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的教案_第1页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_第2页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_第3页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_第4页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

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

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基本练习

1、分数的意义。

练习第一、二题。

学生填写后,说说思考方法。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中第二题的

2/3,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说一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是怎样思考的?注

意,本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没有涂色的部分。

3、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第5题。

说一说假分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4、填符号:

第6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7题。

按要求在圈内填上适当的分数。

2、第4题。

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

的意义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如站着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

的儿分之儿,男生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几分之儿等。第3个问题,主要

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3、第8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卡片,可以让学生根据年历自己数一数,

再得出结论,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在完成教材的前两个问题后,教师要充

分利用年历卡片这个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用分数进行交流。

三、实践活动:

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简要设计一张数学报,自己想一想各栏目所占幅约

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分数

的应用。

四、: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

(1)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2)什么是百分数?

(3)羊毛含量36%是什么意思?

(4)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把事先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带入课堂。

请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说一说是在哪儿

找到的。

学生交流。

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

处?什么叫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

二、引导探究,揭示百分数的特征

(一)出示课本例

1、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对此进行分析,并完成下表。

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

这个句子中,单位'T'的量是:

这个百分数是()和()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

看到这个句子,你能想到什么?

这个36%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36又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什么叫做百分数?我们学过分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分之儿,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那百分数呢?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百分数和分数,到底有那些不同?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为了区别与分

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来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百分数的写法以及读法。并进行随机练习。

通过比较还要使学生明白;

①百分数可以不是最简分数,如:52%、38%,分子和分母不用约分,

而分数就不一样了。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如:3ol%o也可能分子比分母大,如:

120%,和分数不同。

(三)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出百分数,并回答问题。

1%18%50%89%100%125%7。5%0。05%300%

①谁是最小的百分数?在这组内还有比它小的吗?

②谁是的百分数?

③请读出跟一半的意思一样的那一个百分数。

@300%是什么意思?

⑤在这组百分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

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

2、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96。

(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提问:这两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

看到这两句话,你想到什么?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三峡库区分重庆库段和湖北库段。重庆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

的85%,湖北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百分之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相关习题。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难点:

理解转化为“X”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m8的意义。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口述算式和结果。

(2)板书:数量关系:速度二路程x时间

一、Mix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

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二路程♦时

间”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8;(出示线段图)

(2)推导18;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以要算18-2,也就是18x(千

米)。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1小时里面有儿个小时?

2)、1个小时行驶18x(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算式应该怎样写?

明确

1)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xx5,也就是18x。

2)18xx5用18x代替,因为18xx5=18x。(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

结合律)。

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x,=45千米

答汽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强调

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

2)18~18x,“一转化为“x”,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

3)是的倒数,即的倒数是。

2、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等式成立。

15-?=15x()104-=10x()

8~8x():9=x()

2、列式计算。

(1)一堆煤,每次用去,多少次才能用完?

(2)王晶小时做15朵花,1小时做多少朵花?

3、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练习八第1—4题。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

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

程,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在操作活动中建构分数的意义。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的意识,展示领袖学生在课堂上的风采,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

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

能比较透彻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例1的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活旧知,创境引题

⑴、口算:

0.75X5=0.4x0.8=4x0.25=0.36+1.54=1.24-0.46

1.01x99=420^35=25x12=135^0.5=1♦2二

⑵、引导回忆,

出示“真假让你辨”。(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用手势表示。)

①(一)的分母是3,分子是2,中间一条横线叫分数线。()

②妈妈把一块饼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一)表示。()

交流讨论第②题并引出“平均分

小结:只有“平均分''了,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

提条件。进而出示“平均分的饼图”并让学生试着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平均

分的过程。

(3)引题导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想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评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

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

念时,我注意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用领袖学生的记忆唤起大多数学生己有

的知识经验,帮助全体学生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让全体学生主动地

投入学习。)二、先学后教感悟提炼建构新知

1、初步感知与理解

(1)(出示例1)根据每副图的意思,试着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打开课本到第60页)先填一填,并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交流汇报: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

