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讲义:选修部分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讲义:选修部分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讲义:选修部分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讲义:选修部分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讲义:选修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备考指南考纲下载核心知识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2013课标Ⅱ,42题,10分综合题命题重点:以某旅游景区的图文材料和旅游活动为载体,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成因、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景区规划和旅游活动线路选择,发展旅游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措施。其中重点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与发展旅游的影响。考查形式:综合题,分值多在10分,难度系数为0.6左右。热点探究:中国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一带一路”旅游线,文明旅游与旅游安全,带薪休假与黄金周的博弈,北京冬奥会与旅游。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2016课标Ⅰ,42题,10分2016课标Ⅱ,42题,10分2016课标Ⅲ,42题,10分2015课标Ⅱ,42题,10分2013课标Ⅰ,42题,4分2012课标,42(1)题,4分综合题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2015课标Ⅰ,42题,10分2014课标Ⅰ,42题,10分2014课标Ⅱ,42题,10分综合题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2013课标,42题,6分2012课标,42(2)题,6分综合题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特性、类型与分布[核心知识再现]1.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包括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娱乐中心、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2.旅游资源的特性3.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类型种类举例核心形成过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路南石林、天涯海角、武陵源、五大连池地貌景观是构景基础自然过程山水组合景观瀑布、长江三峡、漓江、现代冰川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奇花异草、香山红叶、青海湖鸟岛、天然动物园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泰山日出、巴山夜雨、吉林雾凇、春城昆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景观北京云居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济南灵岩寺、敦煌莫高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建筑景观是重要标志历史过程及当代人类活动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北京故宫、西安秦陵兵马俑、古代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风土民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汉族龙舟赛、藏族晒佛节、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组合我国的五岳名山、峨眉山地貌与建筑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4.旅游资源的形成(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地表起伏的地貌形态,既有直接的造景作用,又有间接的育景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旅游资源。(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知识拓展】黄山四绝的成因(1)奇松:因为黄山松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2)怪石: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3)云海: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4)温泉: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成。5.旅游资源的分布(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eq\b\lc\{(\a\vs4\al\co1(\a\vs4\al(自然,地理,因素)\b\lc\{(\a\vs4\al\co1(地质基础:依托于构造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关系,\a\vs4\al(自然地,理条件)\b\lc\{(\a\vs4\al\co1(依托于气候条件,旅游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海景旅游资源分布明显受到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a\vs4\al(人文地,理因素)\b\lc\{(\a\vs4\al\co1(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人类的审美活动)),社会认知因素))(2)中国旅游资源分布特征eq\b\lc\{(\a\vs4\al\co1(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依据旅游资源的特性采取防范措施1.(2014·课标Ⅰ,42,10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10分)【审题指导】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由题干材料“……4月下旬……(湖面高程3196米)”,可知旅游地海拔高,空气稀薄,①氧气不足,4月份气温比较低。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尝试自解]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考向二神农架自然特色对游客的吸引2.(2013·课标Ⅱ,4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10分)解析本题通过神农架的图文资料考查学生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材料中“夏宜避暑”可知该区域夏季凉爽,进一步分析原因可得出该区域地处亚热带但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的结论。而“冬可滑雪”是冬季吸引游客的一方面原因。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考点二旅游景观的欣赏[核心知识再现]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人的好奇心。(2)提高审美能力,积累文化素养。(3)优选观赏角度。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①观赏距离的选择观赏位置旅游景观观赏效果远望远眺峰峦雄伟、峻秀、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俯瞰、远望江、河、大海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近看平视城市中的湖泊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小、更美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置身其中山水组合景观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②观赏角度的选择景观观赏位置实例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观赏点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黄山的石猴观海、广东肇庆的七星岩面积较大的江河湖海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洞庭湖、鄱阳湖、长江、黄河较小的湖沼池塘在低临水面的亭、榭、廊、阁上观赏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大明湖(4)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那时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白堤,桃柳间杂,美不胜收);北京香山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人文景观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5)抓住景观特色(6)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具体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eq\a\vs4\al(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eq\b\lc\{(\a\vs4\al\co1(类型: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布局、设计思想:因势、得体,文学艺术形式渲染自然景观))再现自然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色彩浓重,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映南方私家园林规模小,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求,又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特点相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族风情内蒙古高原—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7)以情观景步骤原因实例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观赏旅游景观,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体会自然美“鸟语花香”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受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例如山的雄、奇、险、秀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黄山的“石猴观海”,巫峡的“神女峰”等地貌的酷似造型,要与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融合,方能体会其巧妙身在自然,志在自然。欣赏景观的同时,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情随景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畅旷景观与思接千载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登山涉水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理解天人和谐“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手扶铁链,历经无数险道,方能体会华山之险2.