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7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1页
新高考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7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2页
新高考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7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3页
新高考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7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练国家出路的探究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2024·营口市三模]19世纪五六十年头,在地方督抚的力主下,一批“坚忍任事之才”通过捐纳和保举等途径入仕并得到重用,有的甚至成为一代名臣。这一现象()A.加剧了官场风气的腐败B.适应了内忧外患的形势C.反映了选官制度的革新D.促进了中心集权的强化2.[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二模]1853年,太平天国仅在天京实行“圣库制度”,取消一切商业贸易,全城军民一切生活必需用品,由圣库统一供应。至1854年夏初,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天京出现全城一律吃粥的现象,其他物资也同样供应惊慌。这表明()A.斗争加剧物资供应惊慌B.太平天国起先由盛转衰C.肯定平均主义已难以维系D.太平天国已废除私有制度3.[2024·湖北卷]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精确的是()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洪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灵敏之知觉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4.[2024·山东聊城高三三模]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一役……其可称为良好结果者惟有一事,即天假此役,以破中国顽固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文中的“新国家之思想”()A.催生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B.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究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D.充分调动了农夫革命主动性5.如表反映二人争辩的问题是()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辩主见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6.[2024·江苏南京高三模拟预料]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时指出“其始雇用洋人,兼募沿海之人,渐渐讲习,俟中国人驾驶行洋既有把握,再将洋人辞退”。“此本权宜应急之谋,实非经久可恃之道”,只有“各事不必借材异地,方为自强长策”。李鸿章意在说明()A.“中体西用”原则是权宜之策B.办实业急需科技型人才C.国家平安受制于洋人的逆境D.国家发展须要独立自主7.[2024·青岛市二模]19世纪后半叶,随着列强侵略加剧,清政府起先了一阵建省高潮: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批准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1885年清军在镇南关与台湾两地分别击退法军,同年台湾正式建省。其共同目的是()A.减弱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心B.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开发C.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D.抵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8.历史学者马勇认为中国近代一场斗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复原的自信丢失殆尽。此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由他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这场斗争()A.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B.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使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潮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9.[2024·泰安市二模]严复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场斗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这场斗争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起先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17练国家出路的探究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B由材料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头,列强入侵,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在地方实力派的举荐下,一批“坚忍任事之才”进入官场并得到重用,体现了清政府为了应对时局改变,在人才选拔政策上实行变通政策,B项正确;加剧了官场风气的腐败,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A项;材料所述现象不是普遍现象,并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不是选官制度的革新,解除C项;材料现象与中心集权的强化没有干脆关系,解除D项。2.C依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在天京推行“圣库制度”后,不久就出现各类物资供应惊慌的问题,说明肯定平均主义难以维系,C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关于斗争的信息,解除A项;1856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解除B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主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宝,是不行能实现的,事实上也没有实行,解除D项。故选C项。3.C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有极大之膂力与极灵敏之知觉”“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夫起义的最高峰,其平分产品和土地的主见,满意了农夫阶级的须要,太平天国方面对洪秀全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对准的矛头是清政府,其被清朝政府扑灭以后,清朝政府对洪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肆的诋毁;而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人由于历史须要,称他为“英雄”“豪杰”,革命派认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救出来。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明显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一次自发革命运动,是一个革命的摸索。虽然失败了,却为后来的革命积累了珍贵的阅历。这个时期人们对洪秀全的评价基本是正面的。故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C项正确;不同史料对人物记载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场的差异,解除A项;洪秀全人物本身并非多面,只有受制于立场的差异,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评价,解除B项;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的根本缘由是其立场的差异,解除D项。故选C项。4.B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新国家之思想”是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资政新篇》中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明显这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究,B项正确;A项错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从鸦片斗争以后就起先了,并非从太平天国运动才起先,解除A项;《资政新篇》中的思想并没有突破中体西用,解除C项;《资政新篇》主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并不能调动农夫的主动性,解除D项。故选B项。5.D依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应当先炼铁然后修筑铁路,李鸿章认为应当先修筑铁路然后炼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张之洞与李鸿章争辩“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方面的信息,解除A、B、C项。6.D依据材料可知,李鸿章认为创办近代工业,聘请洋人为权宜之计,不宜许久,应当要自食其力,实现自强,即国家发展须要独立自主,D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解除A项;材料强调国家发展要独立自主,未涉及人才问题,解除B项;材料强调国家发展要独立自主,未涉及国家平安问题,解除C项。故选D项。7.C依据材料可知,1884年新疆地区正式建省,1885年建立台湾省,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疆和台湾均位于我国边疆地区,晚清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清政府建省主要是为了巩固国防以应对严峻的边疆危机,C项正确;建省的目的并不是要减弱地方,而是为了应对边疆危机,解除A项;促进边疆开发是产生的影响,而不是目的,解除B项;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起先,解除D项。8.B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同光中兴”主要指的是同治光绪年间中国掀起的洋务运动肯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力,依据材料“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复原的自信丢失殆尽”可知,这一斗争是甲午斗争,标记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正确;鸦片斗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解除A;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潮,解除C;《辛丑条约》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解除D。9.C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舟师”(即海军)、“我最亲之藩属”(指朝鲜)、“最坚之海口”(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