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_第1页
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_第2页
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_第3页
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_第4页
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TOC\o"1-2"\h\u22402第十章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目录 11334第一章红色记忆的觉醒 260871.1革命火种的传播 22296第二章星星之火的燎原 31766第三章长征的壮丽篇章 429708第四章延安的红色岁月 59594第五章解放战争的硝烟 623934第六章新中国的诞生 727579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动荡 832251.1.1背景 8153431.1.2影响 823053第八章改革开放的春风 95504第九章新时代的征程 104912第十章读后感的思考与启示 11第十章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读后感目录一、引言(1)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的意义(2)传承红色革命故事的必要性二、红色革命故事的主要内容(1)红色革命故事的来源(2)红色革命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三、红色革命故事的传承方式(1)传承途径(2)传承载体四、红色革命故事的教育价值(1)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2)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五、红色革命故事在当代社会的意义(1)弘扬民族精神(2)凝聚民族力量六、红色革命故事的传承现状(1)传承工作的成果(2)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七、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的挑战与对策(1)传承挑战(2)应对策略八、红色革命故事在校园的传承(1)校园传承的重要性(2)校园传承的具体措施九、红色革命故事在家庭教育的传承(1)家庭传承的重要性(2)家庭传承的方法十、红色革命故事在媒体传播的传承(1)媒体传承的优势(2)媒体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十一、结论(1)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的总体评价(2)对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的展望第一章红色记忆的觉醒1.1革命火种的传播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革命故事如同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红色记忆的觉醒,源于革命火种的传播,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革命火种在旧中国的黑暗中悄然萌发,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照亮了人民前进的道路。从五四运动到南昌起义,从秋收起义到长征,革命火种在艰难曲折中不断传承。它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革命者们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不畏强敌,不惧艰险,将革命火种传播到全国各地。他们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使越来越多的人觉醒,投身到革命的伟大事业中来。第二节革命先驱的足迹革命先驱们是红色记忆觉醒的引领者,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举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足迹遍布我国大地,成为红色革命故事的见证。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从秋收起义到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和人民军队,走过了无数艰难曲折的道路,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周恩来,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都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从巴黎公社到南昌起义,从长征到抗日战争,周恩来始终坚定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先驱,他们身经百战,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足迹遍布我国大地,成为红色革命故事的见证。革命先驱的足迹,是一段段光辉历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正是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发了人们对红色记忆的觉醒,使革命火种得以传承。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铭记革命先驱的足迹,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章星星之火的燎原第一节井岗山的斗争在红色的历史长河中,井岗山的斗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革命的火种。它是中国共产在农村中开展斗争,摸索革命道路的重要起点。井岗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这里,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面对国民军队的围剿,起义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依靠人民群众,建立起了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井岗山的斗争,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更在政治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井岗山的斗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人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争精神。第二节红军的创建与发展井岗山的斗争,为红军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28年,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第一支正规的人民军队,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下,红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术,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使国民军队疲于奔命,损失惨重。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开始向全国拓展。1930年,红军长征开始,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险阻,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志。长征的胜利,使红军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也为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红军的创建与发展,是中国共产领导下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艰苦斗争中,红军不仅锻炼了技能,也培养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志,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长征的壮丽篇章第一节千里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主力被迫开始了战略转移,这一转移,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千里长征。这是一次充满艰难困苦的行军,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漫漫征程。长征的开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面对国民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指战员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翻山越岭,跨过了无数险阻。沿途,他们宣传革命理念,动员群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及其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章节,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重现了长征出发时的紧张气氛和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形象。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弥漫的硝烟和紧张的军情,体会到在艰难环境中,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二节革命理想的坚持在长征的艰苦岁月里,革命理想成为支撑红军战士们前行的强大动力。无论是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挑战,还是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都始终保持着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无数惊心动魄的战斗。每一次战斗,都是对革命理想的坚持和捍卫。在这些战斗中,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书写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画卷。这一节不仅描述了战斗的细节,还深刻揭示了红军士兵内心世界的变化。在革命理想的激励下,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和人民的忠诚。这些故事,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是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第四章延安的红色岁月第一节延安精神的形成在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史上,延安,这座位于陕北的小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成为了中国共产的指挥中枢和全国抗日的灯塔。在这一时期,延安精神的形成,不仅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延安精神的形成,源于中国共产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磨砺出来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节抗大与革命文化的繁荣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在革命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抗大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还成为了革命文化繁荣的象征。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这里,学员们不仅学习军事技能和政治理论,还接受了深刻的革命文化教育。抗大提倡自学为主,教授与学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批具有实战经验和理论素养的干部。与此同时延安的革命文化事业也呈现出繁荣景象。延安鲁艺、陕北公学等一批文化教育机构相继成立,为革命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这一时期,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进步文化人士前来学习和创作。