中外名景欣赏(1)中国名景欣赏③中国的园林我国南、北方园林对比北方园林江南园林特点多皇家园林,风格粗犷,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但幽雅婉丽不足多官、商、文人的私园,一般规模小,秀水奇石,院树庭花,清雅恬淡,玲珑剔透代表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苏州园林,以巧、雅、古、奇为特色自然与人文和谐的体现既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求,又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2)国外名景欣赏①亚洲名景:泰姬陵、吴哥窟、特洛伊考古遗址。②非洲名胜:孟斐斯古城及金字塔、肯尼亚山国家公园。③欧洲旅游景区eq\b\lc\{(\a\vs4\al\co1(南部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海岸,中部阿尔卑斯山滑雪运动胜地,希腊阿波罗神庙,比利牛斯—珀杜山))eq\a\vs4\al(④美洲和大洋,洲旅游景区)eq\b\lc\{(\a\vs4\al\co1(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南太平洋复活节岛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大堡礁))[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黄山云海的欣赏1.[2013·天津文综,12(4)、(5),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上图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6分)(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3分)解析第(1)题,旅游景观的欣赏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优选欣赏角度、把握观赏时机等方面分析,结合云海景观特点应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和时机欣赏。第(2)题,观景台的选址应该是最佳观赏地点,从图中看观景台所处位置地势险要,因此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观景是为了游客安全。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2)保障游客安全。考向二杭州西湖景观的欣赏2.[2012·江苏地理,30C(2)、(3),5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2分)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从图中可看到,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数量多、组合好、价值高。第(2)题,题中几处景观带有月、夕、春等时间性强的字眼,应把握观赏的时机。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选三个)(2)D考点三旅游规划[核心知识再现]1.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旅游业是一个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繁荣、区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评价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多角度对旅游资源本身及外部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判,其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和客源市场评价时,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1)开发条件评价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2)市场评价的指标3.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发展旅游业的意义1.(2014·天津文综,12,1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以上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1)据图片信息概括,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6分)(2)保护性开发天津的地域文化景观,对发展旅游业有何促进作用?请答出两项。(6分)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天津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也体现了天津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沿河靠海的区位优势使其交通和对外交往便利。第(2)题,从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等方面分析。答案(1)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类型多样)河海交汇(沿河靠海)(2)丰富了人文旅游景点(提高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突出了人文旅游景观特色(增强了人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增加了游客(增加旅游业的收入)。(答出其中两项即可)2.(2012·江苏地理,30C,10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10分)解析免费开放可降低游客来此旅游的经济成本,然后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分析即可。答案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民生,还湖于民。考向二旅游活动的分析评价3.(2016·新课标全国Ⅰ,42,10分)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10分)解析莫干山民宿旅游的开发,既能养生、休闲、而且还能体验农村的生产劳作,非凡性突出,吸引力大;莫干山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发达,高收入人群大,旅游动机高,且交通便利,距离较近,开发条件好;民宿旅游的发展也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较快。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4.(2016·新课标全国Ⅱ,42,10分)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10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篁岭晒秋”的游览价值具有独特性、多样性、质量高、地域组合状况好等。开发条件从游览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考虑。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5.(2016·海南地理,2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10分)解析旅店规模大小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根据材料提示,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旅店客源少,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所以只有通过高收费才能收回投资。答案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考向三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6.[2015·天津文综,12(3),9分]读材料,回答问题。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9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分析时,应结合题意,注意从人文景观入手,再从知名度、地域组合等方面补充作答。答案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搭配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考点四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核心知识再现]1.旅游活动设计(1)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①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②了解旅游景观的主要特点。③收集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2)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3)旅游线路的选择(4)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路线原则原则原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选择与居住地的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人们居住地与旅游地的环境差异会激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正是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成为人们旅游的动力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一般来说,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旅游线路上倾向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的旅游地2.旅游安全(1)旅游不安全因素(2)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①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治安安全。②外出旅游购买保险。③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旅游安全防护1.(2015·课标Ⅰ,42,10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自然灾害等知识分析。由图中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易遭洪水;由图中等值线数值大、密集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又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徒步旅行还要考虑这里人烟稀少、易迷路、蚊虫多等影响。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考向二旅游线路的选择2.[2014·江苏地理,30C(3),2分]一位美国旧金山游客计划来华旅游后前往新加坡,在华期间将游览西安兵马俑、北京长城、桂林山水和上海等。下列旅游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理由是________。(2分)①北京—西安—桂林—上海②西安—桂林—上海—北京解析旅游者对旅游线路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是:所用时间最少、路径最短、价格最低、景点内容最丰富、最有价值,据此应选①线路。答案①节省旅游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考点五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核心知识再现]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危害旅游地的居民和旅游者自身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坏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区传统文化消亡,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城市化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被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堵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三沙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2013·课标Ⅰ,4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审题指导】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①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等。