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环境影响生物B.南橘北枳——生物适应环境C.春兰秋菊——影响菊花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D.草盛豆苗稀——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答案】B【解析】A.“葵花朵朵向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B.“南橘北枳”,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橘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B错误。C.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兰花在春天开放,菊花在秋季开花,这种差别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C正确。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草和豆之间的竞争关系,D正确。2.鼠妇总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能找到,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答案】A【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可见,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故选A。3.下列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A.农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也不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差,A不符合题意。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自动调节能力较热带雨林的差,B不符合题意。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因此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符合题意。D.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充足,植物种类较多,但是和热带雨林的种类相比较,没有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种类多和复杂,D不符合题意。4.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答案】B【解析】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所以,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B正确。C.归纳法是指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也就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5.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答案】A【解析】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故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调查法,符合题意。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不符合题意。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6.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A. B. C. D.【答案】D【解析】A.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都在光下会影响鼠妇的活动,A错误。B.该实验装置具有光和水分两个变量,B错误。C.该实验装置具有光和水分两个变量,C错误。D.都在阴暗的环境中而且唯一变量是水分,D正确。7.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金鱼、水草、荷花、水鸭等归为一类,将松树、狗尾草、玉米、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D【解析】A.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A不符合题意。B.根据生物的用途,可将生物分为家禽、家畜、宠物等,B不符合题意。C.生物的数量一般不作为分类的依据,C不符合题意。D.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可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如金鱼、水草、荷花、水鸭等)和陆生生物(如松树、狗尾草、玉米、麻雀等),D符合题意。8.杜甫有诗云:“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未卜林塘幽”。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有名的城市公园,某校同学对其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和虾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B.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没有影响C.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D.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D【解析】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根据食物链可知鱼和虾之间的中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A错误。B.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植物→虾→白鹭,植物→鱼→白鹭,植物→虾→鱼→白鹭,从中可知虾和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有影响,B错误。C.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减少,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正确。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生物种类①②③④⑤单位体积中农药含量/毫克0.550.0450.0050.1450.001A.⑤→③→④→②→① B.⑤→③→②→④→①C.④→①→②→③→⑤ D.⑤→①→③→②→④【答案】B【详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依题意,由表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可知:⑤表示生产者,③表示初级消费者,②表示次级消费者,④表示三级消费者,①表示四级消费者。故正确的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⑤→③→②→④→①。10.“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C.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植物→青虫→燕子【答案】D【解析】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中,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能包含在食物链中,A错误。B.食物链中的箭头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故“植物←青虫←燕子”中,箭头方向错误,B错误。C.食物链中不能有细菌等分解者,故“植物→青虫→燕子→细菌”中不能含有细菌,C错误。D.“植物→青虫→燕子”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要求,D正确。11.下列生物中存在竞争关系的是(

)A.野兔和狼 B.牛和羊 C.豆科和根瘤菌 D.昆虫和鸟【答案】B【解析】A、狼是肉食性动物,会捕食野兔,二者之间形成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B、牛和羊都是植食动物,会相互争夺食物,而形成的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C、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二者之间是共生关系,C不符合题意。D、鸟类捕食昆虫,二者之间形成捕食关系,D不符合题意。12.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B.小梅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C.小军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答案】B【解析】调查时需要注意安全,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不安全,A错误;调查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B正确;调查过程中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C错误;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D错误。13.东壁龙眼是福建泉州的特产水果,若把该果树移栽到我国北方种植就不容易成活。这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温度 B.水分C.阳光 D.土壤【答案】A【解析】我国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东壁龙眼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其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龙眼生长。因此,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14.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是生产者,它能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B.B为消费者,它与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答案】A【解析】A.图中A利用太阳的光能,需要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可判断图中A为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错误;B.由A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所以,B与A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正确;C.C能够分解A、B的遗体遗物,产生二氧化碳,并且给生产者提供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可判断C为分解者。C正确;D.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正确。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②B.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④体内积累毒素最多【答案】D【解析】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①太阳能,A错误。B.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构成一条食物链,不包含⑤分解者,B错误。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组成,C错误。D.有毒物质可以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图中的食物链中④次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16.每到冬天,森林里都会铺上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却并没有越积越厚。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和真菌将其分解了 B.被人类收集用做柴火烧掉了C.落叶被鸟儿叼走建巢穴了 D.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故选A。17.2022年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顶部的如意、和平鸽、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小杰将熊猫、和平鸽、金鱼、蝴蝶、野兔归为一类;油菜、玫瑰花、小麦、银杏树归为一类。小杰分类的方法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答案】A【解析】小杰将熊猫、和平鸽、金鱼、蝴蝶、野兔归为一类;油菜、玫瑰花、小麦、银杏树归为一类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分成植物和动物两类,A正确。18.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性状不受基因控制 B.生物生存依赖环境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答案】C【解析】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由于叶所处的环境不同才导致叶的表现型不同。所以,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故选C。1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新冠病毒 B.流感病毒 C.蛇毒 D.蛇【答案】C【解析】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C。20.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准备结合我市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调查我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下列拟定的调查计划不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范畴的是(