延安的革命文化,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里,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感和鲜明个性的文艺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这些作品激励了广大军民的斗志,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的红色岁月,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革命圣地,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里,延安精神的形成和革命文化的繁荣,为中国共产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第五章解放战争的硝烟第一节战场上的英雄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无数英勇的战士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英勇杀敌。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战场上的英雄们,有的是勇敢的指挥官,有的是英勇的战士,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不畏强敌,为我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解放战争中,有一位名叫董存瑞的战士,他为了保证部队的胜利,毅然决然地用身体充当支架,将炸药包置于敌堡之下,与敌人同归于尽。还有一位名叫邱少云的战士,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焚身,壮烈牺牲。这些英雄的事迹,激励着广大指战员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第二节解放全中国的壮举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1949年,人民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统治的覆灭。随后,人民乘胜追击,解放了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国大陆实现了基本解放。在这个过程中,人民不仅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还积极开展了政治工作,宣传的政策,发动群众,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全中国的壮举,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的政治格局,还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在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第六章新中国的诞生第一节开国大典的盛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长河中,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当天早晨,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代表和人民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上午10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立了!”那一刻,全场沸腾,欢呼声响彻云霄。开国大典的仪式庄重而热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新中国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象征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接着,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和军事委员会成立公告》,宣布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开国大典上,还有一项重要的议程,那就是毛泽东主席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纪念碑上刻有革命先烈的名字,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刻,全场肃立,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开国大典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在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向前,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农业方面,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和集体化,使广大农民群众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方面,我国积极开展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为国民经济的独立和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还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公私合营,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国推行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3年,我国成功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后,我国又取得了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胜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的前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动荡第一节文革的背景与影响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和动荡的时期,它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1背景(1)国际背景: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领导层的变质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挑战。(2)国内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矛盾在“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斗争中逐渐暴露出来,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1.1.2影响(1)政治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级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受到冲击,大量干部和群众遭受迫害。这场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2)经济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企业停工,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3)文化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受到极大冲击。许多文化遗产被破坏,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教育质量严重下滑。第二节革命信仰的坚守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许多共产员和人民群众坚守革命信仰,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1)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共产员和人民群众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压力,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2)坚守性原则:在运动中,一些员干部坚决抵制极左思潮,积极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维护的团结和统一。(3)坚守工作岗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人民群众坚守工作岗位,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们不畏艰难,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默默奉献。(4)坚守道德底线: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人民群众秉持正义,敢于揭露和抵制邪恶势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斗争。革命信仰的坚守,体现了中国共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和信念。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仰,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章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一节改革开放的启动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启动,源于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摸索新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背景下,领导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从国内改革到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第二节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传承,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精神的缅怀,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断进行创新。红色文化创新,旨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动力。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我们通过举办红色主题展览、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我们加强对红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还通过红色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让红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九章新时代的征程第一节中国梦的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在这个伟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应运而生,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中国梦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新时代的中国梦,既体现了我国发展的历史规律,又彰显了新时代的特色。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蕴含着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二节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梦,离不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的核心,是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代,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风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信仰信念。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2)发扬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