用分数表示的是其中的几份?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

①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

长方形是一种图形,也可以称为一个物体。像这样,我们可以把一个

物体平均分一分得到了分数。

②1米长的线段可以称为是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计量单位)我

们也可以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一分得到了分数。

③引导思考:最后一幅图还是一个物体吗?(不是)这里是把6个圆看

作一个整体,也可以说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由许多物体

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一分也得到了分数。

(2)揭示单位“1”:

①通过刚才的分一分、说一说,我们发现在表示分数时,被平均分的

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

的一个整体。

为了简明地表示这个被平均分的对象,我们就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

儿的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

一个整体。通常又把它叫做单位力”。(板书:单位“1”)

②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这个单位“1”还可以表示些什么?

③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

其实这个单位“1,,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了刚才大家讲到的很多例子

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到地球、宇宙,小到纳米、微米都可以看作单位

“1i,,O

④试着说一说刚才例1中的这些图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T'?是把单

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呢?

2.引导提炼与概括:

(1)刚才得到的这些分数,我们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4份、5

份等等,想一想:还能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10份、100份,甚至更多

吗?

揭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

(2)关注重点:

你觉得这句话中最容易疏忽的是什么地方?(师圈出“平均分”)

(3)沟通联系:

想一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个“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当于分

数中的什么?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这个取了“其中的几份“又相当于分数中的哪一

部分呢?

3、认识分数单位

揭示:其实分数也像整数、小数一样有自己的分数单位。我们把单位

'T'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想一想:分数单

位就是指什么?(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教学中的分数加以举例。)

(评析: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

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

结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注意做好学生角色的有效转换,带着学生走进

“分数”,特别是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又大胆放手

让领袖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从而帮助全体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三、展示反馈,丰富感知

1、尝试说一说(课本第61—62页“做一做”)

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动手试一试

完成教材第63页的“练一练”: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先填一填,然后再想一想:每个

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学生操作并交流(略)。

(评析: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单位的基市出上,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运用

多种感官参与丰富的学习活动,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在这样的

学习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受,不仅帮助学生分散了难点,同时又发展了

学生的数感,也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展示了领袖学生的风采。)

四、巩固拓展,发散思维

1.先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a不等于0)

设疑提问: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

2、尝试完成练习十一的第4题:“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试着让学生讨论与交流:三幅图都表示(),为什么每

次涂色桃子的个数却不相同呢?

小结:由于每次单位力”桃子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每次需要涂色的桃

子的个数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在涂色时要看清楚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

'T'的具体数量有多少。

3、联系生活解决

读一读信息中的分数,并想一想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五年级甲班的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一)

(2)地球表面大约有(-)被海洋覆盖。

(3)一个婴儿每日至少有(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4)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土地面积

的(-)却养活了世界人口的(一)。

4、拓展提高

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

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讨论:说一说为什么是“(一)”和"(一)”?

小结:这两个分数都是以“12支铅笔”为曲位“1L但由于平均分的份数

不同,所以表示相应的1份的数量也就不同。

五、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的意义”,还认识了分数单位。你有一些什么收获

呢?(学生畅谈收获)

(评析:通过提供丰富的、有层次的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又积累了丰

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同时又发展了学生合理

的创造意识。)

【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尝试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结构能适应并引导学生的学习

课堂教学结构,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进行精心地设计,帮助学生找准知

识的生长点与链接点,促进学生顺利地实行知识的迁移。可是,当这些学

生长大以后,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谁去帮他做这件事呢?还是需要他自

己去主动调动已有的认知,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与其让他们长大以

后再去做这件事,还不如现在就让他们去做?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尽量不

帮学生作预先的设计,也没有创设多少的情境,而是改变以前的学习方

式,充分发挥领袖学生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已有

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地回忆、交流、阅读与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

让他们一点一点地感悟学习方法。因为我一直认为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他们终身是有收益的。