)A.调查我市湿地的基本状况B.分析我市河流污染的原因C.调查我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D.调查我市学生身高低的原因【答案】D【解析】ABC.结合分析可知:“调查我市湿地的基本状况”、“分析我市河流污染的原因”、“调查我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都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范畴,ABC正确。D.调查我市学生身高低的原因不属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D错误。21.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竹节虫身体似竹节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蚯蚓可改良土壤 D.大树底下好乘凉【答案】A【解析】A.“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是拟态,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体现,A正确。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22.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C【解析】AB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描述的都是自然景观,不包含生命现象,ABD不符合题意。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温度刺激作出反应,包含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23.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西湖公园里的所有生物 B.榕江中的鱼类和水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 D.一条小河【答案】D【解析】A.西湖公园里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榕江中的鱼类和水,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和环境部分的水,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其它的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只包括了环境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D.一条小河,即包括了小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正确。2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作用 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B【解析】ACD.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CD都属于生物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是植物,所以B符合题意。25.菜农在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寒冷的数九天需要点燃火炉。这体现了生物的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①营养物质;②水;③温度;④空气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农民伯伯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白天将草帘卷起、傍晚将草帘放下,寒冷的数九天气需要点燃火炉。由分析可知,要经常给蔬菜浇水,说明蔬菜的生长需要②水分,松土使土壤疏松,利于⑤空气的进入,为根的呼吸提供氧气,施肥是为蔬菜提供①营养物质,寒冷的数九天气需要点燃火炉天,说明需要适宜的③温度。可见D符合题意。26.“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D.物质和能量在图二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答案】D【解析】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正确。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B正确。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故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C正确。D.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D错误。27.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过程的是()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答案】B【解析】A.兔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A错误。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所以,结合分析可知:该项的食物链正确表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过程,B正确。C.箭头方向表示的捕食关系反了,草应该是起点,C错误。D.青蛙捕食昆虫,但不能捕食鼠,D错误。28.我国提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关于生物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C.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答案】C【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B正确。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D正确。29.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地区是(

)A.内蒙古草原 B.热带雨林 C.北极冰原 D.沙漠地区【答案】B【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北极冰原温度寒冷,降水稀少,植物种类和数量非常稀少。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不适合生物生存,故沙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30.下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C.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D.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答案】C【解析】A.根据题图的食物网,C、E之间不仅有捕食关系,它们还都以B为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故也是竞争关系,A不符合题意。B.题图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A→B→C;A→B→E→C;A→D→B→C;A→D→B→E→C,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故题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C,B不符合题意。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C符合题意。D.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食物网中不含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3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每空1分,共5分)(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___.(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3)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的特征.(4)能够出墙的红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再长成大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特征.(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___.(选填“生物”或“非生物”).答案:(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营养(3)繁殖(4)生长(5)生物【解析】(1)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红杏可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

(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红杏可以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够生长。

(5)红杏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32.2017年2月,某中学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所示。(每空1分,共5分)调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时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男生52168125女生48145216总人数1003013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方法为_____,是通过_____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___。(2)去年春季,该校七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________。(3)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_____。答案:(1)抽样调查法随即取样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研究中学生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2)15.4%(3)春冬季发病率较高(或春季发病率最高)【解析】(1)某中学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10个班共l00名学生在2016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说明他们通过抽样调查法中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2)2016年春季,该校七年级男生中患流感的只要8人,发病率=8/52×100%≈15.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2016年中春季和冬季学生流感发病率较高。33.播种希望,收获幸福。我区某校利用生物实验室外的空地建立了生物特色试验田,同学们一起种植了小白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从植物的播种、栽培、发芽、开花、结果,同学们悉心照料。从书本知识到现实应用,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特色试验田不仅成为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同学们的“开心农场”。图一为“开心农场”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1)在开心农场地域内,生物与________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2)聪明的你一定能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把落花化作春泥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生物成分?________。它们能够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________,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4)“开心农场”中,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引入了大量的蚯蚓,利用蚯蚓进行翻耕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体现了生物能够________(填“适应”或“影响”)环境。(5)小明根据学习的知识制作了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它由________成分(如空气、水等)和生物成分(如小鱼等)组成。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答案】(1)