(2)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说明”“旅游资源的②独特性”“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等”。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尝试自解]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考向二桂林山水旅游环境的保护2.[2014·江苏地理,30C(4),3分]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游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3分)解析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溶蚀作用。优质的地质地貌,尤其是一些奇特的地质地貌,往往是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大自然的变化所形成的,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从旅游开发到旅游业经营的全过程均应加以保护,具体措施主要有: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合理疏散旅游人流;减少山地旅游垃圾滞留量;保护山地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防治周边的工业生产企业带来的污染与破坏等。答案流水侵蚀(溶蚀)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考向三对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分析3.[2014·浙江文综,37(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写出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及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6分)解析丽江古城旅游业不利的区位因素主要是远离东部发达地区,距客源较远。古建筑现在主要存在被毁和过度利用等问题。答案不利区位因素:地处偏远,远离客源地。主要问题:存在消防隐患;古建筑损毁;游客人数超过合理容量(任答两点)。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之十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题型解读]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2)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建议。[典题示例](2015·课标Ⅱ,42,10分)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如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左右,远超设计能力。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10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共10分,一方面联系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分析客源市场条件,另一方面从客源地到景区的距离、时间及陆路交通的通达性考虑。你来评分:得________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来答题[典例]你来评分:得7分,理由是答对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收入高和航空的优点,即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忽视九寨沟、黄龙景区与东部地区距离,没能分析出与飞机相比,陆路交通的不足之处。答案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答题思路游览价值资源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低);资源质量好(差);游览价值高(低);一定地区内的景点数量及彼此间距小(大)集群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开发条件社会经济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市场客源市场广阔(或客源市场较远)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不完善)环境承载力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社会条件政策政策支持社会社会秩序良好[实践应用](2016·新课标全国Ⅲ,42,10分)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10分)解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自身的条件,市场距离和交通通达度等方面分析。根据经纬度和城市名称,可知图示地区附近为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临近旅游客源地,且交通便利。其次,围绕“夏季”和“周边城市”等信息,进行对应分析,即可从区域比较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论据。答案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优越,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课后作业1.(2014·课标Ⅱ,42,10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10分)解析本题是借鉴鲁尔区利用老工业区转型遗留下来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案例,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厂房、设备、生产工艺和流程等。在旅游项目设计要以体验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为切入点,迎合旅游者猎奇的心理为其展示一个未知世界。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2.(2015·海南地理,24,10分)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分析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10分)解析读图可知,吴哥窟位于10°N~15°N之间,为热带地区,故可推知其受到的自然威胁主要来自湿热环境,包括高温多雨带来的强风化、强侵蚀,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地基的损害和蚁虫带来的蛀蚀等;此外,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吴哥窟地势较为低平,存在洪涝灾害隐患。答案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高温多雨,风化、侵蚀作用强;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地势低平,易遭洪涝。3.(2014·海南地理,24,10分)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分析该地旅游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10分)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美国阿拉斯加州。影响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旅游资源、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环境承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等。该地旅游资源丰富而旅游规模较小,则只能结合阿拉斯加州自然、人文环境从旅游资源以外的方面寻找原因。答案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远离客源地;交通不便;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4.(2012·课标文综,4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6分)(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甘肃敦煌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回答时注意自然地理特征和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第(2)题,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应用所学知识不难作答。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答出其中三项即可)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正式获得2024年冬奥会举办权。据悉本届冬奥会将由北京-张家口(崇礼县)联合承办,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崇礼县境内多中低山脉,冬季平均气温-12℃,近10年年均降雪厚度达1米以上,该县各滑雪场均有完备的人工造雪系统,适于开展国际高端竞技滑雪运动。(1)分析张家口(崇礼县)承办2024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优势条件。(2)分析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张家口市旅游业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这里降雪丰富,温度适宜,且多中低山,开展滑雪的自然条件好;这里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多家滑雪场,改扩建成本低。第(2)题,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增加游客数量,促进旅游环境的改善。答案(1)崇礼县雪期长,雪量大,温度适宜;山地坡度适中(冬季滑雪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良);崇礼县具有多家国内知名滑雪场,改扩建成本较低;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有利影响:提升张家口市的国际知名度和旅游形象;国内外游客大幅度增加;促进旅游环境的改善;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6.(2017·湖北武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因部分遗产所在地如位于甘肃省敦煌城西北90千米处戈壁滩中的玉门关遗址等自然环境恶劣,修复和保护困难,本次申遗历经26年筹备,两次重大调整,多轮考察评审才得以成功,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因此掀起了中哈吉三国人民重走丝绸之路的旅游热情。下图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1)丝绸之路旅游业的发展对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初秋时节重走丝绸之路玉门关段来自自然的威胁有哪些?解析第(1)题,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加地区收入。第(2)题,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沙威胁较大,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容易晒伤。答案(1)增加地区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途经地区为沙漠戈壁地区,初秋时节白天太阳辐射较强烈,容易晒伤;晚上温度较低,容易冻伤;有大风天气,风沙威胁大。