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计划TOC\o"1-2"\h\u17566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8982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21559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2109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23438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3481.2.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3119171.2.2技术不断创新 3214341.2.3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3181291.2.4产业链不断完善 3111071.2.5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321274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283882.1生态优先原则 3269202.2节能降耗原则 4159052.3可持续发展原则 411734第三章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 594833.1建筑布局优化 5301773.2建筑形态设计 59423.3建筑朝向与自然通风 511846第四章节能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6296194.1墙体节能设计 6205424.2屋面节能设计 6324694.3窗户节能设计 71627第五章节能照明与电气系统设计 7220425.1节能灯具选用 849525.2电气系统优化 8306825.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820631第六章节能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 9252906.1供暖系统优化 924036.2空调系统优化 999036.3冷热源系统设计 1024945第七章节水系统设计 10264747.1给水系统设计 10102917.2排水系统设计 11198187.3雨水收集与利用 1218427第八章可再生能源利用 12304258.1太阳能利用 12140798.1.1引言 12222638.1.2太阳能利用技术概述 12168348.1.3太阳能热水系统 1275508.1.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33588.1.5太阳能照明系统 13199788.2风能利用 1397178.2.1引言 13122498.2.2风能利用技术概述 13152798.2.3风力发电 13164728.2.4风力提水 1330188.2.5风力制热 13264628.3地热能利用 13318298.3.1引言 13250958.3.2地热能利用技术概述 14123188.3.3地源热泵系统 14167728.3.4地热供暖 14283558.3.5地热发电 141379第九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14241569.1生态建筑材料 14217859.1.1概述 1490529.1.2生态建筑材料种类 14150589.1.3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14247359.2节能建筑材料 1545689.2.1概述 1583829.2.2节能建筑材料种类 15115309.2.3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15151319.3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 1577419.3.1概述 1567289.3.2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种类 1534579.3.3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1614009第十章绿色建筑评价与监管 161832810.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62863410.2绿色建筑监管机制 16950910.3绿色建筑宣传与推广 17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健康舒适、安全可靠等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健康、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1.1.2绿色建筑的意义(1)节约资源: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注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保护环境:绿色建筑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生态效益等方式,有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3)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建筑关注室内外环境质量,为居住者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4)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5)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1.2.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发展。1.2.2技术不断创新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技术不断创新,如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的功能和效益。1.2.3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1.2.4产业链不断完善绿色建筑产业链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绿色建筑的发展,产业链将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1.2.5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1生态优先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自然:在建筑设计和选址过程中,应尊重自然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2)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各类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3)绿色景观:在建筑周边设置绿色景观,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2.2节能降耗原则节能降耗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旨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减少无效能耗。(2)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功能:采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空调、供暖等能耗。(3)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4)智能控制系统: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3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建筑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对未来环境、社会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具体内容包括:(1)环保材料:选用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2)绿色施工: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3)生命周期评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从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阶段,全面考虑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4)生态补偿:在建筑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生态补偿措施,如种植绿化、恢复受损生态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原则的贯彻实施,绿色建筑设计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第三章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3.1建筑布局优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布局的优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应遵循紧凑型布局原则,减少建筑体量,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能耗。建筑布局应结合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地形起伏、风向等,以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合理规划建筑间距,既能保证充足的日照,又能减少建筑间的热干扰。在具体布局中,应考虑以下因素: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合理划分区域,避免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交通流线: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耗。绿化配置:合理设置绿化区域,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微气候环境。3.2建筑形态设计建筑形态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另一重要方面。建筑形态直接影响建筑能耗和室内环境质量。在形态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体形系数: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减少建筑表面积,降低传热损失。外观设计: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外观设计,如遮阳系统、反射材料等,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内部的影响。结构优化: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建筑形态设计还应考虑以下方面:建筑轮廓:简洁明了的建筑轮廓,减少不必要的装饰,降低建筑成本和能耗。比例关系:合理控制建筑的长宽比、高宽比等比例关系,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3.3建筑朝向与自然通风建筑朝向和自然通风是绿色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合理的建筑朝向和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建筑能耗。建筑朝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建筑朝向,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风能。自然通风:通过设置通风窗、天窗、通风井等,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方面:风向分析:分析当地主导风向和季节性风向,合理设置建筑开口方向和大小。室内外温差:利用室内外温差形成的自然通风,提高室内舒适度,减少空调使用频率。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阶段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基础。