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7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目录考情分析阶段特征网络构建时空线索梳理预测【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1:美苏冷战知识点1.2:德国的分裂知识点1.3北约与华约对峙【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命题角度:大国关系/世界格局)考向02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命题角度:大国关系/世界格局)考点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2.1:欧洲的联合知识点2.2:美国的发展知识点2.3:日本的崛起知识点2.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欧洲的联合(命题角度:合作共赢/思想智慧)考向0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命题角度:民生/经济)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3.1: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知识点3.2:苏联的改革与发展知识点3.3:社会主义的挫折【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苏联的改革与变化(命题角度:工业化/民生/危机与应对)考点四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4.1:万隆会议知识点4.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知识点4.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万隆会议(命题角度:求同存异/人类命运共同体)考向02非洲独立运动(命题角度:民族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链接中考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趋势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命题角度:大国关系/世界格局。命题点:冷战的背景、标志、影响(考查重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命题角度:合作共赢/思想智慧/民生/经济。命题点:二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启示(考查重点);欧洲联合的背景、过程与意义(考查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背景、意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命题角度:工业化/民生/危机与应对。命题点:苏联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考查重点);东欧剧变的背景与表现;苏联解体的影响。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命题角度:求同存异/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解放。命题点:万隆会议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考查重点);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政治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约和华约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挫折。1955年的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国家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的要求。经济方面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科技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历史解释】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建立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它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及雅尔塔体系的瓦解。考点一美苏“冷战”【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知识点1.1:美苏冷战冷战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以及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2)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西移,并在东欧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力量逐步壮大,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使双方对抗、冲突不断加剧(根本原因)(4)战后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世界人民厌恶战争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时间:1947年3月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提出: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称霸世界作用: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②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帮助西欧国家迅速恢复经济,另一方面也使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又遏制了苏联。军事上:建立北约时间:1949年背景:强大的苏联使美国感到不安,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成立标志: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影响积极(1)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等消极(1)威胁世界和平:美苏双方长期的敌视和对峙,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导致国家分裂和局部战争:造成德国、朝鲜半岛分裂,干涉中国内政并阻碍中国统一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热战不断,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3)阻碍经济全球化: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将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冷战的表现形式:政治对抗:如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军备竞赛: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立;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知识点1.2:德国的分裂德国的分裂背景德国法西斯垮台后,美、苏、英、法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与苏联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柏林危机”爆发过程(1)1948年发生的柏林危机加速了分裂的步伐;(2)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东德)标志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影响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知识点1.3:北约与华约对峙1.北约成立:(1)背景: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2)成立: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磋商,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3)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2.华约成立:(1)成立: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2)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3.影响: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经典史料:(1945年)“人们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杜鲁门国会演讲比喻“马歇尔计划”漫画北约标志【易混易错】1.揭开美、苏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1949年,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的成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美国为首;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以苏联为首。它们是两个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知识拓展】1.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等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变化,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2)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3)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德国分裂是英、美、法、苏等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是冷战的产物2.知识比较:重要的国际条约、文献【核心素养】1.读图学史:根据下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美苏争霸——星球地图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观点:美苏冷战威胁世界和平发展。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展开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双方相互敌对,进而发展成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给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定“星球大战”计划;此外,美苏冷战还造成德国和朝鲜半岛分裂。综上所述,美苏冷战造成军备竞赛的升级、局部战争和国家分裂,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考向0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命题角度:大国关系/世界格局)【例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美国总统杜鲁门曾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任何一个伟大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材料表明美国的主要目的是()A.干涉他国内政 B.构建和谐世界C.全面称霸世界 D.遏制共产主义【变式1-1】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0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的“抵制事件”,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应了美国。美苏两国针锋相对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的体育发展水平差距太大 B.二战动摇了美国的优势地位C.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差异 D.东欧国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变式1-2】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了国情咨文,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宣称世界已划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宣布美国要“援助”各国“自由人民”,抵制“极权政体”对他们的种种侵犯活动。这篇咨文的出台,标志着(
)A.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两极格局的形成C.北约的建立 D.冷战的开始考向02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命题角度:大国关系/世界格局)【例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冷战初期的国际秩序实质上只有两极,西方联盟基本上唯作为盟主的美国马首是瞻。”材料中的“西方联盟”指的是(
)A.国际联盟 B.北约 C.世界贸易组织 D.华约【变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欧美国家的力量对比,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彻底打破。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德国的分裂【变式2-2】1956年,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导人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经过几年的讨论,协商召开不结盟会议事宜。这里的“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是指(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国际联盟和联合国C.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北约”和“华约”考点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知识点2.1: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黄金时期”)原因内因:西欧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外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欧共体原因(1)历史原因:欧洲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西欧各国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认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具备联合基础;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各国人民渴望和平(2)政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欧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下降,深受美苏威胁,希望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维护自身安全(3)经济原因:二战后实力受到重创的欧洲,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联合有利于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欧洲实现联合的关键——法德和解建立(1)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政府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2)1952年,成立了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3)1957年,六国决定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4)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性质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作用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同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在国际舞台上协调一致,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洲联盟前身欧洲共同体成立1991年,12个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2013年,欧盟成员达到28个性质区域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影响(1)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欧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3)有力推动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启示国与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应加强区域的交流与合作【易混易错】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欧洲共同体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追求经济一体化;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成员国追求经济政治一体化。