二、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边教学边思考边探索,我深深地相信:只有让

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学生才会真正地理解知识,同时自身

的创造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的特点,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了强

烈的探索欲望之后,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来参与概念学习,想办法让学生在各种想像、交流、画图与操作中去体验

并自觉得出分数的意义。这样,新知就在学生们不断地思考与动手中,慢

慢地、不知不觉地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学生的学习具有了鲜

明的个性与创造性。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了多给学生一个机

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个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多给学生

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多

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自己去演讲。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

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力”的含义?引导学生一

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2

个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

心,充分发挥领袖学生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

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人类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在

课前复习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抛出一些问题。让

学生回答,以此来产生疑问进入课堂。所以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体验到

分数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

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我让学生通

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在表示分数时,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这

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乐

学、会学、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

此,在课堂上,我把一些问题引导出来,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

织学习。并且,在课上,充分发挥领袖学生的引导作用,自己走下去去帮

助需要帮助的,及时为他们解决难题。

总体上讲,这堂课还算成功,但是,在教学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少

数学生可能对于这一抽象的现象不能很好接受,因此,个别学生可能还摸

不着头脑。如何在以后接手班级时更好的教学好《分数的意义》,还希望

同行们能给我一些更好的见意。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lo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

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o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的能力。

3o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

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

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

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

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力”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

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

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

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

画、折一折表示l/2o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

'T'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

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一)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I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

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

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

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

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

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Io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

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

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

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

着表示l/2o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模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通过

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

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

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力”

2o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

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

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丁在操作过

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

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

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lo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O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

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o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

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

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

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

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

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

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到74页分数的意义,“练一练”,练习十三1到4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

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单位力”的感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是几?(板书"1”)

这里有1位老师,1位同学,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我相信你们学了今天这节课以后,对1将会有一个更深刻地认识。

2、揭示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分数,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板书]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1引导学生对1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

整体的感知,并对学习新的知识产生亲切感]

一、渐投

1、这里有三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书P73的三副图。(引导学生说出把……平均分成……,每份是它

的……。)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

之几?()

(2)出示长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

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5份呢?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几分之几

米?9份呢?

三、探索研究

1、现在请同学把目光集中到课桌上,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啊?

一张白纸,一根1米长的绳子。

2、你们带了写什么材料呢?

(一堆物体)

3、这些材料能不能通过平均分,得到一些分数呢?

4、学生小组交流,分一分并汇报。

[从生活中挑选了一些实物,作为寻找分数的材料,首先引导学生观察

这些材料并猜想能不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数,然后动手操作寻找分

数。展示时重点展示平均分多个物体得到分数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可

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的一

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过程。为抽象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感悟分

数就在生活之中。]

5、小结:

以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得到了一些分数,

刚才你们在分的时候,还可以把许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分

数。象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

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力”,(板书:单位“1”)

6、讲授例题(多媒体出示)

出示5个桃子提问:这是什么?

把5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个桃子?占这个

整体的几分之几?

2个桃子呢?

7、出示8片枫叶问:把8片枫叶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

几个泥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6片枫叶呢?

8、结合前面分得的分数,揭示分数的意义。(板书)

9、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小组讨论)

9、看书P74的概念。

10、做书上练一练。请两位学生回答。

11、总结,评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分数,在已经建立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分数

的意义,不强调死记硬背,让学生能用自己四语言归纳,接着引导学生看

书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课堂实践

现在我们一起来闯三关。(网络教学)

1、第一关,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第二关,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不对?

3、第三关,根据给出的分数在下面各图中画出阴影部分。

4、勇闯三关后,我们一起来进行自我检测。

请同学和你的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个分数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意思,需要

帮助的同学可以寻求电脑的帮助。

5、下面我们要来继续冲关,请你来看一看,哪些话中存在错误呢?

