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过关训练一、选择题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是()A.“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B.“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D.“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实”答案:C解析:“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对唐朝与吐蕃和亲政策的确定,故C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故解除A项;“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是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功业的赞颂,故解除B项;“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实”反映的是康熙帝对蒙古地区的管辖,故解除D项。2.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A.行省制度的推行 B.民族之间的同等沟通C.丝绸之路的复兴 D.西欧城市的兴起答案:C解析: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了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复兴,故选C项。3.新疆吐鲁番等地发觉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朝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下列对此相识正确的是()A.适应对外贸易的须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答案:A解析:古代丝绸之路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交通路途。新疆地区发觉的丝织品中出现中亚、西亚流行图案,明朝瓷器中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这说明中国的手工业品上出现外国纹饰图案是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须要,故选A项;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朝的手工业品,解除C、D两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中原贵族”,解除B项。4.某位学者主见,国家、民族、语言与文化应当互为一体,国家是民族的本体,每个民族都受到呼唤,建立国家。这种主见最早可能出现在()A.英法百年斗争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统一时期答案:A解析: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斗争。这场斗争促进了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早在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就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起先成为英国人广泛运用的语言,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解除。5.学者资中筠说:“美国虽然没有参与‘国联’,后来1922年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等于替代‘国联’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协议。”这反映出美国()A.企图影响和领导世界B.占据了世界道义的制高点C.成为超级大国D.彻底摆脱“中立主义”束缚答案:A解析: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由主权国家参与的政治性国际组织。依据题干材料“1922年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等于替代‘国联’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协议”,可知美国企图影响和领导世界,故选A项。6.《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确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详细国情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旺盛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依据我国的详细国情实行的,故B项正确。7.2024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A.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B.说明党和政府重视西部大开发C.体现了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D.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等,可知这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宏大复兴,D项正确;A项只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解读,解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解除B、C两项。8.朝鲜斗争爆发后,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1952年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随后,其他亚洲国家也先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贸易。这些现象()A.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B.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须要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D.表明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方针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美国要求产胶国禁止向中国出口橡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的政策,因此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以及其他贸易有利于打破美国对我国的经济封锁,适应了国内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须要,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解除A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出现,故解除C项;“一边倒”是1949年上半年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20世纪50年头初期中国并未放弃这一外交方针,故解除D项。9.下面为1950—2024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20世纪80年头建交国家数量上升的主要缘由是当时中国()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状况A.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实行对外开放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渐渐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正常化D.主动参与新型区域合作答案:B解析:20世纪80年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推动外交活动的开展,故B项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1972年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C项不符合题意;参与新型区域合作是21世纪中国外交的主要表现,D项不符合题意。10.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10个国家刚好供应防疫物资救济,同时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供应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主动贡献。这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是()A.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B.主动参与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C.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国向科特迪瓦等10个国家刚好供应防疫物资救济,同时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供应资金和政治支持”,可知这是中国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世民即位前后,民族归附与分别并行,威逼最大的是突厥。战胜突厥之后,李世民并没有把突厥迁入中原内地散居同化,也没有把他们赶回故地,而是就地安置,“因其习俗而抚驭之”。任用突厥首领治理,朝廷不派官员,基本是自治,相当于世袭封建。清军入关后,并没有把汉人解除出政权之外,而是建立了一套权力共享的“满汉复职制度”。康熙帝亲政后,南方有三藩之乱,北方蒙古族噶尔丹企图分别。康熙帝采纳斗争方式解决民族分别问题并取得成功。康雍乾三朝的统治者,在中心另设理藩院,既与中心政府保持隶属关系,又可按民族地区传统方式处理族内事务,有相对的自治权。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达赖、班禅“互参制”。不变更各族旧有制度,不变更各族内部的社会结构,“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摘编自邱成岭《论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时期为例》材料二甲午中日斗争后,梁启超主动宣扬民族国家观念,强调“合群”的必要性,要求国人确立“国群”认同,以其对同胞剧烈的团结感,结成一个具有凝合力的政治实体。他指出国家是国民个体彼此之间“团结”“补助”“捍救”与“利益”的爱护者,是民族立于世界之最有力的竞争单位。由此,梁启超创建了他最有价值的“大民族主义”理论。——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合: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梁启超关于民族国家的观点,并分析其形成的缘由。参考答案:(1)特点:对于分裂叛乱势力,坚决武力镇压;追求统一;包涵文化多样性,因俗而治;提倡和而不同。影响:推动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沟通、民族交融;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观点:民族国家应当是统一的具有认同感的群体;民族国家是个人的爱护者;民族国家是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国家是相对于外来国家而言的。缘由:近代中国遭遇西方列强侵略,特殊是甲午中日斗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气壮大;西学东渐;先进学问分子思想观念的变更。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世纪的欧洲上空,充满着斗争乌云。各交战国疯狂屠杀平民,抢掠财产。对此,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平安,限制掠夺斗争的发生,减轻斗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需听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详细条文,如: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反抗的战俘;爱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平安及财产等。格劳秀斯被西方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见成为国际法体系的基础。——摘编自《国际法的渊源》(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格劳秀斯提出国际法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见体现的先进理念。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渐渐扩大;西方国家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的冲突激化;欧洲各国间的斗争带来严峻危害;宗教改革促使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意识日益增加;欧洲早期启蒙思想出现。(2)先进理念:反对掠夺斗争,拥护和平;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国际法权威不行侵扰);各国主权同等(国家主权不行侵扰);爱护人的生存权;爱护平民和私有财产。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长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斗争政策。”中国现行宪法也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沟通”,“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摘编自金灿荣、董春岭《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释:中华人民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