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土地的基本特性与功能,理解人地关系理

论、土地报酬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对地租理论、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及其内涵

能够正确把握和分析,能独立思考如何协调好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中人与地的关

系,以及如何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以发挥土地在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了解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制度与政策,并能针对我国具体

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二、教学任务

用土地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生产方式下地域空间内

的人地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找出客观规律,并遵循协调人地关系

的规律,制定科学的正确的政策,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与分配的具体实践提供科

学依据。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

第一章绪论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的一般知识和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发

展状况,从而明确学习目的,自觉学好本门课。

第一节土地经济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

三、课程教学目的

四、课程教学要求

五、教学组织方式与时间安排

六、课程考核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八、课程网站

第二节土地的综合概念与特性功能

一、土地的综合概念与内涵

二、土地的综合特性与功能

第三节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义

一、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

二、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

三、土地经济学的学科特性与定义

第二章人地关系及土地供求原理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供给与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以寻求实现土地供需

平衡的途径。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趋向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与内涵

二、传统人口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论和人口经济原理

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战略与对策

第二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一、土地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和运行机制

二、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

三、土地供求关系的调控

第三节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一、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第三章土地报酬与土地集约经营

目标与任务:把握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涵义及其对中国土地利用的现实指导

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集约经营的含义及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第一节土地报酬规律的概念与内涵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和早期表述

二、近代土地报酬规律内涵的扩展

第二节生产要素配合原理与生产函数理论在土地报酬运动三阶段分析的应用

一、生产要素配合原理和生产函数的概念与内涵

二、应用生产函数对上地报酬运动物质数量关系的阶段分析

第三节土地集约经营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内涵

二、土地利用合理集约度的确定

第四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规模利用的基本理论,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涵义,实

现我国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途径。

第一节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二、适度规模

第二节适度规模经营

一、农用地适度规模

二、城市用地适度规模

第五章地租理论

目标与任务:了解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及其区别,资

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夹源,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范畴

的理论与现实意义U

第一节地租概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二、地租的形式、种类

第二节西方古典地租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早期的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理论

三、屠能的地租理论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第六章地价理论

目标与任务:了解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土地价格理论,把握土地

价格的内涵及特点,了解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和评估土地价格的方法。

第一节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

一、地价的概念和经济意义

二、土地价值与土地价格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二节土地价格变动的规律及土地估价方法

一、土地价格的制约因素

二、土地价格变动的规律

三、马克思“地租资本化”法

四、西方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常用的土地评估法

第三节土地价格机制与土地价格制度创新

一、土地价格体系

二、土地价格管理制度

三、土地价格制度创新

第七章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与内涵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模式

三、“三维结构框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生产资源产业部门间配置

一、土地资源的农业内部配置

二、土地资源农村向城市的非农化配置

三、土地资源的城市内部配置

第三节土地资源期间配置

第四节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一、单要素均衡条件下的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

二、多要素投入视角下的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第八章土地利用分类与空间配置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利用的含义和基本原则,掌握土地利用地域分工和规

划的方法。了解土地区位利用理论,并用于分析我国土地区位利用问题。

第一节土地利用的分类

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二、土地利用分类的概念与目的

三、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四、近现代的土地利用类别间接

第二节土地利用地域分工与区域规划

一、土地利用地域分工的涵义

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工的原则

三、土地利用区域规划的涵义和意义

四、区域规划的历史演变和各国土地利用区域规划的特点

第三节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一、土地利用区位选择的经济意义

二、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区位论

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四、城镇用地和娱乐用地的区位选择

第九章土地可持续利用概论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基本特征、原则,土地可持续利

用理论依据及应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第一节可持续利用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含义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分析与影响因素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索

第三节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与实现途径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三、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

第十章专题、讨论与实践课

目的与任务:

专题课:在理解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理解资源最优化配置

中的追求利泗最大化下的资源配置决策、资源配置中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问题、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以及区域动态经济规划中的资源配置问

题。

讨论课:就土地热点问题,如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与地方财政、小产权

房,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汇报,结合现实与理论基础的同时形成自己对土地热

点问题的独特观点。

实践课:锁石村是《土地经济学》实践教学基地,是南京市发展极具特色和

典型性的村庄。在实践过程中和与农民进行的交流中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变化,农

民生计变化、农民收入来源的变化、村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笫一节专题课——资源配置

第二节讨论课一一土地热点问题讨论

第三节实践课一参观锁石村

第十一章土地制度概述

目标与任务:了解制度、土地制度的概念与构成,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产生、

变迁与改革趋向及不同类型国家的土地制度比较。

第一节制度的概念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一、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二、制度的功能与变迁

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土地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土地制度的概念

二、土地制度的构成

三、土地制度的功能

第三节我国土地制度的产生与创新

一、我国土地制度的产生

二、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不同类型国家的土地制度比较

一、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

二、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

三、以土地国家控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

第十二章土地产权制度

目标与任务:了解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概念,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和城市

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产权的基本概念

一、产权

一、土地产权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抵押权、发展权

一、土地所有权

二、土地使用权

三、土地抵押权

四、土地发展权

第三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一、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特质及其产权残缺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创新

三、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四、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第十三章土地使用制度

目的与任务:了解土地使用制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

度改革进行分析。

第十四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

目的与任务:了解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及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的基本概念和

内涵,典型国家或地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面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