多媒体信号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铺转让要写合同范例
- 中介营销合同范例
- 公司对外担保合同范例
- XX中学英语兴趣社团活动教案(共8篇)
- 氩弧焊培训ppt课件-氩弧焊焊接技术培训
- 心房颤动课件
- 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及复评培训
- 博士生公共英语思辨阅读-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葡萄膜大脑炎
- 超图软件三维平台技术参数v8c2015r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解题规律归纳总结
- 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研判材料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及思考
- 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上):第四版教学课件U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