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备考指南考纲下载核心知识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2013课标Ⅱ,44题,10分2012课标文综,44题,10分综合题命题重点:多以统计图表、区域图、文字材料为背景来呈现信息,侧重于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的考查,尤其关注气候变暖、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考查形式:综合题为主,难度系数为0.7左右,分值多在10分。热点探究:兰州自来水污染,多地雾霾持续恶化与“APEC蓝”,新环保法颁布,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江苏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2016课标Ⅲ,44题,10分2015课标Ⅱ,44题,10分2014课标Ⅰ,44题,10分2014课标Ⅱ,44题,10分综合题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2016课标Ⅰ,44题,10分2016课标Ⅱ,44题,10分2015课标Ⅰ,44题,10分2013课标Ⅰ,44题,10分2013课标Ⅱ,44题,10分综合题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考点一资源问题及利用保护主题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核心知识再现]1.自然资源的涵义理解自然资源的涵义,关键是把握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掌握自然资源的类型,要从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2.淡水资源短缺原因3.淡水资源解决措施[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淡水资源利用及保护1.(2012·课标文综,4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据图示,饮用水源地由苏州河→黄浦江→长江,河流的水量越来越大,说明城市供水量在增加;供水地由流经市区的河流变为长江,说明原水源地受到污染。第(2)题,侧重从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分析。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考向二城市雨水资源化措施2.(2012·海南地理,26,10分)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10分)解析主要从雨水收集、储存、利用三个方面分析。答案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主题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核心知识再现]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成因如下: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现状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2)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土地退化的概念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表现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主要原因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破坏坡耕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2014·课标Ⅰ,44,10分)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10分)解析由材料可知,切沟由流水侵蚀坡耕地而形成,首先破坏耕地,切割耕地,不利于耕作,同时形成沟谷,更有利于水的汇集,加大对耕地的侵蚀。针对切沟的出现,应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方面展开,工程措施从疏、堵两个方面展开。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考向二农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2.(2014·海南地理,26,10分)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10分)解析该区域为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农业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扩大会因对水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的应对措施从开源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分析。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主题3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核心知识再现]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1.化石燃料的分布煤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石油和天然气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我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2.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化石燃料在开采、运输、存放、加工、利用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较显著的不利影响。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真题考向探究]考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问题与防治措施(2013·课标Ⅰ,4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10分)【审题指导】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甲地”“开采锰矿”“建有电解锰厂”“需用硫酸和铅”“①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等。(2)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分析”“尾矿矿渣库”“环境”“②潜在危害”“说明”“防止”“措施”等。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尝试自解]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考点二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主题1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及其保护[核心知识再现]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草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②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2)草地退化的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3)保护草地措施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1)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3)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4.物种灭绝及保护(1)灭绝的原因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②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2)保护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④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湿地面积的变化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经典高考题)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2518889342.99198637213963919.1720051973192309.30阅读材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湿地变化特点从表中可直接读出;湿地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源、气候、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考向二植被的破坏及保护措施2.[2015·江苏地理,30(D),10分]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_______。(2分)(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分)(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3分)(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______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3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草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第(2)题,考查沙尘暴的形成条件。解题时注意,要求分析的是“黑风暴”产生的自然条件。从大风天气、降水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考查立法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回答本题要紧扣两法的名称进行分析。“泰勒放牧法”主要是规范放牧,保护草场,缓解土地荒漠化;“水土保持法”主要是为了缓解水土流失。上述两法的实施都会限制土地的过度开垦,有效地保护草地资源。第(4)题,考查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措施。回答本小题只要结合本题题干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2点)主题2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核心知识再现]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垦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过牧严重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我国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2014·课标Ⅱ,44,10分)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10分)解析中华秋沙鸭由长白山迁徙到赣东北,来回路途遥远且沿途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以湿地为栖息地的秋沙鸭可能会很难觅到栖息地而疲劳饥饿致死,沿途还会遭遇天敌和人类的捕杀,长江流域经济发达,水污染严重,如误食被污染的鱼虾可能会被毒死。针对以上问题可在其迁徙路线上建设和恢复湿地,并治理水污染,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和宣传力度,以减少人为捕杀。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考向二土地荒漠化的保护措施2.(2015·课标Ⅱ,44,10分)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10分)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在山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伐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恢复植被、加强立法和宣传、经济补贴等。