【知识拓展】欧洲地位的变化知识点2.2美国的发展美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地位下降,霸主地位动摇20世纪90年代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经济进一步发展。(特点:信息化和全球化)知识点2.3日本的崛起日本的崛起原因外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积极扶持日本;③日本为美国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内因: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表现(1)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2)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影响积极:①经济上: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政治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消极: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例如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威胁世界的和平知识点2.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目的为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完善(1)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影响积极作用: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局限性: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增加了政府的经济压力,如果政府不能及时调整政策,容易出现巨大的财政赤字;福利待遇太高,容易造成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这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知识拓展】1.二战后西欧、日本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启示: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3.异同比较:战后日本、西欧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与启示项目日本西欧美国不同点获得美国的扶持,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欧走向联合发展,成立欧洲共同体美国战后确立霸主地位的政策要求相同点都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制定恰当的政策,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启示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国际合作;要大力发展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3.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核心素养】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其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美元取代英镑;美国发起和筹建“关贸总协定”等)。(3)资本主义内部调整,走向整体联合(欧共体→欧盟)。(4)资本主义外部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跨国公司、推动生产全球化)。(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福利国家”制度的利弊?“福利国家”制度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社,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了社会惰性,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福利国家”制度有利有弊,政府在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时,一定要从真正的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才能趋利避害。3.历史论证观点:欧洲从对抗走向联合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还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二战后欧洲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从欧共体到欧盟,从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1993年欧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有力推动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合作,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4.项目学习: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从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历史解释】合作才能共赢;战争会给国家带来灾难,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发展经济、科技等,提高综合国力。考向01欧洲的联合(命题角度:合作共赢/思想智慧)【例1】(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二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经济强国战略和社会市场经济。到1970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55年的3.9%上升到7.5%,迅速成为经济大国,在西方被誉为“经济奇迹”。这表明联邦德国(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变式1-1】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欧盟的成立有利于(
)A.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变式1-2】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
)A.欧盟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考向0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命题角度:民生/经济)【例2】(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这反映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变式2-1】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
)A.实现社会人人平等 B.缓和了社会矛盾C.造成人口增长过快 D.缓解了财政危机【变式2-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日本,有以下哪些表现(
)①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②军费开支不断增加③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④美国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022版课标】: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知识点3.1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力量逐渐壮大(东欧八国: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五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拉美一国:古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扩大(2)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东欧经济上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同时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政治上(1)1947年,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此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2)对东欧各国进行大清洗,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3)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中国(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2)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知识点3.2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赫鲁晓夫改革背景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时间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内容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强制推广种植玉米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它农作物减产;玉米产量、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不顾自然地理条件强制推广,造成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重点经济领域(农业)评价(1)积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2)消极: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1964年始内容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军事上: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重点重工业尤其是军事方面影响积极:苏联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消极: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还加剧了苏联的各种社会矛盾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开始背景苏联政治经济形势恶化,处于内外交困之中重点改革前期的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后期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内容(1)经济: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提高经济效益(2)政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主动放弃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影响(1)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2)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知识点3.3社会主义的挫折东欧剧变原因(1)根本原因: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效仿苏联模式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激化了社会矛盾(2)历史原因:效仿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激化了社会矛盾(3)现实原因:东欧国家改革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4)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实质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表现政治上:各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与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12月原因(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错误(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失败(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催化剂: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标志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独联体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性质:独联体只是独立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联盟国家的性质)实质苏联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影响(1)对社会主义运动: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2)对世界格局: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认识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示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⑤改革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⑦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⑧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易混易错】1.俄国国家名称的演变:1917年十月革命前是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是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至1991年,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赫鲁晓夫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苏联模式的范围内,对苏联模式明显不适应的部分进行了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知识拓展】1.东欧剧变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是什么?(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核心素养】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与苏联的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及启示。原因: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权,加重了经济困难,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分裂;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启示:改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及教训(1)相似之处①从原因分析,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引起的严重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②从实质分析,都使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③从时间分析,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④从影响分析,都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削弱了社会主义力量。(2)教训①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②要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必须结合国情,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④要抓好执政党建设,关键是政治思想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考向01苏联的改革与变化(命题角度:工业化/民生/危机与应对)【例1】(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1991年12月25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一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A.“柏林危机”出现 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C.两极格局瓦解 D.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变式1-1】20世纪后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居民都要学习俄语,但20世纪的最后几年他们却纷纷放弃俄语,改学英语。这一变化源于(
