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第3节对点训练题组一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淌的关系1.依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A.参加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②过程增加后①过程随之增加,故不能通过增加②过程削减大气中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人类削减对③的依靠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解析:①过程生成CO2,参加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项正确;通过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削减大气中的CO2,故能通过增加②过程削减大气中CO2,②过程增加对①过程无明显影响,B项错误;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C项正确;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缘由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CO2的汲取量削减,改善的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削减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所以人类削减对化石燃料的依靠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项正确。2.低碳生活越来越被认同。依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D)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参加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③过程增加后②过程随之增加,不能通过增加③来削减大气中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削减人类对①过程的依靠解析: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A错误;③表示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加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可通过增加CO2的去路来削减大气中CO2,即通过增加③来削减大气中CO2,C错误;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削减化石燃料的燃烧,即削减人类对①过程的依靠,D正确。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运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行分割解析: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植物不能利用;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能量作为动力,使得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4.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依据下图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全部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精确表示能量流淌方向解析:自养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大气中的CO2,因此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对大气中的CO2含量变更不会有很大影响;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如碳循环),但由于图中有双向箭头,并且具有循环的特点,因此不符合能量的单向流淌特点。5.森林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森林凋落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B.森林凋落物中的能量循环流淌C.分解森林凋落物的生物属于分解者D.分解森林凋落物可促进物质循环解析:森林凋落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分解森林凋落物的生物属于分解者,C正确;分解森林凋落物可促进物质循环,D正确。题组二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6.科研人员为了了解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对旁边池塘的污染程度,他们对池塘内几种生物体内残留的重金属铅的浓度进行了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池塘的这几种生物最可能构成的食物链是(D)生物体ABCDE重金属铅浓度/×10-60.0570.56580.50A.A→E→C→B→D B.D→B→C→E→AC. D.解析: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所处养分级越低的生物有毒物质积累越少,所处养分级越高的生物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重金属铅浓度(×10-6)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E(0.50)、C(0.56)、B(7)、D(58)。其中E和C的重金属铅浓度差不多,可能所处养分级相同,因此这几种生物最可能构成的食物链是。7.下列关于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和生物富集的说法,错误的是(D)A.物质是能量流淌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动力B.生物圈不须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渠道D.仅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解析: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淌,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使不易分解的物质沿食物链(网)富集,A项正确;物质是可循环的,生物圈不须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B项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均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C项正确;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才能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D项错误。8.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试验设计,其中不符合试验目的的步骤是(C)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试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试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比照组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视察腐烂状况解析: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试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A项不符合题意;由试验目的可知,试验分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比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项不符合题意;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试验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比照组,C项符合题意;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视察腐烂状况,D项不符合题意。综合强化一、选择题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解析: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A错误;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B错误;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庄稼根的呼吸,进而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2.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A~F)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说法正确的是(B)ABCDEF枯叶年输入量/t·hm-2·a-11.507.5011.507.59.5050.0枯叶现存量/t·hm-2·a-144.0035.0015.005.03.05.0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A<B<C<D<E<FB.F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没有关系D.分解者作用的强弱依次是A>B>C>D>E>F解析:土壤有机物积累量可依据枯叶现存量推断,最大应为A,A错误;枯叶分解速率与分解酶的活性有关,故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系,分解作用最强的为F,因此F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正确,C错误;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强弱可依据枯叶年输入量与枯叶现存量的关系推断,分解作用最强的为F,最弱的为A,D错误。3.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μg/kg)0.10.76.321.037.919.4124.4A.DDT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循环往复,不能被分解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全部成分C.养分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称为生物富集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某些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不是DDT这样的难以降解的化合物,DDT会随着养分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不会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A错误;据表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几乎都被DDT污染了,B正确;DDT难以降解,在食物链中具有富集现象,即养分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故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D正确。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淌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碳以无机物的形式从D流淌到AB.图中B和F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和捕食C.若E为刚迁入该生态系统的新物种,且环境相宜,则种群数量可呈“J”形增长D.图中C若表示热量,该图可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关系解析:据图分析,图中D为生产者,A为消费者,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流淌,A项错误;图中B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B和F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B项错误;刚迁入该生态系统的新物种,若环境相宜,则种群数量可呈“J”形增长,C项正确;图中C若表示热能,由于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利用,所以此图不行以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关系,D项错误。5.平谷区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区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不会变更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循环利用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困难性通常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解析:“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项正确;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因为有机肥作为微生物的养分,故有机肥的施入会变更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B项错误;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对废弃物多级利用,而不会使能量循环利用,C项错误;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物种比较单一,在人的作用下,食物网较为简洁,不会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字母_D__表示大气中的CO2,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_低于__冬季。(2)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汲取的CO2量_大于_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_非生物环境__,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须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_取消“D→A”__。解析:(1)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冬季旺盛,故夏季大气中CO2的含量低于冬季。(2)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则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殊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渐渐增多,因此生产者汲取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因能量流淌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特点之一是单向流淌,所以还须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取消“D→A”。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与物质循环关系示意图[图中△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能量单位:k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是_能量流淌、物质循环的基础__。(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466__kJ/(cm2·a)。(3)用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的传递效率是13.5%,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细胞呼吸__散失。由于生物在代谢中不能再利用_热能__,因此能量流淌具有_单向流淌、逐级递减__的特点。(4)图中无机物箭头指_水__、_无机盐__和CO2等物质的流淌过程。图中D是_分解者__。(5)从生态因素的角度看,存在于_无机环境__中的有毒物质,经_食物链__高度浓缩,在_养分级__越高的生物体内浓度越高。解析:首先要分析题图中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图中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箭头所示为这个生态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