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到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考点三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主题1水污染及其防治[核心知识再现]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污染过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来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危害①水体中植物死亡;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防治措施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真题考向探究]考向水污染及危害1.(2016·新课标全国Ⅰ,44,10分)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解析高位虾池在养殖、换水和排水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渗漏,会导致土壤盐分增大,附近地区会出现土壤盐碱化;海水下渗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地下水盐度升高,影响水质,从而影响到当地的地表植物的生长。排向海洋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和虾的粪便,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海中,会导致附近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影响海洋水质和海洋生物,从而间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2.(2013·课标Ⅱ,4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10分)解析危害主要从人体健康和农业两个角度分析。太湖平原人口、城市集中,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用受污染的泉水灌溉农田,会降低农产品质量。原因主要从地下水的循环速度、人工干预的难度和区域联动等方面分析。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受污染的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主题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核心知识再现]1.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污染物来源自然渠道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人为渠道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对人类影响有利影响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不利影响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2.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形成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污染物来源主要有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以及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雨类型硫酸型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硝酸型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主要影响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人体危及人体健康酸雨分布世界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3.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等。[真题考向探究]考向大气污染的来源、影响与防治(2012·上海地理,26~29,18分)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物”。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μg/m3)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邻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解析第(1)题,由资料及表看出:煤化工、交通主干线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第(2)题,影响PM2.5发生的气象因素:风向风速、气温高低、降水量,其影响要结合相关天气气候知识和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回答。第(3)题,综合考查PM2.5污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相关考查降水原理、气温高低与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关系、空气能见度高低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第(4)题,可从加大监管力度、源头整治、技术手段、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绿化措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角度分析。答案(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任答两个因素即可)(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4)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主题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核心知识再现]1.城市垃圾的特点: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3.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处理方法优势缺点填埋法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隐患大堆肥法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焚烧法(热处理)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4.土壤污染及防治(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②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③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④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废弃物的污染及防治1.(2016·新课标全国Ⅱ,44,10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措施是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考向二废弃物的利用2.(2015·山东文综,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石材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利用对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意义。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整合材料信息。石粉本身属于废弃物,因此用其生产加气砖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材料中提到“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大风时漫天飞扬,雨天则流入河道”,因此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可以减少占用土地,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因此可以节省能源。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考向三土壤污染的保护措施3.(2015·课标Ⅰ,44,10分)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保护土壤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保护土壤的理由要结合当地喀斯物地貌的特点分析。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解答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基本思路1.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思路(1)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②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③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2)同一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国南北地区的酸雨危害为例进行比较:地区危害形成原因长江以南大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多丘陵、盆地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酸性,因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长江以北小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气体2.环境污染整治类试题的思维建模针对造成污染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措施: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造成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其本质原因是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如图所示: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辅以针对性的措施。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之十五环境问题类题目[题型解读]环境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不但关系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每年高考试题中多选择社会所关注的环境问题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等角度对考生进行考查。在回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时,通常从以下思路构建答题模板。[典题示例](2015·海南地理)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1示意某区植被分布,图2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现场答案】【评分标准】共10分,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主要结合材料回答。从早期的阻挡风沙,到后期的流动沙丘,分析对绿洲的保护和威胁。保护措施主要从固沙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两个角度分析。你来评分:第一问得________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问得__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来答题第一问得4分,理由是结合材料从早期和后期两个角度分析,答对早期固沙的作用。但忽视了后期植被死亡成为流动沙丘的沙源,威胁绿洲。第二问得2分,答对了禁止砍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两个要点,但增强水分的涵养和采取工程措施:草方格固定没能体现。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