第四章节能建筑围护结构设计4.1墙体节能设计墙体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的能耗控制具有关键作用。墙体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墙体保温隔热设计墙体保温隔热设计是墙体节能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保温隔热设计中,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用途及建筑物的能耗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构造形式和施工工艺。具体措施如下: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采用复合墙体结构,将保温材料与承重墙体相结合;优化墙体构造,如采用空气层、反射层等,提高墙体保温隔热功能。(2)墙体气密性设计墙体气密性设计对于减少建筑内部热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在气密性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气密性好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蒸压灰砂砖等;采用高功能的密封材料,如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等;优化墙体构造,减少墙体缝隙,提高气密性。4.2屋面节能设计屋面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同样。屋面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用途及建筑物的能耗要求进行。具体措施如下: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采用倒置式屋面、架空屋面等构造形式,提高屋面保温隔热功能;设置隔热层,如空气层、反射层等,降低屋面热传导。(2)屋面防水设计屋面防水设计是保证屋面保温隔热效果的关键。在防水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选择高功能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优化屋面构造,保证防水层与保温层、隔热层之间的良好结合;设置排水系统,防止屋面积水。4.3窗户节能设计窗户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薄弱环节,其节能设计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窗户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窗户类型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用途及建筑物的能耗要求,选择合适的窗户类型。如双层玻璃窗、中空玻璃窗、LowE玻璃窗等。(2)窗户保温隔热设计窗户保温隔热设计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具体措施如下: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结构,提高窗户保温隔热功能;设置隔热层,如空气层、反射层等,降低窗户热传导。(3)窗户气密性设计窗户气密性设计对于减少建筑内部热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在气密性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气密性好的窗户框料,如断桥铝型材、塑钢型材等;采用高功能的密封材料,如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等;优化窗户构造,减少窗户缝隙,提高气密性。第五章节能照明与电气系统设计5.1节能灯具选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节能灯具的选用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节能灯具的选用原则。应优先选用具有高效发光效率的灯具,如LED灯具、紧凑型荧光灯等。这些灯具相较于传统白炽灯和卤素灯具有更高的光效,能显著降低能耗。在选用灯具时,应考虑其使用寿命。一般来说,LED灯具的使用寿命较长,可以达到5万小时以上,而传统白炽灯和卤素灯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选用使用寿命较长的灯具,可以减少更换频率,降低维护成本。还应关注灯具的显色指数。显色指数高的灯具,能更好地还原物体本色,提高视觉效果。在选用节能灯具时,应保证其显色指数符合国家标准。5.2电气系统优化电气系统是绿色建筑中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以下为电气系统优化的几个方面:合理设计供电系统。在供电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负荷特性,合理选择供电方式和供电设备,降低线路损耗。提高配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选用高效配电设备,如节能型变压器、变频调速器等,以降低设备运行能耗。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5.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绿色建筑中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将照明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实现分区控制,降低能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监控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照明参数。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环境光线、人员活动等因素,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实现节能照明。加强照明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将照明系统与建筑自动化系统、安防系统等其他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建筑的整体智能化水平。第六章节能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6.1供暖系统优化供暖系统作为绿色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优化设计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供暖系统优化的几个关键点:(1)热源选择与优化供暖系统的热源选择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等。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和建筑特点,合理选择热源类型,如锅炉、热泵等。在热源选择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热效率、运行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2)供暖管道设计优化供暖管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确定管道走向,缩短管道长度,降低热损失;2)采用优质保温材料,提高管道保温功能;3)优化管道布局,减少弯头、阀门等附件,降低流动阻力;4)采用先进的管道连接技术,提高系统密封功能。(3)散热器设计优化散热器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选择合适的散热器类型,满足供暖需求;2)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降低热损失;3)优化散热器布局,提高室内舒适度。6.2空调系统优化空调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为空调系统优化的几个关键点:(1)冷热源选择与优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选择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等。同时根据建筑特点和使用需求,合理选择冷热源设备,如冷水机组、热泵等。在冷热源选择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能效、运行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2)空调系统设计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确定空调系统规模,满足室内舒适度要求;2)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优化空调系统布局,降低管路阻力;4)采用先进的空调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3)室内气流组织优化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合理确定送风方式,提高室内气流均匀性;2)优化送风参数,提高室内舒适度;3)降低气流组织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6.3冷热源系统设计冷热源系统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中节能供暖与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点:(1)冷热源设备选择冷热源设备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需求、能源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优先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如冷水机组、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2)冷热源系统布局冷热源系统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确定设备布置,降低管路长度和阻力;2)优化设备间距离,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需求,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3)冷热源系统控制冷热源系统控制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以下目标:1)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冷热源设备运行参数;2)实现能源的优化分配,降低能源浪费;3)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第七章节水系统设计7.1给水系统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计划中,给水系统设计是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给水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给水管网的设计应遵循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优化管径、管材及管网布局。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水需求、用水点分布、水压稳定性等因素,以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给水效率。(2)给水设备选型给水设备选型应注重设备功能、节水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型给水设备,如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头等。同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合理选择给水泵、水箱等设备,保证给水系统的稳定运行。(3)分区给水在大型建筑或建筑群中,应采用分区给水方式,以降低给水系统的能耗。分区给水可根据用水点的高度、用水需求等因素,合理划分给水区域,实现给水的精细化管理。7.2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是绿色建筑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排水管网设计应遵循畅通、经济、环保的原则,优化管径、管材及管网布局。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排水需求、排水点分布、排水系统稳定性等因素,降低管网堵塞风险,提高排水效率。