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_第1页
2024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_第2页
2024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_第3页
2024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_第4页
2024中考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构成的奇妙》本章考点

1.物质的微粒性;

2.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

3.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某些常见的现象;

4.依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或依据质量比求化学式、计

算指定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一课时

【基础学问梳理】

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xX物质由XX元素和XX元素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的成:XX物质由XX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字而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在此过程中,运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让学生再一次建立一个正确的微粒

观,对分子、原子、得子的相关学问有一个清楚池相识。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例:二氧化碳、水、氢气等。

2、原子是化学变更中最小的微粒。例金刚石、汞、铁等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3、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例:氯化钙、碳酸钙等。

《典型习题》

1、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微粒模型示意

图,其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A、CODB、QC©D、合

解析:本题以微观粒子模型为背景创设情景进行命题,让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

感受化学变更的微观世界,考查同学们是否驾驭了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的方

法,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利用上题的结论,通过视察下图,试回答下列

问题。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

②框内NaCl质量分数为;

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

点。

答案:⑴B(2)①氯化钠溶液②15.3%(3)

钠离子与水分子中氧原子相互吸引,氯离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相互吸引

3、国家游泳中心一“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很多“水泡泡”、

很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微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4、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0

(2)通电可使水分解,在两电极可分别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现象说明水是由—元

素和元素组成的。

(3)要确定某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试验方法是o

(4)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预防和消退对水

源的污染,你认为可实行哪些措施(举两例)?

活动二探究分子、原子在化学变更、物理变更中的性质

1、分子的性质:①分子很小;②分子在不断池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更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更的实感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要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

子要进行重薪整合(留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较,原子比分

子小,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子都肯定比分子小)。

《典型习题》

1、夏日的校内,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肯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肯定的间隙

解析:题目以同学们熟识的校内环境为背景,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

性质属于微观概念,学会用微观学问说明宏观现象的方法,是同学们应具备的一

种技能。

2、原子和分子的区分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行再分

B.分子肯定比原子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变成其它分子和原子,区分在于发生的是不同的

变更

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

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开来

活动三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内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r质子(+)

广原子核(-)1中子(不带电)

(1)原子

电子(一)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3)在原子中,原子核为的质子数不肯定等于中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

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4)并不是全部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在全部原子中,

一般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1)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

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畦

因此: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留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肯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全部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3、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

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

称为阳离子。

《典型习题》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1)能干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构成分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原子的微粒9

(4)带负电荷的粒子9

(5)显中性的粒子9

(6)质量最小的微粒9

(7)确定元素种类的粒子9

(8)确定原子质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习题》

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一一反物质;物质反物

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探讨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

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您推

想,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该题是信息题,应抓住题中“反物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反粒子”,

采纳逆向思维,氢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那么反

氢原子的结构肯定是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所以A、C、

D错误。

活动四元素周期表与原子内电子排布

视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可知: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在化学反

应中简单(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个,在化学反应中简单电子,形成—离

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一个。

(2)依据上图,可以总结出:“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

8”的规律。请依据下面的要求再总结出三条规律:

①同一横行的元素:;

②同一横行的元素:;

③同一纵行的元素:。

(3)依据图中原子结构示图你能概括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

①第一层;②最外层;③;

【诊断练习】

1、国家游泳中心一“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很多“水泡泡”、

很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微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2、用分子的相关学问说明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不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简单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加快;

3、“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我国科学家胜利实现首次单分子自

旋态限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

反应中发生变更的是()

A.原子个数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

4、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变更。

6、分析钠原子、钠离子N0曲"4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

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

B.钠原子、钠离子的质子数都为11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