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年代上限很可能是公元前2600年,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可以推测当时()A.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C.已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D.农业领域使用铁犁牛耕2.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A.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B.周王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有所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建立D.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发展演变3.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不用带“翻译”;秦始皇“书同文”能够顺利推行。对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用右图所示信息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B.个人的威望与号召C.“学在民间”的出现D.文化的交融与认同4.西汉刘向概括战国的混乱局面:“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的崛起B.各国变法的需要C.铁犁牛耕的使用D.井田制度的瓦解5.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统一六国之后,政府所属的“祠官”对全国山川的官方祭祀进行了统一安排,关东地区列入官方祭祀的对象有山五川二,关西地区则是山七川四。秦朝这安排()A.强化了秦人的统治地位B.体现了儒学影响力扩大C.改变了祭祀的社会功能D.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差异6.下面是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套“丝绸之路”邮票,主题分别是千年帝京、大漠雄关、神秘古国、西域胜境。该套邮票的最佳首发地应在()A.千年帝京一一西安B.大漠雄关-敦煌C.神秘古国-楼兰D.西域胜境-龟兹7.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8.下面是古代某时期北方形势图。该图主要反映出()A.汉朝北部边疆形势危急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C.西晋统一全国时机成熟D.东晋十六国民族纷争的形势9.陈寅恪曾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与这段话的主旨最为契合的标题是()A.帝国的扩容:从汉族帝国到中华帝国B.民族的交融:中原对周边的文化吸引C.文明的优势:封建正统理论的变异D.观念的迭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10.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材料反映了魏晋名士的行为举止意在()A.行为放荡讥讽朝政B.掩饰对现实的失望C.顺应自然张扬个性D.尊崇道家无为而治11.有学者认为,公元7世纪初的某一事件的发生,促进了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事件最有可能是()A.开通大运河B.三征高丽C.科举取士D.羁縻州府12.下表是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据此可知,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A.安史之乱源于李林甫专宠误国B.唐玄宗耽于美色导致安史之乱爆发C.安禄山手握重兵终致叛乱窃权D.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13.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下图),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在各式各样的家庭用具上,都出现了伊朗、印度以及突厥人的画像和装饰,风格多样,具有壮丽欢腾的盛世特色。材料表明了唐代()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文化上兼容并包开放博大的精神C.音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D.南北方文化从冲突到交往、交融14.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圣”,如医圣、书圣、画圣、诗圣,其对应的历史人物依次为()A.孙思邈、王羲之、顾恺之、杜甫B.孙思邈、颜真卿、顾恺之、李白C.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杜甫D.张仲景、颜真卿、吴道子、李白15.“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丝绸之路路线图A.丝绸之路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唯一通道B.西域都护府是管理丝绸之路的重要机构C.张骞开通西域发生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D.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和中原之间的联系16.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和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4分)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4分)18.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除此,统治者往往巧立名目,征收各种田亩附加税。除政府规定的徭役外,百姓往往还要为官府服杂役,修宫殿,修道路等。材料二唐代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丁纳绢二丈、绵二两,或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如遭灾害减免租调。以庸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材料四两税法实行后不久,唐德宗一行在郊外打猎,问一户农民生活快乐吗。农民说:“不快乐”。因为“诏令没有信用,先前宣布两税以外没有其他赋役,现在额外的征发比正税还多。后来又说按价收购粮食,实际上一钱不给。起初说收购的粮食就近交纳,现在要百姓送到京西行营,唉,就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皇粮国税啊!”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唐代初期百姓负担比汉代的负担总体上发生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出两税法同汉代以来赋役制度有何变革(4分),并分析其影响。(6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没能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因。(4分)19.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推动了周边各族对中华文明高度的认同感。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汉高帝将宗室女奉献给单于,又约定每年向匈奴贡献一定数量的丝绸酒米,以求苟安。文帝时匈奴再次南下掳掠,并不断在边境侵扰,汉朝不能抵御,仍维持既定之议。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大将军卫青率大军北击匈奴,再次收复河南地,移民十万驻朔方。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领大军先后越过焉支山(甘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