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案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案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案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案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标要求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政策。政治认同明确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优越性的制度,树立制度自信。法治意识通过走访辛勤劳动、合法经营的致富典型,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守法致富的法治意识。新知预习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是____________的分配原则。(2)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________(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意义①有助于充分调动________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________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生产要素分配①要素分类:主要有______、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______等。②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____________,促进经济发展。4.居民收入的构成与来源(1)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________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来源:________是财富的源泉。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________的方式。2.措施(1)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________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____________提高基本同步。(2)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________低收入者收入,________中等收入群体;完善____________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________收入。(3)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________合法收入,________过高收入,________非法收入。(4)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助学助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经济效益不同,个人收入分配会存在差异。因此,实行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从必然性角度理解,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财产性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这些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必须完善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整顿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坚持消除贫困,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两个同步”“两个增长”“两个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要坚持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而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辨识判断1.农村土地流转入股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2.居民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属于劳动性收入。()3.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所有的分配方式都属于按劳分配。()4.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5.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6.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7.小张承包村里的鱼塘用于生态养鱼,年终收入颇丰,他的这一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8.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9.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顺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10.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消除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体系建构eq\x()议题一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和收入途径有哪些?合作探究情境一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每年收入5万元;李某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每年也有3万元的收入;李某的儿子是国有企业员工,每月工资、奖金、津贴共8000元,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某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笔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每月获得的收入有3000元。情境二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己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探究1:李某一家5口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探究2:由探究1的结论可见,我国现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分配制度?探究3: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探究4:当前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为什么会多种多样?核心归纳1.判定按劳分配的条件(1)范围: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所得是按劳动或管理要素分配所得。(2)依据:按劳分配是根据付出劳动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确定收入多少,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以及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3)排除:公有制经济中的管理、技术、资本要素所得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参与分配。2.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类型按性质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国有、集体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村的联产计酬收入)劳动性收入按要素分配(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科技入股收入;租金收入;私营企业工资奖金津贴;非公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稿酬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获取途径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均有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一般是按要素分配其他收入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属于再分配3.区分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1)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两者都属于劳动收入。(2)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3)按劳分配属于劳动收入,但并非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只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才是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素能应用1.[教材P46“探究与分享”1改编题]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A.1.55万元B.1.74万元C.4.85万元D.2.4万元2.[教材P46“探究与分享”2印证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凭专利获得收入()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议题二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合作探究情境一国家统计局2023年2月28日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GDP增速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23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4元,增长4.9%。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情境二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些都为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探究1:材料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哪些现象和问题?为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我们应该怎么办?探究2:我国应如何进一步优化宏观分配格局,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探究3:有人认为,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是缩小收入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核心归纳4.全面理解公平(1)就领域而言,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实现公平。(2)从实质上讲,强调机会的平等,不要求结果的均等。如,贡献大、收入高也是一种公平。(3)收入分配公平,强调两点:一是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二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5.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1)总体要求:体现效率、促进公平。(2)制度保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两个同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5)初次分配: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6)再分配: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7)第三次分配: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素能应用3.[教材P47“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从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4月1日,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5个。上调最低工资标准()A.通过政府的再分配调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消除了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C.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者劳动积极性D.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4.[教材P48“相关链接”改编题]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三大问题,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决好三大问题,就要()①做大并且分好“蛋糕”,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②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③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④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对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正确的是()A.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B.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D.是因为社会成员收入形式的多样化2.村民李某一家年收入4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0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5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21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2000元。材料中李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打零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3.[2023·辽宁省月考]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以下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有()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月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有效解决下面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是()①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②财政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需求③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④调节过高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3·衢州市高一统考]依托山海协作工程(浙江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开展优势互补经济合作,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衢州市柯城区和杭州市余杭区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探索协同发展、共同富裕路径,携手将碗窑村打造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乡村。这样带来的积极效果是()①发挥东西部的比较优势,协同推进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增添了共同富裕的新动力③贯彻先富帮后富的方针,促进地区发展之间的协调推进④落实山海协作工程,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效率同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课时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自主学习·掌握必备知识一、1.按劳分配2.(1)社会主义(2)劳动(3)劳动者平等3.劳动数据优化配置4.(1)劳动性(2)劳动二、1.最直接2.(1)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2)劳动报酬增加扩大按要素分配财产性(3)保护调节取缔【辨识判断】1.提示:×。农村土地流转入股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2.提示:×。居民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3.提示:×。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其他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4.提示:×。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5.提示:√。6.提示:√。7.提示:×。小张承包村里的鱼塘用于生态养鱼,年终收入颇丰,他的这一收入属于按劳分配。8.提示:×。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性收入,是通过有价证券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9.提示:√。10.提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但收入差距不能消除。共研合作探究·提升关键能力议题一探究1:提示:李某承包责任田及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妻子收入、儿子炒股赚钱、女儿当技术顾问得到的报酬、母亲收的房租费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探究2:提示: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一,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二,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第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探究3:提示:小吕一家的收入途径有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探究4:提示: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素能应用】1.解析: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管农业公司经营,所得租金收入是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当年共1100×6=6600元;甲在该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所得收入是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当年共1200×12=144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所得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所得收入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所以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6600+14400+3000=24000元,即2.4万元,D正确;A、B,C错误。答案:D2.解析:专利收入,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B正确,A错误;股权等激励方式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C不符合题意;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答案:B议题二探究1:提示: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与GDP增速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差距仍然比较大,城镇高于农村。②必须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探究2:提示: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使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②拓宽居民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③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探究3:提示:①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②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③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⑤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蛋糕的做大,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的根本途径。【素能应用】3.解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C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政府的再分配调节,A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但不能消除收入分配差距,B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属于再分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无关,D排除。答案:C4.解析: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