环境

生物圈(2)①→②

→③(3)

分解者

无机物(4)影响(5)

非生物

生产者【解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目前已知的只有地球的生物圈内有生物存在,因而生物圈是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①→②→③。(3)生物圈中的生物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腐生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4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变松,并使空气和水容易抵达植物的根部。蚯蚓挖掘的洞穴与通道有助于土壤迅速排水,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使土壤肥沃,还能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蚯蚓粪中的蚯蚓酶还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和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这表明蚯蚓在土壤中爬行能够疏松土壤并增加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此生态瓶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由非生物成分(如空气、水等)和生物成分(如小鱼等)组成。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34.近百年来,海螺沟冰川慢慢消融,逐渐露出裸地,形成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狭长冰川退缩带(见图1)。退缩带上依次覆盖了从草本、灌木到森林等不同类型的植被。为研究最早形成的裸地是如何演变成森林的,研究者选择了七个样地,统计记录其植物种类、土壤状况等相关指标(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样地编号0123456距裸地形成年龄(年)01735495785125主要树种组成裸地川滇柳沙棘冬瓜杨幼树川滇柳沙棘冬瓜杨小树云冷杉幼树川滇柳沙棘冬瓜杨中树云冷杉小树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小树中树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大树云冷杉大树土壤含氮量(g/kg)—0.6618.2927.1026.2125.6323.8土壤有机质含量(g/kg)—24.3361.5342.1507.34454.0411.9(1)该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2)冰川退缩后的裸地养分状况较差,逐渐长出黄芪等草本植物,而后出现了高3~5米的灌木和小乔木沙棘、川滇柳。研究发现,这些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这是造成土壤中____________增加的直接原因,这也为后续大型木本植物的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体现了____________(填字母),这是植被类型更替的动力之一。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生物适应环境(3)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样地上几种植物占乔木层有机物质总量的比例(如图2)。冬瓜杨是可高达30米的阔叶乔木,川滇柳与沙棘占比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____________(填环境条件),生长受到影响所致。随后冬瓜杨被更为高大的云冷杉取代。可以推测,冬瓜杨和其他三类植物之间均存在____________关系。这也是推动植被类型更替的重要力量。【答案】(1)调查(2)

含氮量

C(3)

光照

竞争【解析】(1)研究者选择了七个样地,统计记录其植物种类、土壤状况等相关指标,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调查法。(2)灌木和小乔木沙棘、川滇柳等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造成土壤中含氮量增加,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改良。不同的地区生长的植被类型有所不同,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同时每一地区的植被都能减少该地区的水土流失,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3)冬瓜杨是可高达30米的阔叶乔木,川滇柳与沙棘占比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条件,生长受到影响所致。随后冬瓜杨被更为高大的云冷杉取代。可以推测,冬瓜杨和其他三类植物之间为争夺阳光,因此均存在竞争关系。这也是推动植被类型更替的重要力量。35.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5分)(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示出的生物所成分是_____________;图中包含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蛇和鹰相比,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2)图乙中,若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a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3)如果由于超载放牧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答案】(1)

分解者

4

鹰(2)蛇(3)自动调节【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此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示出的生物所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包含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植物→昆虫→鸟→鹰,植物→羊→狼,一共4条食物链,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食物网逐渐积累。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蛇和鹰相比,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鹰。(2)生物数量沿着食物链逐渐减少。所以图乙中所示的食物链是c→d→a→b。对应图甲中的食物链是植物→鼠→蛇→鹰,则a表示图甲中的蛇。(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能力有限。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如果由于超载放牧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6.2021年12月6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草案)》,拟通过立法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下图1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每空1分,共7分)(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之称。图1中,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部分还缺少______________。(2)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与鹭之间是______________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鹭可从多条食物链中获取能量,这些能量的最初来源是水生植物固定的______________。(3)政府规定黄河湿地周边禁止建化工厂,因为化工厂产生的废水会破坏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流入食物网,导致生态难以恢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4)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黄河湿地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加,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答案】(1)

地球之肾

分解者(2)

捕食和竞争

太阳能(3)自我调节(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析】(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