)A.工业化水平提高 B.福利制度的健全C.欧洲一体化启动 D.国际格局的变化【变式1-2】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从8.5%下降到了5.9%,农业总产值从4.3%下降到了3.2%。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苏联整体国力不断衰退 B.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传统苏联模式难以持续考点四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2022版课标】: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知识点4.1万隆会议万隆会议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2)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普遍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目的为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概况(1)会议通过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内容)(2)中国贡献:中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所谓“同”就是指各国都面临着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所谓“异”就是各国的处境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3)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作用(1)提高了亚非国家和民族的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3)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4)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中国贡献)家国情怀: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体现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为维护、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知识点4.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开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1951年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2)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3)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高潮(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3)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意义: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知识拓展】非洲独立历程知识点4.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背景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过程(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2)后来,古巴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背景(1)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2)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并加以控制,变成“国中之国”,成为其掠夺财富的重要基地过程(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2)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3)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斗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易混易错】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拉丁美洲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2.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直至壮烈牺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地在印度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知识拓展】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力量受到极大削弱2.二战后亚非拉实现国家独立的重大意义:亚非拉取得了国家独立,经济迅速发展,改变落后面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等。3.亚非拉的民族独立的启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要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并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4.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核心素养】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1)持续时间长:延续了近半个世纪。(2)波及范围广:遍及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3)取得成果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全部获得独立,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4)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5)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2.二战后亚洲、非洲国家的新变化:(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2)亚、非国家展现团结与合作;(3)亚非拉国家获得新发展,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等3.近现代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斗争时间杰出领袖结果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华盛顿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美国独立拉美独立运动19世纪初玻利瓦尔、圣马丁推翻了西班牙等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古巴革命1959年卡斯特罗取得胜利,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1920~1922年,第二次(1930年开始)甘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埃及华夫脱运动1918开始扎格鲁尔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斗争20世纪60~90年代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考向01万隆会议(命题角度:求同存异/人类命运共同体)【例1】(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亚信峰会【变式1-1】______,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下画线处应填(
)A.联合国的成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万隆会议的召开 D.纳米比亚的独立【变式1-2】李克强访问非洲时,在演讲中引用埃塞俄比亚谚语“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该谚语生动解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朴素道理。从发挥的作用分析,下列史实中,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独立国家团结合作的是(
)A.“非洲年” B.万隆会议的召开C.雅尔塔会议召开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考向02非洲独立运动(命题角度:民族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例2】(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1950年前非洲独立的国家只有3个。到20世纪50年代末,已经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这突出反映了(
)A.民族独立浪潮的高涨 B.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变式2-1】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这说明(
)A.一战后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殖民统治在非洲彻底终结C.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D.国家统一大业顺利推进【变式2-2】某同学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输入的关键词有“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亚非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C.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扩张一、选择题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日本的崛起 D.欧共体的成立2.(2023·海南·统考中考真题)柏林墙的出现,使德国柏林成为“一堆、两城、两国”,柏林人民进入了“大墙时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的分裂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冷战的发生 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3.(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迫使欧洲国家都要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这样,美国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成了真正的受益者。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使(
)A.美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B.欧洲国家失去了主权C.美苏走向全面冷战对峙 D.美国构建起单极世界4.(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后,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工党的政策(
)A.恢复了英国霸主地位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根除了资本主义危机5.(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二战后,昔日称雄世界的欧洲列强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来自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而来自美国的政治控制也在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他们主张()A.成立欧盟 B.对抗苏联的威胁C.欧洲联合 D.摆脱美国的控制6.(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图1至图3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北约组织的成立 B.华约组织的成立C.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7.(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等相关资料,对这一历史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A.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B.剖析冷战形成的原因C.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加强 D.了解苏联的发展演变8.(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简表,表中“▲”处的内容应该是(
)时间一战后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后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形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成立▲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世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9.(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1959年1月,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亲美政权后成立了共和国,这个与美国隔海相望的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该共和国是(
)A.印度 B.波兰 C.古巴 D.南非10.(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二、综合题11.(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爱因斯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进一步提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科学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1922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有力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摘编自岳麓书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
1939年8月,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应该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以威慑德国,罗斯福反复思考后,制订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大量平民受害。爱因斯坦痛心地说“后悔当初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之后,他写了一封告美国公民书:呼吁原子能绝不能被用来伤害人类,而应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核军备竞赛使人类面临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卡在游戏行业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羊踯躅根抗肿瘤细胞实验研究-洞察分析
- 营养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洞察分析
- 细胞因子疗法在浆细胞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医院医保资金工作总结范文(5篇)
- 号召学生加入志愿者倡议书(5篇)
- 单位防疫不力检讨书(5篇)
- 新型病毒传播途径研究-洞察分析
- 岩溶地区土壤侵蚀机制研究-洞察分析
- 医院医保工作总结范文(10篇)
- 重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一诊模拟考试英语读后续写翻译练习(接受新生命)(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含答案)
- 先进计量技术发展态势-洞察分析
- 直系亲属股权无偿转让合同(2篇)
-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达标试卷(A4可打印)
- 场地铺装彩砖劳务合同范例
- 北师大中学文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班方案
- 《江苏省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全套》
- 高校新生入学登记表
-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共十课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