(2)排水设备选型排水设备选型应注重设备功能、排水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水设备,如节水型马桶、洗衣机等。同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排水需求,合理选择排水泵、排水管道等设备,保证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3)雨水排放与利用在排水系统中,雨水排放与利用是关键环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雨水收集、调蓄、排放和利用,实现雨水的资源化。以下是雨水排放与利用的具体措施:(1)雨水收集: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井等设施,收集建筑物屋面、地面等部位的雨水。(2)雨水调蓄:通过设置雨水调蓄池、雨水花园等设施,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调蓄,降低排水管网的压力。(3)雨水排放:合理设计排水管网,保证雨水的顺利排放,避免城市内涝。(4)雨水利用: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用水、道路清洗等,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7.3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是绿色建筑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雨水收集与利用的详细阐述:(1)雨水收集设施设计雨水收集设施设计应遵循高效、经济、环保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屋面面积、雨水收集效率、收集设施容量等因素。常见的雨水收集设施包括雨水收集池、雨水井、雨水罐等。(2)雨水处理与利用收集到的雨水需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消毒、调节pH等。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景观用水、道路清洗、冲厕等。(3)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运行管理为保证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稳定运行,需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维护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监测雨水质量,保障用水安全;合理调配雨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第八章可再生能源利用8.1太阳能利用8.1.1引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8.1.2太阳能利用技术概述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1.3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该系统具有安装简便、运行成本低、环保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建筑。8.1.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电力。该系统具有投资回报期短、运行寿命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8.1.5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照明。该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安装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室外照明和室内辅助照明。8.2风能利用8.2.1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利用风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8.2.2风能利用技术概述风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风力发电、风力提水、风力制热等。这些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8.2.3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通过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的过程。在绿色建筑中,风力发电系统可以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实现能源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2.4风力提水风力提水是指利用风力驱动风力泵抽取地下水资源,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用水。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环保等特点,适用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8.2.5风力制热风力制热是指利用风力驱动风力热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热能。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能效比,适用于冬季寒冷地区建筑物的供暖。8.3地热能利用8.3.1引言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绿色建筑中,地热能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8.3.2地热能利用技术概述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地热供暖、地热发电等。这些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8.3.3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管道与建筑物连接,利用地下的低温热源为建筑物提供供暖和制冷。该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运行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建筑。8.3.4地热供暖地热供暖是指利用地下热源为建筑物提供供暖。该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环保、舒适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冬季寒冷地区的建筑物。8.3.5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指利用地下高温热源驱动蒸汽轮机产生电能。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适用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第九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9.1生态建筑材料9.1.1概述生态建筑材料是指来源于自然、对环境影响小、具有可持续性的建筑材料。这类材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9.1.2生态建筑材料种类生态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材、木材、竹材、植物纤维、土石材料等。以下对几种典型的生态建筑材料进行简要介绍:(1)天然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强、色泽自然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墙面、地面等部位。(2)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吸湿、调湿功能,是理想的生态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木材可用于建筑结构、室内装修等。(3)竹材:生长周期短、可再生性强,具有较好的力学功能和装饰效果。竹材可用于建筑结构、家具、室内装修等。9.1.3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为充分发挥生态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下提出几点应用策略:(1)合理选用生态建筑材料,根据建筑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2)优化建筑设计,提高生态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3)加强生态建筑材料的研发,提高其功能和可持续性。9.2节能建筑材料9.2.1概述节能建筑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吸湿、调湿等功能的建筑材料,能够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舒适度。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建筑材料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措施。9.2.2节能建筑材料种类节能建筑材料主要包括保温隔热材料、吸湿调湿材料、光催化材料等。以下对几种典型的节能建筑材料进行简要介绍:(1)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等,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降低建筑能耗。(2)吸湿调湿材料:如硅藻土、沸石等,能够调节室内湿度,提高建筑舒适度。(3)光催化材料:如纳米二氧化钛等,能够分解室内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9.2.3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为充分发挥节能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下提出几点应用策略:(1)合理选用节能建筑材料,根据建筑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2)优化建筑设计,提高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3)加强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提高其功能和可持续性。9.3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9.3.1概述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是指对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应用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有助于减少建筑垃圾,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9.3.2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种类循环再利用建筑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国际贸易代理合作协议书模板3篇
- 2024年地下车位租赁解除合同3篇
- 2024年度高品质铁矿石进口贸易合作协议书3篇
- 2024年文化旅游项目投资风险评估咨询合同3篇
- 2024年度土地入股新能源储能项目开发合同3篇
- 2024年公路养护施工场地铲车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某建材公司产品购买与销售协议模板版
- 2024年度网络安全与技术支持承包合同8篇
- 2024年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员招聘协议3篇
- 2024年度医院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合同4篇
- 2023修订版《托育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 图书馆应急知识讲座
- 1937年南京大屠杀
- 工程伦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西游记第一回
- 设备维保的备品备件与库存管理
- 医院导医个人工作总结
- 无人机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 酒吧sop服务流程
- 医务人员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