6、同学们做得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拿出10

粒棋子。

请你摆出它的1/2,是多少粒?12粒棋子的1/2,是多少粒?为什么同样

是1/2,而你们有不同的答案呢?(单位"1”不同)

请你们表示出12粒棋子的1/2,1/3,1/4,1/6,是多少粒棋子?为什

么单位“1”相同了,而你们的结果不同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体

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深入研究。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4题。

六、回家作业

练习朋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

数。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

义》。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己

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

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

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

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

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卜,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

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

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

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儿个分数?

(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

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

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

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

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

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

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

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

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

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

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

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

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冲量单位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

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

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

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广

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

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

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和自然数“1”的区

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

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T'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

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力”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

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

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

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

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

儿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

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

之儿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儿呢?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

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

得到的铅笔还能用"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

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

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

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T'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

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

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练习:

1、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它的分母

是(),表示();分子是(),表示()。

2、67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o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

5、判断(对的打y”,错的要“X”)。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3)14个19是914()

(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8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

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

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

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

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

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

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比低年级学

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

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

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

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

撑。

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

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

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

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室(包括电脑、实物投影)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从直观到抽

象,由个别到一般,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

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

义。

(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单

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

义。

(一)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

作、充分体验、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

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

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二)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四、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

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础知识

板书: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

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通过引导学生回

忆,为新知做好铺垫。】

2.设疑:分数用在什么时候?

(指名1-2名学生读,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

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

果,这时用分数来表示。

【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3.课件出示分数的起源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介绍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20xx多年前的中国,以及后来的印度、

阿拉伯人所用过的各种分数表示方法。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或记号,

可以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历史面目,开拓学生的知识

面。】

(二)唤醒已知,探究新知

1.唤醒已知

提示:用为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并给这几幅图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小组合作,解决分类问题。

板书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

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广。

2.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1)找出图中的单位“1”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者说你是怎么想的

(2)寻找教室里的单位“1”

(3)寻找生活中的单位“1”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加以肯定)

师:单位力”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那么单位“1”不同,所对应的量也

就不同

3.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小结:把单位'T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

做分数。

4.课堂练习:

⑴判断

(2)填空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三)认知分数单位

出示课件

1.以12块糖为例,引导学生动手分分数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师:你来试一试吧!完成课堂练习。

用12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这一填空练习,既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又能为紧接

着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

2.认识分数单位

引导发现里有几个

里有几个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

位。

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

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

如:里有3个,的分数单位是。

【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

识】

(四)迁移类推,巩固认识

1.填空练习:

2.巩固: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的

3.提升练习: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五)作业:

任选一个分数,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

(六)全课总结,疏理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儿份的数,叫做分数。

4份1份

4份3份

分数单位

(A)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

单位”广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

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

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

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

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能缓解降低难

度,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

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

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

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

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分数在生活中的体

现,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教学时举出

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

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

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分数的意义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

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

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

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

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深入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力”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

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卷的含

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

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单位“1”的含义上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会较

好的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说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

资源,教师的指导主体作用发挥恰当,再通过师生的互动方式加以有效利

用,就会再次强化学生对单位“1”的正确认知,这样就能实现知识经验的迁

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

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

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

到学习的乐趣。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9

一、本周主要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

互化

二、本周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

进行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方法的

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及数

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义,进

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考点分析: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

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

3、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不能表示具体的

量,也就是说百分数后面不能加单位。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

百分号。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

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

数。

7、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

位。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

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

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

生:

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

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

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

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师:(出示情景图)其实古人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们用打了结的绳子

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发现这块石头长3

段多一点。这时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哪?

2、(出示一个西红柿图:)同学们,把1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人能分得一个完整的西红柿吗?

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

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

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

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

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

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

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T'(齐

读)

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生:.....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

以分数的意义是: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

一遍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

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

(出示练习题见课件)

1、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

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分数也就是

分数的意义,还知道分数单位及单位“1”的概念,整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

常太棒,就请大家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

呢!今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

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

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

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

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

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

“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l/4e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